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茶致病中女友
能否再約你喝茶,
即使在不確定的日後?
人生有多匆忙,你我唯一閒散的
一次茶敘,早沉入時光深處。
我幾次有意的撈起,
只想讓記憶的回甘,
掩蓋探視時光的沉悶。
那個下午就在茶湯裡濃濃淡淡,
你一杯陽羨,我陽羨一杯。
茶色一樣的醇厚濃鬱,
心情一樣的散漫寡淡,
佛陀唯心,現實唯物,
話題卻寬鬆綿長,
隱隱聽見時光磋磨的齒輪嘎嘎的聲響。
那個下午就在茶湯裡濃濃淡淡。
那份閒適,多年前早被你我忘卻。
我這個冷情之人,
總會被夢裡的清冷吵醒,
現在是你突然爆發的疾病。
能否再約你喝茶,
即使在不確定的日後?
眼下,你真理一樣瘦弱而倔強,
眼睛也益發大了,淚水流淌處,
人生這杯茶,你正獨自泡到痛處。
再致病中女友
她往前走,越過我們。
她不是第一,下一個是誰?
急驟衰老的容顏,
更小的,更薄的唇,
更稀薄的短髮似落霞。
想起她,我有種莫名的痛,
還會回到那些原點,那些有她的場景:
初識、郊遊、吟誦、閒談,
一場場由心的出發。
但她獨自往前走了。
她曾經過了什麼,天全知道。
她還會經過什麼,天全知道。
只是曾經的堅持,如飛速消化的餐點,
曾經的意氣,也如同喝茶八卦。
她受過的苦,仍在大地上複製,
世間日月也無非短到崩潰或長到絕念。
溫泉寺
那麼多人來了又走了,隱入時光隧道,
我來的時候,他們被我集體深挖一遍。
溫暖的或清冽的,熱鬧的或冷寂的,
泉湯裡模糊的臉寵與梵剎前疑惑的身影。
我邊挖邊感慨,噓唏時忽見羅漢松下一位老者,
他眼裡仿若實質的糾結有濃蔭流淌。
類似於早年的缺憾,類似於悵茫或徘徊,
類似於人類一種普遍的嘆息。
他也在慢慢轉身,也在慢慢消失。
在秋陽的清冷裡,我順手也將他挖了一遍。
曲水流觴
春風千裡,盛不滿這小條彎曲的流水,
雅事無數,我卻只是過路的俗人。
俗人也想懷古,也想低頭沉吟或舉杯暢飲,
與時光深處的古人遙相呼應。
也想有三五知已,任惠風吹透腮紅,
茂林穿插多叢修竹和窈窕身影。
也想有一杯酒,停在我的面前。
而醉就是風雅,附庸亂飛的裙擺。
哪怕多年後,誰也不記得我也有詩,
詩意空空,裡面的有情人本是夜半虛設。
哪怕無數次重回這片流水,四顧茫然,
仍無人陪我看周邊殘荷,將破敗進行到底。
經年
與岸邊的樹長久地凝視,
風吹過,眼神與水波同時晃蕩。
或者慢走,寂靜裡,
她拖沓的步子有細緻的回聲。
也可以長久地坐在屏幕前,
看別人的故事,不再代入。
在漫長的生存期裡,
這個女子沒有太多的自娛。
但是仍可以折騰或回溯,
或者重拾被阻隔的零星片斷。
那些碎片,剎那流轉的情緒。
那些可以拿來重新掂量的交集。
比如與誰同騎單車,談論睡眠與胖瘦。
比如閒敲棋子,鋒芒盡在相讓裡。
比如突然變壞的天氣裡糟糕的脾氣,
突然被詢問及置之背面的質疑。
想起那些被遮蔽的傷感和真相。
想起辭世經年的人和今早園裡萎謝的花朵,
她不語,仿佛仍能掌控所有的境遇。
繼續扮演著她的閱盡風霜。
小區午後
小區午後的閒適裡有一份靜寂,
需要有人進駐或造訪。
也許可以是一雙年老的殘腿,
從小區新布置的假山慢慢移向狹長的池塘。
也許可以慢慢看過去——
高大的柚子樹上無人採擷的酸柚子,
有好看的色相。蔦蘿松爬出了誰家的
柵欄?芭蕉的老葉子在枝幹上無力掛垂著
無意碰觸著更低處低調的串串紫蘇。
被紅花繼木圈圍的日常有些擁擠,
叫不出的鳥或野貓在見縫插針。
連排別墅的小庭院裡那些鞦韆躺椅茶桌,
不同陽臺裡擺著的各式綠植,
在這個共同的秋景裡一起招搖。
短衣長發的女孩踩著輪滑,像翔鳥
倏忽不見。安寧剛剛好,
安寧就是此刻的靜寂,而你融入。
也許還有一份額外的自在,
鋪滿睡蓮與殘葉的池水裡一池碎雲妖嬈。
拱宸橋
那個內心彆扭的人,斜靠河欄,
他的悲傷不達眼底,他有一份洶湧需隨流水紓解。
那個同行的人,表面的安靜是一件素淡的外衣,
她仍被一份燥熱左右著,她仍需彎下腰來面見流水。
我不是單純的觀景者,水道繁忙兩岸繁華,
每一份熱鬧都會擠我一個趔趄。
但相比河水的舒緩,我更留戀她不斷的分叉與交匯,
那裡,經過的人似乎有了另一種未來。
相比譁譁的流淌,我也更愛兩岸的市井,
拱橋上密集的行人,像水滴終歸於流水無序。
榮榮,女,原名褚佩榮,1964年生,出版過多部詩集及散文隨筆集等,參加過《詩刊》社第十屆青春詩會,曾獲《詩刊》《詩歌月刊》《人民文學》《北京文學》等刊物年度詩歌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優秀作家貢獻獎,全國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等。
尋茶記第四回|李元勝
終於,尋茶記做到第四回了。第一回2008年落水洞,第二回2020年易武正山全部售罄下架,絕版!第三回2019年邦東也深受茶友好評。
去年是普洱茶人最難的一年,新茶老茶銷量不佳,向我求助的朋友很多,都希望我去挑幾款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我利用年底的時間,從10多款茶樣中挑出了這款2008年勐宋,已經七次茶人測評,結果都是空前一致的驚喜。 勐宋有著西雙版納海拔最高的群峰和山寨,目前有著多個極受追捧的山頭茶,由於交通不變,十多年前,山區沒有初制所,所以茶農按傳統制茶方法在家中制茶,茶葉自帶煙香。煙香茶一直賣得好,所以這兩年有研發的新煙香茶,但是煙香和茶的融合性遠遠不如茶農的傳統自製老茶。 這款茶正是名茶山的正宗煙香老茶。測評中,大家的共識是,本茶茶氣十足,煙香純正,澀底適度,湯色清澈,回甘快,生津明顯,喉韻豐富悠長。20泡之後,茶湯仍帶果味,耐泡方面超強。 本茶為為357g大餅,每餅有定製包裝紙,每提有棕葉。七餅一提。歡迎來到李元勝私家花園
長按識別即可購買
限量版,僅餘28餅
更多好書請點擊原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