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疫情加速行業雲落地

2021-01-08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2020年,我國雲計算市場持續高速增長,企業上雲率攀升,疫情加速雲產品向各領域縱深拓展,推動數位化程度較低的行業企業逐步雲化,行業雲應用落地進一步提速。


  新基建加速雲市場增長


  雲計算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數位化底座建設的重要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指出,計算力就是生產力,智慧計算改造升級了生產力三要素,最終驅動了人類社會的轉型升級。雲計算以「雲」託起了源源不斷的數據,以強大的「計算」為能源,數據創造出更新更高的價值,是行業、企業數位化建設的有力支撐,是我國數字經濟建設的支柱型產業。賽迪顧問發布的《2019-2020年中國雲計算市場研究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雲計算市場保持增長,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530.6億元。2020年,疫情加速了包括雲計算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市場培育。在政策牽引與市場需求刺激下,雲計算概念的普及度提高,中國雲計算市場向各行業各領域拓展應用。賽迪顧問指出,到2022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3555.3億元。


  在全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時代背景下,新基建引領雲基建形成各大企業爭搶「數字地盤」的潮流。今年5月,阿里雲宣布未來三年投資2000億元用於數據中心建設,同月,騰訊宣布將投5000億元用於新基建布局。6月,百度宣布到2030年,百度智能雲伺服器臺數超過500萬臺。北京、上海、重慶、貴州等各地方陸續發布相關政策、計劃牽引當地數據中心建設。


  從地理層面來看,華北、華東是數據中心投建佔比最大的區域。然而隨著雲基建的推進,西部地區的數字底座建設也加快了步伐。今年5月,拉薩市聯合寧算科技宣布將投建新一代國際標準雲數據中心,也是西藏最大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寧算科技集團拉薩一體化項目數據中心(一期)工程於12月18日通過竣工驗收,全球海拔最高雲計算數據中心落成。


  2020年,雲計算從基礎設施建設層面火熱鋪開,為產業夯實基礎。


  疫情加速行業雲落地


  雲計算應用始於網際網路等中小型公司,始於以公有雲、單雲等單一部署形式為主,如今私有雲、混合雲、多雲等豐富化上雲形式漸趨主流,各大雲廠商推出的雲產品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進一步加速了我國雲計算多元產品的落地。疫情期間,企業被迫停工停產,面臨事關生存的大考,物資短缺、運輸受阻、生產延遲等一系列影響讓企業無米下炊。對於數位化轉型程度較低的企業來說,短期內很難找到有效的應對措施。黑天鵝事件倒逼企業加強數位化建設,遷移業務上雲,為生產、製造、採購等一系列流程提供便利。


  從行業滲透來看,雲計算已經從「消費互聯」走入到「產業互聯」階段。雲計算產業在我國不斷壯大,行業雲成為雲廠商必爭之地,各行業企業上雲率攀升,雲需求持續增加且呈現多元化化特點,雲技術因此不斷迭代升級。國家、地方持續鼓勵各行業,尤其是傳統行業如製造業上雲用雲,企業數位化轉型再上臺階。


  從應用領域來看,政務、工業、醫療、教育等垂直領域雲應用潛力巨大。


  易捷行雲EasyStack副總裁劉斌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國家積極支持基於雲計算的新一代數字政府和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建設,經過多年的培育和探索,我國政務雲的發展已經進入全面應用的普及階段。計算產業園的建設、雲計算中心的構建均彰顯了政府發展政務雲體系、提高行政辦事效率的決心。


  傳統製造業普遍存在對雲計算認知不足,不敢上雲、用雲的問題,在疫情爆發期間,全面停工停產讓依靠生產製造運轉的企業面臨資金周轉難題,在復工復產之際,如何快速恢復生產,止損創收成為了很多企業的必答題。


  中國醫療的目標人群龐大,應用場景眾多。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型技術的快速發展,與醫療行業融合轉化應用的潛能極大。醫療行業向智慧化轉型,智慧醫療讓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模式也隨之更新,清華長庚國際肝膽雲醫院聯盟、上海徐匯網際網路醫院、哈爾濱市雲醫療等雲醫療應用在我國各地方普及,向醫療各細分領域深化。


  疫情刺激雲與教育融合衍生出多種模態,校園雲、在線教育雲、區域教育雲平臺等應用為教育注入活力,推進教育數位化、智慧化升級。


  雲原生引群雄競逐


  我國雲計算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是依託於國家層面對於全行業數位化轉型、新基建的重點布局,2020年國內雲廠商在技術探索與產品完善上動力十足,縱使疫情攔路,也不能制約雲計算產業進一步發展的腳步。


  雲計算體系架構成熟度加深,生態更加豐滿,無論是技術迭代還是應用需求,都將我國雲計算推向雲原生時代。雲原生具有普遍可訪問、高可用性、高擴展性等諸多優勢,以容器雲、微服務、服務網格等為技術基底,是雲計算發展的未來「潮流」,可以說是數位化轉型從內到外全方位的變革。


  2013年,PaaS服務商Pivotal提出雲原生的概念,2015年夏天,Linux基金會創建了雲原生基金會CNCF,雲原生在近五年的時間裡迅速發展。Gartner預測數據顯示,到2020年,將有50%的傳統老舊應用被以雲原生化的方式改造,到2022年,將有75%的全球化企業在生產中使用雲原生的容器化應用。


  業界對於雲原生的討論越來越熱烈,為了競逐雲計算市場,雲原生作為產業最新「潮流」,成為谷歌、亞馬遜、微軟、阿里、騰訊、華為等各大廠重點布局的技術。


  2020年,國內廠商紛紛唱起了探索雲原生的「高調」。阿里巴巴多次公開表示,將全面擁抱雲原生,今年7月首推《雲原生架構白皮書》;9月雲棲大會發布多款雲原生產品,成立雲原生技術委員會。據悉,在雙11期間,阿里通過雲原生技術實現了IT交易成本大幅下降。騰訊在12月舉辦的2020TechoPark開發者大會上首次發布了「騰訊開源十年圖譜」,覆蓋雲原生等五大技術領域。據悉,騰訊雲原生註冊用戶規模超100萬個;同月在北京舉辦的2020中國軟體大會上,華為云云原生解決方案榮獲2020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業雲領域最佳解決方案。


  2020年,我國雲計算產業掀起一股群雄競逐雲原生的浪潮,這股浪潮未來將會承載我國雲計算產業走向更廣闊的藍海。(記者張一迪)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計算機行業:雲轉型更進一步 智能化加速落地
    核心觀點  雲化和智能化是行業技術升級的主要方向,而網絡安全為新技術和場景提供安全保障。2021年是「十四五」開篇之年,是國家層面對新一代IT技術和重點核心領域新一輪推廣建設之年。隨著5G/AI/大數據/雲的成熟,各行業的數位化轉型程度有望進一步深化。
  • 落地雲原生加速數字創新 首屆阿里雲原生實戰峰會開幕在即
    一方面,數位化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另一方面,雲原生取代傳統IT成為企業數位化最短路徑,加速數位化創新進程。   過去十年,企業通過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搭上了數位化的第一趟高速列車,初嘗數位化紅利。今天,雲原生憑藉高效、便捷、低成本等特性,最大化釋放雲計算紅利,幫助企業在數位化的基礎上極速創新,升級為數字創新型企業。
  • 國金證券:我國雲計算市場具備十倍空間 疫情加速企業雲化進程
    移動網際網路不斷深化、傳統行業數位化轉型加速、物聯網走向規模複製,是當前雲計算市場的三大核心驅動力。從全球和中國市場的趨勢來看,公有仍是雲計算市場增長的主力,其中中國的公有雲比例有望在未來三年提升至60%。更多企業轉向多雲部署,近60%的用戶傾向於採用混合雲(RightScale)。IaaS市場跑馬圈地基本結束,中國市場2019年CR5超76%,集中度未來仍將提升。
  • OpenEdge全面開源 百度雲加速雲端技術變革行業
    12月6日,在2018 百度雲ABC Inspire企業智能大會上,百度副總裁、百度雲總經理尹世明向現場嘉賓介紹了百度雲ABC能力的持續升級和戰略落地,並正式宣布由百度雲打造的智能邊緣計算平臺OpenEdge將全面開源,這不僅是中國首個全面開源的邊緣計算平臺,更意味著百度雲ABC技術正在持續引領業界。當天,百度還成立了ABC企業智能聯盟,旨在攜手生態合作夥伴,更快更好加速人工智慧應用落地。
  • 重磅:CARDE電器正式落地數位化雲平臺建設,加速實現「企業上雲」
    重磅:CARDE電器正式落地數位化雲平臺建設,加速實現「企業上雲」 2020年12月16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
  • 「雲計算」---《無處不在》 快幫雲CEO洪東升受邀為中石油集團做分享
    洪東升以「無處不在」為主題,從如何更好的理解雲計算、雲計算產業發展概況、雲計算對於新基建的作用、雲計算加速網絡變革以及對雲計算的展望五個方面做了分享。​隨著「新基建」的推進,雲計算必將加快應用落地進程,在各個行業實現快速發展。
  • AWS的經驗輸出:用雲計算技術幫助客戶業務落地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勃潺】12月21日,亞馬遜雲服務(AWS)宣布在中國推出ISV全新加速贏計劃,整合AWS從技術到市場全方位的資源,對中國ISV提供一系列的支持,基於AWS的技術與經驗不斷提升競爭力,實現與AWS共創共贏的長期發展。AWS正在將更多的能力帶給合作夥伴。
  • 重磅:CARDE電器正式落地數位化雲平臺建設 加速實現「企業上雲」
    【中華集成灶網】近日,卡夢帝電器正式落地數位化雲平臺建設,攜手浙江大學副教授宋燁峰共同打造智能數位化雲平臺項目,進一步驅動卡夢帝在廚電領域實現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這一戰略性舉措是卡夢帝電器在業內率先實現了數據新動能的集中,也是物聯網時代下廚電企業變革的一個縮影。
  • 疫情加速商業地產數位化轉型 行業趨向合縱連橫
    商業數位化轉型加速2020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的「黑天鵝」襲來,各行各業均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在疫情爆發後,商業地產等面臨著客流減少等多個難題。多家商業地產披露的2020年度一季報顯示,受到疫情影響,商業地產人流量大幅下降,公司營收也同比出現了大幅下跌。
  • 垂直行業雲計算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當雲計算遇上醫療行業,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據雷鋒網了解,自2006年起,雲計算花費十年時間,落地應用,下一個十年內,雲計算或將成為全行業「標配」。賽迪顧問發布的《2016-2017年中國IaaS市場研究年度報告》顯示,2016年,阿里雲、騰訊雲、金山雲分別位居中國公有雲市場份額前三。而在垂直醫療領域,金山雲也開始逐漸發力。
  • 2021科技看點:晶片、雲計算還將有「驚喜」
    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所有人困守家中,線上辦公、線上教育相關軟體使用率大幅提升;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後,數位技術成為企業們復工復產利器,產業網際網路的優勢得到凸顯;隨著華為遭遇晶片斷供,晶片「卡脖」一度讓業界感到擔憂,而中芯國際(688981.SH)、寒武紀(688256.SH)等登陸科創板,也讓人們對國內晶片行業的發展報以希望;2020年10月,量子科技研究備受關注。
  • AWS 技術峰會2020:關注技術方案在行業落地
    以數位化開篇說什麼都覺得是老生常談,但在有疫情的日子裡,數位化多了許多現實意義,那些數位化做的好的企業,在面對疫情的時候,多了許多從容。企業的數位化轉型需要一系列方法論,有許多要注意的點,也需要許多實實在在的基礎作為支撐,雲計算自身的特性徵服了越來越多的用戶,雲將作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解析雲生活:阿里工具雲、華為基礎雲,海爾體驗雲
    事實上,隨著AI、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在國內逐步成熟,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持續為ToB端賦能,已經為龐大的數據上雲、萬物互聯提供了基礎。其中,華為在最新發布的2019年財報中更是首提「雲與計算」。而隨著新基建等政策相繼推出,「雲」也將全面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體驗雲。
  • 公有雲+邊緣+專有雲加速融合,騰訊Techo Park無邊界計算分論壇解析...
    公有雲+邊緣+專有雲加速融合,騰訊Techo Park無邊界計算分論壇解析無限算力新浪潮 2020年12月22日 13:0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 愛奇藝、韓劇TV都崩了,雲計算兩大子板塊笑了:增量業績或二季度體現
    如果再退回幾日,大家也許還記得B站直播崩了,小紅書崩了,剪映崩了,秀米崩了……,崩了背後是疫情防控之下,線上拜年、雲聚會、春節視頻分享等活動成為主要娛樂互動方式,拉動了移動流量的攀升。一位券商通訊行業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愛奇藝等崩了背後,凸顯了CDN和lDC資源的重要性,而這正是雲計算產業鏈中兩大子板塊。
  • 後疫情時代如何加速產業智能化,百度智能雲攜手十數家企業給出了...
    後疫情時代,各行各業如何加速產業智能化升級?
  •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5G,物聯網,雲計算,軍工通信
    同時 5G 網絡將前所未有地大量引入 IT 化技術和設備,實現網絡 切片和邊緣計算來支撐行業應用,ICT 綜合設備商將迎來市場機遇。網絡 是雲計算的基礎,5G 將推動雲計算的滲透率提升。雲計算與網際網路的寡頭 效應催生了超大型數據中心需求,5G 應用驅動數據流量的增長,數據中心 的資本開支呈現震蕩上行趨勢,200/400Gbps 的升級周期將加速。
  • 騰訊雲與英國工業軟體公司AVEVA達成合作,攜手加速工業數位化轉型
    當前,數位技術正在加速重塑企業的運作方式,然而傳統工業領域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的資金和時間成本更高,進度緩慢。與此同時,全球疫情爆發,工業市場需求疲軟,企業收益持續波動。疫情催生抗疫物資需求暴漲,考驗了工業體系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放大了工業體系運轉中的問題。面對困局,企業亟需數位化手段降本增效,打造更靈活的企業供應鏈。
  • 雲計算獨角獸來襲!浪潮集團子公司衝刺科創版
    更準確地說,阿里雲一家獨大已成定局。從2017年至2019年的數據來看,巨頭地位維持穩定。阿里雲、騰訊雲、天翼雲及 AWS等頭部企業背靠集團資源優勢,已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華為雲亦憑藉著集團背景異軍突起。2019年,CR5的市佔率近七成。 疫情以來,阿里雲針對爆發的雲計算需求,迅速搶佔市場,增速獨領風騷。
  • 企業上雲已成大勢所趨,關注云計算成長加速期這四類標的丨牛熊眼
    同期,騰訊雲市場份額為18%,百度雲份額為8.8%,三公司雲服務平臺已經佔據高達73%的市場份額比例。全年來看,2019年中國雲計算市場增速63.7%,規模超過107億美元。Canalys認為,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方面,中國雲服務商反映迅速,為政府、企業提供了雲端計算能力、數位化系統、人工智慧等服務,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