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要怎麼控制?「痛風」能吃豆製品嗎?

2020-12-16 營養師顧中一

作者:顧中一 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全國首批科學傳播副高職稱,清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入選福布斯中國50位意見領袖榜。

走路沒摔沒崴卻突然腳痛?出現巨大的紅腫,疼到想自行截肢?

聽起來是挺魔幻的事,而每10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有這樣的問題——我國成年人痛風的發病率是1.1%。同時,更是有13.3%的成年人患有高尿酸血症

今天我們就以《中國高尿酸血症與痛風診療指南(2019版)》為參考,講講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注意事項。

這版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發表的指南,在選取了高質量研究證據的同時,相比於5年前的國外指南,它更多地參考了中國人的一些遺傳代謝的特點,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01什麼人容易得?

就算你沒有痛風,你也一定有一個痛風的朋友,每次喝酒吃肉他都戰戰兢兢,說不準第二天就跛了,或者乾脆疼得連床都下不了。

這種以前只屬於中老年人的疾病現在好像越來越年輕化了,這和年輕人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普及也有一定關係。

高尿酸容易和高血壓、脂代謝異常、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相伴相生,長期高熱量飲食、缺乏運動、大量飲酒都容易導致這些問題。

02高尿酸血症和痛風

尿酸是人體代謝嘌呤的產物,它具有抗氧化的作用。但是並不是說某種物質有抗氧化作用就越多越好。

當血液中的尿酸過多,達到飽和狀態,就會產生結晶。這些結晶容易沉積在腳踝、腳趾等關節部位,誘發局部炎症,表現出腫痛。這種由於尿酸鹽結晶沉積而帶來出來的症狀,就是痛風。

有的人可能體檢查出了尿酸很高,但是還沒有出現症狀。要是後續再查一次尿酸,在不同的兩天裡,都檢測出血尿酸水平超過420mmol/L,就算是高尿酸血症了。

03控制不好有什麼後果

血尿酸過高可能形成尿酸鹽結晶,而結晶的沉積可能損傷你的很多器官,如果發生在腎臟,會發展成腎結石、慢性腎病等等,甚至可能影響壽命。

包括像高血壓患者,高尿酸也會影響血壓,從而增加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風險。

目前建議一般的患者把血尿酸水平控制在240~420mmol/L,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冠心病、腎功能損害等合併症,要更嚴格地控制在360mmol/L以下。

考慮到高尿酸血症它會導致一系列的併發症,增加很多疾病的風險,已經有高尿酸血症的人一定要定期檢查監測血尿酸,有必要的話按醫囑服藥

04飲食注意要點

和其他慢性疾病一樣,對於高尿酸血症患者來說,生活方式的控制也很重要。總體原則就是要控制體重、規律運動,限制酒精及高嘌呤、 高果糖飲食的攝入,鼓勵奶製品和新鮮蔬菜的攝入。

每種食物到底含多少嘌呤?

一般在痛風的急性發作期,建議一天的嘌呤攝入不要超過150毫克

但是正常人可能也不會去算自己吃的食物,包括如果你真的上網查所謂的「食物嘌呤表」,也會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這確實很難定論。

哪怕是同一種食物,含水量的不同,它的嘌呤含量也會有很大差異。更何況不同食物的品種、種植條件都千差萬別。

豆製品:既不推薦也不限制

對於之前一直爭議比較大的豆製品,最新的指南的意見是,既不推薦也不限制。

豆製品加工方式的不同會對其嘌呤含量有很大影響

加工過程中如果需要衝水,可能會衝走一些嘌呤。而如果有發酵工藝,可能很多小細胞的遺傳物質會增加,也會增加嘌呤的數量。

所以對於豆製品的嘌呤含量沒法給出一個特別準確的建議。

注意飲食模式而不是數值

甚至現在更多時候,也還是鼓勵大家參考一個總體的飲食模式,相比於吃大量的甜食、紅肉和加工肉類,得舒飲食(DASH對控制高尿酸血症的效果是比較好的。

所謂得舒飲食(DASH),一開始它是用來降血壓的飲食療法。

這種飲食它的特點是有大量的蔬菜、水果、堅果、豆類、低脂乳製品,還有很多全穀物對於鈉是嚴格限制的。

另外像含糖的一些甜食、甜飲料這些都得少吃,紅肉也吃得也特別少。

它等於是一個高鉀、低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低飽和脂肪這樣的飲食結構。

多吃蔬菜多喝奶

如果一定要說具體的食物,就是鼓勵大家多喝奶。奶這個東西是奶牛乳腺的一種體液,裡邊沒有遺傳物質,相應的嘌呤含量也會很低。

咱們去看奶製品的國家標準、或者說一些更高要求的標準,裡面會對體細胞的數量有限制,如果奶牛它沒有乳腺炎,牛奶中就不應檢測出很多體細胞,因此奶應該是很純淨的一種液體。

另外蔬菜的話肯定多攝入一些有各種各樣的好處,比如抗氧化,比如膳食纖維等等,這就不多說了。

限制酒精和果糖

高尿酸血症患者要限制的,首先就是酒精。在重度飲酒的人群中,痛風的發病率大約是普通人的2.64倍

此外果糖也要限制,除了甜飲料,也要注意高果糖的水果,其中的果糖經過代謝會抑制尿酸的排出,會增加血尿酸的水平。

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如果是果糖攝入非常多的人群,它的相對危險度大約是普通人群的2.2倍

蛋白質要怎麼補充

因為高蛋白的食物可能嘌呤含量也比較高,所以很多高尿酸血症患者對怎麼補充蛋白質有很多疑問。

雞蛋是痛風患者很好的一種食物,如果實在需要補充蛋白質,除了喝牛奶,多吃點雞蛋也不錯。

可以選擇大量的低脂或者脫脂的乳製品,甚至酸奶也可以(不過還是牛奶更安全),乳製品中嘌呤含量極低還能夠降低血尿酸水平。

肉湯最好別喝,還要控制各種肝臟、腎臟,另外有一些魚類,比如鳳尾魚、沙丁魚、貝類嘌呤含量極高也別吃,紅肉也應當限制。

鳳尾魚、沙丁魚、貝類嘌呤含量極高

05該吃藥吃藥

在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健康管理中,飲食的意義主要是降低發作風險,減緩關節損傷的進展,核心治療可能還是靠藥物。

那麼吃什麼藥呢?最經典有三種藥,別嘌呤醇,非布司他還有苯溴馬隆。

具體我就不多說了,因為像別嘌呤醇什麼之類的,是歷史非常悠久的一線藥物,大夫也都會給你開的。

不過提醒它雖然療效非常顯著,也非常便宜,但可能引起超敏反應,一旦發生之後,致死率大約是30%,一定要遵照醫囑服用

這裡稍微提醒一下,萬一你處在一個急性發作期,這

時候會很難受,該用一些藥物還是得用的。如果是用,一般是要小劑量開始增加

而你如果使用一些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應當遵循是「足量、短療程」的原則,才能夠儘量減少藥物的副作用,同時又起到明顯的止疼效果。

用藥最重要的還是要遵醫囑,考慮到可能在急性發作時你來不及去看醫生,可以在開藥的時候就問清楚開的藥應該怎麼吃,記在備忘錄裡。

如果想通過自己喝蘇打水來鹼化尿液,每天喝3升也會有一點幫助。

作者:顧中一

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全國首批科學傳播副高職稱,清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

各平臺統一ID:營養師顧中一 累計已有 5000000 人關注

相關焦點

  • 【健康生活】痛風患者都不能吃豆製品?控制血尿酸值五個好方法
    「營養師,我有痛風,豆腐、豆乾、豆包、豆漿這些大豆產品,我都不能吃,對吧?」在門診,遇到痛風的患者,只要一聽到「豆製品」這3個字,似乎就像老鼠看到貓一樣的恐懼,但是,豆製品真的是痛風患者的宿敵嗎?除了藥物治療之外,生活型態、飲食習慣改變都是可以達到有效控制血中尿酸的方式。過去,人們被教導痛風患者,豆製品是禁忌,近幾年,陸續有研究告訴我們,痛風患者對於大豆食品的恐懼觀念要修正了!
  • 痛風就連豆製品也不能吃嗎?關鍵是怎麼吃!
    豆製品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成為大部分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當然大豆中含有優質的植物蛋白,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但痛風患者卻覺得大豆也對影響病情而不敢食用。其實痛風患者也是可以吃大豆的,關鍵是怎麼吃! 痛風可以吃豆製品嗎?
  • 痛風也有能吃的海鮮,30 種常見食物嘌呤排行榜
    原創 研究所 丁香生活研究所去年年底,工作群裡聊天說到「痛風」的事情,結果平均年齡 20 多歲的編輯部,居然有好多人表示自己有高尿酸。而嘌呤代謝紊亂、尿酸排洩減少而導致的「高尿酸血症」,跟「痛風」是直接相關的。
  • 痛風到底可不可以吃豆製品,痛風吃什麼食物降尿酸比較好?
    痛風到底可不可以吃豆製品,痛風吃什麼食物降尿酸比較好? 時間:2020-12-20 14:50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有些人說豆製品嘌呤含量高,痛風不能吃,有新研究又說可以吃,到底能不能吃?痛風吃什麼食物降尿酸效果好一些?感覺痛風真沒什麼可吃的。
  • 「專家在身邊」四肢關節布滿「硬疙瘩」!痛風5年後,他被查出尿毒症...
    希望通過降尿酸,能恢復一些腎功能。痛風不只是關節病,還會引發尿毒症、心梗等嚴重後果!鄭紅霞解釋道,如果長期痛風,血尿酸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就會在體內形成痛風石。它會破壞關節骨質,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殘疾。02已經患上痛風的患者:要儘量把血尿酸控制在360umol/l以下,有痛風石的控制在300umol/l以下,這樣,痛風石可以得到部分溶解。痛風治療需要長期服用降尿酸藥物,有些患者甚至需要終身服藥,絕不是關節不痛了就可以停藥。
  • 痛風是什麼?有什麼危害呢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一個18歲年輕人每天一杯奶茶,最後兩手關節全腫痛,這其實是患了痛風結晶。疫情期間不少居民身體力行「宅家抗疫」。長期居家不能出門鍛鍊身體,很多人選擇吃美食來「鍛鍊」嘴部肌肉。這個超長假期吃吃吃可也有後遺症哦,有的人在「大餐」過後的深夜因為劇痛疼醒時不得不開始思索——我是不是發痛風了?痛風病是人類最古老的代謝性疾病之一 ,痛風發作時疼痛劇烈,病人難以忍受,有時甚至連走路都有困難,堪稱「疼痛之冠」,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近10年期間我國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增加近10倍 。這高尿酸血症是不就是痛風呢?
  • 吃個大閘蟹,有那麼多「禁忌」?
    這個時節,大閘蟹當然是不容錯過的,但很多人吃之前總有顧慮和擔憂。1、擔心「黃」膽固醇高,不能吃?蟹黃中確實有很多膽固醇,每 100 克蟹黃中膽固醇含量可能達 400 毫克以上,蟹膏也差不多。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研究已明確:膳食中的膽固醇並不會顯著影響人體內的膽固醇代謝。
  • 痛風者能吃豆製品嗎?提醒:這4類食物應少碰,防尿酸升高
    痛風,是一種嘌呤代謝異常,導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致使關節紅腫、疼痛的疾病。臨床上,一般來講,當血尿酸數值高於420μmo1/L時,就能確診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不一定會痛風!但尿酸升高,會增加誘發痛風的發生,所以,預防痛風,一定要控制好尿酸水平。
  • 「紅肉」比「白肉」不健康在哪?完全不吃可行嗎?
    」並不是完全不能吃,每天吃掌心大小的一塊是可以的,想進一步控制,2根手指大小以內也是推薦的。如果出於限制飽和脂肪等考慮,選擇完全避開紅肉,也可以通過白肉、豆製品、堅果、蔬菜的攝入來保證營養均衡。考慮到紅肉中豐富且易吸收的血紅蛋白鐵,還是建議女性和兒童適量吃一些,避免出現缺鐵性貧血。此外,注意肉的加工方式、限制整體飲食中的飽和脂肪、實現均衡多樣的飲食搭配,可能比糾結於吃不吃「紅肉」這一種食物更有意義。
  • 「發物」是什麼、到底有哪些?生病到底能不能吃「發物」?
    總之,雖然前人總結出「發物」的飲食禁忌,出發點確實是為了飲食安全,但由於是經驗總結而出的,太過絕對並且其中也有許多誤區,所以,我們應該要科學地對待「發物」,而不是一味盲從。如何科學、辯證性地看待「發物」?
  • 最新食物嘌呤含量表:高尿酸患者挑著吃,或將痛風「拒之門外」
    所以說,痛風也是吃出來的,如果在平時嘌呤物質攝入不合理的話,也會導致尿酸升高。所以在平時,也要注重控制好嘌呤物質的攝入,這樣才有利於降低患上痛風的發病率,保護關節健康。最新食物嘌呤含量表:高尿酸患者挑著吃,或將痛風「拒之門外」豬肝。豬肝具有一定的滋補功效,也是深受人們的喜愛,適當食用,能夠為身體補充鐵元素,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但是對於痛風患者來說,還是最好少碰。
  • 痛風患者,還可以喝豆漿、吃豆製品嗎?真正該忌口的是它
    高尿酸血症俗稱痛風,如果出現了痛風的話,一定要限制嘌呤的攝入。我們都知道每100克黃豆中所含有的嘌呤含量高達190毫克,跟我們平時吃的肉類所含的嘌呤含量差不多,所以痛風患者最好不要吃大豆,但是能喝豆漿、吃豆製品嗎?
  • 痛風病情惡化的 4 大徵兆,一定要小心!
    4大徵兆需小心 大家對痛風最深刻的認識就是「疼痛」,但是高尿酸、痛風遠不止關節痛。它還可以導致關節功能受損,腎臟損害,加重糖尿病病情,增加心梗、腦卒中風險等。
  • 「關東煮」的「湯」能喝嗎?有3點真的要注意!
    我們經常能看到添加劑危害有多大,添加的肉有多髒,甚至吃一頓相當於吃五顆避孕藥的文章。的確,肉丸是一種商品,當然要考慮成本。市場上所售的丸子每斤10元到100元不等,而正常牛肉豬肉都要幾十元一斤了,所以一般不可能用純肉。
  • 減肥可以吃「米飯」和「麵條」嗎?
    很多減肥的小夥伴一聽到米飯和麵條的就望而卻步,對於「精製碳水」的恐懼甚至比脂肪和糖來得更猛烈一些。都知道很多時候讓我們發胖的並不是「糖」和「脂肪」,因為對這兩者的長胖魔力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也能條件反射式的控制。
  • 豆製品嘌呤高,痛風患者不能吃?非也,真正該忌口的是這四類食物
    正常情況下,當血尿酸數值高於420μmo1/L時,就能確診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並不一定會引發痛風,尿酸升高會增加痛風的發生機率,所以要控制好尿酸水平。想要預防痛風就應該控制尿酸的水平,尿酸升高主要是因為攝入高嘌呤物質比較多。豆製品也屬於一種富含高嘌呤的食物,所以痛風患者不能吃真的如此嗎?豆製品嘌呤高,痛風患者不能吃?
  • 高尿酸多是「吃」出來?拒絕這3種食物,或能和痛風說「拜拜」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高尿酸這種情況,在尿酸水平升高的過程中會因為尿酸鹽結晶在體內堆積帶來影響,進而導致身體某些部位總是疼痛。如果可以通過合理的方式保持尿酸水平穩定,還可以防止痛風形成。很多人都說高尿酸是吃出來的,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嗎?
  • 尿酸高的人,減少痛風,3種飲品少喝,4個日常行為,再難也要改掉
    高尿酸,被稱為「第四高」,是導致痛風的禍根。但是,如果能夠控制好尿酸,會大大減少痛風的發作頻率。一旦體內尿酸堆積過多,便容易過飽和析出,形成尿酸結晶鹽。這些尿酸結晶體,在體內不斷積累,堆積在關節處,就會蛻變為痛風石。有相關數據顯示,約有5%~12%的高尿酸血症者,最終會發展成為痛風。
  • 一份食物嘌呤含量表:高尿酸患者挑著吃,痛風可能避而遠之
    而最近幾年,又逐漸出現了第四高,那就是高尿酸,對於高尿酸患者來說,主要是由於嘌呤物質攝入過多所導致的。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嘌呤物質的攝入,避免導致尿酸飆升,加重腎臟的負擔,誘發痛風的危險,特別是以下幾類高嘌呤食物,也是勸你最好少碰。
  • 當痛風盯上年輕人,它能被治癒嗎?
    痛風曾被人們戲稱「皇帝病」,其實還真是有理有據的,係數古今中外,得過痛風的貴族不在少數。很多人提到痛風,總覺得是中老年人才會得的「富貴命」,殊不知不論是從近幾年的門診數據,還是臨床調研表明,痛風發病率越來越高,發病人群也越來越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