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蠔3元一斤賣不動?原產地90萬斤壓塘,消費者直呼吃不起

2020-12-21 a小夫妹妹

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各樣的海產品也出現在了普通百姓的飯桌上,這也推動了水產品領域的發展。在一些水資源豐富的地域,許多的農戶捋起了衣袖,發展有特點的水產品養殖,根據本地的優勢,快速搶佔市場,提升了農戶的收益。

最近幾年,海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火爆,南方一些靠近海邊的地區,本地農戶依據市場的需求,發展了各式各樣的水產品養殖項目。在夏季,生蠔在市場上較為火爆,這也變成養殖戶的創業好項目之一。

我相信很多人都吃過生蠔,它也叫海蠣子,歸屬於貝殼類的軟體動物,現階段早已變成第一大貝殼類飼養的種類之一,由此可見它在銷售市場上多麼的火爆。它不但美味可口,並且具備很高的營養成分,來到發售的時節,一些店家和消費者便會競相選購。

因為生蠔前兩年也算稀有海貨商品,因為它要在海水的環境裡生長,生長環境遭受了限定,再加上市場上的需求量很高,價錢也就賣得較為高。有的農戶看到了創業商機,運用身旁的資源,競相加入到了飼養生蠔的隊伍中,這也解決了銷售市場的供求矛盾。

廣東潮州湘橋地區,當地農民主要是以飼養生蠔為主,今年的生產量與上年對比,基本上翻了一翻。因為海產品銷售市場總體市場行情不大好,發售的生蠔價格也總體降低了,一些養殖戶表明有點兒接受不了。

從現階段的市場走勢看來,產地的價錢保持在2.8元一斤,基本上售出了超低價。上星期的時候,本地養殖戶一共打撈了六百萬斤的生蠔發售,一開始的時候,價錢還能夠保持在4元上下,賣了一小半出來,價錢就已跌到了3元左右,可能是本地的銷售市場早已飽和,壓根就賣不動。

現如今生蠔的價錢狂跌,基本上售出了超低價,這對養殖戶而言極其不好,發售的六百萬斤生蠔賣不動,也有90萬公斤壓在塘口不敢打撈,產地的生蠔堆成如同一座小山一樣,養殖戶見到之後也傷心欲絕,如果不妥善處理掉這一批,放的時間太長了,便會爛掉。

為了更好地解決目前的窘境,養殖戶也只能聯絡回收商,以更低的價錢賣出去,通過運輸物流的方法拉到華北地區去賣,那樣既能夠考慮非養殖區的消費市場,還可以處理庫存積壓的難題。可是回收商廉價收的生蠔,卻高價售出,一斤必須10多元,本地的消費者卻表明吃不起,難以打開市場。

無論是農產品還是海產品,原產地低價賣不動,消費者卻吃不起的狀況常常產生,主要是各個方面的要素導致的,農戶還是要尋找多種多樣的市場銷售方式,提升商品的性價比,讓消費者享受更優惠的價格,也可以推動商品的市場銷售。

針對六百萬斤生蠔賣不動,還有90萬公斤壓塘,產地價錢狂跌,你有什麼樣的觀點呢?熱烈歡迎在留言板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26萬斤石斑魚上市賣不動,產地賣出白菜價,消費者:還是吃不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更多水產品也上了百姓餐桌,即使是賣得比較貴的海鮮產品,也會有一些消費者購買嘗鮮。馬上就到了中秋、國慶的節日,市場上的高檔海鮮也會迎來最佳銷售時期,商家也不會錯過金九銀十的這個好時機。
  • 25萬斤香魚積壓,還有9萬斤等著上市,產地賣不動,消費者吃不起
    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以前吃不起的高檔魚類,也被端上了普通老百姓的餐桌,可以享受不同品種的水產品。今年上半年水產品行情整體不如預期,養殖戶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些影響,養的魚、蝦能低價賣出去就不錯了,就怕低價還賣不動滯銷,這種情況真的讓人頭疼。比如最近上市的一種高檔魚類——香魚,偏偏就遇到這種情況,原本賣出了天價,如今卻淪為平價魚,養殖戶的成本都很難收回。
  • 2.5元一斤沒人要,燒烤「貴客」生蠔遇冷,消費者卻直呼吃不起
    這讓曾是生蠔擁躉的我留了心眼,莫非可以吃便宜生蠔了?懷著求證的態度打開外賣軟體,一番搜索之後卻發現——根本沒變化。市面上的烤生蠔單價依然是6-10元一隻,儘管有著滿減優惠,卻是滿滿的套路,讓消費者無法享受到標註的優惠政策。
  • 價格暴跌:30萬斤上市賣不動,消費者:等到10元3斤再買
    不平凡的一年,命運多舛的農產品,在今年大多數都遭遇了市場寒冬,讓農民心中苦不堪言。 上半年的時候,荔枝、芒果、西瓜、大櫻桃等等水果,不僅價格遭遇了大跌,還遇到了滯銷賣不動的情況,讓種植這些水果的農民都始料不及,虧了個血本。
  • 去年9元一斤嫌便宜,今年跌到3元賣不動,養殖戶:太難了
    對於所有人來說,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發生了很多的事情,讓人們記憶猶新。特別是年初的一場疫情,打亂了很多人的生活節奏,對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農村地區來說,農民是以種植或養殖為生,因為疫情打亂了所有市場的需求,造成了很多的農產品滯銷,農民辛苦種植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去,只能以低價處理,收入方面也要比往年低很多。
  • 曾一斤賣8元,今80萬斤上市,果農一畝虧1000,吃貨卻嫌貴
    如今又有一種水果賣不動,它就是雪蓮果,目前的收購價已經跌到了3-4毛每斤,市場的批發價也只是在1元一斤,可以說其行情有多低迷,雲南丘北縣就有萬畝賣不動,果農們虧損很大。一般來說,雪蓮果需要生長7個月左右,一般在3月份種植,10-11月份即可採收,溫度保證在18.25℃,通常來說產量可在3000-5000斤左右。在過去,它的收購價可是達到了3-5元一斤,市場更是賣出了20多元一斤。
  • 海南30萬斤芒果賣不掉,產地6毛一斤,市場卻賣6元一斤,到底咋了
    前段時間就有蒜農提到,剛開始大蒜五元1斤,但是只用了十天的時間,大蒜身價狂跌十倍,一直到了5毛錢1斤。而到了現在,大蒜的價格一直持續低迷。最近一種熱銷的水果也遭遇到了價格的困局,那就是海南的芒果。大家都知道,不管在市場上還是在網上,購買的芒果都在6元錢一斤,而稍微好一些的芒果可能還要更貴。
  • 酷似石斑,剛上市就賣不動,如今跌到25元/斤,消費者說吃不起
    導讀:酷似石斑,剛上市就賣不動,如今跌到25元/斤,消費者說吃不起還有8天就是合家團聚的中秋節了,今年的中秋節很有意思,因為和國慶節是同一天,所以也被人們稱為「雙節」,不管在城市還是農村,家人團聚少不了山珍海味,而近些年由於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
  • 20元一斤跌到5元,核桃價格持續下降,消費者:城裡還是吃不起
    核桃大家都不陌生,生活中常能見到。提起核桃,不常關注的人肯定還把核桃和高價聯繫在一起,實際核桃價格整體在下滑。去年核桃價格降到十年最低水平,出售價格不到兩元。今年核桃價格相比往年有上漲,但整體價位還是偏低,產地核桃價格在五至十元左右。
  • 剛上市三塊錢一斤,如今已泛濫,兩元一斤賣不動,農民:不值錢了
    導語:剛上市三塊錢一斤,如今已泛濫,兩元一斤賣不動,農民:不值錢了今天小編要說是皇帝柑,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貢柑,從名字看,這個東西是非常高貴的,又是「皇帝」,又是「貢」,其實在早年間,皇帝柑也是屬於稀有水果,種植的地區十分少
  • 龍眼大豐收,如今出現12萬噸滯銷,8毛賣不動,農民:這咋辦呢
    白露時節,秋燥傷人,這個時候的時令水果龍眼有很好的補作用,白露時,龍眼完全成熟,甜度最高,口感剛剛好,而且甜美可口,不滋膩,不壅氣,沒有澀味。但是,但是今年的龍眼白露節氣上市就出現滯銷了,價格低到農民懷疑人生。
  • 上萬斤賣不動,土蜂蜜陷入絕境,造假的人請放過蜂農
    就是假蜜遍天下,好蜜賣不動。 意蜂蜜和勾對的假蜜對市場衝擊太大,一般消費者難辨真假,假的比真的賣得好是常態,像我這樣正宗的土蜂蜜,沒有出路了! 而在2019年末也有這麼一則新聞,淹沒在疫情裡:《上萬斤賣不動,土蜂蜜陷入絕境,造假的人請放過蜂農》,說的是株洲市醴陵市官莊鎮瓦子坪村,有近萬斤的土蜂蜜面臨滯銷,100元一公斤賣不動。 那麼,為什麼農家的土蜂蜜越來越不好賣?
  • 畝產上萬斤,蓮霧在南方可能多到沒人要,在北方能賣到30元一斤
    農產品本身也屬於快消品,尤其是水果、蔬菜在運輸、倉儲的過程中就必然還考慮到保質保鮮的因素;「南貨北賣」「北貨南銷」等越發完善的農產品銷售模式也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積極的助推作用。一、有一種水果在南方可能無人問津,北方卻一度「吃不起」。不少批發經營水果的朋友都有一個小竅門:哪裡的水果最有特色就進哪裡的水果。
  • 萬噸養殖蛙壓塘待「判決」:是否禁食將被明確,有蛙農說還抱希望
    近日,在廣東省臺山市,100多名養殖戶面對壓塘的1萬噸泰國虎紋蛙惆悵不已。 上周確立的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制度之下,陸生野生動物被「拉黑」,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未列入禁食範圍,而養殖兩棲爬行動物是否被禁食尚未被明確。
  • 為什麼周杰種的大米賣128元一斤,卻不愁銷路,原因在這
    這次武漢疫情,周杰給武漢捐了2萬斤的大米,又上了熱搜。有網友說,周杰太小氣,別的明星都是捐錢捐醫療物資,他卻捐大米。周杰種的大米品牌叫「周先生」,這個有機米有兩個特點,一是售價高,有兩種價格,一種是68元一斤,一種是128元一斤,500斤起購;二是只能從周杰本人那裡購買,為了防止造假,「周先生」大米不委託任何銷售渠道進行銷售。網友得知「周先生」大米價格之後,紛紛沉默了。
  • 兩天前4.5元一斤,如今3.5元一斤,價格下降太快,農戶坐不住了
    雖然疫情即將過去,但是農產品價格卻一蹶不振,據農戶反映最近兩天姜價出現了大跌,山東昌邑大洗姜已經從兩天前的4.5元一斤突然跌到了3.5元一斤,兩天價格下降了近1元一斤,農戶開始坐不住了。生薑價格兩天下降1元一斤兩天前4.5元一斤,現在3.5元一斤,姜價「大跳水」。
  • 40萬斤堆成小山賣不動,還有8萬斤沒有採收,農民急切盼銷路
    導讀:40萬斤堆成小山賣不動,還有8萬斤沒有採收,農民急切盼望銷路隨著小雪節氣的到來,氣溫開始有了明顯的下降,各種各樣的農產品已經收穫完畢,今年農產品的價格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憂。有的農產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好行情,不但價格喜人,而且不愁銷路,像近期價格持續上漲的生薑、大蔥,價格都是創下幾年以來的新高,消費者直言「姜你軍」已成定局,這樣的價格讓種植戶賺得盤滿缽滿,但也有很多農產品卻遭遇到了銷售難題。土豆在前幾年就被列入了四大主糧之一。
  • 市場山藥6元一斤,產地採挖出來1.8元一斤賣不動,農民:人工更貴
    在終端市場的超市,山藥能賣到6元一斤,一些早熟採挖出來的山藥能賣到8元一斤,這也算是比較高的價格,可實際上山藥在田間地頭賣不到這麼高,主要還是因為中間環節過多,今年入秋之後不少地方的早熟山藥也開始上市
  • 消費者:如今肉吃不起,油又吃不起了
    比如現在的豬肉價格至少比上兩個月上漲了兩成之多,目前的豬肉價格穩穩的站在了26元左右每斤的高價水平。現在消費者卻大呼:如今豬肉吃不起了,牛肉、羊肉更吃不起了。畢竟牛肉羊肉的價格比豬肉價格還高,穩穩地站在了40元每斤以上的高價水平。如今又出現了怪現象,有更多的消費者也在大呼,現在肉吃不起,食用油也吃不起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本地生活——【李口西瓜】一斤賣不到3毛錢,西瓜還是賣不動,只需要你的一點點愛心,就可以緩解瓜農的燃眉之急
    「西瓜之鄉」睢陽區李口鎮種植西瓜3萬多畝,今年西瓜上市以來價格一降再降,銷量卻上不去一斤賣不到3毛錢,西瓜還是賣不動瓜農不求能賺多少錢,只願西瓜別爛在地裡 特此倡議「替瓜農分憂 爭買愛心瓜睢陽區李口鎮有著「西瓜之鄉」的美譽,目前全鎮西瓜種植面積有3萬多畝。而今年5月底,西瓜上市以來,本來價格就不高卻又一降再降,現在最多才賣到0.3元/斤,而且銷量大不如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