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丨春風和種子的力量 ——農村婦女發展之路原來可以這樣走

2020-12-26 澎湃新聞

今年10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脫貧攻堅路上的巾幗力量」中外記者見面會,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者嶽桂玲,在會上分享了她帶領鄉親們發展智慧農業脫貧致富的故事。

這位來自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鑫鑫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如今雖然榮譽滿身,卻爽朗質樸依舊。十年磨一劍,嶽桂玲一路創新創造,帶出全國巾幗脫貧示範基地,成就「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培養巾幗科技特派員20多名,帶動全旗500多名農村婦女增收致富。

2010年,就在嶽桂玲註冊合作社的同一年,黑龍江省青岡縣連豐鄉五排四村婦聯主席祝秀敏也走上創業之路。後來,她領辦青岡縣連豐鄉吉臣農作物特色種植專業合作社,與黑龍江省農科院合作,從事富硒有機小米、綠色大豆種植和農產品電子商務,一路造就全國巾幗脫貧示範基地,自己也當選中國婦女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同樣都是產業扶貧領頭雁、鄉村振興排頭兵,嶽桂玲與祝秀敏,原本各安一隅素昧平生,獨自放飛創業夢想,成就各自出彩人生。令她們始料未及又無比欣喜的是,經由全國婦聯組織實施的「農村婦女素質提升計劃」示範培訓,不僅她們的人生有了交集,而且得遇來自全國各地的創業姐妹結緣同行……

01

巾幗培訓:弦歌未曾輟 薪火正相傳

作為一項強基固本的基礎性工程,農村婦女培訓,事關農村婦女素質提升、農村人才培養、農業農村全面發展。改革開放40餘年,全國婦聯始終高度重視農村婦女培訓工作,可謂一路弦歌不輟,薪火相傳。

回望來時路,從1978年至1988年,農村婦女培訓工作借改革開放春風揚帆啟航。配合教育部門,婦聯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掃盲識字班和生產服務專業學習班,引導婦女脫貧致富。

1989年,全國婦聯與農業部、林業部等12家部委共同發起全國農村婦女學文化學技術、比成績比貢獻活動,農村婦女發展工作步入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跨部門合力推進時期。1996年,配合國家科教興農戰略,婦聯又組織開展「千萬農家女百項新技術」活動。

從2000年至2017年,全國婦聯培訓工作重點轉向以婦女需求為導向,針對農業生產一線、農村婦女富餘勞動力和具備一定創業基礎的婦女,分別開展實用技能、轉移就業和創業創新培訓。

時間的針腳,見證化蛹為蝶的成長。嶽桂玲和祝秀敏,都是這一時期就陸續結緣全國婦聯組織的巾幗示範培訓,由受益到分享,由參與到傳授,從問道尋師到答疑解惑,成為喚醒後來者的春風、播撒新希望的種子。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有號召,婦聯有行動,全國婦聯隨即開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其中的重頭戲即是實施「農村婦女素質提升計劃」,明確動員農村婦女積極參加培訓, 促進婦女平等享有普惠性政策資源;加大網絡教育培訓工作力度, 增強農村婦女網絡學習意識;面向農村婦女骨幹、基層婦聯幹部和返鄉下鄉創業女大學生、女農民工等群體,開展現代農業實用技術、電子商務、鄉村旅遊、手工製作等示範培訓。

與此同時,全國婦聯積極與農業農村部合作,陸續推進新型職業女農民培育試點工作,啟動農村婦女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開展高素質女農民培訓,帶動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婦聯全面開展各類示範培訓。

擷鏗鏘玫瑰而育之,擇巾幗英才而用之。自此,一批又一批紮根鄉土的創業女性,相繼聚攏在婦聯組織及其巾幗示範培訓旗下。她們腳下有泥土,眼裡有光芒,心中有熱血,奔走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最前沿。

02

婦女創業:鳳去鳳又回 梧桐樹下棲

畢業於湖南農業大學的何婷婷外表文弱,但湘妹子「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的本色卻在。2009年,身懷六甲的她辭職回到湖南省桂東縣創業,承包300多畝山地從事生態養殖,2012年牽頭成立桂東縣順民養豬專業合作社。2017年她主動請纓籤約委託幫扶對接8個村195名貧困戶,今年又增加幫扶314戶400名貧困戶。

鳳去鳳又回,婦聯「娘家人」猶如引鳳來儀的梧桐樹,蔭護何婷婷一路風雨兼程。2014年生豬價格跌入低谷,部分社員一度想要退出生豬養殖。發展關鍵期,婦聯「娘家人」看好她的示範帶動能力,當年授予桂東縣順民養豬專業合作社「湖南省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稱號,2015年又推薦她成功申報「全國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2016年何婷婷當選湖南省郴州市婦聯第五屆執委,成為婦聯改革的受益者。

眉目含春,名如其人。重慶市潼南區太安鎮韋家社區知親家庭農場主張甜,也是一位返鄉創業的「甜妹子」。張甜的創業之旅始於2012年,同樣得益於婦聯「娘家人」的慧眼識珠,幫助協調解決融資難題,50萬元的無擔保、無抵押貸款適時紓解了張甜的資金壓力。知親家庭農場就此駛入生態田園綜合體發展快車道,先後獲評「全國巾幗示範農家樂」以及全國農場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與建設項目農業科技示範基地等殊榮。2017年,張甜當選重慶市婦聯農村發展部兼職副部長;2018年到京參加全國婦聯「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創業帶頭人培訓,成為全國婦聯受訓學員大家庭一分子。弄潮搏浪得心應手的張甜,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面前依然凱歌高奏,產銷興旺兩不誤,線上線下培訓忙。

同樣受益於婦聯改革的還有安徽省合肥市婦聯執委汪芝梅,這位來自安徽省肥西縣摯愛荷花的「徽姑娘」,身兼肥西縣宇禾水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和肥西縣粑根草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等職,從荷產品精深加工起步,2017年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384人,輻射帶動3縣社員、農戶種植蓮藕七八萬畝。汪芝梅還手把手示範教學,幫助70多名留守婦女自主創業。

創業富民路上不孤單,2017年以來,安徽省婦聯和合肥市婦聯,一路關心關愛這位「合肥市最美巾幗扶貧人」,連續3年給予婦女創業扶持專項資金支持。汪芝梅領辦的公司和合作社先後獲評合肥市「徽姑娘」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合肥市示範農民合作社等,2018年她到京參加全國婦聯「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創業帶頭人培訓。

2016年婦聯改革以來,各級婦聯組織宛如根深葉茂的梧桐樹,老樹春深更著花,成為築巢引鳳吸引返鄉下鄉婦女創業創新的心靈坐標和精神原鄉,致力保駕護航,幫助排憂解難,吸納和凝聚起一批創業有成、經營有方、脫貧有道、富民有術的優秀婦女,服務父老,助力姐妹。

03

發展賦權:有麝自然香 久久自芬芳

川妹子席秋華,紮根重慶市奉節縣白帝鎮前進村。2010年她開始創業試水,從事臍橙綠色栽培與植物管護技術推廣。2016年結緣奉節縣婦聯後,逐步成長為奉節縣巾幗促農標兵,擔任夔妹創業促進會副會長等。到2018年參加全國婦聯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的「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專題培訓時,席秋華的示範帶動能力已為更多人所熟知。

今年金秋臍橙成熟時節,重慶本土電影《橙妹兒的時代》亮相,以多線敘事生動講述偏遠鄉村脫貧攻堅故事,其中農業技術員江文玲一角,便以席秋華為原型。

一步一履痕,把有意義的事做得有意思,是這位以「橙保姆」聞名的科技特派員心心念念的追求。山非一日隆起,席秋華用十年返鄉創業實踐,把自己對生活的理想變成自己的理想生活。

創業決非易事,尤其在遭遇黎明前的黑暗時刻,如何堅持下去,不僅考驗創業者個體人格修煉,更考驗創業者團隊支持系統。正是在這一點上,全國婦聯組織開展的「農村婦女素質提升計劃」以及各類示範培訓,不期然為返鄉下鄉創業姐妹提供了額外的團隊認同意識與社會支持系統。

每期培訓班,畢竟時間短暫,何德何能竟有如此魅力?面對記者疑問,汪芝梅等人均為記者娓娓道出究竟:原來,每期培訓班結業之際,正是姐妹手牽手的故事開始的地方。

汪芝梅2018年就跟培訓班裡同期姐妹有了合作,與上海姐妹合作銷售新鮮蓮蓬,與河南姐妹合作銷售小米等雜糧。在培訓班裡,姐妹們帶去各種各樣的產品競相比美,大家邊看邊評,互相幫著出主意、想辦法。汪芝梅說:「不看不知道,包裝一對比,差距真不小。」來自一線城市的姐妹給了她實實在在的啟發。

河南省蘭考縣喬莊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霞,是全國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帶頭人,也是中國婦女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這位返鄉創業的大學畢業生,自2016年首次參加全國婦聯的專題培訓以來,2018年和2019年也分別參加過全國婦聯組織的不同專題培訓。跟培訓班的學員姐妹互助合作,郭霞也做過,彼此產品對接,互助帶貨銷售。

面對記者,郭霞表示,不同培訓班側重主題不一樣,每次都能有新啟發、新收穫。她盼望全國婦聯能聚攏起歷屆培訓師生資源,為全國各地的創業婦女、姐妹學員提供一個資源整合、信息共享、交流互助的平臺,讓姐妹們有更多機會結識,讓學員們有更多機會交流,讓創業者有更多機會諮詢,讓帶頭人有更多機會求助,讓返鄉下鄉婦女創業創新之路更加行穩致遠。

04

鄉村振興:根深者葉茂 源浚者流長

同樣是全國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帶頭人,山東省禹城市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法月萍,接受採訪時,更多展現出知行合一女博士、擇善固執真行者的思考與選擇。

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畢業後,一直從事高端企業管理諮詢與培訓的法月萍,坦言是受到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感召,從註冊山東三度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起步轉型現代農業的。如今,這位昔日農業的門外漢、農村的局外人,已經領軍構建世界一流水平的蚯蚓全產業鏈,致力打造蚯蚓微生物生態循環工程系統,多方位貢獻鄉村振興事業。

創業路上,法月萍同樣受到婦聯「娘家人」關愛支持,不僅成為全國婦聯示範培訓學員大家庭一分子,而且當選山東省巾幗返鄉下鄉創業聯盟副會長,獲評山東省德州市「三八紅旗手」,當選德州市婦聯執委。

河南省平頂山市綠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秦麗敏立足郟縣紮根鄉土,流轉2300畝土地,經過土壤改良發展富硒農業,種植特色穀物和富硒林果,輻射帶動郟縣長橋鎮、堂街鎮8個行政村。2018年,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巾幗脫貧示範基地等稱號。秦麗敏本人也兩次到京參與全國婦聯組織的示範培訓,成為全國婦聯受訓學員大家庭的一員。

同樣是下鄉創業從事生態農業,英語教師出身的川妹子王夢蘭選擇到廣東省珠海市鬥門區白蕉鎮建起珠海十億人有機火龍果莊園,種植基地2017年擴展到廣東省陽江市,並在當地對接幫扶114戶貧困戶。珠海市婦聯及時服務上門,助力品牌推介,並推薦她參與全國婦聯組織的示範培訓。2019年,珠海十億人有機火龍果莊園獲評全國巾幗文明崗暨廣東省巾幗創業示範基地。

信豐縣半民種農業專業合作社是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山塘村謝日妹領辦的全國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合作社帶動57位建檔立卡貧困戶,3個扶貧車間輻射帶動90多戶農民。2019年3月到京參加全國婦聯組織的「鄉村振興巾幗行動」農村婦女素質提升培訓班後,謝日妹對鄉村振興相關政策的把握、理解更透徹了,這給了她回村後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動力。

婦女創業,不僅需要熱情,更需要理性。在全國婦聯組織的各類專題示範培訓班裡,一批又一批返鄉下鄉創業女性得以「調弦正柱」。有的學員恰逢創業關鍵期,培訓適時提供了知識補充,提供了分析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方向,因為培訓「點撥」豁然開朗;有的學員在創業實操課堂、在現場參觀環節,察覺到自己創業策劃的不足、品牌運營的弱項。更多學員則在互動教學環節、案例分享環節找到自信,在臺上臺下分享交流中潛移默化,實現自身從全國婦聯示範培訓受訓學員到各自所在的巾幗文明崗、巾幗創業示範基地、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培訓講師的角色轉變。

播種有時,收穫有時。實施「鄉村振興巾幗行動」以來,婦聯組織立足當下,深耕未來,整合多元組織資源,拓寬婦女培訓路徑,激活網絡學習平臺,革新培訓形式載體,於無聲處業已發掘、孕育、培植、聚合起一批又一批貢獻鄉村振興、投身鄉村建設的巾幗棟梁。根深則葉茂,本固則枝榮。值此鄉村振興再出發的歷史交匯點,這樣紮根沃土、承接地氣的巾幗棟梁,未來值得更多期許……

內容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特別報導丨春風和種子的力量 ——農村婦女發展之路原來可以這樣走》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深度丨春風拂過希望的田野
    點藍色字關注「新聞株洲」 奮戰一百天 衝刺雙過半 春風拂過希望的田野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備耕正當時。農業工作人員了解糧農的想法和困難後,積極對接省裡的項目,一系列好政策落到了種糧人心坎上。這幾天,宋洪江的180多畝土地,全靠農業部門選派農機隊免費上門翻耕。宋洪江算了一筆帳,往年,每畝農田請人翻耕要花80到100元。今年,搭幫政府的好政策,光翻耕這一項就幫他省了14000多塊錢。
  • 以螺絲釘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婦女小組長 ——全市最美抗疫農村婦女小...
    、落實到人;我積極配合、支持、參與鎮、區、村、組中心工作,當好婦女群眾的領頭羊和服務員;我願意以螺絲釘精神,在關鍵時刻發揮黨員和婦女小組長的作用,發揮榜樣力量,做好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和守土擔責。」 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曾瑩同志強調三點要求:一是要在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恢復經濟社會發展中持續發力。各級婦聯要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積極發揮婦聯組織引領、聯繫、服務婦女的優勢,在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帶領廣大婦女投身復工復產,為服務保障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巾幗力量;二是要強化對農村婦女小組長的關心與支持。
  • 結婚18年,被家暴的農村婦女
    男方看起來個子不高,身材偏瘦,第一印象雖「算不上特別喜歡」,倒也說得過去。而且聽說對方家裡條件不錯,還有一臺電話——這在當時的農村是很少見的。綜合考慮之後,美玲決定再和男方接觸一下,就跟著去了男方的家裡。第一次暴力在此時發生了。那天,美玲本想在男方家裡吃完午飯就回去,但兩家相隔50多裡地,中午12點以後就沒有車了。對方的家人勸其住下,第二天再走,美玲沒多想。
  • 春風萬裡,永綻芳華
    茂名市婦聯致全市婦女姐妹的一封信春風送暖,萬物復甦!在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刻,我們迎來了2020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值此特別的日子裡,茂名市婦聯向全市廣大婦女姐妹致以節日的問候!向全市各級婦聯組織、婦女工作者致以親切的慰問!向關心重視支持婦女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 「疫情背景下的婦女與發展:挑戰與應對」 學術研討會專家觀點集錦...
    發言嘉賓:聶召英、王伊歡■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博士研究生、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 發言題目:《數字經濟時代農村青年婦女的新賦權之路——以農村電商的實踐為例》數字經濟時代,農村電商在工作場所、時間制度、技術門檻以及體力上的非限制性,為農村青年婦女掌握電商知識與店鋪經營權等資源提供了可能。婦女們開闢出一條與傳統生計方式截然不同的謀生之路。農村青年婦女憑藉網際網路知識和技術,進入網際網路市場進行資本積累,實現了以知識和資本為籌碼與符號的新自我賦權:她們的商業意識開始覺醒並且逐漸成熟起來,與男性參與權出現平等化趨勢,對於資源的支配和使用權也發生了重構。
  • 2019「《中國婦女》時代人物」揭曉
    》時代人物特別榮譽代表感言永做文物守護者,譜寫大漠奉獻之歌我衷心感謝《中國婦女》一直以來對我的報導與支持。之前有粉絲說,有位老師在課堂上放我的視頻給學生看,這些在城裡的學生才知道原來稻穀是長在地裡不是結在樹上的。我通過視頻傳遞給大家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作物的來源、傳統的手藝等。同時,也讓外國觀眾通過我的視頻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中國,了解中國的大好河山和文化底蘊。未來,期待有更多年輕人堅持心中的夢想,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主力。
  • 「金蛋」託起農村婦女脫貧夢,雲硯減貧模式了解一下
    雲南網訊(記者 李熙臨 通訊員 彭顯波 李興偉)20年來,陸雲不斷探索「黨支部+公司+農技協+合作社+基地+農戶」「六位一體」產業發展路子,率先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設立「扶貧濟困關愛股」和「敬老關愛股」。她充分發揮科普宣傳、科技培訓、項目示範、輻射帶動作用,用綠殼蛋雞這枚「金蛋」託起300餘名農村婦女的脫貧致富夢,形成「產業扶貧+智力扶貧+愛心扶貧」的「雲硯減貧模式」。
  • 諸城市百尺河鎮中心幼兒園:整合鄉土資源,走特色辦園之路
    白龍山下「好風景」——百尺河鎮中心幼兒園整合鄉土資源,走特色辦園之路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學敏 通訊員 苗青 管政 濰坊報導豐富的自然資源,為農村幼兒提供開放、天然、充滿童趣的活動場所以及學習知識和技能的空間。百尺河鎮中心幼兒園整合利用農村豐富的鄉土教育資源,在環境創設上注重童真、童趣,打造農村特色的校園文化,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努力實踐 「源於孩子的生活,高於孩子的生活,還原於孩子的生活」的新課程理念,走特色辦園之路。
  • 我市婦女創業創新工作登上《中國婦女》雜誌英文刊!
    從積極落實「三免兩減半」幫扶政策到打造婦女就業創業一條街……在上級婦聯的指導和幫助下,安巢經開區婦聯在推動婦女創業創新,拓寬婦女致富渠道方面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脫貧之路。在成為「開心麻花店」的老闆娘之前,周維群是一位地道的農村婦女。每年她跟隨丈夫外出打工,一年中能陪伴老人和孩子的時間屈指可數。「以前這兒是個『空心村』,年輕人幾乎都出去打工了,留下老年人守著一畝三分地,種點水稻和蔬菜,勉強餬口。」貧窮驅使年輕人背井離鄉,政策又吸引他們返鄉創業。
  • 女孩給農村婦女化妝:原來,離開灶臺和田地的她們可以這麼美
    娟子的一個無心舉動,不光是想給她們帶來美麗,同時也希望她們對於生活有更多的熱愛和憧憬。娟子姑娘為農村婦女化妝這件事我覺得非常有意義,也非常了不起。她的一個舉動,喚醒了她們對美的記憶和自信。女性一直被各種標籤所定義。首先是年齡,女人過了三四十歲,沒有魅力可言,沒有追夢的權利,更沒有必要再折騰。但說到底,年齡也只是個冰冷的數字,該怎麼活,還是取決於自己。其次,是身份。
  • ​「疫情背景下的婦女與發展:挑戰與應對」學術研討會專家觀點...
    二是廣大婦女兒童不僅是被保護的對象,更是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力量。三是抗疫中的婦女兒童保護需要有科學化、專業化的引領。目前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正在編制的2021-2030年中國婦女和兒童發展綱要,特別強調了突發公共事件要優先考慮婦女兒童等特殊群體的需求和利益,保障女性參與,提高婦女兒童應對突發事件的意識和能力。
  • 凝聚「她力量」丨沁陽舉行創建「美麗庭院」 助力脫貧攻堅捐贈儀式
    向全市婦女戰線的工作者表示殷切的期望和誠摯的慰問。  全市以「家和院淨人美」為標準,廣泛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團結帶領全市群眾特別是廣大婦女共建共享幸福美麗新家園,活動成效明顯,共評選出「美麗庭院」創建示範村(社區)20個、示範戶300戶,起到了較好地示範帶動作用。
  • 一線·家力量⑮丨七夕,這個和玫瑰有關的故事了解一下(視頻)
    一線·家力量⑮丨七夕,這個和玫瑰有關的故事了解一下(視頻) 2020-08-25 1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村留守婦女化妝後,黃臉婆秒變大美人!背後原因暖人心
    然而,在農村有這麼一群婦女,一輩子都沒有化過妝。他們整日圍著灶臺、田間轉,丈夫外出打工,心裡覺得即使化了妝也沒人看,乾脆就不費事了。一位化妝師決定幫村子裡的女人們化妝。從上妝到髮型再到穿搭,每個人幾乎都要花費一個半小時。
  • 「賢妻」還是「母老虎」: 農村婦女的角色為何尷尬?
    在原子化的村莊中,缺乏結構性力量的約束,村莊內傳統的男性支配結構不再起強有力的作用,這為婦女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提供了可能。婦女根據現代性話語和相關利益訴求自由和獨立時,不會遇到有組織性的對抗和壓制,因此她們所扮演的角色就更容易獨立,她們也更大膽、更能解放自己。
  • ...時強調 以第六產業思維發展莊園經濟 走特色有機之路擴大品牌效應
    褚錦鋒在神農現代農業園區調研時強調 以第六產業思維發展莊園經濟 走特色有機之路擴大品牌效應 2020-08-28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婦聯幹部交流大討論,為新區開發開放和婦女事業發展出謀劃策
    黨員幹部談思路、謀發展、提建議,積極為婦聯組織在實現新區「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加快新區開發建設中貢獻巾幗力量出謀劃策。永遠跟黨走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緊密結合新形勢新任務,採取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的形式精心組織學習研討,各處室負責人結合婦聯整體工作和各自工作實際,在推進高質量發展、落實民心工程、推進基層組織建設、深化「巾幗建功」等方面積極謀劃2021年工作。
  • 新時代婦女扶貧減貧的中國經驗
    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半邊天」力量競相迸發、巾幗風採生動展現,貧困婦女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致富之路越走越寬廣,黨的十八大以來實現脫貧的近1億貧困人口中婦女約佔一半。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各地考察調研中,特別是在進村入戶、訪貧問苦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和貧困婦女在一起的暖心畫面,極大地鼓舞了全國各族婦女同胞奮戰脫貧攻堅的信心和力量。
  • 農村種植草藥艾草,多注意施肥和種子的選取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以農為本一直就是我國的理念,現在政策對於農業也是很大的扶持,於是很多農民都開始選擇種植一些非農作物,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草藥了,尤其是我們身邊,原來被忽略了野草現在已經在大範圍種植,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艾草,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艾草的種植技巧能讓農戶們高採又豐收。
  • 上世紀80年代,理髮店是這樣的。農村婦女幾乎不去理髮店
    而在農村的國營理髮店,使用電動剪的時間比較晚。上世紀80年代,農村婦女幾乎不去理髮店。一般來說,當他們的頭髮長起來的時候,他們就紮起辮子。如果太長,同村的一些巧手婦女幫忙用剪刀剪掉,頭髮長度一直保持到肩膀。剪下的辮子也是一種收入。因此,一些農村姑娘特意留著長發,然後剪掉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