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積極推動學術圖書開放存取出版

2020-12-21 中國新聞出版網

  □王凌峰

 王保真 繪


  由於每年高校、科研院所課題結題、職稱評定等需要,我國每年出版的學術圖書種類不少,但反差很大的是,銷售數量只能用慘澹形容,因此,這些圖書普遍只印刷一兩千本,有的甚至更少,主要滿足研究者評獎、交單位、贈人的需求。

  研究者辛辛苦苦撰寫的著作,卻難流布社會,乏人問津,偶有問津者,也難以覓得,可謂課題經費、研究者時間精力、讀者關注度的三重浪費。對於這一困境與尷尬,筆者有一個破解建議,即借鑑論文的開放存取發表方式,積極推動我國學術圖書的開放存取出版。

  所謂開放存取,是為了推動科研成果尤其是公共經費資助、基礎性科研成果的低成本出版與傳播而提出的一種理念,是網際網路環境下發展起來的秉持「開放、免費、共享」理念的學術信息交流模式。採取開放存取模式出版,作者需向出版機構交費,故作者作品向讀者免費公開,讀者不必再支付費用。

  學術期刊最先採用開放存取出版。2001年《關於開放獲取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資源的柏林宣言》發表以來,開放存取期刊數量快速增長。截至目前,DOAJ資料庫收錄的開放存取期刊數量已達到14305種。目前我國學術界對開放存取期刊和開放存取論文有相當廣泛認知度,相關機構也有具體行動。2018年9月,來自歐洲11個國家的部分官方和民間科研基金資助機構啟動「科學數據開放存取計劃」(簡稱S計劃)。S計劃呼籲,從2020年1月1日起,所有參與計劃的機構及其研究人員,必須在論文發表後立即在開放出版期刊或者電子平臺上公開,而且不得以任何方式向讀者收取費用。2018年12月,在德國柏林舉行的開放存取2020會議上,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中國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和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都表示大力支持S計劃,鼓勵發表開放存取論文。2019年3月,中國籤署了開放存取2020倡議意向書的一批圖書館在北京召開會議,討論相關措施。

  從邏輯上說,既然論文可以採用開放存取方式出版,學術圖書當然也可以。事實上歐美已經先著一鞭。2012年,歐洲開放獲取出版網絡發布開放獲取圖書目錄,標誌著圖書開放存取出版時代到來。2016年3月,美國大學協會、美國大學出版商協會、科研圖書館協會邀請美國多家科研經費資助機構商議啟動試點,只要出版社同意以開放存取方式出版人文社科學術圖書的數字版本,則為出版社提供經費補貼。個別歐美出版社已有較多動作,截至2018年,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已累計出版500本開放存取圖書。

  在國際開放獲取運動以及論文開放存取出版浪潮中,中國始終是積極參與者,在水到渠成地推動學術圖書開放存取出版方式中,更沒有理由落後。筆者呼籲:

  第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教育部、科技部等代表性的科研經費資助機構、主要部委應儘快明確其資助課題出版著作採用開放存取方式出版的具體細則規定。

  第二,儘快構建全國統一的學術圖書開放存取出版平臺,最大程度發揮開放存取出版的傳播效率。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資料庫、國家圖書館、國家科技文獻圖書館等現有國家級數位化出版平臺宜通力合作,在費用分攤、權責分配關鍵問題上形成協議,避免重複建設。

  第三,國內出版社宜擁抱開放存取學術圖書出版,加速知識傳播,服務社會。社會進步是少數敢為天下先的勇士嘗試新鮮事物、示範帶動的結果。我們期待著國內有出版社以敢為人先的勇氣,開闢我國學術圖書開放存取出版的坦途與未來。

  (作者系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商學院教授)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國防科技圖書出版基金評審會在京召開
    國防科技圖書出版基金自1988年設立,至今已經31年。出版基金的設立,是科技出版、學術出版的特色之舉、創新之舉,有效緩解了高水平科技學術著作出版難的問題,逐步形成了「內容高品位、評審高水平、出版高質量」的「三高」金字招牌,品牌影響力、知名度不斷擴大。
  • 中國科協「新一代數位技術對科技期刊出版業態的影響」學術研討會...
    方正電子董事長、總裁邵行分享了人工智慧、文本挖掘等新技術對學術出版行業產生的影響,為我國科技期刊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建議。他認為,目前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處於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階段。科技期刊要利用多元化學術傳播手段重構學術傳播生態圈,擁抱網際網路,努力成為專業運營的主角。
  • 科技學術期刊出版活動的經濟學分析兼論論文OA出版的未來趨勢
    全球科研協同創新發展的要求和OA運動是推動科技學術期刊OA出版的關鍵。科技學術期刊OA出版是全球科學技術前進的必然之路,科技學術期刊OA化進程不可阻擋,我國科技學術期刊應及時調整論文出版策略,助力期刊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學術期刊。
  • 讓中國夢與世界夢同頻共振相映生輝——第十四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
    「中國出版社與國外出版社合作出版中國主題圖書是個不錯的思路。我建議中國翻譯出版國外漢學家撰寫的中國文化圖書。」匈牙利漢學家、作家,羅蘭大學副校長、孔子學院院長、遠東研究所所長郝清新認為,圖書是讓更多人接觸中國文化的好方法。  有著中國名字的郝清新,長期致力於漢學研究和漢語言文化交流傳播,推動中東歐漢語教學的發展,他主編的《漢匈詞典》曾作為國禮贈送給李克強總理。
  • 100個學術網站資源大匯總!
    面向全國開展科技信息服務,可聯合檢索中外文的期刊、學位論文、會議論文、中外文圖書、國外科技報告、專利、標準、計量檢測規程等。還提供國外免費的學術資源、中外預印本門戶、網絡資源導航等。登陸網站主頁後,建議按照如下方式訪問:按照主頁上方橫向菜單分別選擇進入,如:文獻檢索、全文文獻、目次瀏覽、目錄查詢、熱點門戶、網絡導航。登錄各欄目後即可見各欄目詳情介紹,因此使用中更加明白。重點推薦:全文文獻欄。
  • 《紐約時報》推薦圖書,開放中文出版版權合作
    原創 蔣博言 北京開卷2020年8月,《Life of a Klansman》英文版在美國出版後,即上榜最佳圖書和必讀推薦榜單,包括《紐約時報》8月必讀十三本書、《華盛頓郵報》8月必讀十本書、Literary Hub夏季最佳圖書、科斯科評論8月最佳16本書。
  • 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圖書出版生態
    在此背景下,從圖書的本質屬性、生產方式、產業規模、政策壁壘四個方面分析,可以確定圖書出版將在媒體深度融合格局中相對獨立存在。圖書出版在人類的知識創新、文化塑造和思想傳播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功能,包含產品、用戶和生產者三大要素的新型圖書出版生態將變得更為強大。
  • 鄔書林:堅持高質量發展 服務創新型國家戰略 加快推進出版強國建設
    認真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認識加快推進出版強國建設的重大意義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並強調在「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 緊跟社會熱點:各出版單位開放圖書、音樂、有聲讀物等多種免費數字...
    為了豐富公眾在抗擊疫情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廣大人民當前足不出戶的學習、閱讀等精神需求,北京76家出版單位發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我一個」行動計劃,開放在線教育、網絡文學、數位音樂、數字閱讀、有聲讀物等免費優質內容資源供給。
  • 官宣:第四季學術專著免費出版活動延長聲明,還剩最後10天!
    本著扶植學術、激勵創新、鑄造精品、傳播知識的出版理念,人文在線聯合學術中國於2015年開始斥資舉辦學術專著免費出版活動,到今年已經是第四屆了。前三季活動中,有1000多名作者接受活動資助,出版作品110餘部,受到了廣大學者的一致認可。  ▲往期資助作者視頻集錦2018年人文在線繼續斥資50萬元,推出學術專著免費出版活動第四季,為優秀學者出版圖書提供便利。
  • 《自然》宣布新舉措:9500歐元換一篇開放存取文章
    據外媒報導,包括旗艦期刊《自然(Nature)》在內的「自然」雜誌今日(當地時間11月25日)宣布,他們將投身於科學出版領域的開放存取(OA)。據悉,這些期刊將成為首批允許任何作者支付出版費從而使其文章在出版後能立即免費面向讀者的高選擇性刊物之一。
  • 46個項目入選2020年度數字出版精品
    今年3月以來,國內447家單位共申報604個項目,涵蓋主題出版、大眾出版、專業與學術出版、教育出版、少兒閱讀等五大類,包括融媒體出版物、數字教材、雲課堂、資料庫產品、AR/VR產品等。本次入選的46個項目為出版行業融合發展作出了示範,樹立了標杆。
  • ...協會會長吳尚之等一行考察調研上海交通大學期刊、圖書出版工作
    、圖書出版工作。他簡要回顧了上海交通大學期刊發展歷史,指出學術期刊作為重要的學術陣地,是高校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體現學術話語權的重要窗口。在新一輪五年規劃中,交大首次設立期刊建設專項規劃,量質並重,強化特色,將學校大海洋、大健康、大信息等「大專項」工作與辦刊相結合,期望在座專家積極建言獻策,指導我校期刊進一步發展。
  • 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
    在未來的發展中,中國科傳將積極運用市場手段,結合資本市場帶來的新契機、新機遇,通過機制創新、內容提升、技術研發、隊伍建設、資本運作等方式,加快資源整合和產業升級步伐,創新出版形式,提高學術品質,不斷增強公司的內容集成服務水平,加快推動科技與文化的深度融合,實現從傳統出版向知識服務的產業轉型升級,將公司打造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行業領導力、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科技出版
  • 中國出版協會推進圖書封底登廣告 各方態度不一
    近日,中國出版協會駐會副理事長李寶中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圖書上面刊登廣告,在以前是常態,國外也屢見不鮮。」中華書局總經理李巖說,「這是一個好事情,我們將積極響應。」  《我的兒子馬友友》首先試水  今年中國出版協會將大力推進圖書封底刊發公益廣告活動。出版單位封底刊發公益廣告,可獲得每冊0.06元至0.12元的資金支持。
  • 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與千秋智業合作成立世中文化公司
    8月25日上午,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與北京千秋智業圖書發行有限公司舉辦合作協議籤署儀式暨北京世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中文化公司」)揭牌儀式。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志堅,中公教育集團董事長李永新,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於殿利,中公教育集團高級副總裁王振東等出席了籤約儀式。世界圖書出版公司黨委書記、總編輯陳建軍表示,此次與中公教育集團旗下千秋智業公司的合作,就是世圖公司進一步開放合作戰略的新舉措。
  • 新鮮出爐,讀者出版傳媒評出2019年度特別好書及十佳圖書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近日,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召開2019年度十佳圖書評審會,在入圍終評環節的30種年度優秀圖書中,評選出《讀者叢書 國家記憶讀本》(全10冊)等十佳圖書。
  • 我校出版社出版的《絲綢之路上的古城》(英文)入選中宣部2020年...
    日前,中宣部2020年對外出版和展覽項目評審結果公布,我校出版社策劃出版的《絲綢之路上的古城》(英文)被評為對外出版採購類項目。此項工作得到了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江凌的充分肯定,並親自做了批示。省委宣傳部在通報表揚中指出:「這是我省出版走出去的重大突破,是河南出版工作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是豫版圖書向世界解讀好中國故事,闡釋好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共通性,傳播好中華文化、中國精神、中國價值的自覺實踐。」
  • 《龐中華鋼筆字帖》《冰與火之歌》《三體》……出版這些熱門圖書...
    70年主題出版碩果纍纍去年的「世界讀書日」當天,有著全民閱讀、國內圖書出版業界「風向標」之稱的「中國好書」(2018年度)評選揭曉,重慶出版社出版的《馬克思畫傳: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版》代表渝版圖書名列其中。這只是重慶出版社70年來在主題出版方面收穫頗豐的一個縮影。
  •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課題組:2019年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
    出版界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黨和國家事業大局,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守正創新,努力提質增效,聚焦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著力提升原創能力、激發創新活力、增強供給效能,推動我國出版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