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逛超市總能看到一些新的飲料品牌,或是一些新口感的飲料。雖說飲料市場的品種繁多,但在不少人心中,有些國產飲料曾經代表了某一類品種。比如說起汽水,很多人想到的是健力寶;說起奶茶,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是香飄飄;而說起果汁飲品,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是匯源果汁。
但是,近幾年國產飲料的日子並不好過。比如「國產飲料之王」健力寶曾經一年賣出了60多億,超越了娃哈哈等飲品,而現在卻被不少年輕的消費者認為是雜牌。香飄飄也曾經宣稱一年賣出的杯數能繞地球N圈,可今年被曝出半年只賺了2萬。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代國產飲料巨頭匯源果汁的命運也是一樣的多舛。可口可樂曾經想花179億港元收購匯源遭到了拒絕,後來這一品牌卻被36億「賤賣」了。匯源果汁創始人朱新禮還多次收到了限制消費令,他帳戶下的41億財產也被凍結,並且和女兒朱聖琴雙雙退出了公司董事會。為什麼曾經風光無限的「果汁大王」淪落到了現在這個地步?
匯源果汁是朱新禮於1992年創立的,剛開始的生存也是異常艱難,後來在他的帶領下,匯源果汁突出重圍,慢慢發展成了我國最大的果汁飲料生產商。那個時候朱新禮加緊布局,將產品的銷售網絡擴大到全國各地,同時還和眾多的優質果蔬種植基地形成了緊密的合作。當年國內的純果汁飲料市場,匯源果汁佔有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連續十年蟬聯果汁市場份額的第一名。
其實,當年匯源果汁的銷售模式和三株口服液的營銷模式非常類似,在那個年代都是以「健康」為噱頭打開市場。但是匯源果汁能夠走入千家萬戶,最終靠的是電視廣告營銷。1996年,朱新禮做了讓所有企業家都覺得非常瘋狂的決定,他花了7000萬重金買下了央視新聞聯播5秒標版的廣告權。而正是因為這個大膽的「賭注」,讓全國人民知道了匯源果汁,匯源果汁成為備受中國老百姓喜歡的飲品。
2007年,匯源果汁發展得越來越順暢,還在港成功上市,籌集資金達到了24億元,成為了當年港交所規模最大的IPO。緊接著第二年,可口可樂看中了匯源果汁的前景,想花179億港元買下匯源果汁的全部股份。不過,這場收購案最終因為種種原因以失敗告終。
與此同時,這個時候的行業競爭異常激烈,康師傅、統一、娃哈哈等飲料巨頭紛紛看中了果汁飲料的發展前景,研發新品進軍這一領域,導致匯源果汁的市場被嚴重瓜分。有業內人士表示,那個時候的匯源果汁一心撲在可口可樂的收購案上,因此無暇應對這些飲料品牌的「進攻」,才讓對手得以野蠻生長。
到了2017年,匯源果汁銷售總額是54億元,而淨利潤只有1.3億元。而且有媒體透露,匯源果汁已經負債100多億元,還有將近5億元的利息需要支出。也就是說,匯源果汁早已處於虧損狀態了。
2019年,深陷債務危機的匯源果汁想要聯姻,進行自救,於是宣布和「天地壹號」合資。天地壹號出資36億元,買下了匯源果汁60%的股份,而匯源果汁以資產抵押的方式出資24億元,持有40%的股份。匯源果汁除了賤賣之外,還要向天地壹號提供果汁產品生產的原料和代加工生產等等。但遺憾的是,這起自救式「賣身案」又一次以失敗告終。
現今的匯源進入了兩難之地,首先是身負巨債沒有能力解決,其次是再也找不到願意「接盤」的企業。看到匯源集團的如此境地,不少網友覺得非常可惜。畢竟匯源果汁是不少人的童年記憶,很多人從小喝到大。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