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說:有所作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而抱怨則是無所作為,是藉口逃避責任,是放棄義務,是自甘沉淪。不論我們遭遇到的是什麼境況,光是喋喋不休地抱怨不已,都於事無補,甚至可能把事情弄得更糟。
每件事情都有它的好與壞正反兩面,當我們遇到事情不好的一面時,應先學會思考如何扭轉局面。如果藉口發牢騷,即使是抱怨到肝腸寸斷,事情也不會改觀,反而會越來越糟糕。
1
李超國在一家汽車銷售公司做銷售顧問,從接待第一個客戶起,他就一直抱怨這份工作承受了太多委屈;客戶不滿就要找他麻煩;銷售成績不好,經理也要找他麻煩;客戶買了車出了問題,還要找他麻煩。
其實,這些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然而他卻整天把這些抱怨掛在嘴邊,弄得同事們心情也跟著不好,都以為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慢慢地,經理對他的意見越來越大,他對工作也越來越不滿,跟他一塊進公司工作的同事大都因業績提升而加了工資,而他卻還整天在抱怨中工作。
久而久之,同事都漸漸地疏遠了他,經理也對他失去了信心,提醒他再不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小心工作不保。
抱怨只會阻礙自己走向成功的步伐。放下抱怨,心平氣和地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才是智者的姿態。
抱怨,只會讓一個人的心理背負著一個沉重的包袱,在這樣的狀態下,走平地也如履山川。所以,不要再去藉口世道的不公,抱怨自己的命不好,抱怨沒有權勢,抱怨工作差、工資少,抱怨卻沒人賞識……這些徒勞的抱怨,只能使自己過得更疲憊。
2
年幼的時候,有一次,拿破崙·希爾和母親一起乘船渡江到紐約去。
那是一個有濃霧的夜晚,站在船頭望著茫茫的大海,拿破崙·希爾只覺得寒氣襲人,不由自主地跺起了腳來。
就在這個時候,母親突然歡快地叫了起來:「啊,這是多麼令人著迷的景觀啊。」
拿破崙·希爾愣住了:「媽媽,什麼東西讓您如此欣喜呢?」
卻見母親依舊充滿歡快:「你看呀,那濃霧,那四周若隱若現的燈光,還有消失在霧中的船帶走了令人迷惑的燈光,這一切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母親的歡快極大地感染了拿破崙·希爾,他也著實感覺到了厚厚的白色濃霧中的那種隱藏的神秘、虛無以及點點的迷惑。於是,一顆原本遲鈍而且晦暗的心得到了一些新鮮血液的滲透,開始變得有活力了。
轉過身來,母親語重心長地對拿破崙·希爾說道:「從你出生之日起,你就一直在聆聽著我給你的忠告。不管以前的忠告你有沒有聽進去,但今天的忠告你一定要聽,而且還要永遠地牢記著。那就是,世界從來就有美麗和興奮存在,她本身就是如此動人、如此令人神往,所以你必須對她敏感,永遠不要讓自己感覺遲鈍、嗅覺不靈。」頓了頓,母親接著說:「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讓自己的心跳動起來——少些抱怨,多些熱情。」
母親的這番話,拿破崙·希爾一字不落地記在了腦海裡,並在以後的日子裡始終實踐著。
3
為什麼抱怨的人會說生活得這麼累,因為他只看到了自己的付出而沒有看到自己的所得;而不抱怨的人即使真的很累很累,卻也不會去埋怨生活,因為他知道,失與得總是同在的,一想到自己已經獲得了那麼多,就會感到由衷的高興的事就是停止抱怨。
面對不幸,面對潦倒,我們所要做的不是找藉口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是不斷學習,積累經驗,承受苦難,直面打擊,最終將自己打磨成一塊閃閃發光的金子,任何人都掩不住你燦爛奪目的光輝。
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凡事喜歡抱怨的人總是覺得生活這麼累,壓力重重?因為他只看到了自己的付出,而沒有看到自己的收穫。而不抱怨的人即使真的很累,也不會埋怨生活,失與得總是同在的,想到自己獲得了那麼多,就會感到高興。
心理學說:你在「抱怨」時,「幸運」已經轉身!
所以,放下滿腹的抱怨吧,只有這樣,你才有更多的心思去抓住成功的機遇。
- The End -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請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