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回眸2020·電視劇】現實題材爆發,國產劇更好看

2021-01-11 騰訊網

始於2018年的所謂「影視寒冬」,疊加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讓電視劇產業在2020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短期困難加劇的同時,也為產業帶來了「重啟升級」的機遇。2020年,現實題材劇集迎來大爆發,《裝臺》《安家》《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三十而已》等好劇出圈,爆款劇、精品劇大量湧現,整體口碑明顯提升。去年,評分超過8分的劇集只有7部,而今年,評分超過8分的劇集已有20多部。隨著電視劇市場的復甦,國劇正變得越來越好看。

真正的「頂流」是百姓心聲

今年上半年,許多正在拍攝中的劇集項目被迫中斷,一些原本籌備中的項目也被延期或撤銷。這使得電視劇產量在去年歷史性低谷的基礎上繼續大幅下跌,根據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提供的2020年度「中國電視劇(網絡劇)產業調查報告」,今年1至11月份電視劇備案630部,較2019年的811部減少181部(降幅22%),前三季度電視劇獲準發行許可119部,較上年同期減少42部(降幅26%)。

對此,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會長尤小剛認為,劇集生產數量的持續縮減並不需要過度憂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減量」恰恰是「提質」的有力推動因素。2020年,電視劇產業正在從「減量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為主導方向的產業階段轉變。經歷停工復產的艱難過程後,整個電視劇市場開始出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變化。

2020年,能讓觀眾叫好的電視劇作品越來越多:從年初的《安家》以房屋中介的視角打開生活的橫切面,剖析「房子」與「家」這一全民命題;到年中的網劇《我是餘歡水》以詼諧荒誕的方式演活了一個中年「社畜」的無奈與辛酸;以及年底播出的《裝臺》,通過講述社會底層小人物「不跟生活認慫」的故事,書寫生命的善良與堅韌,這些口碑作品以強烈的現實意義受到觀眾的歡迎。

從迷戀流量轉向關注平凡,從囤積IP轉向貼近現實,今年諸多劇集作品的成功,印證了現實題材創作的一個規律:現實題材永不落伍,踏踏實實寫戲,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足夠打動人心,真正的「頂流」是百姓心聲。

精品懸疑短劇脫穎而出

懸疑劇在2020年不折不扣地火了一把。從《隱秘的角落》到《沉默的真相》,輿論反響和觀眾口碑一浪高過一浪。懸疑類型作品向來是小眾題材,幾年前的熱門作品《白夜追兇》《無證之罪》都未能形成如此的收看熱度,為何懸疑短劇在今年異軍突起?

一部分原因在於成熟的廠牌運作,不再以單劇單片單打獨鬥,而是靠多部作品的口碑持續發酵,積累形成疊加效應。今年6月開始,愛奇藝陸續播出了《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劇,作品口碑一路飆升,廣大劇迷也第一次記住了一個劇集廠牌的名字:迷霧劇場,這成為劇集領域廠牌化運作的典範。

此外,讓《隱秘的角落》進一步出圈的是「爬山梗」「小白船」,這些偏娛樂化的營銷是當下劇集推廣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讓作品通過社交網絡觸達了更為廣泛的受眾群體。

國產高分懸疑劇的另一個特點是人物塑造的多元化思維,在這些作品中,看不到螢屏上慣常的「高大全」「傻白甜」等套路型人物。相比其他類型,懸疑題材劇的創新力度最強,故事在懸念叢生之外可以折射世間萬象,種種社會問題被濃縮為藝術作品引發關注與深思,從而體現出文藝創作的現實意義。

講述兩代警察堅持不懈尋找真相,義無反顧與黑惡勢力抗爭的《沉默的真相》是年度評分最高的劇集,作品12集的體量,前6集故事引人入勝,後6集主題和情感全面爆發,53萬網友為該劇打出了9.2的超高評分,成為《白夜追兇》之後的又一部神作。

而值得注意的是,懸疑題材由於類型本身的局限性,其風口效應很難持續。懸疑短劇今年脫穎而出,對市場帶來的最大啟示是短劇集模式已經完成了市場突破,小體量、快節奏、高品質是電視劇創作可複製的成功之道。

都市女性題材屢登話題榜

今年的熱門電視劇《三十而已》在播出期間曾200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榜,一張「太太圈」合照,在一夜之間給大眾科普了鉑金包的價格與力量,該劇也成為最大的年度話題劇。

喧囂背後,這部都市劇真正讓人感到新意的,是劇中呈現的新女性形象。三位處於不同階層的女主角有著不同的焦慮、欲望、需求與目標,她們在各自三十歲的節點上,所經歷的種種困境並不斷追尋自我的過程,和傳統螢屏上的那些苦命女人的故事已迥然不同。

比如《三十而已》主角之一的顧佳,成熟、自律,對階層躍遷充滿企圖心,而她人生道路上最大的羈絆則是身邊總也長不大的老公。劇集開端,顧佳出手教訓無良家長的一幕令角色出圈,突破了以往都市題材作品中塑造母親形象的邊界。這樣堅定、強悍的性格刻畫過去通常屬於男性角色。但這部女性作品又並非圍繞著「爽」字博眼球。劇中,觀眾可以看到三位女性角色立體的展現:脆弱與強悍、虛榮與奮進、依賴與獨立……全劇結局,更清晰呈現出她們在格局和視野上的成長。

從都市劇《我的前半生》開始,獨立、自強的新女性形象就進入到國劇的主流敘事視野之中。到了今年,隨著擁有越來越多的公共話語權,女性在自我成長、社會發展與家庭事業方面,都在努力尋求更大的突破,女性題材電視劇和綜藝節目也因聚焦女性職場、生活,持續引發高關注度和討論度。

新女性題材作品向社會傳達著這樣的女性價值:獨立的人格,自我價值的認同,突破社會偏見,以及為夢想付出。《三十而已》能夠成為年度現象級電視劇,正在於它敏銳地捕捉到了時代女性活出自我的意識覺醒,雖然劇中的極致化表達稍顯刻意,但在人物塑造上撕掉了對女性固有的「柔弱」「式微」的標籤,嘗試觸達「她」內心,在未來的螢屏上,此類現實題材無疑具有無限潛力。

【大事記】

1.1月26日,《大江大河2》劇組宣布因疫情暫停拍攝。此後,以橫店影視城為代表的各影視基地也紛紛公告暫停所有劇組的拍攝活動。1月31日,電視製片委員會、演員委員會聯合發布停拍通知。

2.4月1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6號令,就廣播電視行業收視收聽率管理做出新規定,強調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幹擾、破壞廣播電視主管部門依法開展的收視收聽率(點擊率)統計工作,不得製造虛假的收視收聽率(點擊率)。《廣播電視行業統計管理規定》於5月5日起正式施行。

3.4月15日,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聯合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發布《關於厲行節約,共克時艱,規範行業秩序的倡議書》,對劇集製作數量、製作成本、行業亂象、藝人要求、字幕署名等內容提出倡議。

4.5月7日,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聯合發布《關於開展團結一心 共克時艱行業自救行動的倡議書》,對劇集長度、人員管理、成本控制、廉潔從業等方面發出倡議。

5.6月20日,網劇《隱秘的角落》在愛奇藝上線後第4天,話題#秦昊帶你去爬山#登上微博熱搜。在此之後,迷霧劇場持續受到關注,引爆全年的懸疑短劇熱象。

6.9月29日,備受關注的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開啟首輪「一劇四星」播出,實現「當年創作、當年拍攝、當年播出」。

相關焦點

  • 【 文化回眸2020·電視劇】現實題材爆發,國產劇更好看
    始於2018年的所謂「影視寒冬」,疊加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讓電視劇產業在2020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短期困難加劇的同時,也為產業帶來了「重啟升級」的機遇。2020年,現實題材劇集迎來大爆發,《裝臺》《安家》《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三十而已》等好劇出圈,爆款劇、精品劇大量湧現,整體口碑明顯提升。
  • 「文化回眸2020·電視劇」現實題材爆發,國產劇更好看
    始於2018年的所謂「影視寒冬」,疊加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讓電視劇產業在2020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短期困難加劇的同時,也為產業帶來了「重啟升級」的機遇。2020年,現實題材劇集迎來大爆發,《裝臺》《安家》《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三十而已》等好劇出圈,爆款劇、精品劇大量湧現,整體口碑明顯提升。
  • 現實題材爆發,國產劇更好看
    原標題:現實題材爆發國產劇更好看 始於2018年的所謂「影視寒冬」,疊加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讓電視劇產業在2020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短期困難加劇的同時,也為產業帶來了「重啟升級」的機遇。
  • 現實題材爆發 國產劇更好看
    始於2018年的所謂「影視寒冬」,疊加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讓電視劇產業在2020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短期困難加劇的同時,也為產業帶來了「重啟升級」的機遇。2020年,現實題材劇集迎來大爆發,《裝臺》《安家》《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三十而已》等好劇出圈,爆款劇、精品劇大量湧現,整體口碑明顯提升。
  • 2019電視劇盤點:古裝劇減量加精,現實題材劇成「新寵」
    回眸2019年中國電視劇,一股新風撲面而來,一種新氣象悄然而生。從開年大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到年尾爆款《慶餘年》,從古裝到現實,再到情感、懸疑等類型多種多樣,內容更為豐富,題材更加新穎,精品數量顯著提升,唯明星、唯流量、唯收視率的現象得以改觀,以當代現實生活為背景創作的電視劇所佔比例更加顯著。
  • ​2021年國產劇趨勢前瞻:深耕現實題材 開啟品質時代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無疑是對影視行業的一記重擊,上半年影視公司註銷數量同比大幅上升,國產劇面臨新一輪寒潮。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電視劇(網絡劇)產業調查報告》顯示, 1至11月份電視劇備案630部,較2019年減少181部,前三季度電視劇獲準發行許可119部,較上年同期減少42部。
  • 回眸2019電視劇:主旋律成螢屏熱點
    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題:回眸2019電視劇:主旋律成螢屏熱點新華社記者史競男回眸2019年中國電視劇市場,現實題材作品構成主流。《破冰行動》《都挺好》《小歡喜》《老酒館》《外交風雲》等一批現實主義題材精品力作贏得口碑與收視雙豐收,不同類型的主旋律電視劇成為螢屏熱點。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管《電視指南》雜誌等發布《2019年電視劇行業調研報告》。報告指出,2019年電視劇IP熱開始降溫,主旋律題材集中爆發,深入生活映照現實的電視劇引發了觀眾共鳴。
  • 《還沒愛夠》聚焦恐婚症人群,國產情感類電視劇題材又現新分支
    隨著國產電視劇「數量下行、品質上行」特點的日漸顯現,不管是情節表達的單一化,還是製作方式的技術壁壘,都或多或少制約著國產電視劇的「爆發」路徑。雖然近兩年來,電視劇製作者不斷上下求索,尋求國產劇的突破之道,但不得不說,「守正創新」的原則依然值得堅守。
  • 2020年國產劇「交卷」 今年的良心口碑作有些多
    2020年臨近尾聲,國產劇「交卷」。今年年初,大家宅家抗疫,電視收視率大幅增長。據「中國視聽大數據」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每日戶均收視時長增長半小時。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國產劇開始了一整年的狂奔。尤其在復工復產下半年,有專家指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制播市場爆發式地釋放作品,臺網兩端半年內推出的劇集幾乎消化了一整年的規模。
  • 2020年你追過多少部國產劇?請打分
    這一年,國產劇部分常規題材實現效果顯著的創新和突破,「冷門」題材衝出「逆襲者」,也有一些被寄予厚望的作品高開低走只完成「半部好劇」,作品的周邊話題掩蓋了對作品本身的討論。2020年你追過多少部國產劇?請打分。
  • 廣電總局公布 2019 年國產電視劇產量:254 部,現實題材佔 70%
    IT之家2月6日消息 2月6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暨全年全國《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頒發統計情況,2019年全年全國電視劇產量254部,現實題材依然佔主角。2019年全年全國生產完成並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254部10646集,較2018年的323部、13726集分別下降了27%和29%。
  • 回顧2017年電視劇趨勢:國產劇進一步縮量提質
    回顧2017年,中國電視劇市場好劇迭出,製作了《人民的名義》《那年花開月正圓》《我的前半生》等多部收視率、口碑和話題度持續走高的品質劇,國產電視劇正經歷縮量提質的階段。從觀眾口味來看,受眾選擇電視劇的特徵呈現大劇化、年輕態、差異化,而無論從劇目數量還是收視率均顯示,現實題材電視劇正強勢回歸。
  • 國產職場劇為何越來越好看
    近年來,以新興職業為主題的劇集接踵而來,如講述電子競技的《全職高手》《親愛的,熱愛的》,以房產中介行業為描摹對象的《安家》,播出後都收穫了熱烈反響;醫療題材、律政題材等聚焦傳統職業的劇集更是經久不衰,誕生了《心術》《急診科醫生》《決勝法庭》等一批佳作……不少觀眾反映:「國產職場劇,越來越好看了。」
  • 內地好看的醫生電視劇有哪些 12部國產醫生題材電視劇推薦
    國產醫生題材電視劇推薦:近幾年,好看的醫生題材電視劇也播出了不少,大都講述的是醫生這個職業的偉大和困難之處,下面整理了12部內地好看的醫生電視劇,喜歡的不要錯過了。內地好看的醫生電視劇(12部)第1部:《心術》  簡介:《心術》是在當今社會醫患關係緊張,極端事件頻發的現實背景下,誕生的一部反映醫患關係和醫療工作者真實情感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可以說是很好的反映了當時的情況,另外,也像人們展示了一生背後的辛酸和艱難。
  • 現實題材爆發國產劇更好看
    始於2018年的所謂「影視寒冬」,疊加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讓電視劇產業在2020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短期困難加劇的同時,也為產業帶來了「重啟升級」的機遇。2020年,現實題材劇集迎來大爆發,《裝臺》《安家》《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三十而已》等好劇出圈,爆款劇、精品劇大量湧現,整體口碑明顯提升。
  • 現實題材電視劇《大江大河2》在東方衛視全國首播
    今晚,現實題材電視劇《大江大河2》在東方衛視全國首播。定檔消息傳出後,《大江大河》的擁躉奔走相告,「原班人馬」是轉發中最高頻率的用詞。編劇唐堯,聯合編劇馬騁怡,導演李雪、黃偉,藝術總監孔笙,製片人侯鴻亮……在觀眾們看來,基本延續第一部的主創陣容,不僅確保了故事線索、人物成長的連貫性,這支素有「國劇門臉」美譽的創作團隊更是一定程度的品質保障。
  • 現實題材劇與「偽現實主義」的螢屏之爭
    吳學安 2020年第一季度,我國電視劇市場現實題材劇目繼續「打頭陣」,湧現出《安家》《我在北京等你》《如果歲月可回頭》《還沒愛夠》《決勝法庭》《冰糖燉雪梨》《綠水青山帶笑顏》《精英律師》等。
  • 2017年全國獲準發行國產電視劇題材統計表
    文/五指山網劇《重生》的上線,標誌著公安題材劇集又掀起新的熱潮。不久前,影視獨舌做了「2020之春待播劇調查」系列策劃,其中第六篇發布的就是公安劇報導,我們的採訪對象之一便是公安題材影視製作人郭現春。我國一代又一代影視藝術工作者深入公安工作基層一線,貼近公安民警血與火、法與情的現實生活,創作出大量主題鮮明、藝術精湛、膾炙人口的公安題材影視作品。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國公安題材電視劇誕生以來,在不斷的發展和成熟過程中,有過高峰,也有過低谷,卻始終沒有停滯過。
  • 廣電總局公布2019電視劇產量 現實題材依然佔主角
    新京報訊(記者 楊蓮潔)2月6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暨全年全國《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頒發統計情況。2019年全年全國電視劇產量254部,較2018年有所下降,現實題材依然佔主角。2019年全年全國生產完成並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254部10646集,較2018年的323部、13726集分別下降了27%和29%。
  • 2020國產電視劇:用生動的時代故事 為社會注入精神力量
    本年度的中國電視劇以守正創新的藝術追求,於歷史和現實的雙重書寫中努力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創作者用態度和實力印證了電視劇作為影響力最大的大眾文藝樣式,推動社會進步與文化繁榮中的獨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