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度區分 | 手衝用多細的粉?區分粗粉、中粉、中細粉、細粉、極細粉

2021-02-24 咖啡工房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

咖啡行業交流請加

私人微信前街,微信號:

(長按複製)

qiannjie

    咖啡粉的粗細,關係到衝泡咖啡時候咖啡成分釋放的多少、快慢。總體來講,咖啡粉的粗細程度可以分為:粗粉、中粉、中細粉、細粉、極細粉,五個等級,是不是有點暈,哈哈哈,沒關係!一看對比圖和參照物就瞬間明白粗細了,而且平時自己用不了那麼多不同粗細的。

        沒錯,就是拿不同粗細白糖做參照物。你可能之前也在網上看到過,說什麼什麼粉等於原糖大小,砂糖大小的(一臉懵逼狀)。因為我們很少把白糖分得那麼細,根本不清楚白糖的粗細。所以,還是「用圖說話」,直接找出家裡不同粗細的白糖來,看對比和參照。


(1)極細粉:適合意式咖啡

       這個是最好理解的,而且用法也比較絕對,只在製作espresso的時候使用。因為萃取方式和平時自己在家衝泡的原理也不同,需要加壓,所以器具是意式咖啡機,而磨粉也是需要專業的咖啡磨才能做到極細。

       如果你是用摩卡壺煮咖啡,也是比較適合用極細粉的,只是萃取一般都會過度,雖然有一點油脂能出來,但是味道偏苦,享受過程往往大過於口味本身。

      因為做義大利式咖啡時,一定要用力填壓咖啡粉,使之對高壓的熱水產生阻力,才能真正萃取出咖啡的精華。所以,它對研磨度更為敏感,越均勻的研磨,會使得填壓後的咖啡粉越是緊密,而且有較少的空隙,能對水產生均衡的阻力,如此才能成功地萃取一杯Espresso。

  

 

 

(2)細粉:適合掛耳

細粉適用於掛耳咖啡。很多人會覺得掛耳是要有一部分浸泡在水裡的,應該用粗一點的顆粒。其實,主要是因為掛耳是整個都是濾紙,出水量很大。不像手衝有一個收口的位置,比如現在常用的三孔濾杯,其實是減緩了水流出的速度。所以掛耳更需要細粉來增大萃取面積。

細粉略小於細砂糖(烘焙用的細砂糖或者叫幼砂糖),再給一個參照物,鹽。小於細砂糖,大於鹽,就是它沒錯。



(3)中細粉,中粉,最適合手衝(以小富士鬼齒為例子)

  

中細粉(適合淺烘焙的豆子,小富士鬼齒3.5)

中細粉≈白砂糖(超市最常見的白砂糖,比那種偏大一點)。一般手衝最後會固定在中細粉的粗細上。因為中細粉很常用,所以愛咖啡的你更要多嘗試自己的咖啡磨,找到自己最適合的中細粉程度。



中粉(適合中度烘焙的豆子,小富士鬼齒4)

中粉=砂糖(超市見得到的最大顆粒白砂糖,多數時候就是這種粗細),中粉比中細粉略粗,但是完全不到粗粉那麼大顆粒。

        建議新手先用中粉來進行手衝,畢竟磨中粉不容易產生極細粉末,也不容易因為剛開始控制水流不穩定導致大水積在濾杯上浸泡咖啡粉,從而使咖啡萃取過度。另外,因為個人口味不同,可以在中粉和細粉之間多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粗細程度。

(5)粗粉適合中深烘焙的豆子,小富士鬼齒4. 5)

       粗粉>原糖(說人話:比市面上能見到的最大顆粒白糖還要大的糖)

均勻研磨的重要性

    咖啡豆經過研磨之後,成為粉狀,粉粒粗細的分布情形與咖啡飲品的品質有很大的關係。

  

  咖啡豆一但磨太細,水與咖啡粉的表面接觸過多,會萃取出太多不必要的雜質,甚至連苦味都出來了;但若是磨得太粗,美味仍深藏在內部,在熱水無緣接觸之處,所衝泡成的咖啡就沒有足夠的芳香。舉例,,我們觀察,V型60度角:使咖啡粉層厚度增加,粉與水的接觸時間更長,通常,細粉容易聚集在錐底。

         

         由於V60杯型的設計,當水透過濾杯上半部的粉層之後,在下半部會有一個「扭擠」的狀態,把咖啡粉中的芳香物質通過「扭擠」萃取出來,這樣水流的萃取是最為完整的,因此在萃取時我會更傾向於在濾杯中心部分均勻繞圈,使整杯咖啡平衡感更高,酸甜更明顯。

    

研磨咖啡豆是衝煮咖啡的第一步,但也是不少人容易失敗的一步,不是磨得太細,就是太粗,間接影響到咖啡的口感。想要精確的掌握咖啡粉粗細,建議使用能調整刻度的電動磨豆機,精準掌握研磨度。以小富士磨豆機為例,手衝咖啡粉最佳的粗細在3-4刻度中間,可以用細砂糖作為參照。

例如,我用的是一款非洲的豆子

產自:埃塞爾比亞 西達摩 花魁 2.0 

處理方式:日曬

烘培程度:中度烘培

  

  

細研磨-低水溫 


磨豆機

研磨度

粉量

濾杯

小富士鬼齒

3.5

15g

V60

水溫

悶蒸

第二段水量

第三段水量

總時間 2:05

89度

40g水32s

120g  

70g

總水量:230









甜度:☆☆☆☆

酸度:☆☆☆

苦度:☆

     口感描述:甜度不錯,入口舒適、口感濃但不像上面如此濃烈,酸是柔和了一點,喝起來包裹著果味,苦味在這裡的表現弱很多,餘韻則是很甜。

 

細研磨讓我覺得就是粘稠度非常好,香氣過於集中,口感比較濃,水粉比列也是影響比較大的關係,但是溫度的改變很明顯能降低苦味。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全部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手衝咖啡為什麼不能用細粉 手衝咖啡豆研磨度 手衝咖啡需要篩粉嗎
    ,我的粉是不是細了,為什麼不能用細粉衝煮等等一類的問題,那麼今天前街咖啡就一起來跟大家探討一下。首先先問第一個問題就是研磨度多少,為什麼不能用細粉?研磨度簡單來分就可分為4個等級:極細粉,細粉,中細,粗粉。這4個你看的是不是還有點迷茫,沒事,我們前街咖啡給你來個參照物和咖啡粉,你可以對比一下。
  • 細粉和粗粉到底有什麼影響
    之前做的一個實驗,研究一下研磨度的影響首先我們得到了來自美國的sweet blooming的烘焙商提供的衣索比亞水洗jimma
  • 細粉 | 細粉是篩還是不篩?這是個好問題!
    細粉這玩意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呢?咖啡的研磨被分為什麼哪幾種?我們大致上將咖啡的研磨度分為以下幾種:1、極細研磨。這種一般如糖粉般粗細,多用於做意式咖啡或者是土耳其咖啡。2、細、中細、中粗研磨。手衝、愛樂壓、虹吸等等,按照不同的烘焙程度以及煮製方式都會有著不一樣的研磨度。3、粗研磨。如粗砂糖,大多用於法壓壺萃取。
  • 「談粉不色變」:咖啡細粉在衝煮咖啡時所扮演的角色
    後來,更換了一臺好的磨豆機,研磨度上均勻了很多,即便是篩粉也篩不了多少,衝煮出來的咖啡風味確實提高了好幾個層次。在手衝咖啡製作過程中,一直有兩種聲音:篩粉or不篩粉。一種聲音:將咖啡細粉篩除後再衝煮,咖啡的口感更加乾淨而且也不容易堵塞濾杯。另一種聲音:細粉在衝煮過程中雖然加大了衝煮的難度,但也正因為有了細粉,手衝咖啡的醇厚度才更好。
  • 咖啡細粉的探討與應用:避免細粉過萃有什麼手衝技巧?
    在什麼品鑑目的下,細粉非篩不可?在什麼需求下,我們可以不篩細粉?該用手法來最小化細粉的負面影響?又該用什麼手法來發揮細粉的長處呢?我們下面來詳細講解一下。因為,他的手法是極高強度的萃取方式,所謂的「細粉攪拌法」,在高強度的萃取環境中,舉凡高水溫、長時間、強力擾動、細顆粒、高粉水比…等等的做法,其實都會讓咖啡粉釋出較多的風味物質,也就是「高萃取率」。而Matt Perger的手衝手法,來人,上視頻!    視頻中,咖啡粉的顆粒是用意式磨豆機偏粗的顆粒進行萃取。
  • 研磨度 | 手衝用的咖啡粉需要磨多細?
    研磨咖啡豆是衝煮咖啡的第一步,但也是不少人容易失敗的一步,不是磨得太細,就是太粗,間接影響到咖啡的口感。想要精確的掌握咖啡粉粗細,建議使用能調整刻度的電動磨豆機,精準掌握研磨度。以小富士磨豆機為例,手衝咖啡粉最佳的粗細在3-4刻度中間,可以用細砂糖作為參照。
  • 【手衝入門】第四期| 研磨度,咖啡豆應該磨多細?
    豆子和器具都選好了,今天,來講一下,研磨度,咖啡豆應該磨多細?            研磨咖啡豆是衝煮咖啡的第一步,但也是不少人容易失敗的一步,不是磨得太細,就是太粗,間接影響到咖啡的口感。
  • 「咖啡細粉」手衝咖啡與研磨度之間的關係,如何選擇手搖磨豆機?
    咖啡豆在製作之前,需要研磨成咖啡粉,這是因為咖啡的芳香分子都藏在咖啡豆的內壁中,然後使用熱水進行萃取其中的可溶性物質。咖啡粉的粗細對於手衝咖啡來講至關重要。手衝咖啡本質上屬於「濾泡式咖啡」,也就是使用熱水澆注咖啡粉,然後濾紙進行過濾得到的咖啡液。咖啡豆研磨的粗細直接決定了咖啡的萃取時間長短。粗細度對手衝咖啡的影響咖啡豆的研磨度粗細直接影響咖啡的萃取時間以及萃取率的高低。
  • 細粉遷移
    上一篇關於布粉的文章結束後,很多人希望我們多講講細粉的問題。我們發現:「在意式濃縮中,細粉遷移可能並非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嚴重。」
  • 細粉那麼容易過萃,為什麼手衝的時候不篩細粉?
    在這樣的思維下,有些人會儘可能在磨豆之後用篩網篩掉細粉,或者在磨豆機這關就淘汰容易產生細粉的機型。  這個說法其實並沒有錯,因為在衝煮過程當中,細粉確實同時扮演著天使與惡魔的角色,沒有細粉的話,咖啡的味道容易變得太單薄,但細粉太多也是麻煩,容易影響過濾速度,讓整杯咖啡的口感失衡,往厚重的那端靠近,喝起來的口感就變得不清不楚了。
  • 【關於細粉】咖啡是否該篩粉呢?篩網處理咖啡會更好喝嗎?
    當時主要的原因是咖啡磨的品質不夠高,磨出來細粉比較多,簡單篩一下細粉能避免咖啡衝煮中細粉過粹產生的雜味兒。    2013的世界手衝咖啡比賽冠軍澳大利亞的Matt Perger在決賽時就帶著曬網上場的。不過,他是從衝煮理論來談的。以往我們公認的咖啡衝煮萃取率是在18%~22%之間,而Matt上場時跟裁判說,他要做的咖啡萃取率達到了23%,但是依然好喝。因為他會用曬網曬去細粉再衝煮。
  • 咖啡一點通 | 「咖啡細粉」手衝咖啡與研磨度之間的關係,如何選擇手搖磨豆機?
    咖啡粉的粗細對於手衝咖啡來講至關重要。手衝咖啡本質上屬於「濾泡式咖啡」,也就是使用熱水澆注咖啡粉,然後濾紙進行過濾得到的咖啡液。咖啡豆研磨的粗細直接決定了咖啡的萃取時間長短。咖啡豆的研磨度粗細直接影響咖啡的萃取時間以及萃取率的高低。咖啡粉磨得越粗,咖啡粉層之間的空隙也就越大,熱水流經的速度也就越快,衝煮咖啡所需要的時間就越少。
  • 用細粉製作手衝咖啡應該注意什麼?
    相信不少朋友也有遇到過,買回來的咖啡粉很細,如果用平時手衝的參數來衝肯定過萃,難道就不能要了?今天,前街咖啡跟大家來分享一下,如果是製作意式咖啡般粗細的咖啡粉應該怎麼衝煮呢?前街咖啡用了中深烘焙的【陳年曼特寧】來進行衝煮,【陳年曼特寧】的生豆會存放至少3-5年,其酸度比較低且柔和,風味上是以巧克力、焦糖、草藥、熟普為主。
  • 【實驗室】篩不篩細粉 有什麼區別?
    許多喜歡喝咖啡、做咖啡的小夥伴們,在製作手衝咖啡(或者滴濾)的過程中,會選擇將咖啡粉中的極細粉篩除。
  • 手衝咖啡如何選擇咖啡豆的研磨度?
    接觸過手衝的朋友知道,手衝是利用過濾萃取的原理提取咖啡液。手衝咖啡的過程是:先燜蒸後萃取。燜蒸:用熱水浸潤咖啡粉,將咖啡烘焙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釋放出來。釋放完畢後,繼續有技巧地注入熱水,把咖啡可溶物質提取出來。
  • 細粉對咖啡風味的影響,都是壞的嗎?(上)
    當你把細粉悉數去除之後再來衝煮,會發現咖啡的風味並沒像想像中那樣——單純地變乾淨了,而是在純淨之餘,也部分帶走了咖啡所具有的風味。那麼,細粉是如何既帶來好風味、又帶來壞風味的呢?長期以來,這一直困擾著我:咖啡粉中的細粉在味道上到底有多麼不同?我擁有食品科學碩士學位,出於本能地對這類事情十分好奇。
  • 什麼是手衝咖啡 手衝咖啡要素 手衝咖啡研磨度 水質 溫度 粉水比
    二、研磨度好的咖啡要配上合適的研磨度才會發揮其最大的風味。最常見的研磨度就是拿砂糖做參照對比,這確實有一定的可比性。一般手衝咖啡的研磨度顆粒值為600-800微米,這與砂糖的粗細度相似。研磨越細,咖啡接觸水的表面積越大,萃取效率就會越高;研磨越粗,咖啡接觸水的表面積越小,萃取效率就會越低。建議一開始選用砂糖大小為參照,衝煮品嘗後再對研磨度進行微調,例如咖啡淡了,可以微微調細。
  • 日常衝煮 | 多細屬於細粉?在手衝咖啡裡,是否該篩粉呢?
    2013的世界手衝咖啡比賽冠軍澳大利亞的Matt Perger在決賽時就帶著曬網上場的。不過,他是從衝煮理論來談的。以往我們公認的咖啡衝煮萃取率是在18%~22%之間,而Matt上場時跟裁判說,他要做的咖啡萃取率達到了23%,但是依然好喝。因為他會用曬網曬去細粉再衝煮。
  • 如何鑑賞沉香粉,是粉越細越好嗎?
    16年沉香玩家 華南師大沉香實驗室鑑定顧問 沉香粉是在香道中常用到的香品,我們在評判沉香粉的優劣時,主要從細膩程度和氣味著手。
  • 【前街教你做咖啡】手衝篇-研磨度|咖啡豆應該磨多細?
    很多人會覺得掛耳是要有一部分浸泡在水裡的,應該用粗一點的顆粒。其實,主要是因為掛耳是整個都是濾紙,出水量很大。不像手衝有一個收口的位置,比如現在常用的三孔濾杯,其實是減緩了水流出的速度,所以掛耳更需要細粉來增大萃取面積,萃取更多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