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廣告的公眾號
本文為沒事幹研究院最新成果
以下內容請放心食用
_________
上周在福州出差,回來後念念不忘的,是坐在路邊吃的一碗「撈化」。
滿桌都是內臟和海鮮~
撈化,全稱是撈興化粉。一碗當地米粉,入高湯裡一燙,配上各種內臟、小海鮮,撈出一道道美味。
來看視頻感受一下👆
中國最好吃的小吃系列
福州撈化
聽說大大在虎糾的時候都愛吃!
撈化,說的是興化米粉,纖細,色澤潔白,可以入湯可以炒,但福州人民最愛的還是撈!
撈化店裡有一口高湯的鍋,始終沸騰著,東西全部放到高湯裡撈,越撈湯越鮮。
粉可以帶湯也可以幹拌,拌「虎糾」特色的蝦油鹹鮮入味!
當地人推薦幹撈吃法,另配澆頭,想吃多少點多少!
蝦油,是撈化中必不可少的調料之一。
福建地區常用的調料,通常以鮮蝦、小雜魚等醃漬後發酵提煉,味道鹹鮮,又帶著一股特殊的香味。
澆頭豐儉由人,長長的檔口鋪陳著各種內臟和小海鮮:
看中什麼澆頭?隨意點。
在選擇你想要的食物後,店家根據食材不同處理好、然後入鍋汆燙個幾十秒不等。
每種食材的汆燙時間很講究,端上桌後,腰片還很粉嫩。
最後淋上蝦油一起端上桌。
這是內臟愛好者的天堂,可以吃到各種部位。
一隻豬,在這裡被吃幹抹淨。
豬骨髓,其他地方不多見,嫩嫩滑滑的,口感像豬腦。
小喉管脆脆的,無腥氣。
腰片切得很薄,燙得極嫩且毫無腥氣,帶一點脆度。
內臟愛好者至今難忘!
豬血浸潤了湯汁,湯鮮味濃。
跟別處軟嫩的做法不同,表面粗糙有很多孔,更像是老豆腐的口感。
大腸則帶著油花的香氣,Q糯Q糯的。
牛脊髓像小槓鈴,兩端嫩如腦花,但中間一截脆脆的。
鴨胗一入鍋就變成了花,脆彈可口。
研究員心裡也開了花~
福州靠海,正是各類小海鮮豐富的時候。
蠔仔個頭很大,嫩嫩的,和紫菜一起煮湯,鮮美!
小魷魚,蘸蝦油鮮嫩脆甜。
講究食材的美味,
以簡單的烹飪手法和對溫度的掌握,
是對食物的尊重!
Tips
這家店是當地人帶我們過去,叫「依冒撈化」,說依冒是老闆的名字,傍晚六七點才開門。
在達江路77號,沒有店面也沒有招牌,認準這個福字。
大家都是沿街而坐,滿是人間煙火氣。
普通的路邊攤,但碗筷都在一口大鍋裡用沸水燙著。
每個福州人心中都有一碗自己喜歡的撈化,找你的大虎糾朋友問問吧。
大福州,好吃不止是撈化
皮子都是肉做的肉燕,手打肉泥與地瓜粉混合做成的皮子口感脆脆的:
包心大魚丸,咬開就是一汪香噴噴的豬油湯汁冒出來:
芝麻餈,糯米糰子在芝麻和黃豆粉裡滾一滾,粘糯香甜的。
用福鼎大芋頭做成的芋泥,香甜綿密。
香濃柔滑,入口即化的花生湯。
沒有荔枝的荔枝肉,豬肉油炸後,裹上番茄醬、糖等製成,酸酸甜甜:
最初命名是因為形狀如荔枝,跟荔枝其實沒有關係!
番鴨露,本地番鴨不加一滴水上鍋燉出汁,原湯配上線面一起吃。
街頭滷味,老滷鮮香,回味甘甜。
紅彤彤街頭的海鮮燒烤:
「人生一串」裡的福州街邊燒烤,氛圍很好但味道一般。
題外
研究員這次出差到福州,主要任務是為了茉莉花茶去的!跟著茶農親眼目睹了一遍傳統的茉莉花茶窨制工藝,一斤新鮮帶苞茉莉花才能窨出一兩的茉莉花茶,果然很講究。
還找了一種好喝的茶,有冰糖香氣和甘甜回味,正在準備中,期待吧:)
📖
更多好吃的研究成果
🛍
更多好買的研究成果
淘寶 | 京東 | 亞馬遜 | 盒馬 | Citysuper 同步有售
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