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觀察一下身邊,不難發現一個普遍現象:如今,我們的生活質量與幾十年前相比已是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身體狀況卻大不如前幾代人,醫院裡永遠都是人滿為患,尤其是青少年和兒童,你是不是也會經常看(聽)到焦慮的家長們正忙著請假,忙著帶孩子看病......
近日,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篇研究中,由芬蘭自然資源研究所協調的一項小型試驗研究表明,在綠色環境中玩耍不到一個月,就足以改變兒童的免疫系統。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免疫介導疾病(特應性皮炎、糖尿病、腹腔疾病和過敏)的發病率迅速增加,因此需要新的預防方法來對抗這些疾病。研究人員認為,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現代城市環境中高度清潔、都市生活方式以及與大自然的不充分接觸導致了生物多樣性喪失。因此,這項研究是第一項人類幹預試驗,用人為手段操縱城市環境的生物多樣性,以研究其對兒童共生微生物組和免疫調節的影響。
在這項研究中,芬蘭的一些幼兒園(日託)按要求在院子裡鋪上草坪,種上森林灌木,比如矮石楠和藍莓等,並允許小朋友們照顧植生槽中的作物。研究人員發現,兒童腸道和皮膚上的微生物多樣性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明顯變得更健康了。
與在標準城市幼兒園(這些場所的院子通常都是水泥或瓷磚和礫石鋪成的路面)中玩耍的兒童相比,在芬蘭這幾家充滿綠植的幼兒園裡,3歲、4歲和5歲的兒童在28天內血液中的T細胞和其他重要的免疫標誌物都有所增加。
研究第一作者、赫爾辛基大學的環境科學家Marja Roslund說:「我們還發現,在綠植中玩耍的孩子與每天去森林中的孩子的腸道微生物組相似。」
先前的研究表明,生命早期接觸綠色環境與免疫系統的良好運轉有關,但尚不清楚這種關聯是否存在因果關係。
芬蘭的這項試驗是第一次明確地控制了兒童在白天的生活環境,然後測試其微生態系統以及免疫系統的變化。
儘管這些發現並不能解答所有問題,但它確實支持了一種前沿的觀點,即環境微生物的變化能夠相對容易地影響兒童體內已經建立起的微生物組,從而使其免疫系統在這一過程中伸出了援助之手。
所謂「生物多樣性假說」就是指生物物種豐富的環境會影響我們的免疫力。基於該假設,城市地區中生物多樣性的喪失至少是近期免疫相關疾病增加的部分原因。
作者們寫道:「我們的研究結果支持了生物多樣性假說和以下概念,即現代生活環境中生物多樣性水平較低可能導致免疫系統的訓練不足,因此增加了免疫介導性疾病的流行。」
這項研究比較了10家不同都市幼兒園院子中的環境微生物,研究對象是這些幼兒園中的75名3至5歲兒童。
其中一些幼兒園有標準的城市庭院,用混凝土和礫石建造;另一些幼兒園會帶兒童外出享受日常的自然時光;還有4家幼兒園的院子則改造成草地和森林灌木叢。
改造前(左)和改造後(右)的幼兒園。圖片來源:赫爾辛基大學
在接下來的28天裡,改造的4家幼兒園的兒童每周被安排在擁有迷你森林和灌木叢的新院子中玩耍五次。
研究人員在試驗前後測試了他們皮膚上和腸道中的微生物群。結果發現,與在綠化較少的幼兒園中玩耍的兒童相比,改造幼兒園中玩耍的兒童的微生物多樣性得到了改善。即使在短短的研究時間內,經常在綠色環境中玩耍的兒童皮膚上和腸道中的微生物多樣性也會增加,這一特徵與整體上更健康的免疫系統有關。
該結果基本上與每天都到戶外接觸自然的兒童中觀察到的結果一致。
那些在泥土、草地和樹林中玩耍的兒童皮膚上,擁有了更豐富的變形桿菌門和γ-變形桿菌綱細菌。此外,α-變形桿菌綱多樣性也有所增加。而且,不僅是皮膚微生物組,他們的腸道微生物組也發生了變化:梭狀芽胞桿菌的豐度降低了,而能產生有益短鏈脂肪酸丁酸的瘤胃球菌科細菌多樣性也增加了。
圖片來源:Science Advances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在擁有草地和灌木叢幼兒園的兒童抗炎細胞因子白介素-10和促炎細胞因子白介素-17A的比值增加。皮膚γ-變形桿菌綱細菌的多樣性增加與血液中TGF-β1的增加、白介素-17A的減少,以及調節性T細胞比例的增加有關。
圖片來源:Science Advances
Sinkkonen說:「這些結果支持以下假設,即與大自然接觸可以防止免疫系統疾病,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過敏症。」
然而,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結果並非結論性的,還需要在全球範圍內的更大規模研究中進行驗證。儘管如此,綠色環境的益處似乎並不僅限於免疫系統。
研究表明,戶外活動對兒童的視力也有好處,在童年多接觸自然與心理健康改善有關。最近的一些研究甚至表明,綠色環境與兒童大腦中的結構變化存在關聯。
是什麼推動了這些不可思議的結果還不清楚。它可能與免疫系統的變化有關,或是呼吸了健康的空氣,或是沐浴在了陽光下,也許是因為多運動或心態更平和。
考慮到現實世界的複雜性,在研究中很難控制所有影響我們健康的環境因素。
雖然農村兒童的哮喘和過敏症病例相對較少,但有關綠色環境與這些免疫疾病之間關聯的現有文獻的結論並不一致。
當前的研究樣本量較小,且僅發現了相關性,無法說明兒童在幼兒園以外時間的活動。但是這項研究所發現的積極變化足以為芬蘭的科學家們提供一些建議。
赫爾辛基大學的環境生態學家Aki Sinkkonen說:「如果每個孩子都能在大自然中玩玩水或親近土壤,那是最好的。我們可以每周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幾次,從而對他們體內的微生物帶來積極的影響。」
這種行為改變很簡單,沒有危害,但潛在的益處卻很廣泛。
在童年時代多接觸自然對地球未來的生態也有好處。有研究表明,經常戶外活動的兒童更願意成為環保主義者,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Sinkkonen建議,只要確保每個兒童都及時接種了破傷風疫苗。
論文連結: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42/eaba2578
相關閱讀:
研究表明:20多分鐘的戶外體驗足以減輕壓力、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