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一種侵襲牙齦和牙周組織的慢性炎症,以牙周袋的形成、牙囊壁的炎症、牙槽骨的吸收和牙齒的逐漸鬆動為主要特徵,是成人牙齒丟失的主要原因。
牙周炎的病因是什麼?
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因子是菌斑。牙石質是菌斑附著和細菌滋生的良好環境,因此更能促進菌斑的形成,並滋生大量毒性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齦類桿菌、中間類桿菌、螺旋體等,刺激牙齦組織形成,使牙齦炎症加重並擴大,導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引起牙周炎。
牙周炎與疾病的關係
當牙周炎發生時,每天的咀嚼活動都會使細菌及其毒物進入血液循環,增加全身疾病的風險。
1、牙周炎會危及心臟,國內外多所科研機構已經證實。將其他易感因素排除後,牙周病患者比那些牙齦健康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臟病。研究者還發現,在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壁中,脂肪多糖和毒素與牙病的致病細菌有關,這些物質對血管壁有強烈的破壞作用,牙周炎患者發生冠心病的機率是牙周正常人的1.5倍,而中風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1倍。
2、牙周炎由於無力咀嚼食物,可直接引起消化不良、營養缺乏,從而導致消化道的潰瘍性疾病。
3、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一方面會加速牙周病的發生,加重病程;而另一方面糖尿病人比非糖尿病人更容易患上牙周炎,其牙周炎發病率更高,病灶損害嚴重,且發展迅速。由於牙周感染會影響內分泌代謝,從而影響血糖控制,增加糖尿病併發症的危險,因此牙周炎患者比牙周健康者更容易患糖尿病。
4、孕婦如果患了牙周炎,牙周組織中就會存在大量的細菌,這些細菌會進入血液,隨著血液循環進入全身,從而引發各種疾病,導致嬰兒早產或出生後體重偏低。
5、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慢性牙周炎與骨質疏鬆相關,尤其與絕經期婦女的關係更緊密,系統性骨質疏鬆造成的普遍性骨喪失可加速牙槽骨吸收。
多數牙周病患者等到牙齒很痛時,才不得不去看醫生。「大多數患者選擇性地相信這些只是局限性牙病。其實,只要一個牙有症狀,治療上則需要做全口的治療。」
牙周炎治療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局部治療:首先可做齦上潔治或齦下刮治,以控制牙周發炎,減少牙周袋深度,必要時調整咬合,消除食物嵌塞,糾正不良修復物等。若牙袋內有牙根,且牙齒鬆動很明顯,此時應考慮拔牙,對某些牙齒鬆動不明顯的病人,可根據實際情況作暫時或永久的牙周夾板,以固定鬆動的牙齒,處理牙周膿腫,膿腫已局限時可切開引流,牙周袋也應同時做衝洗上藥。主動糾正不良習慣,如吸菸,口呼吸,偏嚼等。
系統治療:首先要增強機體抵抗力,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或鍛鍊,並積極治療與牙周炎有關的系統性疾病,積極防治糖尿病、高血壓、血液系統疾病等系統全身性疾病。
總而言之,牙周炎的治療,包括一系列的綜合治療措施,為鞏固療效,防止復發,應進行口腔衛生宣教,定期複查,一般要求牙周炎患者每3-6個月定期請牙周醫生複查。
牙周炎需要洗牙嗎?我們通過一個視頻了解下。
以上就是牙周炎與疾病的關係,所以一定要重視起來,潔牙是一生的事。
長沙市口腔醫院正畸科副主任醫師宋劍瑋說,平時要做到堅持不懈,較徹底地清除牙菌斑。早晚刷牙,飯後漱口。正確刷牙只能清除牙齒表面的菌斑。而且對於隱藏在牙縫中的菌斑,一定要用牙線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