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做不到,供養再多的佛也沒用,再忙也要看看

2020-12-13 悟空說禪

諸佛菩薩是第一福田,我們要想積累福報,可以選擇去供佛,到底應該供什麼東西去供佛?才能功德最大呢?其實,很多信佛人,都在用錯誤的方法供佛。

其實佛菩薩什麼都不缺,不要認為你用最值錢的東西供佛,就能無德無量,不要認為你在佛前燒了高香,功德就最大。當年佛陀在世時,他的生活非常簡單,在《金剛經》第一品中,就曾經描述過佛陀的生活。

《金剛經》上說: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佛陀每天的生活非常簡單,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不需要金銀財寶,也不需要錦衣玉食,所以我們在供養佛菩薩時,不要認為最貴的東西就是最好的供養。

對佛菩薩最好的供養,就是去做這件事,這件事做不到,你供養再多的佛也沒用,因為你沒有依教奉行。

佛說:「當世上沒有佛時,要好好侍奉父母,因為侍奉父母就是在供養佛。」世間最好的供養,就是把自己的父母當成佛一樣去供養。

佛說,供養父母就是在供佛,二者功德無異。如果你的家中還有父母雙親,一定要好好去孝順父母,孝順父母就是在供養諸佛。

佛陀說過,這世間有四件事最為重要,我曾因為這四件事,而捨棄過自己的生命,在佛的心中這四件事比生命還要重要。第一、破除眾生的煩惱。第二、讓眾生獲得平安快樂。第三、除掉自己貪著的身體。第四。報答父母的生養大恩。

佛陀曾經對弟子阿難說過,無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以慈心孝順供養父母,這個功德殊勝難量。

這世間誰最貧窮,誰最富有?佛說,家裡有父母在的人最富有,父母不在的人最貧窮。有父母在時,叫做日中,父母不在了,叫做日落。父母在時,叫做月明,父母不在了,叫做黑夜。

佛法認為,如果有人,請一百個持戒高僧大德,一百個仙人,一百個朋友到裝滿七寶的地方,供養百千種上妙珍膳,垂瓔珞,以百寶莊嚴床臥具,以百藥治療病。就這樣做百千劫,得到的福德還不如一念孝順心,用一丁點東西,供養自己的父母,侍奉自己的父母,不如供養父母功德的百千萬分之一。

世上最不能等的事情就是去孝順父母,如果你信佛,就要把父母當成佛菩薩一樣去供養,這樣做就是在供養諸佛,如果你沒有孝順好自己的父母,就算供養再多佛菩薩,也得不到半點功德。

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佛法也認為,培植福報,要從孝順父母開始,只有先把父母供養好,再去供佛,你的功德才能無量無邊。感恩閱讀與分享。

相關焦點

  • 經常燒香拜佛的人,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
    每逢過年過節,很多人都喜歡去寺廟拜一拜佛,如果你也經常去拜佛,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否則容易求福報不成反遭災禍。很多人去寺廟拜佛時,都把重點放在了拜佛時的禮節上,其實我們真正需要注意的地方,反而是這三件事。
  • 家中供佛與不供佛的巨大差異!再忙也要看看!
    我今粗略一說,供諸位仁者參考:1、家中設佛壇,供佛像,菩薩像,利益很大,你供觀世音菩薩像,或者藥師佛像,或者地藏菩薩像,或者文殊菩薩像,或者任意一尊佛菩薩像,或者任意多尊佛菩薩像;你家裡有災難,病痛,急切之事,福德之事,你所供養的佛菩薩像所代表的這尊佛或者菩薩,就會在冥冥中加持護佑,令你全家趨利避害,令親近善人,遠離惡人,親近善緣,遠離惡緣,令成就福德,遠離災難;如果家中沒有供養佛菩薩像
  • 佛教:因果報應,這4件事損人陰德,別再做了!
    不要總妄想著世界之外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可以改變你的命運,可以幫你改頭換面,這不是正信,而是無知的迷信。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唯有深信因果、敬畏因果,戒惡修善,才能究竟改善命運。如果你濫用和誤解佛菩薩的慈悲,那就是造業了。「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你種下什麼因就要遭受什麼樣的果報,縱使當下不現前,因緣也早晚會到,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已。
  • 佛前供養一朵花
    供養衣服、藥品、飲食、香花、幢幡、寶蓋、房子、車子、桌子、椅子、錢財、金銀珍寶等。其實,供養布施不但要物質上的供養,還要法供養。佛前供養一朵花,會得到說不盡的福德。供花是將鮮花用器皿供養於佛前。供花是佛門儀式之一。佛案前供花是提醒弟子要多播種成佛的因,將來才有成佛的果。
  • 佛說:「命苦福薄」之人,做好這3件事,增福無量!
    常言道: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人這一輩子不容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命好有福的人會過的相對容易,沒有福氣的人則一生辛勞困頓。人的命一出生就基本定下,無法改變,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需要努力,只等命運的安排,這就愚昧了。
  • 佛前做這10種供養,功德殊勝!
    佛陀的弟子既要修慧,也要修福。在佛前如法作供養,就能夠迅速積累資糧,功德殊勝,顯著增益修為。1. 合掌禮佛合掌作禮佛菩薩是最基本的供養,主要是培養自己對於佛菩薩的恭敬心,同時能夠降服自己的傲慢心,生起慈悲心、柔軟心。
  • 感情再好,也別做這三件事
    ,而所有的故事都要載入那曾經的話題。因此,兩個人的感情再好,也別做這三件事不要輕言去承諾一句承諾,是對一種期待的肯定。也許是工作忙,曾經許諾的陪伴卻一拖再拖。看著那種期待的眼神,漸漸黯淡。指責的言語在耳邊徘徊的時候,體貼和理解也就到達了崩潰的邊緣。
  • 再忙也要記得這件事
    真的操碎了心就是生怕大家忘記錯過了繳費時間所以我又來提醒各位2021年長沙居民醫保繳費工作已經開始啦就算再忙也不要忘了這件事哦至於要如何進行醫保繳費小編就再來帶大家複習一次參保對象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制度覆蓋除職工醫療保險應參保人員以外的其他所有城鄉居民,具體包括:
  • 供養佛、法、僧三寶,功德無量!我們該如何供養呢?
    供養佛陀,可以用十物供養(十供養),即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一、香供養(心神安寧,身體潔淨;三業清淨,多聞妙法)香能通氣養神,傳達境界。燃香時,香自滅而留香與人,這就是佛教中捨己為人的精神。所以燃香不是要燒香給佛陀,而是我們要懂得香的精神。
  • 供養藥師佛,讓生下來的小孩聰明少病(忠明法師藥師法門開示9)
    這裡「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名號」,還要供養藥師佛,供養藥師經書,供養經書就是弘法。過去經書要自己手抄,或教人書,教導大家書寫流通。一心受持,聽聞其義。這就是修持、護持藥師法門。我們要在家裡設藥師壇城供養藥師佛,香花、燒香、塗香供養,自己要誦經、印經書,這就是供養佛法僧三寶。藥師法門裡的佛寶,就藥師佛;法寶,就是《藥師經》;僧寶,就是修學及弘揚藥師法門的法師,當然藥師會上諸佛菩薩也是僧寶。
  • 男生對你再好,做不到這三件事也是「虛情假意」
    其實,看對方到底愛不愛你,是看對方是怎麼去做的,而不是靠嘴去說的。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一個評判和標準。嘴上說愛你的那些人,不見得就是真的愛你,而那些真正付出行動愛你的那些人,才是真正地愛你。男生會通過各種示好來表示自己有多愛對方,但作為女生,需要保持理智。跟男生在一起,不管這個男人對你多好,最重要的是看他是否能為你做到這三件事。
  • 隨誦隨驗,以廣大無量供養海雲供養十方佛剎——不空摩尼供養咒
    ◎煙供時念不空摩尼供養咒,當晚夢到搬運黃金分享一下我煙供時念不空摩尼供養咒,當晚即夢到搬運黃金的神奇感應。阿彌陀佛,末學做煙供也快半年多了,期間感應良多,煙供功德威力真是不可思議!◎不空咒咒香加持力巨大今天一整天都在想著,如果念很多牛王經題加持香/水果/酥油燈/水 等等之類供養用的物品再拿來供養佛菩薩,效果會不會更加的好?因為老是看佛經裡,某某某供養本師佛祖或三寶後,得到如何如何增益,對此感到很是羨慕。
  • 佛教:折損人「陰德」的5件事,看看你做過幾個?
    與陽善相比,暗地裡做好事所積攢的「陰德」,福報更大。「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不作惡,就不會感召惡果。以下這5件事,折損人的「陰德」,看看你做過幾個?一、不孝順父母「百善孝為先」,孝是世上最大的善。《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裡說道: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
  • 佛教:念「阿彌陀佛」,做不到這2點,再念也無用!
    「阿彌陀佛」中的「阿」意思是「無」,「彌陀」意思是「量」,「佛」是覺者,代表「光明」、「壽命」與「智慧」,所以,「阿彌陀佛」也指的是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壽命和無量的智慧。阿彌陀佛是佛教淨土宗的專修對象,「南無阿彌陀佛」也被稱為「六字大洪名」。學佛大眾都喜歡念誦「阿彌陀佛」名號,那麼,如何念誦才能真實地得到佛菩薩加持呢?做不到這2點,再念也無用!
  • 《法華經》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佛說:所以我說,如來滅後,如果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或自己書寫、或教他人書寫、或供養《法華經》者,不需要再建塔造廟、不需要再修僧坊、不需要再供養眾僧。何況有人在受持《法華經》的基礎上,又能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攝於一心,起智慧觀照,這種功德是最殊勝而無量無邊的,譬如虛空的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是無量無邊的一樣,這個人所得到的功德,就如這虛空一樣無量無邊,能很快進入如來的一切種智。
  • 供養佛舍利的功德有多大?看這篇就夠了!
    如我解佛所說法義,若善男子、善女人等從他請得佛設利羅,以寶函盛置高勝處,復持無量上妙花鬘、塗散等香、衣服、纓絡、寶幢、幡蓋、眾妙、珍奇、伎樂、燈明,盡諸所有供養恭敬、尊重讚嘆。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從他請得佛設利羅,分施與他如芥子許,令彼敬受如法安置,復以無量上妙花鬘、塗散等香、衣服、纓絡、寶幢、幡蓋、眾妙、珍奇、伎樂、燈明,盡諸所有供養恭敬、尊重讚嘆。此二福聚後者為多。何以故?
  • 「佛說」「損陰德,折福報」的4件事情,別再做了,會得報應的
    感覺自己折損陰德的事情做多了,有人就慌了神,有去燒高香的,有去拜菩薩的,其實求佛不如求已,善事不做,一切皆為無用之功。那麼,如何去積攢陰德呢?佛告訴我們「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人得好意,其福難量」,要積累陰德就要存善念,做好事,這樣做的你,即使一時半會沒有福報,禍事也會因為你的行為而遠離你,謂之「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 佛教:最消耗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這世上的任何事皆不離因果,如那句偈語所說: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我們當下的所有遭遇都是自身因果業報的顯現,並非無緣無故。《太上感應篇》裡也講: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生的福氣是自己修來的,災禍也都是自找的,「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世人皆喜歡求佛,一有苦就求佛菩薩庇佑,大家都去求菩薩,菩薩該有多苦?
  • 因果報應:佛前供養水果,必須牢記這兩字,否則福報折損嚴重!
    信眾回答說:「放上去了,就等於供佛了呀,而我剛來,水果還沒放上去呢,這也是說我還沒供佛呢!」老和尚說:「供佛的因緣,不是放置在何處,也不是一定要放在佛前才算供佛。當供桌滿了,放不下了,放在供桌下面,一樣算是供佛。」
  • 不能什麼忙也去幫,這3個忙領導求你也沒用,不然事業受阻
    不能什麼忙也去幫,這3個忙領導求你也沒用,不然事業受阻幫忙也要有個度,不要什麼忙都去幫,有些東西幫助了別人但是,最後受累的卻是自己,這種得不償失的事就要少做,不管自己是誰來求你幫忙,一定要拒之門外,該拒絕就要拒絕,不太心太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