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清學堂第十五課 | 中美戰略博弈及關係走向

2020-12-26 澎湃新聞

親清學堂第十五課 | 中美戰略博弈及關係走向

2020-12-14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2日,親清學堂第十五課開課了,趕緊來了解一下這堂課的精彩內容~

國防大學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金一南以《中美戰略博弈及關係走向》為題,通過視頻形式作了專題講座。吳昊、蘇偉等縣領導與我縣黨政領導幹部和重點骨幹企業家代表共同收聽收看。

金一南從戰略的高度,置身於國際、國內歷史大變局的背景,用豐富的資料、典型的實例深刻分析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世界形勢變化,中美戰略博弈和我國所處的周邊安全形勢,特別是後疫情時期中美關係走向和經濟發展情況。

金一南認為,在世界百年未有大變局下,中國的發展壯大和廣大新興經濟體的群體性崛起正在從根本上改變全球力量對比,引發國際格局新一輪深刻調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成為裡程碑事件,中美關係陷入多年未有的複雜局面。一方面堅決抵制各種霸凌行徑,一方面以負責任的態度尋求建設性對話,中國在變局博弈中淬鍊出越發成熟從容的心態。當前,在中美博弈加劇化的趨勢下,更要善於在謀全局、謀大勢上下功夫,以歷史眼光、全局意識、整體思維審視兩國關係,更加認清自己的地位,積極主動與國際接軌,加大對國際產業鏈的深度嵌入,努力擴大內需,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參學人員表示,此次講座既是一次中美形勢、對外戰略的專題輔導,也是一次開闊視野、開闊胸襟的生動教育。當前世界正步入「百年未有之變局」,要像金一南教授指出的那樣,堅定理想信念,明確目標任務,紮實工作,開拓進取,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END

融媒體記者:張穎 楊增朝

原標題:《親清學堂第十五課 | 中美戰略博弈及關係走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美博弈與臺灣
    2017年12月以來,美國川普政府連續拋出《國家安全戰略》、《國防戰略》、《核態勢評估》、《印太戰略》等報告,把中國定位為「首要戰略競爭對手」,把中美關係定位為長期戰略競爭關係,對中國大陸開展「全政府」對抗,以貿易戰為先導,在經濟、政治、外交、軍事、科技等方面,向中國大陸發起挑戰。
  • 「趙遠良」中美博弈關係再解讀——基於世界治理手段變遷的視角
    具體就中美關係而言,霍布斯式博弈不再是兩國競爭採取的終極選項,而是洛克式博弈。中美貿易博弈折射出兩國洛克式博弈的方式和手段。大國經略世界,主導世界格局,其手段是多樣的,在表現形式上或曰統治,或曰治理。由於國際政治的無政府狀態,世界各國總是處於一種無休止且旨在爭取權力與利益的博弈狀態之中。
  • 中美博弈之下,日本的小動作不得不防
    中美關係走向不僅關乎兩國之爭鬥,在其他國家看來,選邊站隊問題也尤其困擾,美國有意故伎重施,以群狼戰術孤立中國,但世界不會如美國設想般運轉,過去緊緊抱團美國的盟友們也各有心思。在中美博弈之下,日本的小動作值得引起注意。
  • 探索中美關係新範式及全球安全治理
    中美經貿摩擦的出現和深化表明,經貿合作作為兩國關係的傳統「壓艙石」,在單獨應對戰略競爭「新態勢」方面所能發揮的作用有限。為有效阻止「新態勢」向全面對抗與衝突方向演變,中美亟須重新定位、處理和管控彼此關係的「新範式」。包括全球安全治理在內的全球治理架構為中美戰略博弈與權勢平衡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制度體系。
  • 傳瑩萬字長文:新冠疫情後的中美關係
    四是戰略安全博弈和海上安全較量。在軍事安全領域,美方在戰略、戰術和具體操作層面對中國的疑慮都在上升,試圖加大施壓和制衡。在涉及中國主權和安全的問題上,中方對美方的壓力和刺激須予以回擊,並採取適當的反制措施和必要的行動。從趨勢上看,未來一段時期中美軍事關係中的不確定性會增加,戰略信任的缺失難以彌補。
  • 章百家:中美之間的博弈不是鬥狠,中國需要恢復務實外交
    12月12日,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說道。章百家強調,在開展對美外交中,中國一定要認清自己的目標,並堅守自己的目標。「戰略說到底就是管理目標的能力,我們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在和美國的戰略博弈中,我們更需要的是勇氣和智慧,中美之間的博弈不是鬥狠。」
  • 中美大博弈下東南亞的窘境
    文:石齊平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轄下的東協研究中心不久前發表了一份《2020東南亞狀況調查報告》,顯示了東南亞國家面對中美兩強博弈下的窘境。
  • 鳳凰評論員:中美南海博弈終局 豈能容忍霸權在門口耀武揚威?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分析師詹森說:「基本上這是我們第一次稱其為非法,但關鍵是你打算怎麼做?」這是當今全球兩強在南中國海又一輪新博弈的開始,這場博弈最終的結局如何,必須放在一個更大格局的中美「河海大博弈」中去觀察。誰都知道也習慣了整個太平洋就是美國勢力範圍的現實,這個現實當然絕非憑空而來,而是經過大約一整個世紀打造經營之後的結果。
  • 從三姬分金談中美博弈
    綜上,從博弈論的角度,美國應施以小恩積極拉攏排名靠後的國家,同時不斷打壓排名第二的國家,之前分別是德國、日本、歐盟,現在是中國,中美之間的長期博弈在所難免。當然,現實世界遠比模型複雜的多,博弈的參與者肯定不止5個,而且參與者不是個個聰明、理智、冷血且獨立,排名後面的國家也會相互聯合,以爭取更大的利益,例如,上述五姬分金中,乙可以許諾丙、丁、戊更多利益,以達到首先把甲處死的目的,當然丙、丁、戊要考慮甲被處死後,乙是否會遵守諾言。
  • 人大國發院閉門研討會:美國對華戰略、輿論態勢與中美關係演變
    2020年11月10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成功舉辦「美國對華戰略、輿論態勢與中美關係演變」閉門研討會。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學院、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以及中國人民大學的十幾位資深專家學者參會,就「美國對華戰略態勢」、「對華輿論態勢」、「大選後的中美關係演變」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教授出席會議並致辭。
  • 莊建中:中美能源領域合作前景巨大,應在博弈中尋求合作
    ,應在不斷博弈中尋求合作。莊建中表示,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關係。當前,中美關係正處於外交、文化和學術交流、貿易、地緣政治等全面對抗階段。中美戰略競爭首先是結構性矛盾。中國正日益強大,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作為第一,多年來持續鼓吹「中國威脅論」。自2018年起,美國已將中國作為全面主要競爭對手,同時推崇單邊主義,退出了許多國際組織和條約。其次是美國國內政治的需要。
  • 專家學者在武大經管共探 「大變局下中美經貿關係新發展與理論經濟...
    01 研討會簡介2020年12月5日,「大變局下中美經貿關係新發展與理論經濟學學科建設」研討會在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召開。論壇旨在通過思想碰撞,深度解析大變局下中美經貿關係新發展,共探理論經濟學學科建設之路。
  • 王毅:重建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的戰略框架
    王毅表示,中美關係這艘巨輪承載著兩國17億多人民的福祉,也關乎世界70多億人民的利益。現在到了決定這艘巨輪下步航線的關鍵時候了。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堅持相互尊重為前提,以加強對話協商為途徑,以深化利益融合為動力,以夯實民意基礎為支撐,重建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戰略框架。王毅說,中國對美政策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
  •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即 兩國關係亟需"防暑降溫"
    中新社華盛頓7月7日電 (記者張蔚然)美國國務卿克裡與財長雅各布·盧7日從華盛頓啟程赴北京,參加將於9日至10日舉行的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美國中國問題專家認為,在過去數月中美關係遭遇「逆風」的背景下,雙邊關係迫切需要「防暑降溫」,縮小在一些問題上的巨大認知差距,讓兩國關係重回「積極基調」。
  • 商務部:中美商貿聯委會為中美關係提供正能量
    中新網12月23日電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23日就中美商貿聯委會成果等若干經貿熱點問題接受媒體聯合採訪。沈丹陽表示,第24屆中美商貿聯委會就67項具體關注進行深入討論,涉及出口管制、智慧財產權等諸多領域,達成廣泛共識,取得豐碩成果。本屆聯委會為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提供了正能量。
  • 中美博弈不能逢美必反,原則問題不退讓,其他問題可商量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美博弈是個大的方向,在中美博弈過程當中,我們到底採取一種怎樣的姿態處理跟美國的關係,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基本上大的趨勢,還是一個逢美必反,堅決鬥爭的一個姿態。
  • 中美策|「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中美關係需破傳統、填空白
    思考「修昔底德陷阱」的例外澎湃新聞:近一階段,中美之間圍繞著貿易戰、國家安全等問題展開了多次博弈,您是否認為這些事實再次支持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有關理論?格雷厄姆艾利森:首先,這並不是一個回答「是」或者「否」的問題。
  • 李顯龍苦口婆心,基辛格發出警告,拜登談中美關係時怎麼說?
    據俄羅斯媒體11月20日報導,在談論到中美關係的發展前景時,成功當選的拜登指出,美國並不需要加強對華的制裁力度,無需對華加徵額外的關稅,對於中國的措施,「不為懲罰,只想讓中國懂規矩」。川普對華政策失敗,基辛格發出警告顯然,拜登寥寥幾句話道出了今後一段時間拜登政府對華關係的基調,這讓人們看到了今後中美關係出現一定緩和的希望。自川普上任以來,美國在對華問題上屢屢展示出極為強硬的態度,先是對中國發起貿易戰,肆意對中國加徵關稅,致使兩國正常的合作與貿易往來受到嚴重的衝擊。
  • 牡丹區司法局機關黨支部組織學習「燈塔大課堂」第十五課
    牡丹區司法局機關黨支部組織學習「燈塔大課堂」第十五課 2020-12-17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歸泳濤:日本與中美戰略競爭——貿易戰、科技戰及印太戰略
    日本雖然在華為等涉及技術競爭的問題上與美國步調一致,但在貿易問題上卻與美國保持了相當的距離,在體現地緣政治的印太戰略上也與美國貌合神離,特別是在對華政策的總體走向上,日本與美國截然不同。2017年底,美國提出印太戰略,並發表《國家安全戰略》,拉開了對華戰略競爭的帷幕,此後中美關係呈現總體惡化的趨勢。反觀中日關係,自2017年開始明顯回暖,迄今保持了關係改善的良好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