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存冰箱,紅茶放5年,白茶普洱隨便存,別存壞了好茶才後悔

2020-12-21 騰訊網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坐飲一杯茶,靜守平常心。

喝茶,是生活中的細枝末節。

閒來無事,不妨飲茶。

待客,睡起,宿醒,清供,寫字,看書……

適宜喝茶的場景,不過是些簡單的日常。

茶,作為家常生活的重要元素。

不少人會選擇在家中,備下一點茶,放著慢慢喝。

這些短時間內,根本沒辦法喝完的茶。

該如此妥當保存?能存多久?顯然成了頭疼的問題。

之前還有外地茶友問,「收到一盒別人送的大紅袍,該放冷藏還是冷凍?」

剛一看到留言,徹底傻了眼。

焙過火的大紅袍,壓根不用放冰箱!

提起存茶的那些事,有太多前車之鑑在前。

茶友們在家中存茶時,選對方向,有章可循,才不會白白浪費好茶。

《2》

第一,大紅袍不用放冰箱。

概而言之,冰箱存茶是不少茶友容易踩坑的茶葉儲存雷區。

很多人堅信的認為,冰箱低溫存茶有好處。

但卻忽略了,大紅袍,紅茶,普洱,白茶,黑茶等。

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茶葉,根本不適合放進冰箱。

原因不外乎三點。

1.冰箱內部多水汽。

乾燥與防潮,與任何茶葉保存來說,都是不二法門。

但冰箱在製冷運行過程中,容易凝結水分,水汽瀰漫。

將乾燥的茶葉推到這樣的潮溼環境,無疑是羊入虎穴,兇多吉少。

2.冰箱裡面雜味重。

幹茶的吸附能力強大,容易受外界的水汽、異味幹擾。

而家用冰箱內,免不了擺放各式生鮮果蔬,氣味雜亂。

何況是,專門空置用於存茶的冰箱,也容易因金屬元件和塑料板內,混雜出怪味。

香氣清爽的好茶,一旦沾染上這樣的怪味,品質自然是江河日下。

3.冰箱內部低溫,對茶葉的陳化不利。

對綠茶,黃茶,清香型鐵觀音等,低溫冷藏下,更有利於「保鮮」。

但此之蜜糖,彼之砒霜。

對白茶、普洱、黑茶等,後期儲存過程離不開「陳化」的助力,促進風味良好轉化的茶類而言。

低溫環境,然而會給茶葉的良好陳化拖後腿,弊大於利。

何況,像大紅袍這類的烏龍茶,它在加工過程經歷了焙火,風味以巖骨花香見長。

平日在存放時,做到常溫,乾燥,陰涼,清潔,無異味保存,適時飲用。

唯有如此,才不會存壞好茶,造成浪費。

冰箱低溫冷藏,適合經過真空包裝的綠茶、清香型鐵觀音等。

在它們沒有拆封之前,可以放進裡面保鮮。

但其餘絕大部分的茶,不需要也不適合放進冰箱內。

茶葉的儲存,從來就不推崇生搬硬套、一刀切。

分清情況,妥當儲存,才是上選。

《3》

第二,正山小種存5年,會過期。

在家中存茶時,不少茶友會犯的錯誤。

除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的茶都塞進冰箱裡保存外。

另一個容易做錯的地方,就是將好茶放過期。

之前,還有老同學翻出2015年的正山小種問,這樣的茶還能不能喝?

因為他平時不怎么喝紅茶,收到朋友從武夷山寄來的紅茶後,直接放進抽屜裡。

接著,過了好久好久,才再次想起這盒茶。

從理論上講,不是所有的茶葉都適合久存。

將紅茶一放就是5年,很容易因為茶葉過期,不宜再飲用。

將茶葉放太久,會導致茶葉的風味劣變,完全不復最初的風採。

要知道,並非所有的茶,都適合久存。

除了黑茶,白茶,普洱,極個別的烏龍茶外,絕大多數的茶葉,都推薦儘早飲用。

綠茶,黃茶,清香型鐵觀音,茉莉花茶等,主張喝新茶。

及早飲用,方才能夠嘗鮮。

體驗茶湯的鮮爽,清新,花香盈盈風姿。

久存之後,香氣變淡,鮮味下降。

喝起來,風味體驗反而不美。

紅茶的可保存時間,雖比綠茶要略久,可以存放2-3年左右。

但如果你買到的是用密封袋成斤裝的口糧級紅茶,那麼推薦是儘早飲用為好。

畢竟這類袋裝的茶,包裝密封性並不出色。

平日經過多次的打開-取茶-合上後,更是容易跑氣受潮。

除了品質出彩,幹度合格的白茶、黑茶、普洱茶外。

其餘的茶,一概不建議久存。

否則,容易遇上存壞過期的煩惱。

與此如此,不如儘早飲用,及時喝完,方才心安。

《4》

第三,老白茶久存後為什麼會有倉味?

白茶,適合久存。

但不是所有的白茶,在存放多年後,風味都能更上一層樓。

很多時候,同樣是存茶5年,10年。

但別人可以收穫價值不菲的老白茶,而自己卻剩下一箱發黴變質茶。

這背後,究竟是為何?

要麼是茶葉本身沒選好,幹度不達標,品質不合格,不適合長期儲存。

哪怕存茶措施再妥當,仍避免不了存壞受潮的厄運!

另外,存茶措施沒做對。

讓好茶跑氣、受潮、串味後,很容易變質變味,甚至發黴。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不少存老白茶的說法——「老白茶久存後容易有倉味。」

實際上,帶倉味從不是白茶年份足夠老的標誌。

恰恰相反,品質出色的好茶,茶香要做到乾淨、清純、馥鬱。

帶倉味,只能說明白茶早已在存茶過程出差池,變了味。

正常情況下,老白茶應具有的茶香是藥香,陳香,荷葉香,粽葉香,棗香(壽眉餅)等。

倉味,從來不屬於白茶的香氣範疇。

一箱有倉味的白茶,大概率上是因為,白茶的儲存環境不夠乾淨、清潔、衛生。

或者是,將白茶和其它雜物,一同存放在倉庫內。

長期存放白茶的房間,沒有定期打掃清理。

以至於,在存放茶葉的空間內,浮滿雜味、悶味、灰塵味。

日久天長,久入鮑魚之肆,從而不聞其臭。

當白茶吸附進這些雜亂氣味後,最終存放出來的老白茶。

香氣根本不清爽,反而是雜味纏身,氣味雜陳,帶有所謂的「倉庫味」。

所謂的倉味老白茶,實質就是存壞串味茶!

為此,茶友們在家中存放老白茶、老普洱時,要格外留意存茶環境的衛生,清潔,乾燥,潔淨。

唯如此,才能留住好茶的純粹茶香。

從而實現越存越甘香,越存越精彩!

《5》

韋應物曾寫過。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冬至將至,天寒地凍,寒風蕭瑟。

喝一盞熱茶,同樣能慰藉唇舌,溫暖身心。

選茶,泡茶,存茶。

三者之間,環環緊扣,相輔相成。

唯如此,方才能喝到一杯順心的好茶。

存茶,是一門大學問。

為了不浪費好茶,既不能一刀切,將所有茶葉都放進冰箱。

也不能疏忽、遺漏了家中的好茶。

存放時間太久,將好茶放到過期,不再適合飲用。

而適合久存的白茶、普洱等,要選對長期存茶的法子。

適宜長期久存的茶,如果你願意。

那麼,它可以陪你,慢慢跨過一年又一年。

茶味相伴,歲月生香!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綠茶冷凍,紅茶冷藏,巖茶、白茶、普洱常溫保存?這麼存茶就廢了
    《2》綠茶需不需要放進冰箱,冷凍保存?長期儲存白茶、普洱時,冰箱存茶的不利之點,在於三處。首先,冰箱內部多雜味。冰箱與茶葉的存放之間,是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關係。拋開多生鮮,雜物的普通家用冰箱不提,哪怕是專門用於存茶的冰箱,仍舊會有不少異味存在。這些異味的來源,包括了冰箱內部的金屬、塑料元件等,以及長時間密閉帶來的悶味。
  • 家裡有好幾種茶,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應該怎麼保存才好?
    同時,也給存茶出了大難題。 前兩天,就有相熟的茶友,提了他的存茶困惑。 「家裡有好幾種不同的茶,該怎麼存放比較好?」 「有自己常喝的白茶、紅茶,也有親戚朋友送來的綠茶與普洱。」
  • 巖茶、白茶、紅茶、綠茶、普洱茶,別都放冰箱儲存,不然代價很貴
    說的是「綠茶冷凍,紅茶冷藏,巖茶、白茶、普洱常溫保存。」究竟六大茶類裡哪些茶適合放冰箱,而又有哪些茶壓根不需要呢?《2》綠茶需不需要放進冰箱,冷凍保存?大可不必。最好是將剩下來的茶葉儘快飲用,才是上選!《3》在家存茶時,紅茶要不要放冰箱冷藏?不需要。全發酵的紅茶,整體風味表現相對穩定。
  • 老白茶、老普洱茶、老黑茶,存老茶就是一場騙局?關鍵看你怎麼選
    存好一箱老茶,存茶方式選擇很關鍵。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是對存茶知識一概不知,再好的茶葉買入手,也容易面臨白白存壞、浪費的問題。客觀來看,經過多年的歲月考驗後,能順利呵護一款老茶的陳化,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 放著不管,紅茶、巖茶、白茶、普洱茶,過個3、4年也會更好喝?
    直接放著不管,存放3、4年再來糾結,這茶能不能喝?其實,已經錯失喝茶良機了。一來,不是所有的茶都提倡久存。要不信,大家可以翻一翻自己買入手的紅茶,上面標註的保質期是多久。絕大部分的紅茶,保質期在兩、三年左右。存放太久,放到過期,反而會遇到變質變味的問題。二來,得考慮紅茶的儲存包裝。
  • 六大茶類可以存多久?掌握好四個技巧,再也不怕綠茶、紅茶過期了
    在六大茶類中,綠茶,黃茶,紅茶,青茶(烏龍茶),白茶和黑茶,這些茶葉可以存放的時間不同。並不是所有茶都可以存上個五年,十年。都說強扭的瓜,不甜。強行長存的茶葉也不會好喝。順應茶葉本性,順應自然,才好。再接著把目光放回到日常生活中,市面上大多數紅茶標註的保質期為1-3年。這裡所說的是,保質期,而非是最佳適飲期。最佳適飲期,也就是一款茶葉風味最佳的時期,在這時喝一款茶,才可以喝到一款優質茶葉的獨特風味。
  • 明明用了三層包裝,還是存不出好白茶?存茶難道是玄學?
    在最新發布的白茶國標中,對於白茶的含水量有具體的指標,含水量不超過8.5%才算是合格。由此,就可以證明白茶的含水量是個關乎品質的重要因素。幹度達標是對白茶最低的要求。若是一款白茶,用了三層包裝,總是存不出好品質的老白茶,或許與茶葉本身的含水量不達標有關。有些制茶師,態度不端正,做茶不認真,粗製濫造一番便將茶葉上市售賣。
  • 春白茶這樣存,三年變老白茶不在話下,關鍵是用對這三個方法!
    在2016年,剛剛接觸白茶的時候,就吃過白茶含水量的虧,還好,就買了5斤茶,不多,損失也不大。但這次的買茶經驗,妥妥地給村姑陳上了一課,一定要買含水量達標的茶,含水量最好是在5-7%之間。2016年,也曾像現在大多數茶友一樣,對春白茶有一種衝動,就是恨不得在最短的時間內,喝到最新的茶,類似李麻花,雙C家出新款,必定要敗手一次。
  • 一語道破,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巖茶,什麼時候才適合喝?
    第二種,巖茶,紅茶,褪火兩三年後喝。第三種,白茶,普洱,黑茶,久存無妨。到底這份大神喝茶秘籍是對,還是不對?將上面的文字發給在武夷山做茶多年的老友後,他很快就回過了消息。尤其是主打高香風味的坦洋工夫、祁門紅茶等,隨著茶葉放置的時間越久,香氣分子反而會飄散,越放越不香。由此可見,所謂「紅茶要褪火2-3年」的言論,實在誤導人。紅茶裡面為數不多需要放一放更好喝的茶,是煙小種。
  • 為什麼綠茶適合存進冰箱,而白茶不適用?三分鐘為你打開謎底
    綠茶,紅茶,茉莉花茶,武夷水仙,老白茶……居家喝茶,相信會有不少茶友好奇茶葉保存的話題。比如,綠茶可以和白茶放在一起嗎?答案建議是,當然不要。而白茶的儲存,絕大部分茶友的出發點,在於將白茶越存越好,存出高品質的老白茶。可以長期儲存的白茶,本身幹度極其的低,存茶過程特別的怕潮。冰箱不適合存白茶,不利因素主要有三點。其一,冰箱內部的冷藏低溫環境,不利於白茶的後期陳化。
  • 買到紅茶後,應該怎麼存,用陶瓷罐、紫砂罐,還是密封袋、鐵罐?
    存茶,別將茶葉罐視為工藝品。防潮、密封、防異味,盡忠職守的發揮「貯存」職責,才是茶葉罐的本色。華而不實,中看不中用的罐子,可是存茶的大忌!《2》陶瓷罐,不適合直接裝紅茶。而那位茶友的存茶做法,有兩點失誤。1.選陶瓷罐存茶。2.罐內沒有加密封袋。
  • 白茶存壞了,只因用木箱存茶!
    這......不對喲木箱可不能用來存茶再高級好看也不適合白茶文 | 小白01又是陰雨綿綿的一天,清早起床,在陽臺伸著懶腰,抬頭看看天空,所以,茶友們千萬別貪圖木箱美麗的外表,而忽略它無法保護白茶的事實。03木箱為什麼不能存茶?木箱防潮性不好。木頭本就吸溼、透氣性好。
  • 中秋將至,木箱裝白茶,瓷罐裝紅茶,紫砂罐裝普洱,值得入手嗎?
    而放上泡茶用的蓋碗,公道杯,小茶杯,便能成為簡易的幹泡茶臺。雖然,追崇天然的原木裝飾和擺件,本身無可厚非。但在長期存茶這件事上,外包裝不建議考慮木箱。特別是在存老白茶時,自帶禮品包裝屬性的木箱包裝,不如實用性強的三層包裝好。
  • 別踩雷了,紙箱、鐵罐、玻璃罐、紫砂罐、陶罐,未必都適合存白茶
    哇,是不是淺淺地說了,「好茶」二字,就囊括了買茶的一切?然,淺說,還不夠。茶友們並不知道何為好茶?這些關於好茶的道理,又該細細地說來了。再說保存。白茶的保存,可以說是一個「重災區」。最後,受傷的不是我們之間的情誼,而是白茶啊!這些與自然聯繫最緊密的精靈,它是會受到影響的!最後它的品質,只能成為泡沫幻影,屆時,我們也只能無奈地一笑。「茶,存壞了。」《2》茶存壞,並不在一夕之間。
  • 大紅袍是紅茶,安吉白茶是白茶?這幾大喝茶誤區不解開,就亂套了
    白毫銀針則是以大白茶、大毫茶和水仙茶樹的嫩芽為原料,經過揀剔、萎凋和烘乾等工藝製作而成的精製茶。白茶的樹種要求,在國標中是明文規定的,都是白紙黑字寫著的,並不是隨便說一說。故而,單從樹種上看,這兩類茶不是一類茶。
  • 你買了茶知道怎麼存嗎?家庭存茶指南
    關於「茶葉是否需要放進冰箱?」◆ 綠茶類:冰箱保存為佳。如西湖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等綠茶類,可以放進冰箱內存放。Tips:① 家庭中,如果不是專門用來存茶的冰箱,一般都會放一些其他食材,因為茶葉具有很強的吸附性,在冰箱中存放時要特別注意密封。可以在確保茶葉包裝密封性良好的基礎上,再套一個乾淨的密封袋存放。
  • 圖解日常儲存白茶,常見的四大錯誤存茶包裝方法,請認真排查!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學會保存白茶,是接觸白茶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將白茶妥當保存,才能喝到稠潤鮮香的白茶,並且在經年之後,存出甘和醇厚的老白茶。學會白茶的保存,意義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要是在存茶過程中,將白茶存壞了,是十分令人苦惱的事情。
  • 綠茶、普洱茶、黑茶、白茶、紅茶、巖茶,哪些適合放在冰箱保存?
    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在保存過程中,甚至要提供足夠多溫度來保證某些真菌的繁殖,從而形成獨特的風味。而冰箱的低溫環境,會影響這些真菌的活性,阻礙後發酵。故而,第二類存茶方式,就很重要。把茶老實本分地放在常溫狀態下保存。常溫保存的茶類有:白茶、武夷巖茶、紅茶、黃茶。這四類茶,在存放時不必放冰箱存放。像白茶,保存在常溫狀態下即可。
  • 四大原因告訴你,玻璃罐存白茶並不可取,圖解正確的存白茶容器!
    沒想到這傢伙,連美食都堵不住她那張大嘴,繼續嘮叨:」別以為結婚是個結束,其實結婚才是個開始——和婆婆鬥智鬥勇的苦難人生的開始。「我挪揄她:「哎,說得這麼哲學,好像你結過婚似的!」她大嘴一撇,白了我好幾眼:「我是沒結過,但我見過的怨偶還少啊?比如不戒和尚和啞婆婆,胡青牛和王難姑,苗人鳳和南蘭 ,嶽不群和寧中則......."
  • 買了十幾餅白茶,平時應該怎麼存比較好?注意這4點,白茶才安全
    最近幾天,剛巧有位茶友過來諮詢。 「買了十幾餅白茶,平時應該怎麼存比較好?」 認真說起來,漫漫藏茶歲月裡,該如何存好茶,還真是個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