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扭傷 儘快冰敷

2021-02-07 新華網客戶端

冷敷還是熱敷千萬別弄錯,否則會加重病情

臨床中,醫生發現,在跌打扭傷後,一些患者因為錯誤的護理知識導致了病情加重,例如該熱敷時選擇了冷敷,該冷敷時選擇了熱敷。有的人以為只是身體皮外傷不加重視,導致埋下隱患,數年後舊患再次發作。發生急性扭傷或慢性損傷時,應該規避哪些常見錯誤?一起來聽聽骨科醫生怎麼說。

案例:扭傷後塗藥油 次日腳腫一倍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李劼若副主任醫師介紹,造成扭傷的常見場景有兩種:一種是「低頭族」習慣邊走邊看手機,一不留神扭傷了;另一種是因為天氣寒冷,人體對外界的敏感度降低,反應變慢,容易滑倒扭傷。

一些人認為扭傷是小問題,自己在家處理一下就可以了,結果因一些常見錯誤導致病情加重。李劼若介紹,數日前,一名30多歲的女患者扭傷了腳踝,當晚進行了冷敷,次日醒來發現情況有好轉,於是塗抹了活絡油並按摩,結果腳部突然腫脹一倍以上。

醫生介紹,錯誤應對方式導致傷情變重的病例還有很多:有的患者四肢或關節受傷,3天後雖已基本不影響活動,但還感覺疼痛,聽信了「運動傷後24小時內冷敷,超過24小時採取熱敷」的說法,結果腫痛加重,影響了活動,局部還出現紅、熱,只能到醫院就診。

「患者病情加重就是因為選擇了錯誤的方式,上述兩種場合都應該冷敷,卻用了熱敷,而且不該用活血類的藥物時候用了活血的外用藥。」李劼若說。

急性損傷 警惕三大錯誤處理方式

臨床看診多了,李劼若總結出急性扭傷或撞傷後患者常會犯的三大錯誤。

第一種:扭傷後第一天發現腫痛,24小時內立刻冰敷,第二天發現沒什麼事了,就不管了。實際上,扭傷後腫脹是一個逐步蔓延的過程,這種腫脹情況往往在2~3天內達到頂峰,有的甚至一周,高峰期過後,腫脹逐步往下波段走,而在腫脹發展的整個過程中,很可能內部處於緩慢出血狀態,受傷部位內部會發熱,這時候應該繼續採取冰敷幫助降溫。

第二種:扭傷後腳長期垂下來,隨意走動加重受傷部位負擔。李劼若介紹,急性腳部扭傷後,按理說應該儘量讓腳部抬高至與心臟持平的水平,以克服腳部血液回流心臟的阻力,並減少受傷部位所受重力的負擔。保持腳部與心臟高度水平比較難做到,可以採取儘量讓腳部稍微墊高一點的方法休息,以幫助緩解病情。

第三種:急性損傷後患者感覺沒太大問題,立刻塗抹活絡油或者紅花油,希望活血化瘀。「這時候無異於火上加油!」李劼若解釋,急性損傷發生時,局部處於出血狀態,這時應該儘快幫助內部止血,用活血化瘀功效的藥油只會讓出血更嚴重,「塗抹藥油按摩幾下,水腫更厲害了,這裡面除了出血性水腫,還有受傷部位因為刺激產生炎症因子而出現的反應性水腫」。

支招:受傷後的正確處理方式

急性損傷:儘快冰敷

急性損傷常由於突發的外傷引起(比如跌倒、扭傷以及直接撞擊等),通常馬上引起疼痛。急性損傷後,局部發生出血、炎症反應、腫脹以及疼痛,必須立即控制。此時儘快冰敷能夠降低組織溫度、降低代謝率和神經傳導速度、收縮周圍血管,達到消腫、止痛的功效。

根據損傷的面積及深度,冰敷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每隔2~3小時可再次冰敷。這階段,千萬不能使用活血類的外用藥物(各種活絡油、紅花油等)揉擦,否則會加重腫痛的情況。

在急性損傷的最初3~5天內,出血只要被控制住了,後續也沒發生炎症,可以交替進行冷敷和熱敷。10分鐘冷敷,然後直接10分鐘熱敷。冷敷時血管收縮,轉換為熱敷後血管會舒張,大量的血液流入受傷區,有利於受損組織修復。血液是供應能量和營養的重要因素,對於傷後組織修復有重要作用。

不過,醫生提醒,有時不是專業人士很難判斷出血是否得到了控制、炎症是否存在,用了熱敷有時也會加重症狀。在這階段,不懂判斷的人士最保險的辦法,還是繼續間隔冷敷,並隨時觀察。

慢性損傷:通常用熱敷

慢性損傷,通常長時間因反覆勞損和過度使用而緩慢起病。當然慢性損傷也可能是由於急性損傷後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發展而來。

熱敷治療一般需要15~20分鐘,可以用熱瓶子、熱毛巾或者市面上賣的熱敷袋進行。使用熱瓶子之類的需要外裹毛巾或者衣服,防止熱灼傷。

慢性損傷後通常使用熱敷,幫助緩解肌肉緊張、減少疼痛、增加韌帶和肌腱的彈性、增加局部血供。運動前熱敷慢性損傷處,可以幫助熱身,增加組織靈活性和柔韌性。

警惕: 拍X光片沒事≠真的沒事

李劼若介紹,一般扭傷過後,拍X光片看到骨頭沒事,並不等於「萬事大吉」。因為關節除了骨頭,還包括軟骨、韌帶、膝關節的半月板等軟性組織,X光片能查看到的是骨頭情況,難以發現軟組織是否受傷。

專家表示,如果不是太嚴重的扭傷,一般人休息4~6周靜待軟組織完成修復,但是有的患者在這個期限過後發現關節還疼痛,這說明內部還有損傷,自身的修復能力弱。有的患者甚至無法做到自我修復,需要外界治療輔助。

這時候,患者應該到醫院專科,通過核磁共振或者專門的關節B超,觀察軟組織受傷情況,儘早介入治療。否則,關節軟組織的損傷被忽略了,內部修復沒有完成,對關節保護削弱,容易造成關節不穩,進一步發展成創傷性關節炎,可就麻煩了。

李劼若提醒,對於一般扭傷,也應該儘量佩戴支具,幫助受傷部位固定,必要時打上石膏,以儘量提供穩定的外部環境幫助受傷部位做好內部修復工作。

急性處理後,在後期的康復階段,也要注意科學康復的方法,練習肌肉的力量。

提醒: 天冷要注意關節保暖

慢性損傷如老年關節炎、腰肌勞損等,可以掌握一些熱敷的方法。

李劼若提醒,慢性損傷中,比較常見的是老年關節炎,一些人50多歲就開始發覺上下樓梯或者蹲下時膝關節疼痛,這說明很可能有膝關節炎了。「膝關節有三個關節面,內外側脛股關節面和髕股關節面,其中髕股關節面最容易磨損出現退變,表現常見為上下樓梯疼痛、下蹲起立時感覺疼痛。」

當膝部關節炎出現時,冬天可以採取一些熱敷的方法幫助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血液的新陳代謝。如物理工具熱敷,又如配合使用活絡油、紅花油搓熱,也可用雙手在膝關節部位用球形按摩方式搓熱,可以緩解疼痛症狀。

但是,專家強調,這些方法只能是日常保健,並不能達到治療的功效,膝關節炎的早期介入時機非常重要,因此,一旦發現有早期膝關節炎症狀,要儘早幹預,接受規範治療,以免病情逐步加重。

醫生提醒,這兩天氣溫明顯下滑,關節也會「怕冷」,老人要注意關節的保暖,必要時可以在膝關節部位加護墊,晚上睡覺時也要注意肩關節不要著涼。(記者梁超儀)

相關焦點

  • 扭傷腳,應該冰敷還是熱敷?
    不管是運動員、運動愛好者,還是普通人群,在運動或日常生活中都有可能遭受各種各樣的運動損傷,比如扭傷、摔傷等。
  • 關節扭傷後怎麼選擇冰敷和熱敷?
    總體來講,冰敷降低組織代謝,適於急性損傷,熱敷促進組織代謝,適於慢性損傷或炎症。冰敷是關節扭傷的重要治療手段,也是職業運動員的常規理療方法。冰敷適用範圍:急性扭傷、撞傷、發炎,手術後腫脹等。冰敷的方法:1.將小冰塊或冰水混合物放入塑膠袋,外裹幹毛巾。2.冰敷在腫脹疼痛的部位,但不能直接放在傷口上。3.冰敷每次20-30分鐘,間斷2小時,在受傷或術後2天內進行。
  • 扭傷後冰敷竟然是錯誤的?(附中醫處理腳扭傷絕招)
    偶然間聽一個師兄說婁紹昆用艾灸治療急性腳扭傷幾個小時痊癒。讓我回憶起兒時自己腳扭傷爺爺把酒倒在碗裡點燃,用手沾火焰幫我搓腳踝的經歷。爺爺的方法療效非常好,一兩次即可活動自如!這和醫院常規的處理是有差異的,我們在醫院通常採用冰敷+休息+熱敷的方法。究竟哪種方法更適合我們呢?傳統的所謂科學的處理方式真的是最適合的麼?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關節扭傷用冰敷正確嗎?
    關節扭傷,我的建議是,不需要用冰敷。冰敷止痛,其實是飲鴆止渴。為什麼這樣說呢?中醫認為,氣血不通則痛。溫則氣血通,寒則氣血凝。冰敷導致氣血凝滯,雖有暫時止痛之功,但容易遺留慢性疼痛。不冰敷,那麼怎麼辦?
  • 出現這些扭傷之後該冰敷還是熱敷?
    其實這屬於急性損傷(無明顯開放性外傷),用冰敷是非常靠譜,今兒康養小編給您分享出現這些扭傷之後該熱敷還是冰敷?冰敷冰敷可以改善周圍血管通透性、減輕滲出,防止水腫;可以使組織代謝率降低,從根本上降低炎症反應發生的可能,減輕紅腫、熱痛的症狀。
  • 扭傷到底要冰敷還熱敷?原來大部分人都做錯了!
    ,但美國運動醫學會近年質疑,扭傷後冰敷有推遲復原的疑慮,認為扭傷急性期的冰敷不要超過前6個小時,方法是一次冰敷10分鐘,然後移開20分鐘再重複動作。在2004年的一篇研究中指出,扭傷之後冰敷加壓與單純的加壓比起來,前者似乎沒有加快復原的速度,甚至有推遲復原的疑慮。而發明R.I.C.E.口訣的Gabe醫師也表示「運動教練十幾二十年來都使用RICE這個準則來處理扭傷,但是現在的概念似乎認為冰敷與完全休息不但對扭傷沒有好處,反而可能會延遲恢復的時程。」
  • 扭傷了怎麼辦?冰敷的倡導者推翻自己的結論,提出冰敷無益於康復,扭傷後冰敷不要超過六小時!
    關節扭傷,如踝關節扭傷,是日常最常見的運動傷害。扭傷了怎麼辦?
  • 【揭秘】扭傷後到底先冰敷還是熱敷?
    到底是該熱敷還是冰敷,首先要了解一下它們各自的功用。 冰敷 冰敷主要是讓身體局部溫度降低,皮下的血管收縮,減少局部的血液循環,降低血管的通透能力,達到降低新陳代謝、止血消腫的效果。此外,冰敷還可以減輕因為受傷所導致的肌肉痙攣,避免組織細胞的二次傷害。
  • 腳扭傷了,教你正確使用冰敷和熱敷...
    倘若真有人這麼和你說,你可千萬別這麼做,否則只會讓你的扭傷加重。大家都知道什麼是冰敷和熱敷,但大多數人並不了解正確的使用方法,今天小編就跟大家細細道來。在扭傷初期,應該馬上冰敷。             當我們剛發生扭傷的時候,雖然外表 看不出來出血,但是組織內部毛細血管已經受損出血了,這個時候要是再熱敷, 血液循環一促進,出的血更多了,損傷也就更嚴重。
  • 急性踝關節扭傷我們怎麼辦?
    急性踝關節扭傷(Acute ankle sprain AAS)是我們在運動中經常遇見的疼痛。也是多發病。那麼我們該怎麼去處理呢!在運動醫學中常用到的【RICE】,一直是處理記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黃金法則。
  • 急性腰扭傷怎麼辦?
    急性腰扭傷是腰部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突然受到外力過度牽拉或腰部姿勢的突然改變而引起的急性損傷,常發生於劇烈運動、搬抬重物等腰部肌肉強力收縮時。好發於40~60歲的青壯年。急性腰扭傷一般指的是肌肉、韌帶、筋膜、關節囊等軟組織的不同程度損傷,這裡可以簡單理解為除了腰部骨頭之外的一些結構損傷。
  • 何時冰敷、何時熱敷?
    來源:新浪財經11月5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何時冰敷、何時熱敷?》。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跌打損傷。扭傷之後到底該如何正確處理呢?跌打損傷後究竟是冷敷還是熱敷呢?其實,損傷後該採用冷敷還是熱敷,應當取決於是急性損傷還是慢性損傷。急性損傷常由於突發的外傷引起(比如跌倒、扭傷以及直接撞擊等),通常立即引起疼痛。對於急性損傷,應該儘快冰敷。冷敷能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起到止血、消腫、鎮痛的作用。
  • 何時冰敷 何時熱敷?
    【何時冰敷 何時熱敷?】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跌打損傷。扭傷之後到底該如何正確處理呢?跌打損傷後究竟是冷敷還是熱敷呢?損傷後24小時內冷敷,超過24小時採取熱敷的說法靠譜嗎?其實,損傷後該採用冷敷還是熱敷,應當取決於是急性損傷還是慢性損傷。
  • 急性損傷後冰敷和熱敷的區別及最佳時間您知道嗎?
    1急性損傷常由於突發的外傷引起(比如跌倒、扭傷以及直接撞擊等),通常馬上就疼得不行。此外,冰敷可以改善周圍血管通透性、防止水腫和滲出。
  • 【注意】扭傷後的第一步不是冰敷也不是熱敷,而是這一步......
    崴腳可大可小,如果沒有出現骨折,但外側韌帶可能已經撕裂,如果此時不及時制動(禁止運動),之後的問題可麻煩了,身邊如有不時扭傷的朋友,不要取笑他們,那很可能是, 受傷的韌帶在異常的位置修復,已經出現習慣性踝關節扭傷,一年可以扭傷
  • 扭傷之後需要的不是冰敷,而是……
    筆者常會遇到一些因為運動或走路不注意而扭到腳踝的患者,並且扭傷後他們有一個整齊劃一的動作——冰敷,也不知道這個扭傷後的措施是怎麼做到這麼統一的,但其實,扭傷後最不需要的恰恰是冰敷。 冰敷的做法應該是從西方醫學傳入的,中醫筋傷體系裡腳踝扭傷過後,只會看關節是否脫位,沒脫位就理筋,脫位了就復位再理筋。
  • 【特別推薦】扭傷後冰敷還是熱敷?傻傻分不清楚
    到底是該熱敷還是冰敷,首先要了解一下它們各自的功用。在一些運動中,很容易出現受外傷或是關節、肌肉不舒服的情況,這時很多人不知道是該冷敷還是熱敷。今天小編為大家詳細講解冷敷和熱敷的區別以及適用範圍。冰敷主要是讓身體局部溫度降低,皮下的血管收縮,減少局部的血液循環,降低血管的通透能力,達到降低新陳代謝、止血消腫的效果。
  • 崴腳後「冰敷+休息」會減緩恢復!腳踝扭傷的正確處置方式
    因此踝關節扭傷(崴腳)是出現頻率最高的運動傷害。科學表明傳統的「冰敷+休息+熱敷」的處置方式並不會加速扭傷恢復甚至是延緩。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下腳踝扭傷時,如何自我保護與處置才是最恰當的。我們的腳踝內外側有許多的韌帶。由於外力關節超出了正常活動範圍的時候,這些韌帶就會出現撕裂傷。裂到有傷口出來了,就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內出血而腫脹。
  • 受傷冰敷好還是熱敷好,冰敷與熱敷應該控制在多長時間?
    一、受傷冰敷好還是熱敷好? 冷敷是應用比人體溫度低的物理因子(冷水,冰等)刺激皮膚或黏膜以治療疾病的一種物理治療方法。溫度範圍一般低於體溫高於0攝氏度,通過寒冷刺激引起機體發生一系列功能改變,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冷敷主要用於急性損傷,急性損傷一般是指由於突發的外傷引起(比如跌倒、扭傷以及直接撞擊等),即刻發的生疼痛。
  • 盤點急性踝關節扭傷5大處理原則,你會選擇誰?
    急性踝關節扭傷(Acute ankle sprains AAS) 是骨科常見病、多發病,在所有運動損傷中所佔比例約30%。在美國每天約有 2.3萬例患者遭受這類損傷,且有相關文獻指出在急性踝關節扭傷的傷者中遺留復發性扭傷的比例高達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