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理解愛情的三個階段,所有感情問題都能找到答案!

2020-12-16 啦啦啦雪梨

最近重溫《親密關係》一書,很認同作者克裡斯多福·孟書中所談的觀點:你的親密關係伴侶,是來幫助你更加認識自己,進而療愈你的創傷,最終找回真正的自己。在戀愛或者婚姻關係中,許多親密關係都會受到各種各樣的考驗,看似是外部環境的壓力,親密伴侶的壓力,實則是我們與自己內心的抗爭。如果我們可以理解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月暈現象、幻滅、內省和啟示,就可以理解在愛情中,隨著親密關係的推進,我們出現的各種問題都是有原因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根源所在,進而讓自己變得更完善,讓愛情更和睦長久。

一、初遇愛情,Ta是夢中情人

徐志摩說: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其實每個人在戀愛之前,不管是孩提時代,還是成年以後,都對於未來的戀愛對象有過幻想,我們稱之為夢中情人或者靈魂伴侶。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形形色色的人,也許在成百上千人之中,就只有那麼一個人,能夠讓我們心裡小鹿亂撞、為之著迷。這位夢中情人,Ta身上一定擁有某種我們需要的東西,而且是從小就渴望擁有的。

書中指出:最初你被某人吸引,通常是由於情緒上的需求。而這些需求大都源自孩提時代未被滿足的需要。

就像書中所說:孩童的兩大需求是歸屬感和確認自己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可以在伴侶身上找到,那麼必然會對Ta產生好感和依戀。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很多人的伴侶身上都會有父親或者母親的影子,這就是來自內在的一種潛意識,而往往是我們自己在成年之後忽視的。

我們在初遇愛情的時候,眼裡、心裡看到的都只有對方的優點,這時候也被稱作」熱戀期「,戀人間彼此欣賞,彼此愛護。

就比如我剛和男朋友在一起時,就是欣賞他的才氣,喜歡和他相處時舒服的感覺,他說的話、講的大道理,我都覺得非常符合我的心意。不管他做什麼事情,我都是帶著欣賞的態度。記得有一次,我們約會他遲到了,我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覺得他十分可愛。但是相處到後來,我就會發現他身上也有很多的小毛病。直到又有一次他遲到了,我們大吵了一架,我責怪他為什麼犯過的錯還要再犯,是不是不重視我?

為什麼在不同的階段,我對會同樣遲到這件事,有截然不同的反應呢?我在《親密關係》一書中找到了答案,因為我們已經進入了親密關係的第二階段。

二、揭開面紗,愛情的幻想破滅

我們在遇到自己的夢中情人之後,完全相信Ta會滿足自己的所有需求,尤其是想當特別的人的需求。我們會對Ta有越來越多的期望,甚至聽懂我們的暗示。但是事與願違,Ta總會讓我們的期望落空。繼而,親密關係慢慢失去一開始的甜蜜,雙方開始越來越多地發現對方的缺點,並且想盡辦法去改變Ta。

這個時候,會引起四種常見的偏差行為:

1.引起注意(看看我!看看我!)

2.權力鬥爭(我不想做,你不能逼我!)

3.報復心理(你傷害了我多少我也要傷害你多少。)

4.自我放逐(努力有什麼用呢?反正我一點也不重要。)

前兩種行為是為了滿足需求,後兩種則是覺得需求永遠不會被滿足時,被深刻的沮喪、痛苦驅使而做出的毀滅性行為。

這些行為的產生,與我們小時候得不到滿足的情況如出一轍。深入思考會發現,童年家庭的影響,是會被我們埋在心底,遇到戀人之後,才會又表現出來。

還記得著名影星佟麗婭在丈夫陳思誠出軌之後的態度,她沒有質問丈夫的不忠,也沒有表現出過分的傷心,只說了一句」能回家就好「。反觀陳思誠對於自己的出軌不以為意,他說」誰都會出軌「,可見在他們兩人的關係中,佟麗婭明顯是處於附和、配合的一方。

明明有才有顏,為什麼佟麗婭會在丈夫面前表現得那麼卑微呢?了解了她的原生家庭,我們就可以理解了。佟麗婭的父親曾在節目中說:

我今天就把我的女兒交給老陳家了。希望到了陳家以後,多幹一些活,給老陳做做飯,到了以後伺候伺候他。抽出空來也看看我們。

從佟爸爸的語氣中,我們不難看出,女兒在他的心裡,在婚姻關係中的地位,都是一個付出和忍耐的角色。她沒有想著如何讓女兒感受到幸福,只是不斷對女兒提出要求,讓她的存在感越來越低,就像張愛玲說的「低到塵埃裡去」。在原生家庭沒有享受到的愛,在婚姻當中表現為更加的「缺愛」,為了守住這份愛,她可以像擁抱太陽的星星一樣去擁抱丈夫,去委曲求全。

然而,一味地付出並不一定會換來真心,一味地妥協也未必能贏來幸福。當愛情褪去最初的美好,撥開的是親密關係的矛盾和自我的矛盾,需要通過內省來幫我們真正找回自己。

三、回到原點,找到最好的自己!

當幻滅階段移至內省的階段時,你就得到了一個機會去檢視自己的內心並發覺所有親密關係問題的源頭。

親密關係中產生的衝突和矛盾,歸根究底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期望。當你對伴侶提出要求,表達不滿,甚至是自我放逐的時候,讓我們先暫停一下,想一想自己要的是什麼?

內省之後,我們可以發現這個關押著我們的監牢,其實是由我們自己創造的,為了掙脫牢籠走向自由,必須用純真的心來發問。因為我們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內心世界的折射。問題發生的時候,我們未必需要急著去解決它,更用不著去逃避它或者壓抑它,而是要問問自己: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愛會怎麼選擇?不斷去深挖自己心底的答案,它會指引你做出選擇。

我們可以有四個方法:

1.聽聽內心最真實的感覺。

2.回想伴侶值得感謝的事情,情緒會蒙蔽我們的雙眼,忘記對方的好。

3.與伴侶分享壓抑的情感,把壓抑的感情拿出來分享,就像拔掉一個瓶塞,讓關在瓶子裡的感覺,能以健康的方式釋放出來。

4.相信沒有什麼事情是愛解決不了的。

四、寫在最後:愛情可以開出絢爛的花

理解愛情的三個階段,並不代表我們再也不會遇到親密關係的問題了。事實上,我們還是會不斷反覆,回到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但是我們會明白,愛情是一場修行,伴侶會幫助我們找到最好的自己。當我們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我們的內心才會自由。

相關焦點

  • 《親密關係》:長久的愛情都要經歷這四個階段
    每個人在談戀愛的時候,都喜歡許下天長地久的諾言,可又常常因為各種原因而分手,認為長久的愛情是一種奢望。但實際上,是因為你在愛情的某個階段選擇了放棄,才導致兩個人分道揚鑣。通過這篇文章,你將了解《親密關係》一書對愛情的深刻詮釋,知道長久的愛情要經歷的幾個階段,明白各階段情侶行為中隱藏的心理,從而能夠更好地經營你們的愛情。
  • 《親密關係》:親密關係必經的四個階段,你都了解嗎?
    文/徹子生活中,不管是身邊人還是自己,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兩個人關係好時可以無話不說,親密無間,翻臉後卻形同陌路,反目成仇。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為什麼人的關係會發生這麼大的轉變呢?答案都在克裡斯多福的《親密關係》裡。
  • 以愛情三角理論建立親密關係,用四階段法及XYZ法維持親密關係
    在親密關係中,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即情侶、夫妻)能量最大、張力最強,所以本文我將重點從親密關係的建立、對生活的影響、維持,以及發生破裂時如何應對,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親密關係的建立男女之間成為情侶、夫妻,是因為他們之間產生了愛情,由此關係轉化為親密關係,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了愛情三角理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承諾。
  • 浪漫愛情的三個階段
    一段完美、浪漫的愛情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對於每個階段需要多長時間沒有規定。我們都花了時間去戀愛,但很高興看到你可能在哪裡,曾經去過哪裡以及可能要去哪裡。無論你在哪裡找到自己,都要花點時間處理每個階段,作為個人反思的機會。你可能還想對自己的關係或所處的位置進行健康的評估。 因此,讓我們再討論一下。這並不是說浪漫愛情只有三個階段,但是如果我們將所有不同種類歸為一類,我發現它們將屬於這三個類別。 墜入愛河 是不是一見鍾情?
  • 情侶之間親密關係的六個階段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很多關係,如友情關係,戀人關係,親情關係,商業關係,合作關係等,而其中有一種關係,不是帶給你最大的痛苦,就是帶給你最大的幸福,這種關係就是親密關係。什麼是親密關係呢?親密關係的六大階段又是什麼呢?
  • 《愛情心理學》:一百種愛情的問題,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每個人,都會愛上另一個人,但如何處理好與另一半之間的親密關係,如何維持住你們之間的愛情,並使其長久健康地發展下去,又如何通過用心經營,使自己最終獲得幸福,是許多人一直以來所追求的。如果你也有著這樣的疑慮,那麼不妨讀一讀這本書,它可以教你更清楚,更明白地去愛人,而不是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愛得一塌糊塗。
  • 《親密關係》在愛與被愛的旅途中,怎樣情處理好問題,升華感情
    隨著網絡的興起,似乎每天都能看到源源不斷的,以婚姻關係為題材的新聞,甚至每天把聊關於明星婚姻問題的八卦,當作是一種消遣。當我們在面對他人的婚姻關係問題時,看似有很多話可說,很多的道理可以講,是誰的錯,又是誰該負責,可是當問題來到自己身上的時候,處理好問題顯然並沒有那麼容易。
  • 親密關係中,什麼樣的磨合期,會讓感情越來越好呢?
    因為催產素的產生,會讓人產生一種對伴侶的偏愛感,簡單來說吧,就是親密關係中,只能是TA,也必須是TA ,換個人,都不會讓你有愛的感覺,所以,催產素也被成為"忠誠激素"。  可為什麼會將伴侶"分門別類"呢?  因為在這個時期,是關乎親密關係走向的重要階段。
  • 所有愛情都會經歷三個階段,你在哪個階段?
    出現問題很正常,哪怕是非常恩愛白頭偕老的夫妻,一生中都會經歷許多次離婚危機。如果感情出現了問題,那該怎麼辦呢?現在很多女性給的答案其實就一個:離!這樣說的確很解氣,但是感情不一樣,我不贊同輕易放棄。2大多數人或許不知,所有愛情都會經歷三個階段:吸引階段、價值階段、角色互補階段。而大部分感情問題都出現在價值階段,這時會有誤解、衝突,繼而吵架、冷戰、權利爭奪、出軌、分手、離婚等。
  • 你們的感情有多虛偽?在關係中逃避的假性親密關係
    這一類人,也不是完全沒有真感情,他或許是真的對每一個女孩兒都喜歡,只不過他的喜歡,僅僅停留在荷爾蒙階段,看到一個女生,有感覺就去追,追到手之後往往會因為一些小摩擦,就心生反感,不願意在一起了。 假性親密關係是沒有深層次的交流和互動的,他們在形式上是親密無間的,但雙方缺乏必要的坦誠和回應。
  • 感情中的七種親密關係,大多數都是第三種!第七種是最完美的
    作者 | 學長ID:Youaizixun666當一段感情進行到一定階段,仿佛兩個人就沒有那麼需要彼此了。再也不是帶著欣喜期待的心情,也不一定每天就等著固定的時間給對方打個電話,忙的話就不聯繫,不忙就隨便問候一下。
  • 最好的愛情,是擁有最高境界的親密關係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共讀《親密關係》的最後一部分,這一部分主要講述了最高境界的親密關係和最好的愛情之間的關係。霍妮在《婚姻心理學》一書中說:「如果夫妻雙方能夠學會調和感情層次上的差別,理解並體驗對方的感受,那麼我們離真正的親密無間不遠了。」01最好的愛情,是什麼樣的?我們一生都在尋找最好的愛情,可是真正美好的愛情或許就在身邊。
  • 在閒魚上,你能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
    信息爆炸的網際網路時代,所有的一切看似唾手可得,但是要在過剩的信息中找到那個你想要的答案,已經變得十分困難。資本家們開發一系列的網際網路產品,提供給你關於信息的服務,為的是通過流量來賺取你的價值。,在這些瑣碎的商品信息中心,你幾乎能夠找到一切問題的答案一、得不到愛情聊天軟體充滿了欺騙,解釋,和偽裝。
  • 情侶處理親密關係衝突時都有哪幾個階段?
    每個人都盼望自己的愛情能夠長長久久,自己能與心愛的人執手於年少,相伴一生,直到垂垂老矣,對方都仍舊相伴在自己身側。這大概是最美好的愛情了。然而美好的感情總會歷經波折,曾以為的美好,也許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不值一提。
  • 《親密關係》原來真正的感情幸福,需要我們從自己內心深處去獲得
    這本書將介紹所有關係的共同法則,為親密關係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方案。女孩子說話的邏輯跟男孩子說話的邏輯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男人跟女人完全不是一個世界的人。2男女不同的溝通體系嘗試去理解對方的語言體系,是建立良好親密關係的有效途徑。
  • 《親密關係》:相互吸引,相互依賴,獨立,包容
    若能聊得來,則會互相通電話,加微信,隨後慢慢建立感情。要是在第一次見面時沒有達成,肯定是沒有希望的。人們會問:無論是相親,還是自由戀愛,都要經歷4個階段的親密關係。那是哪四個階段呢?親密關係可以分為4個階段:浪漫階段,幻滅階段,反省階段,啟示階段。
  • 如今要的不是親密關係,談的不是愛情,談的是錢!
    如今的社會,如今的人,如今的女人,可以不要和伴侶擁有親密關係,談的不是愛情,談的是錢!《親密關係》一書中作者告訴說;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想遇見真愛,但終其一生也未必能實現,想要經營一段親密的關係,不必花重金求助『大師』『高人』指教,不管是親密愛人還是知心朋友,與這些人關係最為緊密的就是自己。
  • 在假性親密關係中毀掉真實感情:你以為很近,其實你們很遠
    如果我們所有人都在演戲,那世上就再無靈魂伴侶一說,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的靈魂。——吉莉安·弗琳 《消失的愛人》沒有任何一段感情會毫無徵兆的出現問題,友情也好 愛情也罷。只是你在出問題的當下突然覺得陌生,問題出在哪?要能說的清楚,那便不算問題了。
  • 親密關係的答案在哪裡?解鈴還須繫鈴人,還是只能靠自己去解決
    即使在世界的荒蕪裡,幸運地找到了那個Mr.right,能牽手但也很難共白頭。如何才能更好的處理親密關係,找到永久相處的答案呢?讀完《親密關係》這本書,也許會發現自己內心的答案。《親密關係》作者是克裡斯多福,是加拿大的國際演說家,他在人際關係領域深耕近三十年,為加拿大、美國、中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的人提供過幫助。這本書整體分為絢麗,幻滅、內省和啟示四個部分。
  • 《親密關係的秘密》:愛情的美好之處不是海誓山盟,而是兩情相悅
    這是我在讀了傑夫·艾倫的《親密關係的秘密》之後,對關於愛情、婚姻這些圍繞著親密關係的話題的一些更深入的感想。而關於「兩情相悅」這件事,好的開端固然重要,但維繫和發展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很多婚姻中的問題和矛盾,都源於缺乏這種「兩情相悅」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