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冷凍,紅茶冷藏,巖茶、白茶、普洱常溫保存?這麼存茶就廢了

2021-02-27 白茶大課堂

《1》

有位外省的茶友,提到了綠茶保存這件事。

他說,前兩年有位朋友給他送了一盒西湖龍井,現在再打開發現裡面的茶葉顏色全變了。

由原來的翠綠隱黃,變成暗綠色,顏色看起來半新不舊。

看著這古怪的顏色,這位茶友就想詢問,這盒龍井還能喝嗎?

當時給他的建議,是最好不要喝。

單就綠茶的保質期而言,兩年前的綠茶放到現在,早已經過期了。

更何況,綠茶以嘗鮮為主。

喜歡喝綠茶的朋友,每當遇到新茶上市時,新茶要少買,勤買,不宜一次性購入過多。

並且,將綠茶買回家後,要儘量放在乾燥無異味,避光,低溫的環境裡。

儘早飲用,更能嘗鮮。

提到低溫存茶的話題,想到之前看過的茶葉儲存講究的介紹。

說的是「綠茶冷凍,紅茶冷藏,巖茶、白茶、普洱常溫保存。」

究竟六大茶類裡哪些茶適合放冰箱,而又有哪些茶壓根不需要呢?

《2》

綠茶需不需要放進冰箱,冷凍保存?

大可不必。

沒有經過發酵的綠茶,內部的葉綠素等物質保留豐富,衝泡後能體現「綠葉清湯」的特徵。

而葉綠素對溫度變化較為敏感,在高溫狀態容易分解。

在後期存茶時,為更好留存綠茶的色香味,最好是放在低溫環境下冷藏保存。

但需要區分的一點是,冷藏≠冷凍。

通常而言,儲存綠茶的外界溫度,位於6、7℃以下即可。

不需要放到零下冷凍,過低的溫度狀態下,水汽凝結。

化成冰霜,附著在幹茶表面。

這對綠茶的防潮防水保存,沒有益處。

通常,在大型的綠茶存放倉庫裡,會建專門的冷藏間存茶。整體的存茶環境,乾燥,陰涼,避光。

從多方面的條件看,極為有利綠茶的風味保鮮。

不過,在平時的家庭生活中,不少茶友在存放綠茶時,會放進家用冰箱裡。

放進專門的冷藏格內,低溫保存。

這樣的做法,出發點本身並沒有錯。

但需要留意的是,乾燥的茶葉極有很強的吸附性,容易吸收外界的雜味異味。

如果家中冰箱內,擺放了過多的雜味,異味明顯時。

再將綠茶直接存放其中,好茶串味變質的風險很高。

對此,將綠茶放進冰箱冷藏時,最好是分清情況。

要是茶葉本身沒有拆封,採用的是嚴格的真空密封包裝,可以安心將茶葉放進冰箱冷藏。

要是已經拆封過後,沒有辦法原樣密封時。

最好是將剩下來的茶葉儘快飲用,才是上選!

《3》

在家存茶時,紅茶要不要放冰箱冷藏?

不需要。

全發酵的紅茶,整體風味表現相對穩定。

茶青鮮葉內部的茶多酚,葉綠素等物質,在紅茶的制茶發酵過程,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轉變。

最終製作出來的幹茶,顏色並非以綠為主。

像是紅茶鼻祖裡的正山小種,它的幹茶條索上就看不到絲毫綠意,而是以深褐,黑褐二色為主基調。

相對不發酵的綠茶而言,經過全發酵的紅茶,整體的色、香、味等外在表現,一定要更穩定不少。

所以,在絕大部分的情況下,紅茶壓根不需要放進冰箱冷藏。

尤其是經過傳統工藝加工的,採用馬尾松特意燻制出來的正山煙小種,它具有獨特的桂圓乾香、松煙香等獨特香型。

那股子溫暖、甘香、迷人的氣息,一旦放進冰箱冷藏後,容易被冰箱內部的「綜合氣味」所幹擾。

是以,品質優秀,質量穩定的紅茶,沒有放進冰箱冷藏的必要。

採用密封、乾燥、陰涼、沒有異味的存茶環境,也能讓紅茶維持一定的可保存時間,不易變質變味。

不然,直接將紅茶放進冰箱裡,內部的水汽和雜味,會對紅茶的鮮醇本色帶來很大的隱患。

將紅茶放進冰箱內儲存,不僅不能發揮正面積極的效果,反而會加劇好茶存壞變質的風險!

《4》

焙火的武夷巖茶,為什麼不適合放進冰箱內?

這背後,說來話長。

福建的烏龍茶派系裡,有對雙生花。

一為閩南烏龍,最有代表性是安溪鐵觀音。

一為閩北烏龍,武夷巖茶歸入為其中,大紅袍,水仙,肉桂等陣列組合,聞名茶界。

有關茶葉要不要放進冰箱?烏龍茶裡最常見的說法是。

清香型的鐵觀音,最好是放進冰箱冷藏保鮮。

而經過焙火的大紅袍,水仙,肉桂,則千萬不能放進冰箱裡。

為什麼同樣是烏龍茶,它們兩者之間的存放要求,卻有明顯的不同呢?

原因是,清香型的烏龍茶,它的加工經過了改良。

它的發酵程度,明顯的降低了。

看起來,顏色外觀與綠茶十分接近。

以至於不少新手在一開始喝茶時,容易將這類清香型的鐵觀音,誤認為是綠茶。

同時在風味表現上,它的花香清新,蘭花香明顯,以鮮爽為主流。

為了「保鮮」起見,清香型的鐵觀音的保存和綠茶相似。放進冰箱內保存,儘早飲用為好。

而武夷巖茶,與之截然不同。

巖茶的繁複加工步驟裡,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在於焙火。

武夷焙法,實甲天下。

一款巖茶,要是沒有經歷焙火的考驗,難以實現色香味醇,活甘清香的風味。

焦糖香、烘焙香、堅果香等香型魅力,難以體現。

對於一款經過高溫焙火的巖茶而言,一旦放進冰箱冷藏後,它的獨特風味反而會走下坡路。

所以,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角度看,武夷巖茶著實不宜放進冰箱內!

《5》

為什麼說,普洱和白茶最好是常溫儲存?

原因是,它們倆的後期儲存時,還要經歷轉化。

由新茶向老茶的進發過程裡,低溫的冰箱冷藏環境,沒有任何的益處。

反而,會拖住它們的陳化後腿。

長期儲存白茶、普洱時,冰箱存茶的不利之點,在於三處。

首先,冰箱內部多雜味。

冰箱與茶葉的存放之間,是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關係。

拋開多生鮮,雜物的普通家用冰箱不提,哪怕是專門用於存茶的冰箱,仍舊會有不少異味存在。

這些異味的來源,包括了冰箱內部的金屬、塑料元件等,以及長時間密閉帶來的悶味。

而乾燥的茶葉,吸附性強大,容易受到外界的雜味幹擾。

此外,在白茶、普洱的外包裝上,由於後期的儲存轉化需要,它們不像綠茶、鐵觀音等,鮮少有出現真空包裝的形式,難以對冰箱內部的雜味,提供100%有效的抵擋。

所以,為了避免好茶串味,它們完全不適合放進冰箱內。

其次,冰箱運行的過程中,水汽多。

不論是將茶葉放進冷藏,或者是冷凍,冰箱內部的水汽都極重。

而乾燥的茶葉極為怕潮,容易吸附水汽。

是以,若非是用真空包裝嚴實防護的前提下,好茶一般輕易不放進冰箱。

以免得,無緣無故的受了潮,變了質,徹底不能再飲用。

最後,冰箱內部的低溫,不利普洱和白茶的後期轉化。

冰箱內部的氣溫,很低。

哪怕是冷藏間,往往也是常年處於6、7℃以下,又冷又潮溼。

而低溫環境下,不利於白茶內部的活性物質,進行酶促氧化。

同時,對藉助微生物完成後期轉化的熟普等茶葉而言,低溫環境同樣不利存茶。

所以,對這兩類可以長期儲存,不斷陳化的白茶、普洱,常溫乾燥保存,更為有利!

《6》

一場秋雨,一場降溫。

南方秋季的雨,少有酣暢淋漓的時候。

之前在武夷山時,因為下雨,天氣不便。

所以,沒能應邀去一位老友那拜訪,參觀他家的茶廠。

朋友說,這無妨。

總有些時光,需要用來等待。

坐下來,一起喝一泡今年的水簾洞肉桂。

聽雨,喝茶,在濃鬱的焦糖香,桂皮香的包圍下,愜意又舒爽。

飲茶,不同的場合下,能品嘗出不同的感受。

而存好茶,不同個性,不同脾氣的茶葉,它們可不能一股腦兒全放進冰箱裡。

分清情況,具體分析,是存出好茶的關鍵所在!

• end •

小陳茶事旗下白茶公眾號「白茶大課堂」出品

微信號:cunguchen2020

每天一篇白茶原創小知識

讓您更懂白茶!  

想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可以購買《白茶品鑑手記》

首批500本僅24小時售罄,
現在購買,還有機會獲取村姑陳籤名手書。

……


……

 ↓長按二維碼,關注白茶大課堂↓

這款茶是被老茶友們催著上架的。
一款茶被茶友催著賣,
於村姑陳而言,還是史上第一次。
今年的春壽眉,
因為長時間的倒春寒天氣,
茶樹凝而不發,產量實在是低,
低到四五年來的最低值。
湯水瑩白如玉,入口清甜,回甘中花香盈盈。
湯中的香氣是一股冷香。
像是山泉水的那般沁涼甘甜。
水細滑,柔柔的,滑滑的,嫩嫩的。。
2020春茶爆款之一
2020高山一級春壽眉《花弄影》
分為1斤特惠裝和4斤收藏裝
目前正在火熱售賣中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2020一級春壽眉《花弄影》,溫柔花香裡的牡丹之影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搶購2020高山一級春壽眉《花弄影》吧!

相關焦點

  • 巖茶、白茶、紅茶、綠茶、普洱茶,別都放冰箱儲存,不然代價很貴
    說的是「綠茶冷凍,紅茶冷藏,巖茶、白茶、普洱常溫保存。」究竟六大茶類裡哪些茶適合放冰箱,而又有哪些茶壓根不需要呢?《2》綠茶需不需要放進冰箱,冷凍保存?大可不必。通常,在大型的綠茶存放倉庫裡,會建專門的冷藏間存茶。整體的存茶環境,乾燥,陰涼,避光。從多方面的條件看,極為有利綠茶的風味保鮮。不過,在平時的家庭生活中,不少茶友在存放綠茶時,會放進家用冰箱裡。
  • 綠茶、普洱茶、黑茶、白茶、紅茶、巖茶,哪些適合放在冰箱保存?
    通了電的冰箱,可以冷藏、可以冷凍。冷藏室的溫度,在5℃左右,恆溫低溫狀態,可以讓食物變質的速度變慢,從而保證茶的新鮮度。冰箱,就像是玻尿酸,可以減緩衰老速度,但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後遺症。比如打了玻尿酸,臉會變得僵硬,表情生硬,看著沒有生氣。冰箱存茶的後遺症,還不少。
  • 大紅袍存冰箱,紅茶放5年,白茶普洱隨便存,別存壞了好茶才後悔
    之前還有外地茶友問,「收到一盒別人送的大紅袍,該放冷藏還是冷凍?」 剛一看到留言,徹底傻了眼。 焙過火的大紅袍,壓根不用放冰箱! 提起存茶的那些事,有太多前車之鑑在前。
  • 一語道破,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巖茶,什麼時候才適合喝?
    第一種,綠茶,鐵觀音,茉莉花茶,喝越早越好。第二種,巖茶,紅茶,褪火兩三年後喝。第三種,白茶,普洱,黑茶,久存無妨。到底這份大神喝茶秘籍是對,還是不對?花茶並非是六大茶類裡特定的某種茶,而是屬於再加工茶。製作花茶的茶坯,可以是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普洱等,並無固定。市面上茶友們最熟悉的花茶,非茉莉花茶莫屬。
  • 家裡有好幾種茶,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應該怎麼保存才好?
    同時,也給存茶出了大難題。 前兩天,就有相熟的茶友,提了他的存茶困惑。 「家裡有好幾種不同的茶,該怎麼存放比較好?」 「有自己常喝的白茶、紅茶,也有親戚朋友送來的綠茶與普洱。」
  • 綠茶、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它們的適飲期在這裡,別耽誤了
    烏龍茶, 它屬於半發酵茶,最常見的特徵,是它保留了綠茶的鮮爽,及紅茶的醇厚,是一款較為中庸的茶,加上產地多,工藝多變,更給烏龍茶平添了幾分趣味性。紅茶,全發酵茶,經過全發酵後,茶葉當中的茶多酚被大量氧化分解,最大的特點是茶湯醇厚,香氣方面,像正山小種一類,擁有獨特的桂圓香,傳統煙燻工藝的小種紅茶,還有一股松煙香。
  • 綠茶、白茶、巖茶、紅茶、普洱,為什麼有的茶几千元,有的幾十元
    看著這串數字,你只能驚呼:這茶,不是一般人能喝得起的。關閉頁面,到了另外一家店裡,居然看到了一餅茶才賣9塊9,也是古樹茶。這價格上的差別,好像坐過山車一樣,讓人驚訝,一時半會難以消化!其實,不僅僅是普洱茶和綠茶,白茶、紅茶、巖茶,沒有一種茶類,可以置身事外。
  • 除了白茶、黑茶,綠茶、紅茶、鐵觀音、巖茶,能不能存放很多年?
    還有一茶友,對桐木傳統工藝製作的煙小種,稱讚有加。 「這是我目前喝過的,最有特色的紅茶,煙燻味很舒服,有燻柿子幹的甜味,很適合秋天喝的一款茶,但我有個問題請教:煙小種能不能像白茶一樣,存很多年呢?」 存茶,顯然成了每一位茶客喝茶旅途上,都要學習的一課。
  • 放著不管,紅茶、巖茶、白茶、普洱茶,過個3、4年也會更好喝?
    及早飲用,落肚為安,方才是喝巖茶的正途。不然,被套路進老巖茶收藏盲區裡,只會令人失望與吃虧。《3》放了3、4年的紅茶,還能喝嗎?不推薦喝。縱觀茶圈看,目前在市面上沒有「老紅茶」一說。紅茶與綠茶黃茶一樣,是講究及早喝的代表。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枝頭無花空嘆息。
  • 紅茶發酸,綠茶青味,巖茶炭味,白茶倉味,這些劣質茶信號請收好
    優質巖茶本來應該具有的巖骨花香,活甘清香,色香味醇, 一應隨風而逝。最後,白茶裡聞出焦味時,這款茶受到做舊傷害的嫌疑很重。白茶的加工,沒有殺青,沒有揉捻,沒有焙火。基礎的步驟,不過在於萎凋和烘乾。如果是只殺青,不焙火,直接將「走水茶」、「毛茶」拿出來銷售,這些品質不穩定的半成品巖茶,就很有可能會發散出青味。其二,保存不當,也會導致巖茶出現青味。武夷巖茶的受潮返青,讓眾多茶客頭疼不已。
  • 別人洗茶我也洗,無論白茶、巖茶、普洱、紅茶,逢茶必洗有錯嗎?
    人云亦云,逢茶必洗。除了喝功夫茶,用蓋碗/小壺泡白茶、巖茶、鳳凰單叢、紅茶、普洱時,習慣性的洗一回茶外。甚至連用玻璃杯泡的綠茶,都要想方設法的洗一回茶。或是快速用熱水衝洗,或是浸泡十幾秒後出湯,總之連主打清新鮮香風味的綠茶,也要徹底洗個遍。
  • 綠茶、白茶、紅茶、巖茶的最佳飲用期來了,趁著假期的尾巴喝一杯
    茶,大俗大雅。既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所需,又是琴棋書畫詩酒茶裡的高雅消遣。飲茶,能靜心養氣,舒緩身心。更何況,小長假結束後,正式進入深秋。茶圈裡的熱門茶類,綠茶、紅茶、白茶、巖茶等。新鮮採下來的茶青要及時殺青,阻止茶多酚的氧化,讓綠茶的清香鮮爽風味得以保留。歷來,作為茶界的「小鮮肉」,綠茶尤為注重外形和色澤。風味上,追求清純清香,淡雅清芬。如此個性特點,決定了綠茶壓根不適合久存,而是趁早喝新茶嘗鮮。
  • 「適合長期保存」的茶有哪些?
    烘青、炒青綠茶,製成後一般放10天左右退火後就可以喝了,此時口感最協調,且喝了不容易上火。 蒸青綠茶、抹茶之類的,這類茶的最佳飲用時間只有2~3個月,製成後越快喝越好。 鮮嫩的白毫銀針後儘快飲用更佳。雖說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但喜歡銀針的鮮爽味的朋友們,還是趁早喝為好。
  • 茶要怎么喝?高級的保存方式讓你的茶好喝百倍
    老茶的概念,並是不近年來才有,以往在民間,早就有存老茶治病的傳統。可以長期存放的茶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耐得住久藏,就代表內含物質足夠的豐富。在正常而合理的存儲環境下,物質發生一些變化,讓茶形成了更為深厚、豐富的品質特徵。 武夷巖茶適合存放,「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說的就是足火的武夷巖茶隔年火氣退去會更好喝。
  • 喝茶閒話│茶要怎么喝?高級的保存方式讓你的茶好喝百倍
    白茶可以久存眾人皆知,不僅有獨特的保健價值,更是形成棗香、藥香等獨特口感,耐人尋味。一般存老白茶以嫩度較低的白牡丹、壽眉為主。普洱生茶和熟茶,都具有耐久藏的特點。老茶口感層次更豐富,滋味更濃醇,這是新茶所不能比擬的,也是普洱茶具有投資價值的根本原因。
  • 黑茶、綠茶、普洱茶、白茶、紅茶,有些茶喝前請洗一洗!
    不知從何時起,洗茶成了衝泡的必要步驟,不管杯中衝泡的綠茶、白茶還是紅茶、黑茶,要是不洗茶,會讓人覺得:「咦,你怎麼這麼不懂禮儀,怎麼茶都不洗就直接給我喝?」不洗茶,真的就不知禮儀嗎?非也!關於茶喝之前要不要洗茶,一直以來都爭議不斷。有支持洗茶者,認為喝茶必須洗,不洗喝不下。
  • 六大茶類中,綠茶、白茶、紅茶、巖茶,分別需要什麼水溫衝泡?
    「綠茶和白茶都很嫩,水溫是不是要降低到85℃?巖茶和紅茶可以用沸水嗎?」 面對茶友的一連串問題,三言兩語肯定是說不清的。 於是,今天就專門來說一說,六大茶類中,綠茶,白茶,紅茶和巖茶,分別需要什麼水溫衝泡?
  • 紅茶、白茶、普洱茶、巖茶,如果過了包裝上的保質期,可以喝嗎?
    並且各家不同的茶企茶廠,在給自己的產品標註保質期時,往往會按自家的情況定。故而,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普洱等,它們的保質期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不過從市面上的常見情況看,能從茶葉的外包裝上看到標註的保質期要求不同。
  • 紅茶冷藏儲存是「廢動作」?這些知識盲點越早知道越心安!
    義芳君說茶 | 第747期原創茶說最近,義芳君在問答上有個將近75W閱讀量的爆款回答,專門探討「茶葉要不要放冰箱裡」的問題。不少茶友看了回答之後,在評論區裡給義芳君留言,詢問全發酵的紅茶究竟需不需要冷藏?
  • 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普洱茶,怎麼泡好喝?請掌握正確投茶量
    泡茶事先不稱重,隨手抓茶泡茶,壓根就是很不專業的做法。準確的泡好茶,完整的感受一泡好茶的最佳風採。那不論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黑茶、青茶等等,掌握好合適的投茶量,特別關鍵。其四,不同的茶葉不同的茶,擁有不一樣的個性。我國傳統的茶葉,可以分成六大類。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黑茶、青茶。六大類茶之間,加工方式不同,發酵程度不同,口感滋味特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