崴腳後,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刈先生以前打籃球崴腳後:活動一下腳腕,如果沒有疼痛感就算了。如果還是感到不適,就立馬按一按,擦一擦,敷一敷……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這些都是崴腳處理的誤區!
崴腳可大可小,如果沒有出現骨折,但外側韌帶可能已經撕裂,如果此時不及時制動(禁止運動),之後的問題可麻煩了,身邊如有不時扭傷的朋友,不要取笑他們,那很可能是, 受傷的韌帶在異常的位置修復,已經出現習慣性踝關節扭傷,一年可以扭傷n次 (抹眼淚)。
這樣會加重腫脹的哦!足踝部扭傷、骨折或者脫位時,不要立即熱敷,因為熱敷會引起血流加快,導致軟組織腫脹,使神經受壓,產生更深的痛感。
正確做法:一旦足踝部扭傷,應立即給予冷敷((最好是冰塊加水),可用毛巾包裹冰袋,敷於受傷表面,對防止局部組織過度腫脹和減輕疼痛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沒有冰塊的情況下,可以買些冰棍雪糕,砸碎後敷於傷處,同時儘快就醫。
誤區2:受傷後立即使用外用藥物、自塗藥油。
這會加劇皮下毛細血管出血,腫痛更厲害 ……受傷後民間經常有人用姜和酒推擦扭傷的腳踝扭傷腳踝、手腕等部位時,這些方法都會促使受傷軟組織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和增加滲出,加劇局部的腫脹和疼痛。
正確做法:一旦發生扭傷,應該抬高及固定損傷部位,並進行冷敷,以減輕腫脹和疼痛,同時,應該儘快找專業醫師診治。
誤區3:用柔軟的繃帶包裹扭傷的踝關節。
柔軟的繃帶不能起到強有力的加壓包紮控制減少出血和固定踝關節的作用。
正確做法:此時應及時給予石膏或夾板固定,必要時,應外科手術治療。許多人在早期都選擇忍著,這種做法不可取,有可能將損傷拖成慢性的疾病,影響功能恢復,甚至遺留部分殘疾。
1、立刻制動(立刻不要動),崴腳的人取舒適體位,穩定受傷的地方。
2、用冰袋、冰墊或冷毛巾作冷敷。這樣可以減輕腫脹、瘀傷和痛楚。
3、用繃帶或布條等包裹受傷的部位。
4、把受傷肢體抬至高於心臟位置,減少腫脹和瘀傷。
5、如果傷勢看起來不嚴重,先休息片刻,並在2-4小時內施行冷敷,直至腫脹和痛楚減退,一般20分鐘左右為宜。
冰敷主要是讓身體局部溫度降低,皮下的血管收縮,減少局部的血液循環,降低血管的通透能力,達到降低新陳代謝、止血消腫的效果。此外,冰敷還可以減輕因為受傷所導致的肌肉痙攣,避免組織細胞的二次傷害。
熱敷則是讓體溫升高,血管放鬆,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加快受傷部位的代謝速度,讓發炎物質迅速排出,提升組織自愈力。此外,熱敷也可以讓身體變軟,增加軟組織的延展性,降低關節僵硬及肌肉痙攣的機率,達到舒緩疼痛與放鬆情緒的效果。
關節扭傷的24小時內適合冷敷,此時血管正處於開放的狀態,冷敷可以止血促凝、緩解疼痛。24小時後,血管已經停止出血,這時熱敷(約50℃)有利於活血化瘀,促進損傷部位恢復的作用。
溫馨提醒: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冰敷和熱敷!糖尿病、中風患者以及血液循環機能異常的患者;身體有開放性傷口,或皮膚對溫度特別敏感,應避免冰敷和熱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