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關注 | 專注咖啡烘焙5周年
更多精品咖啡豆請加
私人微信前街,微信號:
(長按複製)
qiannjie
小編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聊到細粉這個東西,小編的不少朋友對細粉真的是聞之色變,一聽到細粉就想到過萃,但也有對細粉情有獨鐘的,比如Matt Perger的細粉攪拌法。細粉這玩意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呢?
咖啡的研磨被分為什麼哪幾種?
我們大致上將咖啡的研磨度分為以下幾種:
1、極細研磨。這種一般如糖粉般粗細,多用於做意式咖啡或者是土耳其咖啡。
2、細、中細、中粗研磨。以白砂糖為基準,這個適用範圍就比較廣啦!手衝、愛樂壓、虹吸等等,按照不同的烘焙程度以及煮製方式都會有著不一樣的研磨度。
3、粗研磨。如粗砂糖,大多用於法壓壺萃取。
細粉
有一些人把細粉定義為直徑小於一定尺寸(比如說50微米)的顆粒。近來,另有一些人認為細粉所代表的是特定區域的粒子分布曲線,但其實細粉的形狀不規則,很少呈現出規則的球形。
細粉對手衝的影響
還記得我們前一篇公眾號聊過萃取嗎?影響萃取的因素之一就有研磨度,磨的越細,咖啡粉容易堆積在濾紙上,萃取阻力較大,所以流速較慢,萃取時間較長。咖啡所含物質的萃取率高,衝煮出來的咖啡也較濃烈;磨的越粗,粉層空隙越大,與熱水接觸的咖啡粉較少,萃取阻力較弱,咖啡滴落速度較快,萃取率較低,所以咖啡風味也較淡。
對細粉聞之色變,大抵是因為細粉過多堵塞了下水孔而導致的咖啡液流不下去,從而致使咖啡粉萃取出來的物質過多,咖啡喝起來帶著明顯的焦苦味、雜味以及澀味。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這樣視細粉如猛獸嗎?
以【巴拿馬 艾麗達】為例,小編分別衝了壺篩粉跟沒有篩粉的,對比一下會有什麼區別!
①入口紮實的酸質,柑橘、青橘的酸調,中段略帶堅果,果脯、焦糖的甜感,尾段茶感,整體是均衡且柔和的感覺。
②發酵氣息濃鬱,入口柑橘的風味,酸甜震,果汁感明顯,中段烤杏仁,焦糖甜感,尾段略帶柚子皮,沒有茶感,均衡感會比①高些,風味層次變化豐富。
小編認為,其實細粉也不會像猛獸般可怕啦!雖然說由於細粉的存在,水與咖啡粉的表面接觸過多,細粉會優先萃取出太多不必要的雜質,甚至連苦味都出來了。當然啦,研磨均勻的咖啡粉是很重要的,畢竟研磨的均勻了萃取才會均勻呀,但是這並不代表著細粉不可取,畢竟適當的細粉可以給一杯咖啡帶來更多層次的風味。當然啦,如果細粉太多已經嚴重影響到自己的衝煮的時候,小編建議還是換磨吧,畢竟一個好的磨是很重要的呀~
【往期回顧】
手衝咖啡,你被誤導過嗎?多少人的困惑,今天來給你解答
【前街教你做咖啡】手衝篇-咖啡豆 | 怎麼挑到滿意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