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下午,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副局長吳尚之,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中央宣傳部傳媒監管局原局長李軍,中國期刊協會秘書長劉曉玲,中國期刊協會會員部主任彭一駸,上海市委宣傳部傳媒監管處處長陳琳琳,以及上海市期刊協會會長王興康,上海市期刊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上海大學期刊社社長秦鈉一行來訪上海交通大學考察調研期刊、圖書出版工作。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顧鋒、上海交通大學期刊中心主任談毅、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社長李芳等出席調研會,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期刊中心副主任蔡雲澤主持。
顧鋒首先對中國期刊協會、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上海市期刊協會給予交大期刊一直以來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並熱烈歡迎各位專家的到來。他簡要回顧了上海交通大學期刊發展歷史,指出學術期刊作為重要的學術陣地,是高校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體現學術話語權的重要窗口。在新一輪五年規劃中,交大首次設立期刊建設專項規劃,量質並重,強化特色,將學校大海洋、大健康、大信息等「大專項」工作與辦刊相結合,期望在座專家積極建言獻策,指導我校期刊進一步發展。
談毅圍繞「雙一流」建設推進中的上海交大期刊發展與實踐,從交大期刊發展現狀、高校期刊建設機遇、上海交大期刊改革舉措以及未來期刊發展路徑等方面進行了匯報,一流大學需要一流學術期刊,高水平學術期刊的發展要依託於學科發展,服務於學科創新,引領和促進學科更上一層樓。
李芳交流匯報了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概況、重點出版項目、國際化和數位化出版的探索以及未來發展方向,在回顧出版社「十三五」期間所獲榮譽及獎項的同時,還對出版社今後在國際化方面對接學校期刊發展需求、緊跟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服務學校「雙一流」建設、持續推進交大出版的數位化融合發展之路等方面做出了規劃和展望。
《納微快報》(Nano-Micro Letters)編輯部主任張麗英以《使命與責任:學者自主創辦科技期刊》為題從專業化、數位化、國際化三個方面介紹了期刊從學者創刊到今年影響因子突破12的發展歷程。《納微快報》將繼續立足國內,放眼世界,打造納米材料領域的高端學術交流平臺,提高我國在納米材料領域的話語權,促進納米科技的創新發展。
最後,吳尚之作總結髮言,他充分肯定了上海交通大學期刊建設成果和發展思路,並指出交大期刊擁有雄厚的學術資源、豐富的期刊資源和充實的出版隊伍這三大優勢,交大的辦刊經驗具有很好的推廣意義。對交大下一步期刊工作,他提出了三點具體要求:一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進集群化發展,通過資源整合實現集群模式下的辦刊效益提升;二是服務科技創新,推進一流期刊建設,讓更多優秀學術成果發表在國內高水平期刊上;三是加強基礎平臺建設,推進融合出版,為提升期刊影響力和傳播力打好基礎。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和期刊中心將緊扣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以制定「十四五」規劃為契機,加強期刊建設的頂層設計,通過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強編輯人才隊伍建設,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強化質量管控,拓展國際合作交流等舉措,努力提升期刊質量,發揮期刊協同育人作用,助力一流學科發展。
調研會前,吳尚之等一行在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永剛和錢學森圖書館黨總支副書記魏紅陪同下參觀了錢學森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