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的昆明陰雨連綿,是夏天的感覺卻失去了夏天的樂趣。遊叔決不允許大家在雨天垂頭喪氣,特地攜一波美圖趕來,治癒無精打採的你。
港真,昆明夏日的美好模樣,都藏在這裡了。
要說夏天最甜美的色彩是荷花粉與荷葉綠,應該沒人反駁吧?亭亭淨植向夕陽,不蔓不枝淺淡妝,荷花,是夏日最溫柔可人的存在。
最近,備受昆明人喜愛的大觀風荷盛開極好,專屬於昆明人的季節限定終於可以打卡了!
公園內160畝池栽荷花迎風盛放,滿滿當當,似是望不到盡頭。層層疊疊的荷葉,翠綠得耀眼,卻也阻擋不住淡粉的荷花散發的魅力。
站在池塘邊放眼望去,滿池的荷花有的恣意綻放,有的含苞待放,姿態各異,甚至顏色都不盡相同,將夏日的大觀樓點綴得與眾不同。
順著公園的道路靜靜踱步,走過拱橋,歇腳小亭,無不被荷花緊緊包圍,似是闖入了何仙姑的後花園,讓人覺得仙氣逼人,卻又愜意自在。
總想要化作一隻小蜻蜓,和鴨子嬉戲,和鴛鴦遊玩,更想要飛向池塘中央,停在綠傘般的荷葉上打盹,尋覓一朵最愛的荷花。
筆直的枝蔓,舒展的身姿,嫩黃色的花心藏著心事,與荷葉一起奮力朝陽,嬌嫩柔美卻安靜堅強。
除了塘栽荷花,大觀樓還有6000盆缸栽荷花。這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嬌羞少女」,總能在不經意間出現在你的身旁。
或粉白相間,盡情釋放著傳統的荷花之美,像是婉約的大家閨秀,惹人憐愛;或淺黃偏綠,清新別致,自帶一種非同尋常的氣質,俏皮可愛。
也有花瓣層層,花型小巧的荷花,掩蓋不住的嫋娜身姿,讓人一見傾心。
還有那五彩繽紛的睡蓮,常引得人圍觀,不舍挪動腳步。粉的、藍的、黃的、白的……朵朵嬌豔,晶瑩滋潤。
雖不似荷花那般葉大花茂,卻偏偏在明鏡似的水池裡開出了自己的天地。時不時與池底遊過的魚兒親密接觸,這樣的快樂也是無可比擬的。
除了賞荷花,夏天大觀樓的打開方式還有100種。昆明人的夏日快樂,能在這裡收穫一大波。
接天蓮葉,映日荷花,美景當前,自然是拍拍拍最讓人感到滿足。
不管你是手機還是相機,悉心擺弄,找好角度,都能拍到心滿意足的照片,記錄下獨屬於2020年夏天的方寸美景。
姐姐妹妹們還不出發?夏日限定,錯過又要等一整年。穿上旗袍、拿上油紙傘,優雅、從容,與眼前的荷塘美景最是搭配。
慢悠悠地逛一逛公園也最是愜意。清新的空氣還摻雜著荷花淡淡的香,沁人心脾。
「奶奶,我想吃藕」「是啦,晚上煮排骨藕湯給你喝,長高高葛好?」昆明人的生活方式,在這裡展現到了極致。
走累了便找一個長椅坐下歇歇腳,若是烈日當頭,這便是最好的乘涼之處。高大濃密的綠蔭,將人環抱,習習微風從湖面吹來,涼爽宜人。
找一塊空地舞舞劍、打打太極,周邊綠意盎然、繁花似錦,一招一式絕不馬虎,身心都得到了極致的放鬆。
找一個角落自顧自地吹拉彈唱,美妙的音符穿梭在假山旁、亭臺間、湖光中,管你傳統樂器還是西洋樂器,都能與當下的景融合得恰到好處。
三五老友組一局牌局,談笑間兵來將擋。「今天咋個說?葛是去我們家吃了嘛?」「可以可以,下星期麼來我家」,老友間的默契與真性情,自是不用遮掩。
租一隻小船,泛舟湖上,享受水光瀲灩、清風徐來的美妙時刻,換一個角度欣賞亭臺樓閣、魚木花鳥、白雲縹緲,似是人在畫中遊。
面積寬敞、空間開闊、環境優美的大觀樓,也是遛娃的好去處。小朋友們跟著賞花看魚、跑跑跳跳,或是玩一玩遊樂設施,也能歡樂無邊地回味一整周。
作為中國十大名樓之一,大觀樓不僅是昆明人的驕傲,更是昆明人最喜光臨的市區公園之一。
每年都會藉由前去玩耍,不管是元宵的燈盞、盛夏的荷塘還是秋冬時的菊花展,昆明人都不厭其煩地一去再去。
可每次提起大觀樓,除了180字的大觀樓長聯之外,要說其餘的相關歷史或故事,卻少有人能說出個一二。其實,大觀樓遠不止這麼簡單。
就說公園大門門額的「大觀樓」三個字,就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這是由清代呈貢書法家孫鑄所書。清同治三年(1864)馬如龍重建大觀樓,函邀遠在北京的孫鑄書樓匾,但因古時交通不便,孫書匾額送到昆明時,大觀樓早已竣工,已掛李潄泉所書匾額。
民國八年唐繼堯重修大觀樓,才將孫鑄所書石匾嵌於公園大門。
公園中飛簷翹角的古老建築和石板鋪就的拱橋時常可見。而最引人注意的便是「近華浦」了。
「近華浦」意為接近太華山的小島,早年這裡是一片水浦湖灘,因浦臨滇池,接近太華山,也就是現在的西山,故取名「近華浦」。
門樓兩側有一幅對聯「曾經滄海難為水,欲上高樓且泊舟」,與「近華浦」三字一同用大理石製成。百年來歷經風吹雨淋,見證著從此處經過的無數遊人的前世今生。
聞名遐邇的大觀樓也是一到公園就必須去看一看的地方。正面臨水,背靠園林,為三重簷四方攢尖頂建築,琉璃黃瓦古色古香,氣勢雄偉。背後的歷史故事,值得了解一番。
它位於近華浦南面,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始建二層樓宇。乾隆年間,孫髯撰寫長聯,由名士陸樹堂書寫刊刻,大觀樓因長聯而成為與黃鶴樓、嶽陽樓及滕王閣齊名的我國四大名樓之一。
道光八年(1828)修葺大觀樓,增建為三層。鹹豐三年(1853)鹹豐帝題「拔浪千層」匾,鹹豐七年(1857)長聯與樓毀於兵燹。同治五年(1866)重建,復遭大水,光緒九年(1883)再修。光緒十四年(1888)趙藩重以楷書刊刻長聯。
除了這些,公園裡還藏著很多過去或精彩紛呈或趣味橫生的故事,了解完你一定會大呼:「原來你竟是這樣的大觀樓!」
三百多年來有無數人不遠萬裡來瞻仰大觀樓的風範。不管是君臨天下者還是風華絕代者,不管是王侯將相還是才子佳人,都對它心儀不已。
而當下,最愛光顧大觀樓的人卻成了整天與茶米油鹽糾葛的普通人。
可正因為這樣的一群人,使得大觀樓也有了凡塵俗世的煙火氣,歡聲笑語、鳥啼花香,還有那悠揚的歌曲小調,都拂去了高高在上的驕矜之氣。
當你還忙著在各種社交軟體上搜索寶藏景區時,不妨再去大觀樓逛一圈吧~
# 今 日 話 題 #
你有多久沒去過大觀樓啦?
▌文案:小芒果 攝影:阿斌 後期:阿傑
▌部分資料來源:大觀樓
▌文章聲明:昆明全接觸原創發布,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商務合作:電話/微信:13099957029
▌主編友情熱線:13312558879(微信同號)
▌法律顧問:雲南博凡律師事務所 李開甫律師:1828876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