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遵守了飲食原則,也規律運動了,可還是瘦不下來?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呢?其實減肥是行為養成,不妨現在開始戒掉這10個壞習慣吧。
減重的第一關是說服自己,再來就要告知親近的家人、同事和朋友。這個看似無所謂的行為,其實最重要,因為減重需要環境的配合,是一件需要支持的事,會支持你的人,通常也會督促你。此外,告知朋友正在執行減重,想推掉聚餐邀約時,才不致被誤會。「每天少吃一餐,應該會瘦吧?」真是個大誤會。沒有吃早餐習慣的人比固定吃早餐的肥胖機率多了34%,規律吃早餐,體重愈輕。一天睡不到6小時的人因破壞荷爾蒙平衡,肥胖機率增20%。因為睡眠不足會導致加速脂肪堆積的腎上腺素、刺激食慾的飢餓素上升,後果就是讓人愈吃愈多,尤其增加對垃圾食物的渴望。水是身體最重要的溶劑,能促進代謝、保養肌膚。 維吉尼亞理工學院研究發現,每天三餐飯前半小時喝500cc水,3個月後能減下2公斤。寧可喝碗熱呼呼的湯,也不要吃飯配菜配肉?
其實喝湯不會瘦。因為湯品通常由動物大骨熬成,且幾乎是紅肉如排骨湯、牛肉湯,不僅熱量高、含高鈉,還有動物性脂肪,攝取過量也會招致心血管疾病。
事實上,這些混食的食物如水餃、小籠包、鍋貼、燒賣的熱量並不低,別被它的大小騙了。根據肥胖研究學會年會的研究資料,體重過重者常有的飲食習慣以「用餐速度快,少於20分鐘」排第一,近七成的人有這個壞習慣。此外,太晚吃飯也是個嚴重的壞習慣,飢餓素在晚上作用旺盛,會讓人特別想吃高油高糖的東西;且副交感神經在夜晚活躍,會刺激腸胃蠕動,消化、吸收得快,碰上晚上活動力低,容易讓脂肪儲存在腹部。正常的用餐時間應在17:00~19:30。身邊一定有吃很多、少運動卻不會胖的人,關鍵就在他們從事「非運動熱量消耗」頻繁,也就是透過日常生活的瑣事來燃燒脂肪,例如站立、爬樓梯、園藝、做家事或看電視時坐不住走一走等。運動流很多汗,總有脂肪正在快速離去的錯覺。但只重視有氧運動如慢跑、飛輪,不在乎無氧訓練,容易復胖,又瘦得慢。別再把食物當情緒的出口,或把減肥失敗怪到朋友頭上了。其實小編認為減肥就像攻城掠地,守城最不容易,將減肥生活化,養成好習慣如多動、吃慢些、定時定點用餐、規律作息、多喝水、尋求旁人支持、每周量體重,才是長保健康、苗條體態的關鍵。
=======我是正文的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