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總是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小人,或者是職場上的勾心鬥角、或者是官場上的暗藏殺機,他們總是見不得你好,你不好了,他們趾高氣昂的嘲笑;你混得好了,又酸溜溜地憋著壞招踩你一腳,總之就是要和你對著幹。那面對這種小人,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正面剛
年輕時候的王陽明,一身正氣,最是見不得正直的人受委屈。當時的朝廷,可以說是宦官當道,宦官劉瑾霸道橫行,無惡不作,當時就有正直人士戴銑、薄彥徽等人寫奏摺上書皇帝,要求皇帝嚴懲劉瑾一行人,結果被打入死牢。
王陽明自然義憤填膺,上書皇帝請求釋放戴銑諸人。劉瑾又從中作梗,使得王陽明不僅被重打了四十大板,還被貶去了貴州,淪為龍場驛一名沒品級的驛丞。
這是對待小人最下下策的方法——正面和他剛,小人之所以會被稱之為小人,就是因為他們能夠把假的說成真的,把真的說成是假的,因此,正面和小人剛,這會給不知情的眾人一種眾人皆不仁不義,唯我獨清高的感覺。
良知感化
也正是此次被貶到龍場,才讓他有機會能夠更好地修養心性,在此處頓悟出了「心學」的智慧,面對小人,他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何假外求」的道理,他深信世人皆有良知,並懂得在與小人奸臣打交道之時,用良知感化他們。
1509年,王陽明任廬陵縣令,當時抓到了一個無惡不作的大盜,但是大盜性格極其蠻橫,冥頑不靈,性格極其蠻橫,所有人的都拿他沒辦法,不能從他的嘴裡套出一句實話。
只能王陽明親自審問,大盜對王陽明說「要殺要剮隨便,大不了我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但是王陽明在審問之時並沒有直接問大盜什麼問題,而是想嘮家常似的和大盜聊天,「今天天氣太熱了,把衣服脫了吧」,大盜不知道王陽明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也沒在怕的,「脫就脫」,就把外褂脫了。
王陽明又說「這麼熱的天,穿著內衣也挺熱的,把內衣也脫了吧」,大盜沒好氣地說「脫就脫,又不是沒光過膀子」,王陽明笑著看著他把內衣也脫下,又說「既然這樣,不如把內褲也脫了吧,身上無一絲遮擋,更清涼。」
這會兒大盜就慌了,「不方便,不方便」,連忙拒絕王陽明。王陽明發問道「你連死都不怕,還怕脫一條內褲看來你還是有良知的。」大盜很是慚愧,只能將自己的罪行全盤託出。
這是對待小人的中策,動之以情,戳其痛處,以柔克剛。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1519年,寧王朱宸濠造反,王陽明用50天的時間將其平反,但是又有小人出來攪局,當時太監江斌、張忠和寧王早已暗中勾結,聽說王陽明將其抓獲,既想給皇帝英勇的表現機會,又害怕自己與朱宸濠勾結的事情被王陽明知道,於是立刻慫恿皇帝親徵。
而此時的王陽明已經明白了不能和他們硬碰硬,於是就想到找劉瑾當初的一個同夥——張永,此時的他正在杭州任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陽明便以「為天下蒼生而來」前來拜訪,被扣上了這樣一頂帽子的張永自然只能開門接客,於是,王陽明就開始對張永進行誇讚,直到誇得張永同意接收朱宸濠。
後來,王陽明也在皇帝面前一頓的讚揚張永的功績,因此,張永對王陽明也改變了看法,最初身為劉瑾同夥的他和王陽明其實也有很多不和,但在這次之後,對其刮目相看,在王陽明被張彬等人構陷之時,張永也是一直幫王陽明說話。
這便是對付小人的上上策,用小人對付小人,化敵為友,這也算是印證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道理。
而這對待小人的心境轉換,就得益於他對自己心學的運用與理解,隨著對「致良知」的理解,他明白了即使是壞人也有良知,而本著「知行合一」的道理,他也成功地攻破了小人的內心,把握了主動權。
這便是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基礎理解,關於王陽明,其「心學」最為世人敬仰,學習,有著龐大的「粉絲群」: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在戰爭中大獲全勝,慶功宴上,面對眾人的誇讚,他向眾人展示自己腰牌,上面只有七個大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梁啓超也讚嘆道:「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其偉大,軍事政治上,也有自己的建樹。」、「言心學者必能成大事」,並且認為他的心學是:「濟世之良藥」。
當代儒家思想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曾說過:「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等都是王陽明的經典心學知識,而這些寶藏智慧都被存在了《傳習錄》一書中。
該書上卷由王陽明本人親自審閱完成,中卷裡的書信是王陽明對於一些問題的親筆解答,下卷是由其弟子整理而成,雖未經本人審閱,但也具體地解說了他晚年的思想,主要是其提出的"四句教"理論。
閱讀《傳習錄》,不能將之作為一本行之規範、金科玉律,而應該將其作為一副藥方,在閱讀的過程中對照自己的人生,有問題的地方就需要按照王陽明的解答去改正,這才是《傳習錄》的意義,王陽明先生也曾自己說道:
「聖賢教人如醫用藥,皆因病立方……要去病,初無定說。若拘執一方,鮮不殺人矣。今某與諸君不過各就偏蔽,箴切砥礪,但能改化,即吾言己為贅疣。若遂守為成訓,他日誤己誤人!」
王陽明的心學不是理論,而是生存和解決問題的工具。讀過書,每個人都會從書中發現自己的問題,找到自己的解決方式,成功地將「心學」應用於實際生活。
現在一本《傳習錄》+一本《知行合一》,兩本書僅需78元,在學習知行合一的同時用《傳習錄》裡的」藥方「對照自己的生活,學習的同時將知識付諸實踐,並時刻檢驗,一頓火鍋的價錢就能買得到的人生饋贈。
點擊上方卡片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