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紅旗渠》外景拍攝現場
數百個衣衫襤褸的人從山溝溝裡走出來,頂著刺骨寒風,拖著沉重的步伐前行……
這是記者於11月16日在電視劇《紅旗渠》外景拍攝現場看到的一幕,當時該劇劇組正在拍攝村民逃荒的鏡頭。
參演的群眾演員有近300名,主要來自林州市任村鎮、姚村鎮和林慮中學。拍攝間隙,大家在一起分享演出心得。
來自任村鎮尖莊村的石美林今年已經70歲。她得知招募群眾演員要求年齡在50歲以下,就謊稱自己才50歲,報名進了劇組。
「俺家三代都修過渠,只要是和宣傳紅旗渠有關的事兒,俺都願意參加。」石美林激動地說,「別說光走走路了,現在就是讓俺推車也沒有問題。」其他群眾演員也紛紛附和。偉大的紅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傳家寶,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人參與過修建紅旗渠。尤其是在農村,大家對於紅旗渠更是有著深厚的感情。紅旗渠被廣大群眾視為生命渠、幸福渠。
在拍攝現場,記者注意到一對爺孫格外親密。老人是紅旗渠特等勞模張買江,今年72歲;小孩兒是演員毛奕鑫,今年12歲。毛奕鑫在劇中扮演的正是兒時的張買江。「爺爺,您當年就和我現在一般大?」「爺爺,當時您背那麼重的鐵纖,肩膀不疼嗎?」「爺爺,您在山上修渠的時候想媽媽嗎?」……在毛奕鑫的提問下,張買江講述起自己的修渠故事,引得眾人聆聽。毛奕鑫聽後感觸頗深,激動地說:「我聽過很多紅旗渠的故事,也知道修建紅旗渠很苦,但是沒想到這麼苦。我一定會好好演出,要把紅旗渠精神發揚光大。」
群眾演員高雲迪說:「參與外景拍攝我們都覺得特別苦、特別難,可想而知當時參與修渠的人肯定更難。通過拍戲,我們對紅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我們願意為傳承和發揚紅旗渠精神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該劇的主演于震已經與紅旗渠結緣,他被聘為林州市紅旗渠故事會志願服務隊特約講解員。于震在電視劇拍攝期間拍攝了多條宣傳紅旗渠的短視頻,幾乎每一條的播放量都在千萬次左右。他說:「我能做的就是把角色演好,盡我的全力拍好這部電視劇,把紅旗渠精神傳揚開來,讓更多的人知道紅旗渠,了解紅旗渠精神。」
該劇導演康寧要求劇組全體人員在拍攝中要發揚紅旗渠精神。從9月開機以來,劇組深入林州市梨園坪、白家巖、豐峪村等地拍攝外景,每天都是風餐露宿,每名演員都化身為紅旗渠精神的傳承者。
據了解,電視劇《紅旗渠》將真實再現20世紀60年代林州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改變祖祖輩輩缺水歷史,團結協作、攻堅克難,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紅旗渠,濃墨重彩地謳歌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宗旨和中華民族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該劇將於2021年在央視播出。
原標題:讓紅旗渠精神更加閃光
——記者探班《紅旗渠》電視劇拍攝現場
(記者 郭榮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