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心煩意燥時,不妨讀讀這三首詩,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

2020-12-12 解憂詩詞

有人曾說,真正的安頓是內心的安頓,心若沒有了歸宿,到哪裡都是流浪。

大千世界,光怪陸離,紛紛擾擾,每個人都需要有個地方來安放我們的靈魂。

也許是一座安靜的宅院,也許是一條寂靜的小路,也許是一本經典的書籍。

一花一世界,一念一清淨。

當你心煩意燥時,不妨讀讀這三首詩,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

1.陶淵明《飲酒》

這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代表作,提起陶淵明很多人都會想到他筆下那個宛如仙境的桃花源,那是後世多少文人所嚮往的心靈樂土。

陶淵明在辭去彭澤縣令一職後,便回歸田園。

而他隱居的地方不是在荒無人煙的深山老林,而是人來人往之處。

在他看來,只要內心足夠平靜,那麼凡塵的紛紛擾擾又與他何幹呢?

他在房屋周圍種了一大片的菊花,到了菊花盛開的時候,他日日徘徊在東籬之下,採菊賞花,偶然抬頭,靜穆和高遠的南山便映入眼帘。

只見那山上霧氣繚繞,景致宜人,時有飛鳥結伴而還。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返」,這樣恬靜閒適的生活,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也許我們無法像陶淵明一樣放下一切,歸隱田園,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在心中修籬種菊,讓心靈回歸平靜。

2.王維《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這是王維《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也是最出名的一首,將月夜下山中的幽寂和詩人心中的寧靜寫到了極致,歷來為人所稱道。

夜輕輕地跌入了山谷中,空寂的春山中,飄落了朵朵桂花,淡淡的幽香散落在山間。

月亮像個頑皮的孩子,一會兒躲在白雲身後,一會兒又探出頭來。

淡淡的月光灑在樹林裡,驚醒了熟睡中的鳥兒。

鳥兒的鳴叫,和著山間小溪的流水聲,共同譜寫了一曲春天的讚歌。

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只有真正放空自己,讓心靜下來,擯除一切的雜念,才能聽到那看似無聲的「花落」,王維此時的狀態便是如此。

他完全沉浸在這山光水色之中,忘卻了一切的煩惱。

所以他聽到了花落的聲音,而看似嘈雜的鳥鳴卻更突出了山林的幽靜,以及他內心的閒適安寧。

正如胡應麟在《詩藪》所言「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

3.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常建的代表作,史書中關於他的記載並不多,若非因為這首詩,也許後人早就遺忘了他。

他的詩歌風格和王維孟浩然頗為相似,多寫山水田園,清幽淡雅,意境高遠,而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就是他最出名的一首,入選《唐詩三百首》。

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朝,詩人邁著輕鬆的步伐,踏進了這座古老而幽靜的寺廟。

金色的日光穿過屋脊,灑向了鬱鬱蔥蔥的山林,幽靜的寺廟仿佛也增添了一抹光輝。

幽深的小路曲曲折折,禪房便掩映在那花木扶疏的深處。

在這清靜的佛門世界裡,詩人舉目遠眺,只見遠處的山林沐浴在陽光之下,林間有幾隻小鳥自由自在地穿梭著;禪房的前面是一潭清澈見底的溪水,倒映著藍天白雲,樹木花鳥。

悠然自得的鳥兒,空靈澄澈的潭水,無不令詩人心曠神怡。

在這萬籟俱寂的寺廟中,詩人靜靜地聆聽著嫋嫋鐘聲。

所謂「一念心清淨,萬般皆自在」大概便是如此吧。

人生最難得的就是一顆雲水禪心,不管風水浪打,不論世事滄桑,我自巋然不動。

就像豐子愷所言「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

餘生最好的活法就是:修一顆清淨心,寵辱不驚。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就點個關注哦。

相關焦點

  •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
    是非天天有,關鍵是看你以何種心態去面對它?累了,放空自己,讓心靜一靜,清掃內心的雜物,清除內心的欲望。煩了,讓心靜一靜,清空內心的煩惱,還心一片清靜。遇到困難了,讓心靜一靜,理清思緒,尋找解決方法,要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
  • 蘇軾的這首「感悟詩」,短短28個字,卻道出了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我們每個人都在糾結如何才能不渾渾噩噩地度過這一生,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活得精彩一些,那麼,不妨來讀讀蘇軾臨終前寫的這首涵蓋其一生思想的詩吧,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三大境界。蘇軾晚年寫下的這首詩,短短28字,卻是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 當你迷茫時讀讀這三首詩:不忘初心,在塵世中做最好的自己
    當你迷茫時,不妨讀讀這三首詩:不忘初心,在塵世中做最好的自己。1.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這一句出自張九齡的《感遇》。這首詩是張九齡的代表作,也是《唐詩三百首》的開卷之作。很多人都喜歡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卻獨愛這首詩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屈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而張九齡的這首詩卻將其精髓發揮到了極致。看似寫草木,何嘗不是詩人的自喻呢?
  • 南懷瑾:三句話將人生最高境界總結,佛道儒三家智慧精髓
    他的人生可以說是非常的有質量的,有的人活了大半輩子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並且在人生的前20年裡就已經失去了生活的思考,人生豈能夠這麼的沒有自己的思想和存在的意義。有人說當你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和方向的時候,就看看那些把生活活得有意義的人是怎麼活著的吧,有一個信仰總是好的!南懷瑾三句話將人生最高境界總結,佛道儒三家智慧精髓,讀讀他們始終是好的。
  • 當你的心情不好時,不妨來讀讀這首詩
    #初秋八月,你來發文#,時光如流水細細淌下,進入八月,暑氣仍在,依舊悶熱。然而卻漸漸入秋,天氣慢慢變涼,落葉闊葉林葉子逐漸轉黃,隨風飄零,此時詩人和遊子往往觸景生情,離鄉感傷之情溢滿胸膛。劉禹錫卻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
    心靜不下來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用蘇軾的話來說,咱們該「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找到「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人生境界。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這首《和子由澠池懷舊》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子由,即蘇軾的弟弟蘇轍,蘇軾與蘇轍兄弟二人一向感情深厚。嘉祐六年。
  • 如果感覺人生太苦,不妨讀讀蘇軾這首詩:心境不一樣世界就不一樣
    當黑夜籠罩、方向難辨之時,一點微弱的亮光,都會給予人莫大的希望。許多人都曾有過身處黑夜迷茫之際,並且恐懼不安,但只要靜下心來,仔細尋找,便會發現,所有的黑夜,都會有一點星光。這點星光,或許是父母慈祥的容顏,或許是愛人鼓勵的眼神,或許是兒女可愛的笑臉,有時候,也會是一首詩,一句話,然後便有了方向。
  • 心靜的句子經典語錄,心煩心累時看看!
    4.人生的境界,說到底,是心靈的境界。若心亂神迷,無論你走多遠,你皆捕捉不到人生的本象,領略不到有韻致的風景。唯有心靈的安靜,方能鑄就人性的優雅。5.別人做什麼,我們強求不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則,即使心累了,也要好好的生活,做一個接近幸福的人。6.有些事,不是不在意,而是在意了又能怎樣。
  • 南宋詩人的這首「失眠詩」,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孤獨是人生的一種常態,與生俱來,無法迴避。第一種和第二種孤獨很心酸無奈,卻也是塵世最常見的孤獨,而第三種是很多人嚮往的境界。可惜,三千繁華,又有誰能真正看透呢?今天給大家講的這首詩也是關於孤獨的,寫於詩人被放鴿子後,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 蘇軾臨終前一首詩,短短28字,道盡人生三境界,多數人只到第二層
    人生的意義絕不在於單純的追求物質上的充裕,精神上空虛的人,走這一生就是白來一趟罷了。畢竟,賺再多的錢,倘若精神上空虛,那麼難免會感到人生寂寞沒有什麼方向。可是,說來道去,這世界能夠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麼,領悟到人生境界的人少之又少。
  • 心煩意亂時,讀讀王安石這首詩吧:人生苦短哪有什麼放不下的煩惱
    因為只有在經歷了大起大落時,原來許多不明白的道理,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這叫什麼?這就叫成熟。「成熟」從來都不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而是一夜間就能完成的事情。人生苦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一句話,調整心態,學會從多個角度來看待你所遇到的問題。在這件事情上,你會如何選擇呢?
  • 人生如詩,語文老師講的三首詩三重境界,歷經滄桑的你領悟了嗎?
    詩如人生,人生如詩,這話不止於浪漫主義的現實存在意義,更道出了古詩的包容和偉大。濃縮的都是精華,詩詞尤甚,學生時代你一定也從其中獲得過鼓勵與慰藉。雖然過去了這麼多年,可小解依然銘記著語文老師曾講的一席關於詩詞的人生畫卷,相信很多人都聽老師講過,算是對我們的入世諫言吧。
  •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1、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悟」知識,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取,但智慧,僅僅通過學習,是很難獲取的。一個人的智慧,除了學習,更需要悟,悟,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如何去悟?4、修煉的最高境界是「空」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最重要的是修心,要想把心修好,就要懂得放空自己的心,始終保持空杯的心態,如此,我們才能更好的面對以後的人生。走在人生這條路上,我們都在不斷的往心裡裝東西,有好的,有不好的,把心塞得滿滿的,很累,很沉重。
  • 當你感到煩躁時,不妨讀一讀蘇軾的這首詩,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
    在這喧譁的世界,找回真實的自己。當你感到煩躁時,不妨讀一讀蘇軾的這首詩,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贈劉景文》宋·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整首詩,華美而含蓄,意境高遠。蘇軾首先用「荷盡」、「菊殘」描繪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用強烈的對比,突出菊花傲霜鬥寒的形象。緊接著用「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 心靜,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智慧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什麼?很多人都以為,賺了大錢,可以無憂無慮地活著,還可以週遊世界,在喜歡的城市定居,就是最好的境界。星雲大師說:世間不管如何差別動亂,在悟道的人看起來,千差萬別仍然歸於平等,動亂顛倒終亦歸於寂靜。
  • 蘇軾臨終前一首詩,短短4句,道盡人生三境界,多數人只到第二層
    這是從境界的分類而言談的,但是我覺得,關於人生的境界,沒有誰能比古人蘇軾還說得清,他在彌留之際為兒子寫的一首《廬山煙雨》,短短28字內,道盡了人生的三大境界。《廬山煙雨》北宋·蘇軾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 被逼到絕境時,多讀讀王陽明這首詩,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
    今天想給大家分享王陽明的一首詩,但在分享之前呢,先給大家講個驚險的故事。假設你現在正在被得罪過的人追殺,夜黑風高,你被追到河邊,沒有地方可逃,該怎麼辦呢?這就是王陽明遇到的情況,明朝「八虎之亂」時期,八位宦官作亂,他捲入政治鬥爭,憤而上書,得罪了宦官之首的劉瑾。劉瑾假意釋放王陽明,在他被貶官的路上,派出錦衣衛追殺他。王陽明急中生智偽裝跳水自盡,留下了自己的一雙鞋假意裝死。他逃離險境之後,寫下了這首《泛海》。「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 當人生艱難時,不妨品一品唐朝高僧的一首詩,直擊心靈
    今天筆者就將唐朝高僧黃檗禪師的這一首詩分享給大家,當你在人生艱難時不妨來品一品,它會直擊你的心靈,讓你的內心產生無窮的力量。上堂開示頌 (黃檗禪師)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首詩是高僧黃檗禪師為弟子們講述佛法時所作的偈詩,也稱為偈頌。
  • 蘇軾人生最後一首詩,僅28字,道盡人生三境界,不少人卡在第二界
    追求人生價值的正確方式是怎樣的?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對於每一個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生物,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不管你這輩子活得好與壞,你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無法修改的。關於人生的意義到底是啥?我想沒有比蘇軾說得更加清楚的了,不信你看看蘇軾的臨終詩,僅僅28字,道盡人生三境界!《廬山煙雨》宋 蘇軾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 唐詩三百首中最瀟灑的一首詩,第三聯詩句中的境界我輩只能仰望
    在唐詩300首當中有不少是寫到關於人生態度的詩歌。這樣的詩歌代表的詩人的思想境界,對於我們養成豁達的人生態度有著重要的作用。比如張九齡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就寫出了作者那種超然脫俗的人生態度。不過要說到唐詩300首當中最瀟灑的一首詩,還應該是下面的這首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