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在手、收割不愁」 全程機械化作業讓農民越來越輕鬆

2020-12-17 騰訊網

立夏時節,西彭鎮新民村重慶喜鄉遇農業股份合作社280畝油菜相繼成熟,5月1-5日投入5臺大型聯合收割機、1輛運輸貨車,力爭顆粒歸倉,保障豐產豐收。

▲西彭鎮新民村重慶喜鄉遇農業股份合作社,收割機正在田間作業。

這是九龍坡區首塊耕、種、收全程機械化收割的油菜地,平均每天每臺車收割40畝左右,收割油菜約計25噸,全部採用機械化烘乾。

收割機

1小時收5畝

5月3日,西彭鎮新民村,收割機在油菜地裡穿梭,粉碎的秸稈均勻地撒在田間,運輸貨車把收割下來的油菜籽直接拉回烘乾房,這是合作社油菜機械化收割的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

去年,合作社的200多畝油菜收割,首次採用了半機械化作業,今年採用全機械化收割。據天氣預報顯示,五一節後有極端天氣,為了趕在大風暴雨來臨前收割完,除了合作社自家的1臺收割機開動,還有來自重慶毓爭農機專業合作社的4臺收割機來助力,最繁忙的5月2日,5臺機器共同作業搶收,和時間賽跑。

▲西彭鎮新民村重慶喜鄉遇農業股份合作社,收割機正在田間作業。受訪者供圖

「一臺收割機1小時可收割5畝,運輸貨車每次可拉1噸油菜籽,280畝油菜三天機械化收割完。」在田間操作運輸貨車的駕駛員唐西平,既是喜鄉遇合作社的理事,又是合作社第一個的農機操作手,除了操作運輸車,他還是現場的協調員。

看到收割機經過,翻起的一排排「油菜浪花」,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村民陳禎富,看見機械化作業很感慨,「機械收割就是快,省力氣,200多畝菜籽,幾天就收完了。」

去年,合作社收割油菜採用半機械化作業,剛開始三天人工割,太慢了,後面採用機器收割,共用了10個工人,收割用了一周。今年一臺機器一個人,共五六個人,三天時間機械收割結束,接下來進行「邊收」掃尾,將機器沒有收割到的邊角地方由人工收割。

烘乾線

20小時烘15噸

乾淨的油菜籽被運輸貨車收入糧倉,直接就進入了糧油加工車間。

一個烘乾倉一次可以烘乾10多噸菜籽,運行20小時,從5月2日起,這幾天,烘乾機連續不斷作業,六個工人分成三個組輪班,24小時不間斷作業,目前,已經烘乾了2倉。

為了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提高農產品價值,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去年合作社投資建設了標準的糧油加工車間,按食品生產細則要求加工菜油。

▲西彭鎮新民村重慶喜鄉遇農業股份合作社糧油加工車間,收割回來的油菜籽正在烘乾。受訪者供圖

這套新型榨油設備,具有炒制、壓榨、過濾、精煉、儲存、罐裝等功能,日榨菜籽量可達2萬斤,出油0.7萬斤,獨有的精煉成套設備能有效的去除雜質提升品質。

去年,採用的露天曬的傳統晾乾方式,五月雨水多,斷斷續續曬乾,差不多用了一個月,今年用機器烘乾,所有的油菜籽幾天就完成了。

今年合作社栽種的油菜是新品種「慶油3號」,適合機收,出油率高。接下來,烘乾好的油菜籽等待統一榨油。「這是我們去年引進的榨油設備,去年已經榨了首批菜籽油,市場反響良好」新民村第一書記陳祝介紹說,5月中旬,今年第一批新菜籽油又要出爐,是合作社自家產的原生態純天然油品,歡迎市民來「村遊」,選購新鮮菜油。

機械化

全區將建主要農作物生產

全程機械化示範基地

▲西彭鎮新民村重慶喜鄉遇農業股份合作社,收割機正在田間作業。受訪者供圖

「油菜全機械收穫,可一次性完成收割、脫粒、清選和秸稈粉碎還田等工序。」區農業農村委區農技推廣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喜鄉遇農業股份合作社將原本高低不平的土地進行整合適合易機化操作,這次已收割的油菜,可以說是耕、種、收全程機械化作業,這也是全區首塊全程機械化作業的油菜地。

和傳統人工收穫相比,全機械收穫既減輕了勞動強度,又減少了籽粒損失,還減少因天氣原因造成的減產,秸稈粉碎還田技術增加了土壤肥力。

▲西彭鎮新民村重慶喜鄉遇農業股份合作社,油菜收割後,旋耕機正在翻地準備下一輪的高粱播種。受訪者供圖

除了新民村的油菜收割機械化作業,今年,全區實施2020年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農機裝備水平提升項目,在全區農業機械化發展有較好基礎的糧油主產區域,以創新、突破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薄弱環節為重點,探索、集成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模式,建設一批糧油等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基地。

接下來,區農業農村委在新民村4、5、7、8、9、10、12社實行水稻機械化直播與「即耕即播」水稻泥水直播項目,共計352畝,高粱生產全程機械化158畝。

專業社

市場需求較大

正在推廣農業新技術及購置新機具

我區農業機械化水平如何?記者從全區唯一的農機專業合作社重慶毓爭農機專業合作社了解到,目前,全區的農業宜機化土地集中在西彭鎮和銅罐驛鎮,機械化作業主要是機收和無人機飛防,當地及周邊農耕收機械主要以小型、單戶使用為主。

去年,合作社完成機耕田地5000餘畝、機收水稻2300餘畝、機收油菜1700餘畝、無人機飛防3000餘畝。今年,隨著周邊地區土地流轉數量增大、規模化種植大戶增多,主要是採用農機社會化服務,市場需求較大,合作社正在大力推廣農業新技術及新機具的購置。

目前,合作社配備有卡特336D大型挖機、小松200中型挖機、小型微耕機、噴霧器、聯合收割機、飛防無人機、沼渣沼液罐及轉運貨車等農機設備,總動力350千瓦。目前,合作社70餘臺套農機設備、11名機手全力投入油菜收割和高粱播種中。

記者:鄔姜

小編:玲子

校對:丁妮

審核:龔玲

終審:劉佳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5個步驟
    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水稻生產國,水稻的種植,在我國農業生產中佔據著非常大的比重,所以,普及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對我國農業未來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對於普通農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生產成本的節約上,改變了落後的人力生產方式,讓農民從繁重的田間勞動中解放出來,並且有效提升了水稻綜合生產能力。
  • 崇左積極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保障新榨季甘蔗順利開榨
    崇左市加快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在農機購置補貼、糖料蔗「雙高」基地建設等方面強化扶持力度,保障新榨季甘蔗順利開榨。連日來,在崇左市扶綏縣渠黎鎮的廣西甘蔗機械化試驗示範基地裡,技術工作人員忙著給現場的農業大戶、機收隊、農機手們講解甘蔗收割機操作技術及安全常識,同時,還手把手地示範教學、上機操作,爭取讓大家在最短時間內掌握甘蔗機械化生產的要領。廣西柳工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崇左區域總監廖金海:「我們甘蔗收穫機廠家的人員過去會進行觀察,機手有技術不到位的地方我們會及時給他進行再一次培訓。」
  • 田東強力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
    5月14日,由田東縣農機服務中心、田東縣蔗糖生產辦公室、田東縣南華二糖廠共同聯合舉辦的甘蔗生產機械化深耕深松、種植、施肥、蓋膜一體化現場會在祥周鎮康元村召開,130多人到場觀摩。在現場,隆安洋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詳細介紹了甘蔗生產機械化耕整地、種植、中耕培土、除草、植保、機收等各環節作業技術要領,並進行甘蔗機械種植、機械施肥、蓋土蓋膜作業現場演示。
  • 廣西推廣甘蔗收割機助力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
    中國經濟網柳州12月12日訊(記者陳自林 朱柳蓉)12月10日,2016中國甘蔗機械化博覽會在廣西柳州召開。一系列涵蓋甘蔗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的農機產品亮相展會,其中甘蔗收割機在會上備受矚目,該類產品的大量推廣將突破我國甘蔗機械化收穫的瓶頸環節,使得蔗糖產業鏈整體降本增效,從而提升國內蔗糖產業的競爭力。
  • 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農機專家推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項目
    摘要: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農機專家、麒麟區農機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王建華咬定青山不放鬆,推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項目,實現了讓老百姓不用下地種田的願景。三年來王建華農機技術推廣團隊購置全程機械化裝備2600餘臺,使得全區水稻機械化耕種率達到了88.6%。
  • 老照片:40年代的美國農村,全部機械化作業,農民生活很富足
    1940年代的美國,喬治亞州的農場裡,農民們正在收割燕麥。1940年代的美國農場,已經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作業。1940年代的美國西部,農場裡穿著牛仔裝的農民們在放牧牛群,他們的身後,是停在草地上的成排的小汽車。1940年代的美國,愛達荷州埃米特小鎮附近的山丘公路上,一輛汽車在奔馳。
  • 麒麟區:農作物耕種收割還是這些「鐵牛」靠譜
    昔日農民頂烈日、冒細雨奔忙耕作的景象一去不復返,因為他們使用了由鋼筋鐵骨鑄成的耕作能手——「鐵牛」 。機械化插秧(麒麟區農機中心供圖,2020年5月)。「過去,一戶人三四畝地,收水稻時七大姑八大姨都得叫上,10來號人才收割得完,一天下來累得全身酸痛。」
  • 武宣縣召開甘蔗機械化收穫暨蔗葉粉碎還田現場作業演示會
    武宣縣召開甘蔗機械化收穫暨蔗葉粉碎還田現場作業演示會 2021-01-01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市舉辦2020年甘蔗機械化收穫現場會
    12月8日,欽州市農業農村局和市「雙高」辦聯合在靈山縣舊州鎮青松村「雙高「基地舉辦2020年欽州市甘蔗機械化收穫現場會,推廣甘蔗收穫機具及收穫技術,加快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步伐。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成排的甘蔗順序倒下,一段段約25公分的甘蔗輸送到收穫機的料鬥,再用裝載車轉到運輸車,整個演示直觀展示了甘蔗收割歸堆一體化作業過程。一臺收穫機可收穫50-60噸/天,相當於60個人工的工作量,機收價格120元/噸,比人工砍收節約70元/噸,讓觀摩人員深感到機械收割快、成本低,節本增效明顯。
  • 玉柴收割機動力火熱助力「甜蜜事業」
    玉柴收割機動力火熱助力「甜蜜事業」2020-11-09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我國蔗糖產量佔國內食糖總量的60%以上,但甘蔗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不高,機收短板突出,導致生產效率低,成本高,因此,加快推進甘蔗全程機械化,確保國家食糖供給安全,促進農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機械化收割與訂單式收購 助力甘蔗事業更甜蜜
    機械化收割與訂單式收購 助力甘蔗事業更甜蜜 信息來源:鹿寨縣融媒體中心 發布日期:2020-12-23 08:40 【字體:大中小】
  • 廣西欽州舉辦2020年甘蔗機械化收穫現場會
    2020年12月8日,廣西欽州市農業農村局和市雙高辦聯合在靈山縣舊州鎮青松村雙高基地舉辦2020年欽州市甘蔗機械化收穫現場會,推廣甘蔗收穫機具及收穫技術,加快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步伐。
  • 讓種田變得輕鬆又賺錢——記藍山縣新農民陳昌軍
    讓種田變得輕鬆又賺錢 ——記新農民陳昌軍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者 嚴萬達 通訊員 楊雄春 雷克軍 3月24日,湘江源頭藍山縣塔峰鎮八甲村,一場春雨過後,遠山如黛,雲煙翻滾。 「我現在是個新農民。」陳昌軍樂呵呵地說,父輩們也是靠種糧為生,不過種田就沒這麼輕鬆了,一年到頭起早摸黑,不僅辛苦,所得也微薄。 2010年,在外打拼多年、長了不少見識的陳昌軍,回家過年時看到大量耕地拋荒,十分心痛,決定留下來「當個新農民」。幹了一輩子農活的父親,當時特別不理解。 當年,在藍山縣農業部門支持下,陳昌軍流轉160畝耕地,單槍匹馬開始創業。
  • 寧夏葡萄生產過程80%實現機械化作業
    藥箱中的農藥在噴頭的作用下,以霧狀噴出,均勻吹送到葡萄葉片上……這是8月18日,記者在寧夏農科院枸杞研究所有限公司的葡萄試驗基地舉辦的「葡萄生產全程機械化現場觀摩會」現場看到的一幕。 提起農業機械化,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小麥、玉米的機械播種、聯合收割。
  • 稻浪滾滾收割忙!小布帶你看開鐮現場
    當天的開鐮儀式,是浦東新區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分會場活動之一。金黃色的水稻田裡,幾臺收割機帶著轟鳴聲開足馬力,在稻田裡來回作業,收割下一茬茬水稻。
  • 推廣甘蔗機械收割利用 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2020年10月23日,來賓市2020年蔗葉綜合利用機械化作業現場演示會暨來賓市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推廣現場培訓會,在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北門召開。圖為有關單位領導參加現場會 通過現場演示甘蔗行間剝葉機作業,甘蔗割鋪機、地頭剝葉機作業,甘蔗聯合收割機作業、蔗葉粉碎還田機作業等,向參會領導、製糖企業、農機合作組織、種植大戶、廣大蔗農充分展示機械化甘蔗收割
  • 平山這個甘蔗基地機械化收割,一天...
    甘蔗產業是我縣廣大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一個重要產業。12月18日,2020/2021年榨季開榨,全縣各鄉鎮的蔗農們正忙著砍蔗運蔗,通過甜蜜的事業讓自己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 臨川:「大缽體機械化育插秧」助春耕
    為了促進早稻生產,確保糧食安全,臨川區大力推進機械化插秧,不斷提高種田科技含量和效率。4月24日上午,該區專門舉辦了 「大缽體育秧」機插觀摩會。
  • 直播、機拋、機插,湖南水稻移栽機械化往左走還是往右走?
    湖南省2009年開始啟動水稻移栽機械化推廣,直到今天還沒有摸出一條成功路。
  • 3小時收割10畝菜!這個大棚從種植到採收實現全程機械化!
    昨天上午,在清美集團張家橋基地的雞毛菜大棚裡,兩輛綠葉菜收割機緩緩前行,將一茬茬雞毛菜切下、採收。用了不到三個小時,10畝雞毛菜全部採收完成。隨著綠葉菜收割機的運用,清美集團的雞毛菜實現了從種植到採收的全程機械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