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體育區域活動是針對傳統體育活動而開展的一種新的體育活動形式,它是根據健康領域目標、內容和要求創設的若干運動區域,投放不同的運動器材,讓孩子自主參與、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升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培養孩子勇敢、堅強、守紀的優良品質,幫助幼兒「去」自我中心,增強社會交往能力。
讓我們來一起看看GIS的戶外活動課堂是如何開展的吧!
籃球
大家注意到沒有,成人籃球框的統一標準高度是3.05m,標準國際男籃比賽的籃球直徑為24.6cm,重量為600g左右;而我們花朵班的小朋友平均身高在85-98cm,平均體重約為11-14kg,因為有著這樣的差距,可能腦海裡不曾想像過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可以玩轉籃球,投籃、射籃、扣籃、灌籃不在話下,一起來看我們球場上颯爽英姿的運動健兒們呀。
攀爬
先來聽一個老師告訴小朋友們的故事:
「小老鼠的奇幻旅程」
從前有一個山林大王,領著一群可愛的小老鼠,要去遙遠的另一端尋覓屬於他們每個人的寶物。
他們沉著地看清前方的路,靈活地一個接一個地爬過狹窄的山道……
勇敢地攀上山頂,開心地一溜煙滑下山坡。
互相幫助一起鑽過山洞。
又爬上高處,不顧下方湍急的河流,平穩有序地逐個通過窄窄的獨木橋,
滑下木梯來到長滿鮮花的綠草地上。
在這樣的一段探險,面對自我的探究之旅之後,他們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寶物,
究竟是什麼呢?
是做第一個上路的踴躍嘗試者,敢為risk taker。沉著冷靜地在路上前行,又或者是激動地大聲告訴旁人「I am not scared」。
是可以面對克服自己的恐懼,又或者是試過之後仍然害怕,老師抱起來的溫暖擁抱,以及那一聲輕輕的「It’s ok to be afraid」。
在「我們是誰」的探究單元中,孩子們學習了情緒的種類,以及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情緒,也以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自己的性格,了解自己的技能……這種種並不是只發生在教室裡,這種教學理念和孩子們自己的探究思維貫穿在他們做的每一件事裡。
孩子們會逐漸掌握自己探索自己學習的奧秘,並延續成他們優秀的習慣。也像Leo老師講述他的體育教學理念中說到的那樣,攀爬這樣的戶外活動對於幼兒園年級的孩子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孩子們會害怕,也可能會摔倒,而老師能做的,除了在旁邊全神貫注地看護,更重要的是告訴孩子們什麼樣的動作是應該做的,什麼樣的是不能做的,讓他們養成自我保護的意識,「小老鼠的奇幻旅程」還有很長,也有很多精彩在等著他們繼續向前探索。
彈力球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那給我們一個球,可以怎麼玩呢?答案是可以站著玩、趴著玩、坐著玩、躺著玩,可推、可踢、可運、可躲、可頂。在變換的方式中,孩子們充滿新奇與歡樂地一起玩耍,不僅鍛鍊學習了幼兒的基本動作,還收穫了什麼呢?
一路跑一路緊緊地牽著好朋友的手,自發地去關愛去分享,小小人兒的情誼,
真是可愛又可貴。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也鍛鍊提升了自己的社交能力。
學校近期採購了約20種新的體育器械,在Leo老師創意不斷推出各種新奇玩法的組織下,小朋友們可以收穫一起玩耍的快樂,鍛鍊幼兒基本動作走、跑、跳、鑽、爬、投、攀登等,還能探索自我,提升社交能力,養成規則意識和秩序感。
戶外活動接近尾聲的自由時間,孩子們也可以選擇喜歡的項目,安靜地享受一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的快樂。
戶外活動結束了,老師們貼心地檢查孩子們衣服汗溼的程度,相應地換上乾淨的毛巾或者衣服。
孩子們自然而然地坐到旁邊的階梯,拿起自己的水杯開始喝水,補充戶外運動消耗的水分。你看我們喝水的姿勢和動作都不一樣,可是每個人都超級認真專注。
孩子們戀戀不捨有序地離開了操場,憧憬著新的一天戶外活動又有哪些好玩的遊戲在等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