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唯一包衣出身的正牌皇后,23歲生下天子,卻受到不公正待遇!

2020-12-23 騰訊網

清朝時期,有一類獨特的群體,名為包衣,就是奴隸的意思,八旗之下都有隸屬本旗的包衣,其中,上三旗(鑲黃、正黃、正白)統歸內務府管轄,專門為皇室成員服務。內務府包衣女子有一部分會被選入宮廷充任宮女,還有極少部分會被皇帝納為妃嬪,由於等級制度森嚴,清朝正牌皇后大多都是來自八旗世家的女子,只有一人除外,她就是孝淑睿皇后。

孝淑睿皇后姓喜塔臘氏,生於乾隆二十五年,其實,喜塔臘氏這個家族與愛新覺羅氏還是有極深的淵源的,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母親顯祖宣皇后便是來自此家。清朝入關後,一小部分喜塔臘氏族人被編入了內務府正白旗包衣,雖然地位不及那些八旗世家,但有很多家族成員仍然可以在朝中出仕,甚至位極人臣。

乾隆初年,喜塔臘氏家族在朝中除了一名大官,名為來保,來保深受乾隆皇帝的器重,官拜大學士,並且,乾隆還將來保一家抬入了滿洲正白旗,這位來保便是孝淑睿皇后的叔祖父。實際上,孝淑睿皇后在出生之前,她們一家早就擺脫了包衣的身份,不過身上仍然有著「包衣」標籤。

清朝皇室有個規定,皇子的嫡福晉都是皇帝親自指定的,她們一般都是來自八旗世家,有的甚至來自頂級豪門。比如說乾隆第十一子永瑆的嫡福晉是富察氏大學士傅恆的女兒,乾隆第十七子永璘的嫡福晉則來自弘毅公鈕祜祿氏,是阿里袞的女兒。相比之下,十五阿哥永琰就差了一些。

乾隆三十九年,年僅15歲的孝淑睿皇后被乾隆指給了永琰為嫡福晉,由於之前一年,乾隆已經秘立永琰為皇儲,因此孝淑睿皇后從一開始便是以大清皇后的標準來進行選擇的,不過,這一點只有乾隆本人知道。

孝淑睿皇后在嫁給永琰之後,被萬般寵愛,先後四次懷上孩子,生下三個子女,乾隆五十年曾有一次小產,這對於子嗣不豐的永琰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孝淑睿皇后所生的第二子綿寧,深受祖父乾隆和父親永琰的喜愛,十歲時便被乾隆親賜黃馬褂。

然而,乾隆五十年的那一次小產對孝淑睿皇后的身體造成了極大損耗,她的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不過,乾隆六十年,乾隆宣布第二年禪位,如是第二年嘉慶繼承大清皇位,孝淑睿皇后也得以坐上了皇后的寶座,不過,此時的孝淑睿皇后早已油盡燈枯,結果只過了一年,她便離開了人世,年僅38歲。

當時,孝淑睿皇后身為大清皇后,本來應該舉行隆重的大喪,但嘉慶帝考慮到太上皇乾隆仍然健在,一切應該取吉祥,因此便大大減殺了孝淑睿皇后的喪禮,孝淑睿皇后的喪事十分冷清,受到了極不公正的待遇,這也成為嘉慶帝心中一個巨大的遺憾。

不過,有一件事,孝淑睿皇后泉下有知,一定非常欣慰,那就是嘉慶帝將她所生的皇次子綿寧立為皇儲,綿寧便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六位皇帝道光帝。由此,孝淑睿皇后便成了唯一生下大清天子的原配皇后了。

參考資料:《清朝后妃傳稿》《清實錄》《大清史》

相關焦點

  • 她是滿清唯一生下天子的皇后,膝下兒女雙全,成為最幸福的女子
    在當時相同家族的兄弟姐妹會因為自己的生母地位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而在古代皇室中,更加注重嫡庶之分,一般來說嫡子是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選。但是在清朝的12位皇帝中,只有道光帝是以嫡長子的身份登基。而這位皇帝的生母年僅15歲就出嫁了,5年中懷了4子,成為了當時唯一生下天子的嫡妻皇后。這位女子就是孝淑睿皇后,她比丈夫嘉慶還大42天。
  • 魏清泰之女,清朝唯一的漢人皇后,從包衣奴才到母儀天下
    從內務府的包衣奴才,到母儀天下的皇太后,瑪麗蘇小說都不敢這麼寫、古裝偶像劇都不敢這麼拍!02令妃剛出生時,毫無疑問拿了一張爛牌,但她偏偏將這爛牌打成了絕世好牌。令妃本姓魏,是包衣管領下人魏清泰的女兒,在滿漢八旗等級制度嚴苛的清朝,一個漢軍旗出身的包衣奴才的女兒,是註定不會有什麼光鮮亮麗的童年的。
  • 包衣奴才在清朝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包衣主要是滿族平民轉化而來,平民犯罪淪為奴隸,或者窮困欠債,將妻兒典賣為奴;還有一些是早期女真各部落之間徵伐,掠取對方部落人口為奴,之後出現了掠奪漢人、朝鮮人為奴。再者就是家生子,包衣講究一代為奴,代代為奴,所以包衣的孩子生下來就屬於主人家,婚喪嫁娶都要聽從主人安排。
  • 乾隆將一奴才嫁給嘉慶,嘉慶卻偷著樂,後來奴才生下大清天子
    清朝歷史上,凡是被冊立的皇后,或是來自蒙古外藩,或是來自滿蒙八旗,極少有出身內務府的包衣女子,不過,有一人除外,她就是唯一生下大清皇帝的原配皇后
  •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什麼意思,他們到底是怎樣一群人,地位如何?
    顧名思義,包衣奴才是清朝統治者奴僕中的一種,不過雖為奴才,卻也是清朝統治的重要一部分,有許多包衣奴才出身的人在清朝當官、為妃,名垂史冊。《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先生的家族就是包衣;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純皇后也是包衣出身,得寵之後其家族被抬旗,編入內佐領,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許多,縱橫就不再列舉了。
  • 清朝最悲催的皇后,13生子,23去世,一生無寵,卻生下千古一帝
    ,孝康章皇后,她的兒子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康熙皇帝,康熙繼位後,尊生母為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曰慈和皇太后,但她卻在康熙二年就崩逝了,年僅二十三歲,她死的時候很年輕,短短一生中沒有享受過丈夫的寵愛,丈夫先她一步離世,她也緊隨其後。
  • 清朝的包衣奴才都是些什麼人?他們都是做什麼的?地位高嗎?
    包衣奴才的地位高嗎?他本身的地位並不高。清朝包衣奴才主要來源於三個途徑:由八旗底層百姓轉化而來。彼時,若有八旗百姓犯較大罪行的,多會將他們分配至各王公貴族為奴,淪為包衣。同時,有些八旗百姓因窮困欠債,為了生存,有時他們也會將妻子兒女典賣給八旗王公貴族為包衣。家生奴婢。一入包衣,其所生子女就世代為包衣,生生世世服侍著這個家庭的主人。由俘虜轉變而來。清朝有很多的包衣都是從俘虜轉變而來。
  • 乾隆將一奴才嫁給兒子,兒子卻很高興,八年後,奴才生下大清天子
    清朝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帝下旨舉辦了八旗選秀,這次選秀並非給乾隆帝本人挑選妃子,而是乾隆帝給自己的兒子永琰挑選福晉,最終,來自滿洲正白旗的和爾經額之女喜塔臘氏順利當選
  • 清朝「包衣奴才」地位很低?男的任高官,女的當后妃,真羨慕不來
    但實際上,不是誰都可以在皇帝面前自稱「奴才」,有些沒門路的大臣羨慕還羨慕不來呢,這就叫欲做奴才而不得。包衣奴才是清朝出現頻率較多的一個詞語,其實這個稱呼用詞重疊了,因為包衣的全稱是「包衣阿哈」,系滿語音譯,本身就包含著奴才的意思。包衣之家,阿哈指奴僕。如果按照漢人的習慣,這就是家奴。
  • 《包衣是奴才》
    包衣的命運是掌握在主人的手裡,這與奴隸相似。清朝實行的是八旗制度,其中,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歸皇帝親自統領,因此稱為上三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歸各旗主王爺統領,因此稱為下五旗。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的旗人你可能覺得生活在這八個旗的區別並不大,有時可能還會覺得上三旗的強勢力者太多容易受欺負。
  • 《如懿傳》中令妃的歷史原型:地位低下的宮女成為唯一的漢人皇后
    在真實的歷史上,令妃魏氏是一位出身極其卑微的女子,她出生於內務府包衣世家,且是漢人包衣,出身確實很低。也因為出身低微,她經常受到欺侮,為了能夠脫離自己卑微的身份,讓自己在後宮中存活下去,魏氏參加了選秀,成為一名宮女,她被分配到長春宮,伺候孝賢皇后。也正是因為被分配到長春宮,讓她今後的命運得到了很大的改變。
  • 清朝的三位那拉氏皇后,最後一位因善妒被打入冷宮,結局悽慘
    清朝的三位那拉氏是滿洲八大姓之一,也可以稱為納蘭氏或者納喇氏。這個姓氏在清朝是相當尊貴的,先後竟然出現了三位那拉氏的皇后,這三個尊貴的女人究竟是誰呢?第一位就是阿巴亥,她的父親滿泰是海西女真烏拉部的首領。
  • 清朝皇帝乾隆,「愛」的是富察皇后,「寵」的卻是令妃?
    在清朝時期乾隆皇帝一生中有兩個對他十分重要的女人,在前半期是其中一個最愛的髮妻——富察皇后,而在後半期卻是他最寵的令妃魏佳氏。乾隆對於這兩個不同的女人的態度也有著非常大的差距。對於前半期的富察皇后,乾隆的態度一直都是愛護和尊重。
  • 她是清朝最長壽的皇子,一生只寵一個女人,此女還是官女子出身
    話說這金氏原本是內務府的一名包衣女子,由於出身內務府世家,父兄皆在朝廷做官,雍正便將她賞賜給了四阿哥弘曆,即後來的乾隆皇帝。乾隆繼位後,一直對金氏比較寵愛,乾隆四年,金氏為乾隆生下了登極後的第一子,即皇四子永珹。後來更是連生三子(八阿哥、九阿哥、十一阿哥),永璇便是八阿哥。
  • 嘉慶的生母令妃統攝後宮十幾年,為什麼乾隆不立她為皇后,原因有三
    令妃很得乾隆寵信,後來,烏拉被廢之後,後宮就由令妃治理,但是即便令妃統攝後宮十幾年,直至她去世,乾隆也也一直未將她封為皇后。這是為什麼呢?先從令妃的出身說起,她是個漢人,包衣出身,算是出身低微,一開始進宮這是個宮女身份,但是因為樣貌出眾,很快受到乾隆注意,被封為貴人。她本事大,讓乾隆喜歡的很,所以沒多久又獲得了一個嬪位,上升很快。
  • 她是清朝最得寵的皇后,與皇太后爭奪後宮大權,甚至為此丟掉性命
    說起清朝最得寵的皇后,大家可能會想到孝獻端敬皇后,即大名鼎鼎的董鄂妃,不過,這董鄂妃的皇后名分是順治給追封的,生前她並沒有做過皇后,而且,滿清皇室對這位皇后也不太認可,沒有為其系帝諡,沒有將其牌位放入太廟與奉先殿。今天筆者要講的是一位正牌皇后,也是清朝最得寵的皇后,她就是孝全成皇后。
  • 集權制下的畸形制度,清朝的包衣奴才,卻能做到封疆大吏
    也就是說,清朝的包衣不僅僅由滿州人組成,還包括了漢族人、朝鮮人等等。但是,清朝包衣中的漢族人既不隸屬漢軍八旗,也不同於後來的漢民,這些人被稱為包衣漢姓人,歸屬於滿洲八旗的各個包衣牛錄。而在清朝一同天下後,滿族統治依舊處於對漢人的不信任和防備,使中央權力和全國各地許多重要職位都由滿足人充當。
  • 清朝八旗包衣是什麼意思?包衣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呢?
    現在火遍螢屏的清宮辮子戲中,包衣是出鏡率很高的一個詞。許多清宮中的所謂奴才、下人,朝堂中的大臣,甚至宮中的妃子,都出身包衣。包衣是什麼意思?
  • 乾隆讓令妃成六宮之主,立令妃兒子為儲,為何就是不封她為皇后
    令妃是乾隆寵妃和第三任皇后,原名魏佳氏。從包衣之女到一國之母,妥妥的神逆襲。《延禧攻略》之所以這麼火,男主太有名,女主太勵志。(令妃魏佳氏)令妃魏佳氏,從貴人歷經嬪、妃、貴妃、皇貴妃,逝後二十年被追封為孝儀純皇后。多次隨乾隆南巡出遊,一生為乾隆生下四子二女,是乾隆妃嬪中生育最多的一位。其子永琰,更是成為乾隆繼承人——嘉慶皇帝。
  • 皇后位置懸空 乾隆為什麼不封令妃為皇后呢
    先從令妃的出身說起,她是個漢人,包衣出身,算是出身低微,一開始進宮這是個宮女身份,但是因為樣貌出眾,很快受到乾隆注意,被封為貴人。她本事大,讓乾隆喜歡的很,所以沒多久又獲得了一個嬪位,上升很快。她生性聰明,不僅乾隆喜歡,連當時的富察氏也很欣賞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