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已從課本中刪除,那麼讓女生恐婚的《氓》為何不刪

2020-12-22 騰訊網

相信很多朋友都讀過《孔雀東南飛》這篇文章,以前的高中語文課本上就有這麼一篇,為什麼說是以前呢?因為如今這篇文章已經被剔除了,原因就是文章中表現的愛情雖然忠貞,但是太過悽美。

近年來,不斷有經典作品從課本上刪除,每次都是打著「嚴謹」的旗號,不過,這也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質疑,既然追求嚴謹,為什麼不先讓社會各界一起探討該不該刪呢?

只有聽取眾人的意見,才是真正的嚴謹,此次高中語文課本刪除《孔雀東南飛》,也是再次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孔雀東南飛》

一部分網友持贊同的態度,認為這篇文章講述的本來就是一個「悲慘」的愛情故事,得不到就殉情,這價值導向顯然不對!若是早戀的孩子受到了一些打擊,也雙雙殉情,那麼孩子怎麼辦,家長怎麼辦?所以說,把這篇文章放在高中語文課本上實在不明智,刪除掉也是理所應當。

不過,也有一部分理智的網友認為不能刪,《孔雀東南飛》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與《木蘭詩》並稱為「樂府雙」,它能夠流傳至今並且入選高中語文課本,就已經證明這篇文章的價值。

如果將這篇文章刪除,孩子們就錯失了一篇佳作,對孩子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而且高中生的心智雖然還不夠成熟,但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他們都會有一定的思考。所以這篇文章中的價值導向對孩子們的影響並不大。

圖片:高中生劇照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孔雀東南飛》從高中語文課本上刪除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無法再更改。不過,這篇文章好與壞,大家心知肚明。只要是優秀的文章,不管是否出現在語文課本上,它都會永久流傳,不會就此銷聲匿跡!

在語文課本中,很多經典的文章都被「下線」了,或是因為「愛情」,或是因為「不符合主流精神」等等。例如此前網友們曾因「一枝紅杏出牆來」進行探討,這樣的詩句放在小學課本上是否合適?

筆者認為,此詩是葉紹翁《遊園不值》中的佳句,原句描繪的是景色之美,與感情完全不沾邊,而是一些家長「曲解」了其意。有時候,很多經典之作被刪除都是人們的曲解。

圖片來源於網絡:一枝紅杏出牆來

寫到這,筆者聯想到了另一篇文章《氓》,這也是語文課本上的經典之作。不過,這一篇詩作也引起了一些家長的擔憂,因為這首詩倡導的價值觀是「別信男生,不相信愛情,對婚姻的失望」。

這樣的詩作引入課本,不是誤導了女生嗎?以後女生對婚姻產生恐懼感怎麼辦?當初將《氓》選入課本時,或許人們欣賞的僅是詩詞的意境以及情感,沒有考慮太多外在的因素。

《氓》是《詩經》的其中一首,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如果這首詩真的會帶來不好的影響,為什麼還會流傳兩千多年呢?也許有人會說時代不一樣了,沒有可比性。的確,雖然時代變了,但是這首詩的文學價值依然不變,依然值得後人學習,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氓》的經典節選:

圖片來源於網絡:《氓》的經典節選

節選的第一部分是一位女子的回憶,想起當年剛準備嫁人時:「女子站在低矮的牆邊,目眺遠方,希望儘快看到來娶自己的心上人。看不到人時,女子的心情很難過,淚流不止;看到心上人時,女子由悲轉喜,喜笑顏開」。這一部分並沒什麼問題,描寫的就是一位痴情女子的心理活動。

而節選的第二部分就受到了部分家長們的質疑,「剛嫁過去時丈夫對妻子很好。時間一長,丈夫對妻子就沒了感情。在這段感情中,妻子感到很無力,但是卻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家長們認為語文課本中出現這樣的內容不妥,恐會讓女學生將來「恐婚」,不敢步入婚姻的殿堂。

此外,在詩中作者還花費了大量筆墨來描寫女子婚後的辛苦,例如「夙興夜寐,靡有朝矣」,意思就是說每天都有很多活等著女子去做。

「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即使如此也得不到丈夫的體諒,還時不時就遭到丈夫毆打。原詩作者用婚前男子對女子的好,與婚後男子對女子的暴力形成鮮明對比,表述出了女子婚後的不幸。

作者在激動之下,甚至將一個男人的不好上升到了所有男人,從「士之耽兮,猶可說也」便可看出。

圖片:女子做活劇照

讀完這首詩之後,足以讓人陷入沉思,特別是對女性來說,會對她們造成很大的困擾,難道婚姻真的就那麼不堪嗎?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

從《氓》這首詩來看,所要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因此,家長們便開始擔心了,語文課本不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倒是講述愛情的悲慘,這不是沒事找事嗎?萬一以後我女兒不敢結婚,這後果誰來負責?是語文課本還是學校的老師?

當然了,家長們的擔憂不無道理,他們也是為自己的孩子著想,只不過,有時候擔憂只會讓自己陷入過度恐慌,既然專家們將《氓》這首詩選入語文課本,就有他們的道理。

從文學價值角度來看,《氓》這首詩實在是不可多得,更是經典中的經典!趁著學習的年紀,多學一下傳統的詩詞佳作,這難道不好嗎?

圖片:家長們劇照

我們傳統的優秀文化,去學習去感受其魅力,這是身為國人的榮幸,我們應該感到驕傲,而不是過度去擔憂。對於家長們所擔憂的這個問題,其實學校老師也是能夠解決的,只要通過正確的價值導向,就能避免學生出現家長擔憂的情況。

從小學讀到高中,學校一直強調正確價值觀的培育,這些已經深深印在了學生們的心中。在他們思想中,已經初步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而古詩詞中的一些內容,雖不符合主流,但是也不會影響到學生的心智。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孔雀東南飛》被移除教科書,為何讓女性恐婚的《氓》卻不刪除?
    孔雀東南飛是徐陵在公元507年-583年之間寫的一首詩,這首詩也是我國文學歷史上第一篇的長篇敘事類的詩篇。很多人肯定在讀書的時候學過這一篇文章,因為在以前的高中課本上就有,但是現在這篇文章已經被刪除了。
  • 《孔雀東南飛》為何被語文教材刪除?史學家:你看劉蘭芝都做了啥
    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 《孔雀東南飛》是漢末建安時代的作品,屬於「漢樂府」,樂府原本是一種官屬,樂府的存在源起古代官方有採詩制度,這種制度可以追溯到夏朝,漢武帝年間,樂府得到了擴張,收錄了許多古詩詞。
  • 孔雀為何東南飛?這位山大老校長這麼說...
    孔雀為何東南飛?這位山大老校長這麼說...她並將樂府詩《孔雀東南飛》改編為話劇,親自扮演封建專制家長的典型焦母。此劇由李大釗導演,演出十分成功,北大和清華派專車接送師生,魯迅也親往觀看。畢業以後,馮沅君考取了北大研究生,是中國第一個女研究生。她研習古典文學,期間於1923年開始小說創作,描述了與北大物理系學生王品青的戀情,先後出版小說集《卷葹》《春痕》和《劫灰》,前者被魯迅編入《烏合叢書》。
  • 《孔雀東南飛》為何被稱為漢代五言詩的裡程碑
    《孔雀東南飛》是一曲基於事實而形於吟詠的悲歌,是故事最完整,情節最生動的長篇敘事詩。 故事發生在「漢末建安中」,當時的背景是,儒家的倫理綱常已經發展到了相當完備的程度,逐漸佔據了統治地位。在婚姻制度方面,有「七出」、「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等戒律。
  • 《孔雀東南飛》:年少不懂焦仲卿,讀懂已是劉蘭芝
    《孔雀東南飛》原名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全詩350餘句,1700餘字,也是樂府詩發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後人盛稱它與北朝的《木蘭詩》為「樂府雙璧」。 如今人近中年,有了家庭之後,經歷了婚姻,再讀《孔雀東南飛》,卻全然是另外一副心境。
  • 為什麼說《孔雀東南飛》是一場徹底的愛情悲劇?
    《孔雀東南飛》好好的一段愛情,為何發展成雙雙殉情的悲劇?也就是說,一個家庭中子女婚姻關係的好壞,不是取決於丈夫與妻子的關係,而是取決於兒媳是否能與公婆融洽相處。在《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不但樣貌姣好,家務活更是做得麻溜。
  • 【故事】& 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
    聆聽時光話,敘寫時光語我是暮成雪,期待與你相遇文|來靜排版|暮成雪圖|網絡 侵刪
  • 《孔雀東南飛》為何被移出教科書?老教授:你看劉蘭芝都做了什麼
    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阿母大悲摧。 …… 「我命絕今日,魂去屍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 名家名作離開語文課本,下一個被刪除的還有誰?
    時間推著80後,90後一步步向前走,學生的語文課本也在一次次地改變中給予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糧。然而,課改依舊在進行,是大浪淘沙的煥然一新,還是把最好的回憶刪去的失落,每一次都牽連著那顆恆久不變的童年的心。2001年開始,描寫朝鮮戰場上我國將士奮戰沙場,抗擊外來侵略者的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被從課本裡逐漸刪除。
  • 「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這個春天我們一起去看孔雀開屏好嗎
    先來掰扯掰扯一首樂府詩,《孔雀東南飛》,皇宮裡一群樂館有的彈著古琴,有的吹著笛子,還有人彈著琵琶,嘴裡唱著」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龍椅上皇上在享受的聽著,妃子們被這感人的愛情故事打動而泣不成聲。《孔雀東南飛》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的敘事詩,將焦仲卿、劉蘭芝兩人為了愛情而奮不顧身的勇氣和焦母和劉兄固執蠻橫的形象刻畫出來。
  • 《孔雀東南飛》:劉蘭芝織布的背後是家庭和時代的悲涼
    提起《孔雀東南飛》,大家比較熟悉了。它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其地位不容置疑。衡量文學作品價值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取決於作品反映現實的功能。這一點《孔雀東南飛》也是不遑多讓。《孔雀東南飛》反映的點有很多,能解讀的東西也有很多,我們就從劉蘭芝織布入手,談談劉蘭芝夫家,並結合史料文獻,來回望當時的大時代。劉蘭芝真的是「織作遲」嗎?
  • 《孔雀東南飛》:劉蘭芝這麼好的女子,為什麼婆婆不喜歡呢?
    「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這首以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悲劇為題材的長篇樂府詩,總是讓人難以忘懷。如果說《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西方的愛情悲劇,那麼《孔雀東南飛》就是東方的愛情悲劇。劉蘭芝在成親那天投水自盡,焦仲卿得知後,也「自掛東南枝」。後來兩家就把兩人合葬在華山旁。門第觀念文中的劉蘭芝聰明美麗,賢惠大方,在這悲劇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那就焦仲卿的母親,劉蘭芝的婆婆。
  • 從相濡以沫到一刀兩斷,離婚女人的怨歌,解讀《氓》的愛情悲劇
    萬萬沒想到,自己那麼辛苦顧家,而丈夫卻變心了。「士也罔極,二三其德。」——怨男子朝秦暮楚。經歷了種種,她終於意識到,丈夫原來是個朝三暮四的男人。故事的最後,女子決定忘卻曾經的海誓山盟,「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 《孔雀東南飛》:劉蘭芝不討婆婆喜,究竟為什麼?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首長篇敘事詩。這首長詩抓住了古代社會中青年男女婚姻不能自主這個普遍的、有著重大社會意義的題材。對當時吃人的封建禮教提出了強烈的控訴。《孔雀東南飛》中的女主叫劉蘭芝。那麼,劉蘭芝這麼好的媳婦兒,在婆婆焦母心中為什麼如此不討喜呢?細究一下,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劉蘭芝結婚數年,沒有生育。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 孔雀東南飛背後是「媽寶男」焦仲卿,劉蘭芝怎麼可能會不受委屈呢
    孔雀東南飛是一則民間愛情故事,後來也被改編成了電視劇,因為電視劇我也只看了幾集,所以並不知道改動大不大。電視劇中的劉蘭芝和焦仲卿開始並不相識,焦仲卿只是和劉蘭芝的哥哥認識,而劉蘭芝的哥哥卻明天都忙著攀附權貴,以至於父親病重都不理會。
  • 《孔雀東南飛》中縣長和太守的兒子為什麼都要娶劉蘭芝?
    《孔雀東南飛》是樂府詩發展史上的高峰之作,講述了一個愛情悲劇故事,女主劉蘭芝被迫回家後,卻出現一個有趣場景,十來天的時間裡,縣長和太先後派媒人來給他們的三兒子和五兒子提親,一個是十七八歲的帥哥,一個是未婚貴少;而我們的女主,一個被休回娘家的媳婦,一個年近二十歲的婦女,為什麼會受到縣官老爺們的青睞
  • 高中生物課本「肌肉女」被刪惹爭議,老師:影響不好!
    高中生物課本「肌肉女」被刪,央視:打擊不良內容我們暫且不提,先看看下面這個問題:「肌肉女」為何會成為生物課本插圖?反方網友觀點:我們不贊同你們刪除「肌肉女」的初衷①這只是一張普通的插圖,如果專家指出這種插圖尺度過大,那麼影視劇、生活中、雜誌到處都有類似的圖片!
  • 人到中年,再讀《孔雀東南飛》,我發現焦母其實並沒錯
    小時候學《孔雀東南飛》這篇課文,無非就兩個印象。焦仲卿和劉蘭芝為愛殉情,悲劇的背後,彰顯著對愛情的忠貞,值得同情和敬佩。而惡婆婆焦母,無理取鬧,棒打鴛鴦的形象也是深入人心。
  • 《孔雀東南飛》:婚姻好不好,看婆婆就知道
    她早就看劉蘭芝不順眼,覺得「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婆媳矛盾早就在柴米油鹽碗筷杯碟的日復一日裡生了根發了芽,何況,劉蘭芝成婚以後,一直未曾生育,儒家的「七出」之條,她犯了戒。而作為「婚姻雙面膠」的焦仲卿,處理家庭矛盾時的情商簡直如同弱智。
  • 當代年輕人婚姻觀,為何從恐婚現象演變為恐婚症?
    ,不願意捲入複雜的婚姻關係。年輕人逃避婚姻已不再是單獨的個人問題,而是成為了一種恐婚現象。有心理學家指出,一些特別不肯面對婚姻、懼怕婚姻的人,甚至有患上此類社會性心理疾病的可能,一般稱之為「恐婚症」。婚姻本是一件花好月圓的美滿喜事,為何會演變成年輕人逃避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