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解讀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3個...

2020-12-17 中國軍網

交出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答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解讀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3個關鍵詞

■解放軍報記者 佟欣雨

上圖:初冬時節,在雄安新區177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近300個工地塔吊林立,10多萬名建設者晝夜奮戰。圖為12月16日拍攝的河北雄安站。新華社發

「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認為,「面對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答卷。」

回顧即將收官的2020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三大攻堅戰紮實推進,經濟增長好於預期。前三季度,國民生產總值增速由負轉正,呈現一條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

關鍵詞1

制度優勢

用1個多月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用2個月左右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各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場無差別的『壓力測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這樣比喻,「從目前來看,中國率先交出一份高分答卷。」他認為,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力凸顯我國的制度優勢。

「一方面在於有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張立群說,「另一方面,從人民群眾來看,社會主義制度長久以來倡導建立的『大我』理念深入人心。在國家和民族面臨非常嚴峻考驗時,廣大人民群眾能夠舍小我顧大我,這就形成『神經中樞』堅強有力、準確判斷,基層末端及時響應的良好態勢。」

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我國加強宏觀調控,推動經濟穩定復甦。強化援企穩崗和就業幫扶,全年減稅降費超2.5萬億元,推動金融機構全年向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餐飲、旅遊等行業企業給予政策支持……一系列聚焦「六穩」「六保」的政策密集落地,取得積極成效。

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最後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顯著優勢,是抵禦風險挑戰、提高國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證,也是增進民生福祉、消除絕對貧困的制度保障。」張立群說。

關鍵詞2

發展潛力

「雙十一」「雙十二」等購物節相繼落下帷幕,各大電子商務平臺交易額刷新紀錄,線下商鋪也紛紛藉機推出優惠活動,吸引消費者前來購物。線上線下消費穩步恢復的良好態勢背後,蘊藏著中國經濟加速回暖的強大潛力。

「從今年一季度,國民生產總值負增長6.8%,到二季度很快恢復正增長,增速達到3.2%。短短一個季度時間,環比增速達到11.5%,大大超過國內外市場預期。」張立群表示,經濟的穩步復甦,凸顯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自我恢復能力,讓全世界看到我國經濟的巨大發展潛力。

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升溫趨勢仍在延續。國家貨幣基金組織發布報告稱,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亞洲開發銀行發布的《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補充報告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該行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1.8%上調至2.1%。

對此,張立群分析道,我國經濟在短期內的快速恢復,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新中國成立70餘年來的豐厚積累。「從供給角度看,我國擁有世界規模最大最完備的產業體系,以及豐富的人力、技術、資金等要素。」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20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科技」成為其中的高頻詞。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全社會研發支出達2.17萬億元,佔GDP比重為2.19%。「『十二五』期間,這一比重長期保持在2%以下。『十三五』時期,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技術創新帶來的效益立竿見影。重要行業如機械製造、重化工原料生產、關鍵零部件生產等領域的技術創新日趨活躍。」

除此之外,「從需求角度看,我國有超大規模國內市場。14億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蘊含著巨大需求。」張立群還提到,隨著我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進一步銜接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內需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著眼長遠,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極大解放社會生產力,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張立群總結道,「從這個層面看,目前我國仍處於經濟起飛的過程中。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經濟的強大潛力,認清了中國經濟將長期保持高成長性的基本特點。」

關鍵詞3

機遇窗口

12月10日上午9時,隨著帕德瑪大橋最後一跨鋼梁架設完成,標誌著孟加拉帕德瑪大橋成功合龍,在「一帶一路」上樹立起中國橋梁建設的新裡程碑。今年以來,我國對外開放的腳步並未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放緩。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中國境內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對57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910.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3%。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當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之路任重道遠。與此同時,國際格局加速演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到衝擊。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經濟向著更高水平現代化前進,當前的制度框架和治理體系框架,都已經不能穩定地保持下去。」張立群認為,在這一變化過程中,就有中國的機遇窗口。

「中國市場,例如晶片、鐵礦石,包括汽車零部件、農產品等多方面的產品需求,對全球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訂單來源。所以,中國市場的全面活躍,對主要國家的產業訂單,對其產業恢復都是非常重要的拉動力量。」張立群分析道,此外,中國製造也是世界供應鏈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中國經濟恢復良好發展態勢,從供給方面必然對世界市場形成非常重要積極的支持。「中國經濟恢復良好增長態勢,是世界經濟在困境中復甦的一個強勁的動力源泉。」

因此,在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中,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中國與世界同樣十分重要。

世界500強企業數百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全球首發」;約40萬名專業觀眾報名註冊……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為分享中國穩健經濟增長機遇的重要窗口。

「我們能夠看到,世界經濟走向新生之中,有中國的重大歷史機遇。我們應該在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事的基礎上,把握重大機遇,使和平與發展的主旋律因為中國因素的加強而唱響。」張立群說。

 

責任編輯:楊凡凡

相關焦點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是個神奇的地方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是個神奇的地方 2020-12-05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段炳德:後疫情時期財政政策需繼續有所作為
    回首2020年這不平凡的一年,具有特別的意義。2020年中國的經濟經受住了極大的考驗,抵抗住了百年一遇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及因為疫情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和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壓力。在一季度經濟大幅收縮6.8%的情況下,全年經濟增長將達到2%,成為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2020年也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之年。
  • 2020中國年度創投大會順利舉辦
    原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服務中心副總經理宮萬炎,蘇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吳琦,相城區領導季晶、潘春華、王執晴、李明以及來自政府部門領導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何時開?中央工作經濟會議對明年經濟有何規劃?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前的關鍵時點,此次會議在分析研判當前形勢的基礎上,為明年經濟工作定下基調、劃出重點。
  • 第六屆中國社會養老創新發展論壇在浙江杭州召開
    新理論·新探索·新徵程第六屆中國社會養老創新發展論壇在浙江杭州召開論壇現場十九屆五中全會將「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列入「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為國家制定養老政策提供參考和建議的一次全國性專題論壇,也是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的重要舉措,既表達了對當前重大民生問題的關切,更是為推進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盡的一份責任。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 如何勾勒未來發展藍圖?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閆敏認為,「精準有效」正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核心。「我們要做好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統籌關係。整個財政貨幣政策,一方面就是要退出,像2020年我們國家這種超常規的較寬鬆的財政貨幣政策,包括發行特別抗疫國債、擴大專項債的規模等,我們國家的GDP增速在逐步恢復。」
  • 數位化轉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與實踐雙重挑戰---「中國產業數字...
    由國家信息中心與京東數科聯合編制的「中國產業數位化報告2020」就給出了這樣一個參考。這本報告第一次系統、全面地總結了產業數位化的背景、定義、意義,綜述了產業數位化的發展現狀和特點,並重點對產業數位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給出了推進產業數位化的主要著力點。在此基礎上,報告還創新性探討了利用科技平臺促進產業數位化轉型的做法。最後,報告提出了推進產業數位化的短期突破口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 新聞| 我院開放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濤教授參加中國應用...
    2020年12月5日,中國應用經濟學年會(2020)在京召開。會議以「『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為主題,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應用經濟學組指導下,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應用經濟學院承辦。開幕式及主旨演講環節採取線上直播與線下會議相結合的形式,線上觀看達60餘萬人次。
  • 宏觀|把握形勢劃出重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繼續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又將做出哪些政策部署?對此,《中國發展觀察》雜誌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了深度解讀和探討。「十三五」圓滿收官, 成績可載入史冊2020可謂是驚心動魄的一年,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受此影響, 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創下自1992年公布季度數據以來的首次負值。
  • 2020第五屆中國客戶聯絡中心行業發展年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三、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動力。四、建立專業的人才發展機制。中國信息協會希望藉助行業發展年會這樣的平臺,以開放的姿態吸納社會各方積極參與,與各部門行業專家和企業通過深入的交流、深度的對話、深刻的思考,解讀國家前沿的政策措施,分享先進的經驗和創新成果。展示前沿的技術,推薦數位化轉型的優秀案例。共同提升客戶聯絡中心與產業發展,社會發展、數字經濟的融合發展。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工作動態 2020年「中國經濟安全與發展」全國...
    2020年「中國經濟安全與發展」全國博士後學術論壇在昌舉行 2020年11月20日,2020年「中國經濟安全與發展」全國博士後學術論壇在江西財經大學舉行。此次論壇由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和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主辦,江西財經大學承辦,中國社會科學院馮顏利研究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盧現祥教授、浙江大學潘士遠教授和江西財經大學原副校長王小平教授分別作主旨報告,近100名來自全國經濟領域的博士後科研人員參加論壇。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李新樂,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基金管理處負責人參加開幕式並致辭。
  •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2021年宏觀政策的取向如何,備受關注。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 2020東海論壇-首屆中國砂石高質量發展峰會隆重召開
    日前,由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中國建築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浙江省礦業聯合會指導,砂石骨料網、浙江交通資源投資有限公司、浙江浙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東海論壇-首屆中國砂石高質量發展峰會暨砂石骨料網年會」在浙江舟山正式拉開帷幕!
  • 東海論壇-首屆中國砂石高質量發展峰會將11月在舟山召開
    2020年11月17-20日,砂石骨料網將聯合浙江交通資源投資有限公司、浙江浙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浙江舟山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東海論壇-首屆中國砂石高質量發展峰會暨砂石骨料網年會」。1場主會+5場專項會議,全面概述砂石全產業發展各個環節,解答砂石行業同仁各項問題。
  • ...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呂鵬:「V經濟」將成新發展格局重要經濟形態
    原標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經濟與科技社會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呂鵬:「V經濟」將成新發展格局重要經濟形態談及短視頻、直播電商如何推動經濟復甦和發展,呂鵬認為抖音等平臺通過短視頻、直播電商等形式,推動新型商業模式、消費習慣、生產鏈條和產業生態的發展,成為一種經濟新常態,即「V經濟」。
  • 重磅發布|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 《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
    「 10月23日,在2020年中國郵政快遞業生態環保研討暨綠色供給展會上,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報告(2019-2020年)》。
  • 中國經濟改革發展論壇:疫情加速了世界格局演變
    2020年中國經濟改革發展論壇。以「十四五」為開局,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國內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世界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疫情加速了世界格局演變。
  • 「十三五」之「現代舞」:新發展理念下的成績單
    5年來,中國「現代舞」交出了怎樣的成績?資料圖:國產C919大型客機。劉力鑫 攝創新:積蓄動力創新是中國發展的重要驅動力。5年來,中國研發投入強度從2.06%增長到2.23%,基礎研究經費增長近一倍,2019年達到1336億元人民幣。
  • 北京大學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發布報告直銷行業保就業社會價值凸顯
    「直銷從業者就業係數直銷員為0.32,經銷商為1.41,目前直銷從業者相當於為社會提供了170萬個正規的就業機會」。12月15日,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直銷行業就業研究報告》,展示了直銷行業在後疫情時代對於保就業促創業的突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