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媒體報導了一位90後姑娘半口牙沒了的事,這位姑娘因為一顆門牙脫落,去口腔門診就診時,被告知上排牙全都不能保留。
▼
牙片中清晰可見她的上排牙已搖搖欲墜
這位28歲的姑娘很早就發現自己的牙齒越來越難看了,牙齒有些移位,牙縫一點點變大。但因為對咀嚼沒有太大影響,她沒有在意。在之後的幾年裡,她的牙齒開始鬆動,就在最近,牙齒已經鬆動到連肉都咬不動。
最近,她到醫院口腔科就診,主治醫師韓伶娜診斷為嚴重牙周炎,前後為其拔除了11顆牙齒,又為其種植了10顆牙齒。
莉美回憶,自己早在中學時就已有刷牙流血的症狀,沒有在意,也沒有就診。
韓伶娜介紹,牙周病往往是從刷牙流血、口腔異味開始,逐漸發展到牙齒鬆動,這中間需要十多年。年紀越小,激素水平越高,流血會比較嚴重,隨著年齡增長,到了二三十歲之後,流血的頻率反而會減弱。
她介紹,每隔兩三個月,門診就會有一兩位因嚴重牙周炎導致牙齒鬆動、脫落的年輕人前來就診,輕度牙周炎的患者就更多了。
「如果出現過一次以上刷牙流血的經歷,建議及時就醫。即便口腔沒有任何問題,也建議定期給牙齒做個『體檢』。還有,定期洗牙也能夠有效預防牙周炎。」 韓伶娜說,有些號稱可以消炎的牙膏不建議使用,這些牙膏只具備止血功能,反而掩蓋疾病。
俗話說,老掉牙,老掉牙,好像都是老了才可能掉光牙啊?怎麼年紀輕輕的90後也開始掉牙了呢?一掉還是半口牙?牙周病,是牙齒支持組織所發生的病變。它是引起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類牙齒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
不礙事?沒錯,當你認為牙齦炎還不礙事的時候,它就悄悄地進化進化進化,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狂風暴雨之後牙周病閃亮登場。你來不及躲,牙周病帶來的就不是簡簡單單的牙齦出血了。隨後,長期的牙齦紅腫,出血,牙齦萎縮(顯得牙齒變長了哦),牙槽骨吸收,牙齦溢膿(想想都可怕),牙齒鬆動.故事的結尾,就是完好無缺的牙齒,卻慢慢脫落了。
瞧,風華正茂的你就有了不屬於你的成熟,脫髮解釋成了聰明絕頂,脫牙呢?從此告別山珍海味,五穀雜糧做成粥,成了一日三餐,對於吃貨的我,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日常生活中要想儘早發現牙周炎,就要了解與之相關的十大症狀:
1.牙齦出血:刷牙、吸吮、咬硬食物時出血,出血量通常很少,漱口後停止,所以往往被忽視。有人還主訴晨起唾液呈深褐色,這也是牙齦出血的表現之一。
2.牙齒遇冷熱敏感:牙周組織破壞導致的牙根外露可出現冷熱敏感的現象,當牙根面有大量菌斑堆積時,可加重牙齒敏感的症狀。
3.牙齦紅腫:牙齦在炎症的作用下,血管擴張導致牙齦由健康時的粉紅色變成鮮紅色或暗紅色。
4.牙齦發癢:該症狀比較少見,但可能提示您牙周出現了問題。
5.食物嵌塞:引起食物嵌塞的原因很多,牙齦退縮可能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6.牙周腫脹:伴有牙齦形態的改變,中重度牙周炎者可出現牙周膿腫。經常有人認為牙周腫脹是「上火」的緣故,其實只說對了一半。首先腫脹一定有潛伏的牙周問題,「上火」時免疫力降低,結果導致了腫脹症狀表現出來。
7.口氣重:口氣重也有多種原因,牙周炎症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8.牙縫變大、牙齒變長:牙周組織破壞向根方遷移出現間隙後的伴隨症狀。
9.牙齒鬆動、移位:是牙周炎的晚期症狀,說明牙根周圍的支持組織已喪失到嚴重的程度。
10.牙齒脫落:牙周疾病的過程是一個骨肉分離的過程,當牙根與牙床間的聯繫完全被割斷後,則牙齒就會自動脫落。
請您對照檢查一下,看自己中了幾招。假如您無法確認,請找醫生接受檢查。
愛與被愛永遠是相互的,您善待別人,別人才會善待您。人和牙間也是一樣的道理。一味地使用而不注意保養,再堅強的牙齒也會離您而去。牙周炎者就像酒後開車,雖在危險之中,自己卻渾然不知。也許看似沒事,一旦出事就可能車毀人亡。千萬別在牙周炎的路上狂奔了!
簡單打個比方,我們的牙齒就像一棵棵大樹,而我們的牙槽骨,就是賴以生存的土壤,牙周病就像一把鏟子,慢慢挖走樹木周圍的土壤。隨著土壤的流失,參天大樹也會轟然倒塌。故事就是這麼簡單,那這吸血鬼一樣的牙周病,從何而來?
列舉如下:菌斑、牙石、創傷性咬合、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口呼吸以及全身因素如內分泌失調、長期服用某些藥物等。
很難懂吧?是的,要不是背了那麼厚的書,我也不知道這些是什麼。但是,我們不需要知道這麼多,記住一點:菌斑和牙結石是大多數牙周病患者的罪魁禍首。簡而言之,就像是茶杯裡的茶垢,牙結石就是我們牙齒上的水垢。
然而,即使每天都勤勤懇懇地刷牙漱口,可是還是患上了牙周炎,腫麼辦腫麼辦?是不是我離掉牙就不遠了?No No No,不能放棄治療啊。
預防牙周病是預防口腔疾病的一個重要部分,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預防牙周病呢?
1、有效刷牙,定期做口腔潔治:堅持飯後、正確刷牙,建議每年接受1---2次專業的全口潔治,由專業牙醫幫您清除牙齒上的菌斑和結石,令牙周組織健康,防治牙周病,同時,給牙齒做「體檢」,如發現問題儘早處理。
2、問題牙齒需儘早修復或拔除:已經無可挽救的牙齒要儘早拔掉,不良修復體和殘根殘冠要及時拆除,免除後患。
3、缺失的牙齒儘早修復:避免長時間缺失牙引起的牙床變化,造成鄰牙鬆動、歪斜。
4、良好的生活習慣,正確的口腔健康預防意識,選擇合適的預防健康產品,能夠有效預防或防止牙周病。
只有平時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才能有效地防治口腔疾病的發生。
文章底部評論留言功能已開通,大家可以一起來互動啦~!把你想說的和想問的寫下來吧!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人,大家很難在雜亂的消息列表裡找到視界君!
其實只要簡單的幾步操作,將視界君置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