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起!到雲南永平尋「唐、宋、元、明、清」五朝古梅

2020-12-12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雲南網訊(記者 楊萍)博南山下,瀾滄江畔。1月14日,2020「中國梅花精神文化論壇」之「尋梅」活動在大理永平縣開啟,探尋「唐、宋、元、明、清」五朝古梅。同時現場對永平縣杉陽鎮普棚村境內五棵古梅樹進行保護牌揭掛,共同見證永平古梅群落呈現及保護的歷史時刻。

&nbsp&nbsp&nbsp&nbsp永平「古梅」 楊萍 攝

&nbsp&nbsp&nbsp&nbsp永平「古梅」 楊萍 攝

&nbsp&nbsp&nbsp&nbsp在永平,每個鄉鎮、每個村寨都能看到梅花的影子。永平由於獨特的氣候和地理條件,不少梅花植株在偏僻的山野裡自由生長,年深月久,成為了「古梅」。目前,永平縣所轄博南鎮花橋村和杉陽鎮普棚村、阿海寨村、仁壽村共調查發現古梅單株總量9株,分布時段跨越「唐、宋、元、明、清」五個歷史朝代,樹齡均已超過500年。經初步分析認為,永平野生古梅具有自然分布早、野生資源多、遺傳變異優、追溯歷史長、文化底蘊厚、管理保護實等特點,永平當稱「中國古梅之鄉」。

&nbsp&nbsp&nbsp&nbsp永平「古梅」 楊萍 攝

&nbsp&nbsp&nbsp&nbsp永平「古梅」 楊萍 攝

&nbsp&nbsp&nbsp&nbsp「雲南古梅資源最為豐富,尤其是大理永平縣因特殊的地理環境、淳厚的人文民風以及政府職能部門的積極介入等因素,古梅以群落的原生態方式衍生到今天。」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唐建說到,永平成為了藝術家們創作噴發的世外桃源。

&nbsp&nbsp&nbsp&nbsp永平「古梅」 楊萍 攝

&nbsp&nbsp&nbsp&nbsp「家裡的老人說這顆老梅樹一直都是這個樣子,沒有明顯變化。」永平縣杉陽鎮普棚村阿腰寨村民、唐梅「主人」楊邵麗告訴記者,這顆千年老梅每年還能產200斤梅子,真的是一個奇蹟。

&nbsp&nbsp&nbsp&nbsp永平「古梅」 楊萍 攝

&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永平縣加大古梅的開發與保護力度,深入挖掘永平梅花的歷史文化積澱,轉化古梅的藝術與經濟價值,弘揚中國梅花精神,進一步擴大永平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切實提升了「千古博南·味道永平」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nbsp&nbsp&nbsp&nbsp責任編輯:楊倩

相關焦點

  • 泡核桃、醬菜……雲南永平捐贈50噸土特產馳援武漢
    雲南永平捐贈50噸土特產馳援武漢。供圖  雲南網訊(通訊員 段先武 彭湘榆)3月15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向武漢市江漢區捐贈了50多噸的泡核桃、醬菜等土特產。當天上午10時,這批捐贈物資從永平出發,載著永平縣人民群眾的愛心,趕赴江漢區機關公共事務服務中心,全力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疫情來勢洶洶,一切都猝不及防,公司懷著社會責任捐贈生活物資,為抗擊疫情盡了一份綿薄之力。我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阿慶嫂食品公司負責人馬樂君說到。
  • 雲南永平:「風暴式」掃除掀起廠街鄉「愛衛風」
    &nbsp&nbsp&nbsp&nbsp雲南永平:「風暴式」掃除掀起廠街鄉「愛衛風」&nbsp&nbsp&nbsp&nbsp雲南永平:「風暴式」掃除掀起廠街鄉「愛衛風」&nbsp&nbsp&nbsp&
  • 唐制漢服、宋制漢服和明制漢服的特點,沒想到明制的居然這麼貴?
    漢服形制這不,就有朋友來問子曰了:「漢服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形制,這些大概我都了解了,但是還想深入點了解相關的文化」,於是,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華夏衣冠,今天子曰就來跟大家交流一下唐制漢服、宋制漢服和明制漢服的特點,看看你知道嗎
  • 宋制漢服和唐制漢服科普,齊胸襦裙是代表服飾,最貴的是明制漢服
    宋制漢服和唐制漢服科普,齊胸襦裙是代表服飾,最貴的是明制漢服大家好,我是素娘導語:剛對漢服感興趣的萌新們,了解完了漢服的幾種基本形制後,往往會想更深入的了解漢服文化,今天素娘就跟大家交流一下漢服根據朝制不同,引申的幾種劃分,也幫助同袍們更清晰的了解華夏衣冠。
  • 雲南大理永平金光寺自然保護區首次拍到珍稀瀕危動物雲豹影像
    央視新聞4月14日消息,近日,雲南大理永平縣金光寺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整理回收紅外攝像機拍攝的影像資料時,意外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雲豹的身影,據了解,這是自然保護區成立以來首次拍攝記錄到雲豹活動影像。
  • 唯美梨花詩句120句,一庭夜色無人管,分付梨花伴日明
    [宋] 李清照34.春情只到梨花薄,夕陽何事近黃昏。[清] 納蘭性德35.浴殘雨洗梨花白,舞轉風搖菡萏紅。[宋] 趙彥端36.紗窗日落漸黃昏,梨花滿地不開門。[唐] 劉方平37.海棠十韻詫芬芳,慚愧梨花冷似霜。
  • 元滅宋,清滅明與古印度、古埃及被其他民族入侵有什麼區別?
    同樣的道理,元滅宋、清滅明都之時一個國家朝代的滅亡,都沒能讓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文字、語言發生變化(其中原因很複雜,下面會展開來說)。而反觀被雅利安人滅掉的古印度和古埃及,漸漸的被其他民族的文化所同化,印度變成了雅利安人創立的種族文化的天下;而古埃及則是徹底被伊斯蘭教文化所同化,古埃及象形文字、法老文化都湮沒在歷史當中。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其中四者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
  • 身為中國人,你竟不知道唐、宋、元、明、清的玉器特徵?
    《知否,知否》的熱播讓許多認為宋朝貧窮的人士,第一次認識到這個朝代的清新雅致。特別是其中的點茶技藝,更是讓人嘆為觀止。 元代玉器 豪放派:質樸率真、不拘小節
  • 為何會有「臭漢髒唐、宋埋汰元迷糊、明邋遢清鼻涕」?都體現在哪
    「臭漢髒唐」之說,應該出自於明清儒學清流對中國歷代王朝的評價。那些自命清高的儒家學者,用臭漢、髒唐、宋埋汰、元糊塗、明明邋遢、清鼻涕,來品評歷史,以彰顯自己不入俗流的高潔品質。事實上很多人說的一樣、做的一樣,滿口之乎者也,暗地裡卻做著骯髒齷齪的事,道貌岸然,以顯示自己的高尚人格。
  • 永平元寶價值多少錢?永平元寶圖片及價格
    一枚永平元寶現在的價格是多少錢呢?永平元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五代十國時期,前蜀高祖王建,永平年間(公元911~915)鑄造。永平元寶的版式為小平錢,有大樣[早期]、小樣[晚期]之分,鑄工不精,面文粗糙,錢文「永平元寶」隸書,旋讀;然「永平」二字已近真書,「平」字中豎粗長。徑約2.3釐米,重3克左右。
  • 從宋到明,夾頭榫案的四種進化形式
    ,從明式到清式,在案類家具上一直沿用。這些不同的夾頭榫結構可以看作是從宋到明的進化形式,至明代才統一定型成以上結構,合理、先進的做法取代了各種不合理、原始的做法。明 黃花梨夾頭榫如意雲頭翹頭案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畫例如宋人《槐陰銷夏圖》、宋畫像磚《婦女斫鱠圖》中所見。實物則有河北鉅鹿北宋故城出土的木案。
  • 新年到,話風俗——100張美圖裡的中國傳統風俗
    07 鞭春牛(明)年年春打六九頭,煙火爆竹放未休。43 荷葉燈(清)月到中元照衢明,小兒競擎荷葉燈。成群結伴遊巷陌,銀花萬點似火城。53 冬舂(宋)一年辛苦到臘中,舂米碓杵運成風。篩簸分藏三日畢,除夕香滿飯盎馨。
  • 四種不同形制的漢服,晉制仙氣明制端莊,宋制更是清新飄逸
    從商周時期,漢服就已經初具雛形,一直延續到明末清初,漢服經歷了千年的歷史。在這一段時間中,歷經了數十個朝代,不同朝代的漢服風格形制也是有很大差異的。在所有的漢服形制中,風格最清新,最日常的就是宋制漢服了,因為宋朝社會氛圍的原因,人們崇尚簡約,所以衣服也大多是比較日常的款式。
  • 晉制漢服瀟灑,唐制漢服俏麗,宋制漢服含蓄
    說到漢服,大家常常認為是漢代的服裝,其實這種理解是不夠準確的。漢服也被稱為華服,泛指帶有漢民族特色的服飾。一般來說,剛入圈的女生看到最多的一般都是明制漢服,再加上對於漢服起源發展了解不夠多,因此,便將明制漢服當作正統或者真正的漢服。殊不知,漢服雖然是小眾服裝,但也有很多種類型。
  • 漢服科普:唐制和晉制破裙的區別,宋制除了百迭裙還有哪些裙類?
    今天素娘繼續前面的內容,為各位喜歡漢服的姐妹們普及下唐制破裙和晉制破裙的區別,便於姐妹們區分破裙朝代,不必多說,有緣邊的破裙肯定是晉制破裙。唐制破裙初唐時期,依舊流行穿戴破裙,區別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唐制破裙多為齊胸,也就是將破裙從腰部提到了胸部,當然,初唐時期也會有齊腰的破裙,只是初唐時期的破裙,已經沒有緣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