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之所以不同於其他物種,是因為人有思想、情感,可以創造和發現,並因此懂得喜怒哀樂。這些高於一般生物本能之上的能力,稱為「知覺」。
知覺的原生態像一面鏡子,可以清楚照見事物的真面目。由於物質文明高度進化刺激了人們的佔有欲和競爭意識,使得人們的知覺不複本來面目。當知覺這面鏡子被灰塵汙染,或是因水銀剝落而退化時,觀照事物的能力也會隨之退化,反映出來的事物就會變形、失真,如同哈哈鏡的惡作劇般。
宇宙中那一雙法眼,在幾千年前就普降甘霖法雨—— 「瑜伽」,以維護、恢復知覺的原生態。瑜伽是喚醒正知正覺的光明心的方法,瑜伽修習到了一定程度,知覺將會如同「摩尼寶鏡」,不論外觀宇宙或內觀自在,都了了分明。有時聖境現前,你也將在聖境中與宇宙上師感應道交,從而受到加持和指引。
無意識層面中也有許多潛能,包括直覺。直覺很美妙,屬於大智慧。
人在面對事情、處理事情時,通常會有三種方式:一是習性,二是理智,三是直覺。如果無意識層面中儲存了很多沉重的負面印痕,就很容易被習性牽著走,做出錯誤的決定。而依賴理智做出的反應和決策,看上去合乎邏輯,但缺乏創意和活力,不容易長成大樹。但直覺不同,以直覺去感應、去處理事情,是智慧的「靈感」和「靈光」顯露的時機,你可以不繞路、不堵車地直達實相。
其中的關鍵是,你必須學會在無意識中保持定靜和覺察,不受任何「印痕」影響,沒有牽絆、沒有預設、沒有強迫。
很多人喜歡睡覺,但你真的會睡覺嗎?把「睡覺」這兩個字拆開來看,就是:眼睛垂下來,去「覺」察、「覺」悟。夢體也叫星光體,夢體沒有我執。會睡覺、懂得「垂下眼睛覺察」,叫做「夢境瑜伽」。
一個心如虛空的人,能在不經意中覺知一切。所謂心如虛空的人,是指唯住自性,不存任何心物;所謂不經意是指不用感官和心靈去覺知,但此不經意卻能更清楚地覺知,並且在睡中維持明覺,意指醒寐一如,時時刻刻都是靈靈覺覺,而心中卻一點記憶也沒有,這種狀態在瑜伽裡,通常稱之為空靈(turiya)。
——摘自《時時可死 步步為生》
《姥姥的靈悟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