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包衣奴才都是些什麼人?他們都是做什麼的?地位高嗎?

2020-12-23 奧古說歷史

簡單地說,包衣奴才就是專門服侍於八旗滿洲皇族和王公貴族的家奴,與一般的奴僕不同的是,包衣是「世襲」的,就是其家族的先祖為包衣,那麼這個家族的後代就世世代代為包衣,專門服侍先祖侍奉的那個八旗貴族。

包衣奴才的地位高嗎?

他本身的地位並不高。

清朝包衣奴才主要來源於三個途徑:

由八旗底層百姓轉化而來。彼時,若有八旗百姓犯較大罪行的,多會將他們分配至各王公貴族為奴,淪為包衣。同時,有些八旗百姓因窮困欠債,為了生存,有時他們也會將妻子兒女典賣給八旗王公貴族為包衣。家生奴婢。一入包衣,其所生子女就世代為包衣,生生世世服侍著這個家庭的主人。由俘虜轉變而來。清朝有很多的包衣都是從俘虜轉變而來。彼時,各女真部族之間經常互相徵伐,所以他們經常掠取對方部族人口,將其變為自己的包衣。之後,八旗貴族在與明廷的戰爭中,也會經常將漢人、朝鮮人掠奪為包衣。從包衣奴才的來源來看,我們就可看出他們的地位在清朝並不高,相反很卑賤。畢竟包衣奴才要嘛是八旗底層百姓,要麼就是自小入府的奴婢,就是俘虜,因此他們卑賤的出身,就註定其身份、地位不會高到哪去。

當然,包衣奴才地位雖低,但是其機遇卻要比普通人高得多。因包衣奴才是世代服侍著這個王公貴族的家庭的,且是日日夜夜的陪伴在他們的身邊,所以他們可以說是王公貴族最信任的人。因此,因王公貴族對他們的信任,所以一旦王公貴族發跡,他們的地位、身份也會隨之水漲船高。

比如在清朝,有許多妃子就都是包衣出身,如康熙帝的德妃、雍正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嘉慶帝的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她們在被皇帝納為妃子時,其家族就是皇家的包衣奴才,是為正黃旗包衣。再比如,清朝有許多包衣因受寵而顯貴,做了高官,比如康熙朝的曹雪芹家族,因康熙的信任,身為包衣的曹家,在很長時間獨佔了江寧織造一職,成為江南最為顯赫的家族;康熙朝廣東巡撫李士楨,就是正白旗「包衣」。

總得說,清朝包衣奴才,其本身的地位並不高。但是,因為他是王公貴族世襲的家奴,是世世代代侍奉他們的最為忠心的奴才,所以他們一躍龍門的機會要比普通人大得多,尤其是身為皇家的家奴,一旦其主人做了皇帝,而他又深受皇帝的寵信,讓他的身份一瞬間就不可同日而語,轉眼間就能成為人上人,比如同治朝的湖廣總督官文和光緒朝的兵部尚書立山,他們皆因皇家包衣的身份,最終成為大清最有權勢的一群人當中的一員。

相關焦點

  •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什麼意思,他們到底是怎樣一群人,地位如何?
    本文主要是討論清朝的包衣奴才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有著怎樣的地位,又履行著怎樣的職責。「包衣奴才"即是"家生奴才" ,"家生奴才"是滿語"包衣阿哈"的譯稱。將「阿哈」譯為漢文就是"家奴"、或"奴才",因此就出現了「包衣奴才」這個專屬稱呼。
  • 《包衣是奴才》
    既然被稱為奴才,包衣的職責無非就是伺候主人打點府裡上下的事情,包衣只是自己主子的奴才。包衣比較可憐的一點是「世襲制」,一代為包衣代代為包衣,而且包衣是完全屬於主人的,你的婚喪嫁聚都要問過主人都要得到主人的同意。包衣奴才的種族類型很多,有滿人有漢人也有朝鮮族人。包衣奴才的來源主要是強迫來的,戰爭年代捕獲其他族群,也有一些人因為貧窮把自己的妻兒變賣為包衣。
  •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幹嘛的,地位高嗎?
    清代的「包衣」本意就是家奴,但到了後期就開始演變成一種有義務的旗下人。包衣有自己獨立的建制,有點類似於《紅樓夢》中放出奴籍的賴尚榮家族。 包衣在法律上是良人的身份,也就是說他們可以去應舉,有當官的可能。
  • 清朝「包衣奴才」地位很低?男的任高官,女的當后妃,真羨慕不來
    清宮劇裡經常有這樣的場景,無論皇室宗親還是後宮妃嬪,見到皇帝都得自稱奴才,很多文武大臣同樣如此。看起來地位十分卑下,毫無尊嚴。但實際上,不是誰都可以在皇帝面前自稱「奴才」,有些沒門路的大臣羨慕還羨慕不來呢,這就叫欲做奴才而不得。
  • 集權制下的畸形制度,清朝的包衣奴才,卻能做到封疆大吏
    也就是說,清朝的包衣不僅僅由滿州人組成,還包括了漢族人、朝鮮人等等。但是,清朝包衣中的漢族人既不隸屬漢軍八旗,也不同於後來的漢民,這些人被稱為包衣漢姓人,歸屬於滿洲八旗的各個包衣牛錄。而在清朝一同天下後,滿族統治依舊處於對漢人的不信任和防備,使中央權力和全國各地許多重要職位都由滿足人充當。
  • 清朝八旗包衣是什麼意思?包衣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呢?
    現在火遍螢屏的清宮辮子戲中,包衣是出鏡率很高的一個詞。許多清宮中的所謂奴才、下人,朝堂中的大臣,甚至宮中的妃子,都出身包衣。包衣是什麼意思?
  • 清朝太監的地位有多高?連侍衛及宮女都視他們為「奴才」
    無論是《甄嬛傳》裡的蘇培盛、《延禧攻略》中的李玉還是聖母皇太后身邊的李蓮英、崔玉貴等人,看起來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甚至能當主子半個家的「實力網紅」。可事實上清宮太監群體地位之低下,讓人難以想像。.上圖_清朝二等侍衛朝服奴才眼中的奴才在清宮大內,除了皇族外還有大量的侍衛以及宮女,在他們的眼中,太監則是奴才中的奴才。
  • 包衣奴才在清朝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包衣主要是滿族平民轉化而來,平民犯罪淪為奴隸,或者窮困欠債,將妻兒典賣為奴;還有一些是早期女真各部落之間徵伐,掠取對方部落人口為奴,之後出現了掠奪漢人、朝鮮人為奴。再者就是家生子,包衣講究一代為奴,代代為奴,所以包衣的孩子生下來就屬於主人家,婚喪嫁娶都要聽從主人安排。
  • 魏清泰之女,清朝唯一的漢人皇后,從包衣奴才到母儀天下
    從內務府的包衣奴才,到母儀天下的皇太后,瑪麗蘇小說都不敢這麼寫、古裝偶像劇都不敢這麼拍!02令妃剛出生時,毫無疑問拿了一張爛牌,但她偏偏將這爛牌打成了絕世好牌。令妃本姓魏,是包衣管領下人魏清泰的女兒,在滿漢八旗等級制度嚴苛的清朝,一個漢軍旗出身的包衣奴才的女兒,是註定不會有什麼光鮮亮麗的童年的。
  • 清朝培養的奴才精神,外國都是上流人,唯有自尊自愛才能讓人尊敬
    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有清一朝,並不是所有的清人都能被稱之為奴才,甚至可以說大多數人是不能被稱之為奴才。在清朝稱為奴才是需要極高的資格的,絕大多數底層民眾是沒有資格成為奴才的,只有旗人才有資格稱自己為奴才。臣子庶民沒有資格成為奴才,他們在清朝都是奴才們的奴隸而已。
  • 清代的包衣奴才和旗下家奴到底是不是一回事?誰的地位更高?
    身為奴僕,包衣在清初之時地位很低,但相比於其他奴隸而言,包衣地位還不算最低。準確地講,包衣並不隸屬於個人,包衣是一個小組織,職責是服務整個八旗貴族的,由內務府負責分配。上三旗的包衣直接服務於皇帝,下五旗的包衣則服務於旗主和王公貴族,一般旗人不配擁有包衣。
  • 包衣的女兒身份低?問問年貴妃、高貴妃、令貴妃意見~
    鈕祜祿氏出身為雍王府格格,也就是使女的意思,地位也不高。嘉慶生母,孝儀純皇后,就是你們愛的魏姐了,出身正黃旗包衣管領下人,嘉慶帝即位後,才將其外祖家列入正黃旗滿洲旗,解除了包衣身份。但包衣的地位十分特殊,對主子是僕人,對一般人則有可能已經極為富貴。從仕途上講,內務府三旗有內務府專缺,並不佔用滿缺;從考試上講,清代有專為內務府子弟開設的景山官學,也允許他們參加科舉。別看他們日後可能成為大將軍、大學士,也並不妨礙他們之前的身份是包衣,也就是都是家奴。
  • 有人說清朝宮女明明「工資」高,為什麼據說清朝女子不願入宮?
    清朝宮女雖然沒有明確規定宮女的等級,不過也是根據宮女所服侍的主子的等級和地位決定的,宮女所服侍的主子,等級和地位高,宮女在宮中的地位也隨之提高,也更能得到其他人的尊重。清朝最初的時候選拔秀女和宮女是在一起同時進行的,到了順治年間,順治皇帝將秀女選拔和宮女選拔分開進行,清朝大多數的宮女都是從八旗包衣中選拔出來的,包衣是清朝皇室的家奴,雖然都是作為奴才,但是比其他的奴才地位要高,只有少數是從民間進入宮中的,這些宮女如果在宮中能夠得到皇帝的寵幸,同樣也是可以晉封的,可以直接封為貴人,即便是不能獲得晉封,到了出宮的年齡也是要送回家中
  • 你可知,清朝官員在什麼情況下才配自稱奴才?
    清代官員,常常自稱「奴才」,既見於官方文件、奏章之中,也常常出現在官員覲見皇帝之時。在民國時期,早就有學者對清朝這一習俗進行研究,陳垣是這麼說的:「滿人稱奴才,有時可以稱臣;漢人稱臣,無時可以稱奴才」。魯迅先生說:「在清朝,旗人自稱『奴才』,漢人只能自稱『臣』。
  • 乾隆將一奴才嫁給嘉慶,嘉慶卻偷著樂,後來奴才生下大清天子
    清朝歷史上,凡是被冊立的皇后,或是來自蒙古外藩,或是來自滿蒙八旗,極少有出身內務府的包衣女子,不過,有一人除外,她就是唯一生下大清皇帝的原配皇后
  • 《如懿傳》、《延禧攻略》裡面都出現過的辛者庫是個什麼庫?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清朝歷史40#中國古代史74辛者庫,在今夏流行的清宮劇《延禧攻略》和《如懿傳》裡都頻繁出現。那麼,這個辛者庫到底是個什麼「庫」呢?
  • 皇帝為何不怕貼身侍衛被人買通?乾隆:你看看他們都是啥身份
    或叔伯兄弟之子,或蒙古貝子之子,或官員之子,或朕包衣之子。」這裡把清朝選御前侍衛的標準講了出來,我們看了他們的身份之後,立馬明白了為什麼皇帝會對他們那麼放心。這些侍衛當中,有的是皇太極的堂兄弟,有的是皇太極蒙古親家那邊的表兄弟,有的就是當朝當中非常忠心的官員的兒子,還有的直接就是皇太極家奴的兒子,叫做「包衣之子」。
  • 淑嘉皇貴妃來自朝鮮,為何今天韓國人隻字不提,難道他們不知道嗎
    朝韓方面不論官方民間對此事都不愛提及,一是因為金佳氏祖先有「叛國」行為,二是因為淑嘉皇貴妃得寵之路起於「包衣奴才」,並不十分光彩,三也是出於對明朝、清朝區別對待的微妙心理。熱播宮鬥劇中的「惡毒女配」淑嘉皇貴妃金佳氏出身鮮族,在清朝,鮮族的地位遠不及蒙古高,但她卻能夠維持十幾年的榮寵不衰,為乾隆生下四個皇子,最高封到了「位同副後」的皇貴妃位置(追封)。乾隆死後,共有五位后妃陪葬裕陵,淑嘉皇貴妃就是其中之一,她在乾隆朝後宮的地位可想而知。
  • 奴才是個尊稱,不是隨便什麼人可以叫奴才的,有很多人也想假冒奴才!
    然後很多做奴隸的覺得自己在做主人,因為他在做下面一個奴隸的主人。有貴賤、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別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別人。一級一級的制馭著,不能動彈,也不想動彈了。但如果你能在這樣的生活當中嚼出甜頭來,品出快樂來,好,然後你還懂得欺負別的人,你就是萬世不竭的奴才了。
  • 延禧宮略中讓人看不懂的點,祖父是刑部尚書,為何她卻只當個宮女
    這個人思想十分縝密。電視裡,爾晴以前就跟明玉說過,她的祖父雖在朝廷中當過尚書,但她自己卻只是一個包衣奴才。祖父雖為尚書,但內務府包衣奴才的身份,永遠是她抹不掉的烙印。延禧宮略中,爾晴稱自己的祖父為刑部尚書,為什麼她只當一個宮女呢?那時候為何都是包衣奴才,爾晴看上去還不如魏瓔珞逍遙自在。為何納蘭·明珠的孫女,剛進宮就被封為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