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到底是個什麼「劫」? 很多人拿到體檢報告後開始糾結,主要也是因為看不明白,那麼甲狀腺結節分類有哪些?哪種甲狀腺結節最可怕呢?
在拿到甲狀腺彩超報告,一般會看到「TI-RADS分級」的字眼。TI-RADS是一種甲狀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超聲醫生根據這個系統對所發現的結節進行分級診斷。級別越高,惡性結節(即甲狀腺癌)的可能性越大。
主要表現如下:
TI-RADS 1級:正常甲狀腺;
TI-RADS 2級:良性結節(惡性風險0%) 低或無回聲結節,結節內點狀強回聲;
TI-RADS 3級:可能良性結節(惡性風險
TI-RADS 4級:可疑惡性結節(惡性風險5%~80%) 可再細分為4a、4b、4c亞型,實性或混合性回聲結節,粗/微小鈣化,結節內血流豐富,形態不規則;
TI-RADS 5級:高度可疑惡性結節(惡性風險>80%) 等或低回聲結節,無明顯包膜,多發微小鈣化灶,結節內血流豐富;
TI-RADS 6級:活檢證實的惡性結節 極低回聲結節,無包膜,邊緣不規整,呈浸潤性生長,伴微小鈣化灶或周邊型粗鈣化,結節內血流豐富,伴頸部淋巴結轉移。
TI-RADS分級的優點在於把紛繁複雜的超聲描述轉化為清晰明確的定性判斷,受檢者不需要學習超聲專業知識就可以直接對號入座,大致了解結節的風險程度。
五步讀懂彩超報告
1.確定位置
正常的甲狀腺位於脖子前面的中下部,如果在正常位置沒找到甲狀腺,就是「異位甲狀腺」,或者做過手術切除。
2.測量大小
正常的甲狀腺由左葉、右頁和峽部組成,形似蝴蝶。左/右葉正常大小為高45~60mm,寬15~25mm,厚15~20mm。峽部正常大小為厚2~6mm。甲狀腺腫大常見於各種甲狀腺疾病,甲狀腺縮小常見於甲減後期。
3.探測回聲
一般看兩方面,首先看回聲是否均勻。正常情況是回聲均勻,若回聲不均勻,則提示甲狀腺瀰漫性病變,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橋本氏甲狀腺炎等。
其次看回聲強度。回聲強度減低的話,可能存在橋本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等疾病。回聲強度增高比較少見,可見於甲狀腺結節。
4.捕捉血流
正常情況下血流信號應該不多不少。異常情況如血流豐富呈「火海徵」,常見於甲亢患者;血流信號豐富,常見於橋本甲狀腺炎、甲減早期;血流信號減少常見於甲減後期。
5.尋找結節
正常情況是無結節。出現結節即異常情況,但結節有良惡性之分。惡性結節的特點有:實性低回聲、邊界不清、縱橫比>1、內部血流豐富、砂粒樣微小鈣化、頸部淋巴結異常。
報告中提示惡性可能的關鍵詞有
低回聲/極低回聲/不均勻回聲
實性/形態不規整/邊界模糊
微鈣化(點狀鈣化)
縱橫比大於等於1
無暈/被膜連續性中斷/血流穩亂、豐富等
報告中提示良性可能的關鍵詞有
邊緣清晰/邊界完整
囊性/囊性為主
峰窩狀結構
高回聲/均勻回聲/結節後方回聲增強
粗鈣化/環行鈣化
濃縮膠質(彗星尾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