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如何停止令人心煩的抱怨,來聽聽心理學家怎麼說

2021-01-12 玄灼

今天去見了一個朋友,每次見到這個朋友我都會有一種,被烏雲纏身的錯覺。主要是因為我的這個朋友總是喜歡向我抱怨身邊令人煩心的事,而且他的抱怨還是那種絮絮叨叨如同機關槍一般的,總是讓我制止他的講話。

這個朋友會給我說他的處境有多麼多麼的艱難,哪裡又有什麼不順心了,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他每天都有那麼多煩心的事,但是在最開始的時候我還是會給他的每一個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可令我困惑的是,在我提出建議後,他並不是說去試一試,而是自己又找出了一堆的理由來反駁我,告訴我我的建議哪哪行不通。

更讓我費解的是,假如今天是三個人的小聚會,由於我們兩個離得比較近,所以通常是我們兩個先說一會兒,等著第三個朋友的到來。在這段時間,他就會和我抱怨這段時間的麻煩事,而當第三個朋友來了之後,他還是會將所抱怨的事情再複述一遍。

後來呢,我就學著另一個朋友的做法,聽著他的抱怨,也可以說把他的抱怨和馬路上的車聲混為一體,不去理會,甚至不用回答,他自己就能說個不停,這樣也節約了不少腦細胞呢。

這種遇到生活、工作壓力大時,總是喋喋不休的抱怨,如孩子不懂事、家人不體諒、上級不公平、人生不如意等等就是所謂的慢性抱怨了。

心理學家指出慢性抱怨是影響親密關係的第三大殺手,這樣的慢性抱怨會讓經常聽的人慢慢失去理智和耐心。但最可怕的是就算知道抱怨會給人的健康,大腦功能以及親密關係帶來巨大的危害,一個慢性抱怨者可能也很難做到停止抱怨,因為他們進行抱怨就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進行自我確認,不是在給別人抱怨,而是在說給自己聽。

他們想要確認自己是遭遇了不公,上天確實沒有站在自己這邊,去坐實自己受害者的身份,好以此來博得同情與安慰。

那要如何才能在認識到自己慢性抱怨者身份的情況下,解決慢性抱怨的毛病呢?要注意必須是真正認識到自己慢性抱怨的身份,並且想要改變,如果你的朋友也有這樣的慢性抱怨,你只需要把做法丟給他,做不做就是他的問題了。

首先就是做一個抱怨清單,將自己每天的抱怨都記下來,記錄你每天抱怨的問題、抱怨的次數和抱怨的原因。你抱怨一個問題是單純的為了吐槽,還是為了博取同情心,亦或者真的是想要解決問題收穫建議。

在獲取這樣的一個抱怨清單後,就要進行分析了,這次的抱怨有沒有解決問題?這是最重要的。然後就是這次的抱怨給人造成了怎樣的傷害和煩惱呢?這次的抱怨所獲得的東西和付出的東西比例是否讓你滿意呢?

這樣抱怨的分析也進行完了,那就剩最後一步了,嘗試改變。改變的第一步就是刻意的減少抱怨的次數,然後把收穫到的建議進行整理,看看有沒有真正有幫助的。再者看看這個問題除了抱怨外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能否用一個真正想要去解決問題的角度看待這樣的抱怨。

我們的每一次抱怨都是一次不順心的過程,而這樣的不順心往往是因為我們缺少了某些東西,諸如勇氣、技能、經驗等等,為此不斷地學習,並且解決辦法才是真正的出路。

我們並不排斥對不順心的事去吐槽,去開玩笑,但是請停止慢性抱怨,還給大家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空間。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你在「抱怨」時,「幸運」已經轉身!
    心理學家說:有所作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而抱怨則是無所作為,是藉口逃避責任,是放棄義務,是自甘沉淪。不論我們遭遇到的是什麼境況,光是喋喋不休地抱怨不已,都於事無補,甚至可能把事情弄得更糟。每件事情都有它的好與壞正反兩面,當我們遇到事情不好的一面時,應先學會思考如何扭轉局面。如果藉口發牢騷,即使是抱怨到肝腸寸斷,事情也不會改觀,反而會越來越糟糕。
  • 停止抱怨,是美好生活的開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有一個很出名的判斷,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換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卻是我們能夠掌控的。
  • 我很心煩用英語怎麼說?
    你使我心煩。  That gives me the hump.  那使我心煩。  The news completely upset me.  這條消息使我極為心煩。  That man really bugs me.  那個人真使我心煩。  Stop whistling!
  • 如何學會停止抱怨生活
    所有真正優秀的人,從來不會抱怨生活,也不會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如何停止抱怨生活。修養是個堅持的過程提高自己的修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碰到一些習慣抱怨的人,整天一副鬱郁不得志的樣子,與人交流一開口就是對生活的各種抱怨
  • 喜歡抱怨的男人,不會有太大出息!掌握四個技巧,別讓抱怨害了你
    一個男人,想要有大的出息,想要成大器,需杜絕一種負面心態,否則,會一事無成,這種負面心態就是抱怨,喜歡抱怨的男人,不會有太大出息!心理學調查研究發現,影響人們成功的最大因素之一就是心態,心態在很多時候甚至比能力更重要,而負面心態對想要成大器的男人而言,無疑是最大的阻礙。而在所有負面心態中,抱怨是最要不得的一種。所謂抱怨,就是用自己的語言不斷地對自己進行負面的心理暗示和強化,不斷說服自己並「相信」 自己就是一個失敗無能的「倒黴蛋」。
  • 如何利用犯賤心理學來挽回男人?
    男人是比較神奇的生物,也是令人費解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因為男人有時候會「犯賤」。輕而易舉得到的東西反而不會去珍惜,難得到的東西總是會愛得死去活來。其實不僅僅是男人會「犯賤」,很多人都會「犯賤」,我們今天就以男人為例子講講他們在感情裡的「犯賤」歷程。
  • 對話心理學家喻豐:積極心理學成了正能量霸權嗎?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喻豐在最新出版的隨筆集《遇見幸福》中稱,他在西安交通大學講授積極心理學課程時,「凡選課必過千人,凡上課必擠滿教室」,教室裡不僅有選課的學生、旁聽的同學,還有心理學同行甚至外地來的愛好者……積極心理學火爆的另一面,是社會上湧現出了多種多樣、令人眼花繚亂的幸福方法論。受到認可的學院派積極心理學和雞湯民科的區別在哪裡?
  • 溫州如何讓「月光經濟」更加閃耀,來聽聽各方怎麼說
    溫州如何讓「月光經濟」更加閃耀,來聽聽各方怎麼說 2020/08/15 00:02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遊歷 瀏覽:2128
  • 聽聽心理學家怎麼說
    那麼分手之後,女孩子要多久可以忘記自己愛過的人,聽聽心理學家的分析。一、剛分開時的決絕沒有哪段感情在分手的時候是很開心地,大部分都給人帶來很大的痛苦。只是不同的人處理感情的方式不同。這種暗示在心理學上面叫做「合理化」,又叫做文飾作用。所以最初分開的時候,女生大多都是很決絕的。只是這種決絕之後所帶來的痛苦是大多數人不能忍受的。他們像一個殺手,把關於對方的記憶全部扼殺掉,而內心深處也是非常難過的。
  • 如何防範網絡詐騙?讓我們聽聽「麗姐」怎麼說~
    如何防範網絡詐騙?讓我們聽聽「麗姐」怎麼說~ 2020-12-09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令人叫絕的9本心理學入門經典書籍
    本書看點◎本書是美國史丹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被ETS推薦為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用書。◎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心理學家,曾因其卓越的斯坦福監獄實驗而聞名世界。◎本書不僅介紹心理學的經典理論知識,而且致力於利用堅實的科學研究來與心理學中的錯誤觀念作戰。
  • 來聽聽藥師怎麼說
    來聽聽藥師怎麼說 2020-06-21 06: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時尚館】怎麼穿最顯瘦,聽聽心理學家怎麼說?
    文:FreshBoy
  • 停止抱怨,快樂自己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對周圍的一些人和事不滿意,時常抱怨。抱怨:生不逢時、懷才不遇。抱怨:公司待遇不好、領導不重視自己。抱怨:家人、朋友不理解自己,老是和自己唱反調。……抱怨多了,會不經意的寬於待己,嚴於待人。對別人要求完美,看不得別人犯一點錯。自己如果犯錯了,自己可能會找各種理由推脫。經常抱怨會使自己長時間處於憤慨、煩惱中,讓自己成為一個負能量的吸收器。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在與自己作對,看什麼都不順眼。甚至會產生一些極端的想法,毀了自己的人生。
  • 心理學的祛魅:心理學是什麼,不是什麼?
    例如,蘇格拉底的名言「認識你自己」體現了對於個體心理的關注;柏拉圖將人類社會分為「現實世界」和「理念世界」,他的理性主義心理學思想全面揭開了歐洲心理學史的序幕,在西方文化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亞里斯多德出版了歐洲心理學史上第一本與心理學有關的專著《論靈魂》,等等。儘管在漫長的前科學心理學時期,各位先賢們從沒有停止過對人的心理的探索,但是,這些研究卻始終披著「哲學」的外衣。
  • 來聽聽男人們怎麼說
    我們來聽聽男人們怎麼說!一、夫妻生活不如意小吳是一個90後,他一直是身邊人眼裡的好丈夫,夫妻兩人自結婚後就一直恩愛,讓旁人很是羨慕。小吳並不這麼想,自從媳婦順產生娃後,他就不是太喜歡妻子了,兩人的感情也受到了影響。
  • 心理學家說:如今沮喪,生氣,心煩不靈了,不如說出感受試一試
    其實在心理學上認為,這種方式跟青少年交流是不恰當的,往往適得其反。而且對青少年的教育是沒有效果的。家長要是能夠說出自己的感受那麼效果就會大不相同。01對於青少年來說,你能夠說出你的感受,可以把你內心的不快和煩惱說給他們聽,可以促使青少年改變自己的行為的。
  • 為什麼停止抱怨你就可以時來運轉(下)?
    太陽不會因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會因為你的抱怨,今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於世界就漆黑一團;蒙住別人的眼睛,不等於光明就屬於自己。從心理學的角度說,一個人的滿足感除了取決於外在的所得,還取決於內心的期望。
  • 「抱怨」有毒,如何擺脫它
    抱怨也是會傳染的。當我們聽到同事抱怨領導分工、評優不公時,受到相同待遇的我們也會產生抱怨。當我們聽到有人抱怨交通太擁擠時。當我們遇到擁擠的交通,也會發出抱怨聲。抱怨就像會傳染的病毒一樣,當你處的環境抱怨聲多的時候,你會發現時間長了你身邊的人都學會了抱怨,包括你最親密的愛人(他以前不抱怨),孩子。當你意識到以前不愛抱怨的他們怎麼也愛抱怨了,難道是跟自己學的嗎?這個時候你又開始努力的糾正他們,讓他們不要抱怨。
  • 停止抱怨,走出陰霾
    或許貧困的枷鎖套著你,或許你沒有朋友,整日形單影隻,而且你急切地盼望停止抱怨。或許你不停抱怨,哀嘆自己的命運;你指責自己出生的環境、你的父母、你的老闆,或者那種讓你遭受貧困與艱辛,卻讓他人享受富足與輕鬆的不公正的上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