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第一大縣:人口超50萬,縣名源於康熙皇帝

2020-12-21 哀哉漢唐

公元1681年,此時為清朝康熙二十年,康熙皇帝在第二次北巡途中大手一揮畫了一個圈,將多達14000平方公裡的草原劃為皇家獵苑,稱為木蘭圍場。此後,每年的秋季康熙皇帝都會前往木蘭圍場進行狩獵,一則鍛鍊王公貴族的騎射能力,二則加強對蒙古地方的震懾及管理,即俗稱的「木蘭秋獮」,成為了清朝中前期的一大盛事。

康熙皇帝每年秋天前往狩獵的木蘭圍場,位於今天的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北部,而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的縣名亦源於木蘭圍場。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位於河北省最北端,縣境東、西、北三面被內蒙古自治區的喀喇沁旗、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多倫縣環抱包圍,南與本省隆化縣、豐寧滿族自治縣接壤,是華北地區通往內蒙古交通要道之一。

鮮卑時期

圍場縣境,商朝及西周時為東胡人聚居地,春秋時期與燕國為鄰,戰國時期燕國向北開拓疆土佔有了今境南部地區,秦朝統一後屬漁陽郡、右北平郡轄境,漢朝時屬鮮卑人聚居地,魏晉時期先後屬鮮卑宇文氏、鮮卑慕容氏勢力範圍,北朝時屬庫莫奚人聚居地。

契丹時期

唐朝建立後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設立都督府,今境南部屬饒樂都督府、北部屬松漠都督府,唐朝中後期淪為契丹人勢力範圍。契丹建國後,今境分屬松山縣、利民縣管轄,松山縣治所位於今赤峰市區西南部,利民縣治所位於今隆化縣北部。

金元時期

金朝滅遼後,今境分屬松山縣、長興縣、興化縣管轄,長興縣治所位於即寧城縣西部,興化縣治所位於今承德市西南部。元朝佔有此地後,今境分屬松州、惠州、興州興安縣管轄。明朝建立後,實行衛所制度,前期屬開平左衛管轄,後屬諾音衛管轄,明朝中期屬蒙古韃靼勢力範圍。

圍場時期

清朝初年,今境為蒙古喀喇沁、翁牛特、敖漢等部落的遊牧地。公元1677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北巡時即達到此地,認為是形勝之地並大加讚賞。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第二次北巡,以「喀喇沁、敖漢、翁牛特諸旗敬獻牧場」 的名義劃定了14000 多平方公裡的圍獵場所,正式設置「木蘭圍場」,並定下了「木蘭秋獮」的政治制度,前後持續了長達140年之久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42承德府《行宮·圍場附》:木蘭圍場「國語(滿語)謂哨鹿曰木蘭,圍場為哨鹿之所,故以得名」。

道光三年即公元1826年,道光皇帝下旨廢除木蘭秋彌,木蘭圍場解除禁制,允許百姓入內開荒。到了光緒三年即公元1877年,清廷設立糧捕廳,又稱為圍場廳,衙署設在今四道溝鄉二道溝村,公元1880年衙署移至今克勒溝鎮,公元1903年糧捕廳改為撫民廳。

圍場縣

公元1912年清朝滅亡,中華民國成立後對全國的行政區划進行調整,全面廢除州、府,同時設立了一大批新縣。1913年,正式設立圍場縣,縣名源於木蘭圍場,1930年縣城遷至錐子山街即今圍場鎮。

新中國成立後,圍場縣屬熱河省管轄,1956年熱河省被撤銷後,圍場縣劃歸河北省,先後隸屬於承德專區、承德市、承德地區。1989年6月29日,撤銷圍場縣,設立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1993年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改屬地級承德市管轄至今。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總面積9219平方公裡,是河北省面積最大的縣,下轄12個鎮、25個鄉,總人口53.6萬人。

相關焦點

  •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建縣歷史近800年!
    河北省,簡稱「冀」,與河南省相對應,河北省因位於黃河以北而得名。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河北地處中原地區,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稱,是英雄輩出的地方。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下轄11個地級市。
  • 河南省一個縣,人口超80萬,因為雍正皇帝而改名!
    河南作為歷史文化大省,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下轄17個省轄市,濟源1個省直管市。其中,就正陽縣來說,人口超80萬,隸屬於河南省駐馬店市,地處淮北平原,南與羅山、信陽隔淮河相望,東鄰新蔡、息縣,北靠汝南、平輿,西與確山接壤。
  • 河北省沿海第一大縣,名字很容易被念錯,很多村莊名叫「狼窩」
    在河北省唐山市的東南部,有一個很有名的縣,它是河北沿海的第一大縣,總面積達到了1300多平方公,人口不到50萬,它面對大海,海岸線長就有124.9公裡,淺海面積1808平方公裡,環抱著繁忙的京唐港,緊鄰渤海灣的中心唐山曹妃甸。
  • 安徽南部的一個縣,人口不足50萬,名字難認卻很好聽
    安徽省簡稱「皖」,位於中國中部地區,國內流經長江和淮河,安徽於清康熙六年建省,在徽州和安慶享有盛名,現代人口不足50萬人,名字裡有外國人的名字。它位於安徽省最南端,是黃山市管轄下的一個猜縣(猜縣中的猜字是多音字,可以讀作「x」和「sh」,在這裡應該讀「sh」,因為筆畫很多所以不怎麼使用,所以其他人不太好懂,以前被稱為狐狸精,分為九州上古時期,偶縣屬於揚州。
  • 大同「吃香」的邊隅縣城,境內資源豐富,縣名源於趙武靈王墓
    大同是山西最北部的地級市,守衛著山西北部,是山西的「北門」,與內蒙古、河北接壤,大同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大同作為北魏的都城,一度成為當地的經濟文化中心,社會發達繁榮,大同城市建設基礎好,今天我要說的是大同「吃香」的邊隅縣城,境內資源豐富,縣名源於趙武靈王墓。
  • 中國第一大縣在哪兒?人口超巴林,面積超巴勒斯坦
    關於大縣,人們眾說紛紜,沒有什麼權威的說法,因為一個縣「大」,關鍵以什麼為指標?以面積、人口,還是經濟指標,國家沒有制定相關標準。按照評選大城市的標準,人口是關鍵因素,因為是評選城市,建成城區面積(城市化率)也是硬指標,才考慮經濟、文化等。
  • 河北將增一「新轄區」,就在衡水境內,兩縣有望「合併」發展
    有人說,河北的縣級行政區,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密度上,都是最大的,從面積上說,河北的縣似乎不像四川的縣那麼大,但如果從密度來看,河北的縣密度卻遠大於四川的縣密度,而且河北也有這麼大密度的縣級行政區,主要是源於它地處華北平原,平原面積近15平方千米,墾荒難於山區,而要建立一個以其人口規模為指標的縣級行政區,則是可以的。
  • 四川人口第一大縣,名字寓意吉祥已有1400多年歷史,或將撤縣設市
    四川最大的縣,人口最多,名存實亡,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不然就撤縣立市,其實這個縣就是四川省仁壽縣,隸屬於四川省眉山市,註冊人口154萬,居全省第一,全國第三人口大縣,面積2606平方公裡,2019年GDP445億,對於一個縣來說也是不錯的成績,但是因為人口多,人均GDP不高,只能說發展一般,
  • 四川省一個縣,人口超130萬,誕生了一位三國名將!
    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轄18個省轄市,3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108個縣,4個自治縣,54個市轄區。其中,就渠縣來說,人口超130萬,隸屬於四川省達州市,位於四川省東部、達州市西南部,地處渠江流域核心區,與廣安、南充、巴中山水相連,總面積2018平方千米。
  • 河北有個縣,在明清時代走出了近500位太監,包括李蓮英
    河北大城縣,歸屬於今天的廊坊市管轄。這是一個普通的平原縣,看起來沒有什麼不同,但在明清時代,這個縣走出了近500名太監,其中有不少在中國近代史上非常有名。比如晚清時期的崔玉貴、李蓮英、李雙喜、李玉等都是大城人。此外,一直活到建國後的小德張(張蘭德)也是原籍大城的太監。
  • 江西人口第一大縣,有我國第一大淡水湖,是富饒之州,或撤縣設市
    江西省,簡稱宜人, 公元733年玄宗因設置江南西道而成為省名,江西省最大的河流是贛江,因此簡稱, 「從江北看江南,江東在左邊,江西在右邊, 》,又名江右, 江西省是山川秀麗,氣候舒適,資源豐富的內陸省, 公元733年玄宗因設置江南西道而得到了省名,但省名至今不變。
  • 皇帝取的名,連接4個市州,還有2塊飛地!貴州這個縣有多神奇?
    今天@黔微資訊要說的就是貴州的一個神奇的縣。這個縣有多神奇呢?正如標題所言,名字是皇帝取的,連接4個市州,還有2塊飛地,僅此三項,足夠彰顯其神奇了,然而其真正的神奇還不止這些。這個縣就是貴州省遵義市餘慶縣。神奇一:皇帝親自取名「餘慶」這個詞,我們太熟悉不過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副對聯就有餘慶二字:「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
  • 雲南省一個縣,人口超160萬,名字取「鎮守雄關」之意!
    雲南省一個縣,人口超160萬,名字取「鎮守雄關」之意!雲南省簡稱雲(楚),省會昆明位於中國西南邊疆,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雲南省歷史悠久,人傑地靈, 在戰國時代,這裡是楚族部落的棲息地, 在中國古代史上,雲南是「彩雲之南」「七彩雲南」,另一種說法因在「雲嶺之南」而得名, 到2018年底,雲南省共轄8個地級市、8個自治州, 其中,對鎮雄縣來說,人口超過160萬,屬於昭通市,位於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交界處, 歷史上,鎮雄縣這個地名取「鎮守雄關」的意思
  • 茂名管轄的大縣 人口超193萬 幾年前直接撤縣立區
    電白區因多雷電而得名,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合併電白、海昌二郡置電白縣,電白自此以縣稱,2014年,撤銷茂港區和電白縣建制,合併設立電白區。電白區的旅遊資源有中國第一灘、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41.10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221.97億元,增長0.5%,第三產業增加值300.70億元,增長8.2%。
  • 永州管轄的大縣 人口79萬 可以撤縣立市了嗎?
    道縣被評為中華詩詞之鄉、中國龍舟之鄉,道縣入選湖南省旅遊資源重點縣,是湘南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核心區、全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厚樸生產基地縣、全國生豬生產調出大縣、全國能繁母牛養殖示範縣、全國蔬菜產業重點縣、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和中國臍橙之鄉。
  • 河北廊坊很無奈的縣,被譽為「京畿明珠」,發展卻不如人意
    談起河北,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座位於華北地區的省份,自改革開放以來,發展得很快,無論是經濟還是其他方面,河北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2019年GDP已突破3.5萬億元,這一實力在國內雖不是第一,但也處於國內中上遊水平,同時也是華中地區經濟最強的省份,可見河北的潛力。
  • 河北保定「最富有的」縣級市,人口超百萬,是河北中部區中心城市
    改革開以來,我國的城市社會經濟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城市發展布局和結構日趨合理,城市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日益顯著,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今天我們來聊聊河北保定最富有的縣級市,人口超百萬,是河北中部區域中心城市。
  • 安徽一個170萬人口大縣,「華夏第一相」管仲出生於此
    在齊國和齊桓公的霸業中,管仲居功至偉,被後世譽為「華夏第一相」、「聖人之師」。而管仲其人,是周穆王的後裔,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出生於今天的安徽省潁上縣。
  • 河北一縣人口約39萬,被827.1億高鐵「砸中」,未來可期
    城市的壓力比較大,各方面的壓力隨之而來,所以在農村過得比較舒服。所以,希望空閒的時候出去逛逛,走走,解決內心的苦惱,緩解壓力,不管我們在城裡還是在地方,交通都很方便。高速鐵路是人們移動的必要工具。方便快捷,價格比機票便宜,但建設高速鐵路並不是每個城市都有。如果哪個城市內的縣城有高鐵站,這個縣城的實力也比較強。
  • 「京滬二通道」繞開江蘇人口第一大縣?代表建議在沭陽縣設站
    這樣的方案,無意間「繞開」了江蘇人口第一大縣沭陽。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新建新沂至淮安高鐵(經過沭陽),作為京滬輔助通道的組成部分。 澎湃新聞記者袁傑 製圖陸永泉認為,該方案運營裡程較長,同時未能銜接重要經濟節點沭陽縣。他建議,規劃新建淮安至新沂高鐵,起於淮安,經沭陽後終至新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