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1月10日消息(張新娟)12月28日至29日,2019年度國防科技圖書出版基金評審會在京召開。軍委裝備發展部機關領導、國防工業出版社領導、基金評審委員會評審專家等出席了會議。
本次會議共評審了48種圖書選題。與會專家從原創性、先進性和寫作水平以及國防特色等多角度對選題進行了論證,最終經投票表決,決定對其中33種選題給予資助。
國防科技圖書出版基金自1988年設立,至今已經31年。出版基金的設立,是科技出版、學術出版的特色之舉、創新之舉,有效緩解了高水平科技學術著作出版難的問題,逐步形成了「內容高品位、評審高水平、出版高質量」的「三高」金字招牌,品牌影響力、知名度不斷擴大。基金資助出版的圖書,在航空、航天、兵器、艦船、電子和核技術等諸多領域,較好地滿足了廣大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需要,對促進武器裝備與軍事技術創新、提升重大裝備性能、縮短研製周期和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積極貢獻。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2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科技出版十件大事」評選中,國防科技圖書出版基金的設立被列為十件大事之一,標誌著國防科技圖書出版基金在我國科技出版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此次評審,專家們秉持一貫的嚴謹態度,認真評審,嚴格把關,逐一對書稿提出了客觀準確的評審意見,既有對書稿整體學術水平的客觀把握,也有對書名、章節等細節的推敲,還有對學術作風的點評和倡導,對學術發展高屋建瓴的闡述。這不僅提升了書稿的內在品質,更是對各位申報人員難得的學術指導。
國防科技圖書出版基金評委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國防工業出版社社長郝剛,主持了基金工作「十四五」規劃研究要點的討論。與會專家高度肯定了基金31年來取得的成績,認為基金工作緊跟技術前沿,始終圍繞國防科技領域,堅持鼓勵原創、精品,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體現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基金使一批先進的國防科技成果成為我國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了我國科技尤其是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成果的寶庫,承擔起了傳承科技文明的歷史使命。同時,專家們就我軍改革不斷深入推進、裝備建設任務日益繁重而艱巨、基金面臨著新的時代要求等新形勢,圍繞基金工作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工作程序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對基金未來工作給出了諸多合理化建議和決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