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12日訊(記者 侯智 通訊員 喬新 陳佳楠)為傳揚「有愛就有未來」的核心理念,積極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讓農村留守兒童體驗更多的人間真情,激勵他們立志成才、回報社會,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以優異成績回饋社會,江蘇大學「予愛」社會實踐團隊積極開展愛心助學活動,通過開展義教活動、給予精神關懷、提供經濟幫扶等方式,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度過豐富充實的暑假。
活氛圍,寓教於樂
在教學過程中,實踐隊員始終堅持「寓教於樂」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由於孩子們來自不同的學校及班級,一開始顯得比較生分,一些內向的孩子無法展示出優秀的自己。實踐團隊隊員拿出糖果、餅乾等小獎品鼓勵孩子們到講臺上進行自我介紹,帶領孩子們進行「你畫我猜」等破冰遊戲,引導孩子們體會信任與團隊的力量。數學課上,為了讓孩子們產生學習的興趣,志願者們針對性地做一些趣味問題,啟發思考、變相引導,鼓勵他們勤於思、樂於學、敢於講。志願者們用喜聞樂見的形式,融入激發興趣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將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掌握的過程,體會到學習深層次的「樂」。
敞心扉,精神關愛
為了使孩子們更多的感受來自社會的溫暖,實踐隊員舉辦「敞開心扉、放飛希望」關愛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活動。活動中,實踐隊員從留守兒童親情缺失導致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等方面入手,擷取了孩子們學習、生活中的具體實例,提出了五點建議: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生存、學會理解、學會自我調節,並對孩子們提出了希望:調整自己,寬容別人;珍惜生命,關愛他人。實踐隊員還為留守兒童們捐贈了書包、筆、本等學習用品,和他們一起動手打掃衛生,鼓勵他們好好學習,以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心理健康活動就像一場甘霖雨露,滋潤了留守兒童們的心田,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指導和幫助。「我們會用自己的行動回報大家,長大以後,也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為國家做出貢獻!」孩子們稚嫩的臉上顯現著嚴肅認真的表情。
防疫情,消除隱患
為了普及科學防疫知識,增強孩子們的防護意識,提高防護能力,志願者積極開展新冠疫情防控科普宣傳活動。實踐團隊隊員從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和傳播途徑、正確的洗手法和口罩佩戴法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生動的講解,呼籲大家重防護、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正確理性看待疫情,增強自我安全防護能力,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同時,實踐團隊隊員還分享了鮮活生動的抗疫故事,引導學生尊重、崇敬一線抗疫人員,對他們的付出給予認同及感謝,樹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也是家庭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只有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才能保證關愛聚合力,保障全覆蓋,為留守兒童撐起愛的天空。「予愛」社會實踐團隊隊員情牽學子,合力護航,給留守的孩子們送去了溫暖與關懷,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弘揚傳承了新時代雷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