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語源音 | 覺察

2021-02-07 喜樂瑜伽 喜樂生活

人類之所以不同於其他物種,是因為人有思想、情感,可以創造和發現,並因此懂得喜怒哀樂。這些高於一般生物本能之上的能力,稱為「知覺」。

知覺的原生態像一面鏡子,可以清楚照見事物的真面目。由於物質文明高度進化刺激了人們的佔有欲和競爭意識,使得人們的知覺不複本來面目。當知覺這面鏡子被灰塵汙染,或是因水銀剝落而退化時,觀照事物的能力也會隨之退化,反映出來的事物就會變形、失真,如同哈哈鏡的惡作劇般。

宇宙中那一雙法眼,在幾千年前就普降甘霖法雨—— 「瑜伽」,以維護、恢復知覺的原生態。瑜伽是喚醒正知正覺的光明心的方法,瑜伽修習到了一定程度,知覺將會如同「摩尼寶鏡」,不論外觀宇宙或內觀自在,都了了分明。有時聖境現前,你也將在聖境中與宇宙上師感應道交,從而受到加持和指引。

無意識層面中也有許多潛能,包括直覺。直覺很美妙,屬於大智慧。

人在面對事情、處理事情時,通常會有三種方式:一是習性,二是理智,三是直覺。如果無意識層面中儲存了很多沉重的負面印痕,就很容易被習性牽著走,做出錯誤的決定。而依賴理智做出的反應和決策,看上去合乎邏輯,但缺乏創意和活力,不容易長成大樹。但直覺不同,以直覺去感應、去處理事情,是智慧的「靈感」和「靈光」顯露的時機,你可以不繞路、不堵車地直達實相。

其中的關鍵是,你必須學會在無意識中保持定靜和覺察,不受任何「印痕」影響,沒有牽絆、沒有預設、沒有強迫。

很多人喜歡睡覺,但你真的會睡覺嗎?把「睡覺」這兩個字拆開來看,就是:眼睛垂下來,去「覺」察、「覺」悟。夢體也叫星光體,夢體沒有我執。會睡覺、懂得「垂下眼睛覺察」,叫做「夢境瑜伽」。

一個心如虛空的人,能在不經意中覺知一切。所謂心如虛空的人,是指唯住自性,不存任何心物;所謂不經意是指不用感官和心靈去覺知,但此不經意卻能更清楚地覺知,並且在睡中維持明覺,意指醒寐一如,時時刻刻都是靈靈覺覺,而心中卻一點記憶也沒有,這種狀態在瑜伽裡,通常稱之為空靈(turiya)。

         ——摘自《時時可死 步步為生》

                     《姥姥的靈悟天書》

相關焦點

  • 修心與覺察
    第二、做到覺察。念起即覺,覺之即無。比如,每個人隨時隨地在動念頭,念頭中有善念、惡念,隨時覺察,不要跟著念頭走。魯迅先生在一篇雜文裡諷刺中國人的想像力,看見女人的玉臂就想到裸體,就想到……就想到私生子,中國人唯獨在這方面想像力發達。
  • 深層次覺察
    早上覺察自己的情緒。
  • 《正念減壓的訓練》解讀:覺察
    時時覺察自己當下的肢體狀態身體覺察的著力點,在靜態時是你的姿勢,在動態時是你的動作。覺察讓你明白你以為的不等於真實作者舉了一個例子,說他有次老遠看見一個和自己交情不錯的朋友,就和他打招呼,後來那個朋友沒有理他,就走開了。作者後來趕到很沮喪,認為自己做人很失敗。後來有次發現是這個朋友得了麥粒腫,眼睛不舒服,不想讓別人看到他的樣子,所以就假裝沒看見他離開了。
  • 【問與答】覺察是一種技巧嗎?
    提問者:如果一個人覺察到自己的性慾,性慾似乎就消失了。我們能始終保持那份覺察,那份關注嗎?Krishnamurti: Watch the danger of this question. "When I am aware of my sexual desires they seem to disappear."
  • 覺察與內省有著天壤之別
    覺察則完全不同。覺察是不作譴責地觀察。覺察帶來領悟,因為覺察當中沒有譴責或認同,而只有默默地觀察。如果我想了解什麼,我就必須觀察,必須不批評,不譴責,不從中追求快樂或避開不快樂。必須只有對事實的默默觀察。沒有目的,只有應事而觀。如果存在譴責、認同或辯護,那種觀察及其帶來的領悟就會戛然而止。內省是自我提升,因此內省是自我中心的。
  • 情緒覺察
    這是讓人不勝希噓的一個故事,其實許多人跟這位女士一樣,直到生命結束都沒有覺察到火警鐘背後的真正源頭。02找到出口:覺察你的情緒世上原本沒有黑暗,只是光的不在;光來了,黑暗就不在;覺察就如黑夜中的明燈;能讓我們輕易繞開總是絆倒我們的障礙。親愛的身體,我們最忠誠的朋友,一直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提醒我們看看問題的根源,它是幫助我們覺察最好的夥伴。
  • 【問與答】覺察與敏感的差別是什麼?
    所以讓我們一起來弄清楚覺察到底是什麼意思。這一切都是覺察的一部分,是你對身邊事物的覺察,不是嗎?你注意到自己與身邊的人們、想法和事物之間的關係,你覺察到自己對房子或道路的看法,你觀察自己對別人說的話的反應,以及自己的心是如何一直在評估、判斷、比較或責難的。這一切也是覺察的一部分,覺察始於表面的層次,然後會愈來愈深入。但是我們大部分人的覺察在某一個點上就停止了。
  • 覺察即療愈:愛,從未停止過
    往期回顧 覺察即療愈:父母可以為孩子做點啥 覺察即療愈:關於疫情焦慮的另一種理解 覺察即療愈:呼喚在「我們」中淪陷了的「我」 覺察即療愈:今年,改變的不僅僅是年味兒 覺察即療愈:為啥,我總憋不住地往外跑 覺察即療愈:謠言滿天飛,恐慌最囂張 覺察即療愈:讓內化的美好復甦
  • 覺察內在的衝突與矛盾
    作者|許添盛 摘自|有聲書《愛的心關係》今天我們要談的主題是「覺察內在的衝突與矛盾」。 許醫師家裡本身是有遺傳痛風的體質,而經過賽斯哲學思想的學習之後,我在回溯自己過去很多次痛風發作的經歷,我慢慢覺察到:與其說它是一個疾病的發作,不如說那是一種潛意識的抗拒。 因為我記得,在過去,每次痛風發作的時候,都是先到大陸出差三四天,最後一天到香港,再回到臺灣的時候,最早都已經晚上十點多。
  • 面對困難五個覺察的方法
    無論出現任何情況,不管是疼痛、害怕還是掙扎,雖然沒有放下,但要覺察,任它來去,順其自然。還記得披頭四的歌嗎?「一定會有答案,順其自然,順其自然。」「順其自然」並不是要擺脫或逃避,而是單純地釋放。允許眼前的一切生起和消失,就像大海的波浪。如果想哭,就哭;如果感到悲傷或生氣,就順其自然地悲傷或憤怒。這就是各種形式的佛陀,有太陽佛、月亮佛、快樂佛、悲傷佛。
  • 關於情緒覺察的分享
    這些都是我今天覺察的基石,沒有以前的每一步也不可能會有此刻的輕快。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你也如此,或許你天賦異稟,一下就Get到了。或許你的時間還沒到只是看了一段長長的內心剖析。或許你能從我的故事裡借鑑在自己的情緒裡獲得一點點經驗Gurumeher的第四次情緒課程因為做管理員,我在旅行的間隙,聽完了。期間幾乎一直在人頭攢動擁擠的曾厝垵小吃街。
  • 覺察想法(胡君梅音檔)——溫柔地消融內在的喋喋不休
    前面幾項練習,覺察時都有個清晰的對象,例如呼吸、身體、聲音。在覺察過程中如果有念頭的訪客到來,通常我們會深深吸一口氣,順著這口氣溫柔且不帶評價地把自己帶回來,回到正在覺察的對象上。這個階段的練習,既然是覺察念頭想法,表示心中的念頭或想法轉而成為覺察的主角,於是我們歡迎它們在腦袋裡浮現、停留、消失,或者轉換到下一個念頭上。
  • 身體從未忘記:如何覺察自己的情緒流動?
    去感受那個能量的擁堵,不加評判,保持覺察,給它點時間,等它流走。當能量再度順暢的流動起來,負面情緒自然就隨之消失了。仔細去覺察,才發現我的身體給我發出了這麼多的信號。而且經過了之前頭腦裡的一系列分析之後,這些身體反應幾乎沒有得到緩解。頭腦層面的情緒處理,基本只是安撫了頭腦裡的躁動,至於身體上的這些反應,它無能為力。所以真相是什麼?大多數時候我們都輕信了自己的頭腦,其實它恰恰是愛說謊的那一個。
  • 如何覺察自己和別人的能量?
    覺察身體身體知道與他人的真實關係當你和一個特別的人在一起時,覺察一下你身體的感受。軀幹是彎著的,還是挺直著? 當你深入的覺察到存在於某個情況中能量的驅策力時,你會從你與別人之間的互動,得到更多關於自己的訊息。比方說,如果你跟某人說話,感覺到他只關心自己,根本就不想聽你說什麼,你覺得被輕視、被認為沒有價值,一股怒氣衝上頭來!反省自己。你也許發現到自己不也是這樣不重視不關心自己的感覺在對你說的話?
  • 我的戒色體會和心得——發現覺察的力量!
    (編者按:剛開始是熟背斷念口訣,這是初級階段,等到覺察力提升到一定程度後,就直接覺察消滅。邪念圖像入侵時,可以馬上念口訣,到了高級階段就是覺之即無,到時就不用念口訣了。)不淨觀白骨觀是用來對治自己對女色的貪戀,不是用來歧視女性的。我們很多戒友說是戒色,但是心裡還在貪戀女色,女色說白了其實也就是一層皮,皮下都是一堆血肉骨頭器官,哪有什麼美醜之分,色不迷人人自迷!
  • 屏東中學:心理老師帶你體驗21天覺察之旅
    因此,我們可以透過覺察來找回真實的自己。現在因為疫情的原因被迫宅家,雖然與外面接觸的機會少了,但是與自己相處的時間長了,這其實是一個探索自我的好機會。於是,福州屏東中學心理教研室李燕娟老師特地為高一高二全體學生設計了一系列心理課程,帶領同學們開啟了21天的覺察之旅。
  • 修行|從覺察自己的言語開始
    ■你能覺察到自己在說什麼嗎? 很多人都以為自己能覺察,其實卻未必。 我們平時說的很多話,都是順著習氣的慣性,不假思索就出來了,你甚至不記得自己說過什麼。 這是一種常見的無明狀態。
  • 倍智自我覺察工作坊體驗沙龍廣州首站,現場人氣爆棚
    倍智自我覺察工作坊體驗沙龍首站——廣州站活動完美落幕啦
  • 兩車鬥氣一個醫院一個牢房,聊聊覺察情緒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
    我想的是,如果當時其中有一個人,能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作出適當的反應,那麼,這場悲劇可能避免。我們需要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因為情緒就像是我們的底層作業系統,比如手機上的蘋果、安卓系統,而我們所學的知識、習得的能力,就像是手機下載的各種APP,試想,底層作業系統崩潰或卡頓了,那些APP還能派上用場嗎?
  • 正念覺察練習之葡萄乾練習
    請你咀嚼十秒鐘,當你準備好吞咽的時候,看看你是否可以首先覺察到升上來的吞咽的意圖。在吞咽這個葡萄乾之前,哪怕是這個意圖都是被有意識地體驗到的。8. 最後看看你是否可以感覺到它進入胃裡之後還留下什麼感覺,你的整個身體在完成這個正念進食的練習之後是什麼感覺。如果你有時間,你可以再開始一顆葡萄乾做這個練習,可以做得更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