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傳習 歸寧父母

2022-01-05 巫娜古琴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

黃鳥於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

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薄汙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詩經.國風.葛覃》

吳景略先生彈奏 《秋塞吟》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

孔子講,讀詩除了「興觀群怨」,還可以「多識鳥獸草木之名」。葛草名,蔓生,纖維可以做葛麻(絺綌),用來做衣服。它的根部可以用來做藥材。覃是延綿的意思,第一句是葛藤延綿幽長生於山谷中。

黃鳥於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黃鳥就是黃鸝,前面描寫植物,緊接著描寫動物。黃鸝飛落在灌木叢中,鳴叫的很和諧,可回想首篇《關雎》之關關,都是情景再現,起興中黃鳥的和鳴能猶能感染到讀者的情緒。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

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疊章,大意跟第一句相同。關鍵是後一句: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刈為割,濩為煮。把葛藤割下來,用水煮,這是葛麻的加工方式,據說當今這種工藝已經失傳了。絺為細麻,綌為粗麻,用這個植物經過加工做成葛麻。所以綿延在山谷的植物,經過「是刈是濩」(精心加工),製成粗細不一麻布衣物,穿起來不會有厭惡的感覺。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薄汙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整個詩篇因歸寧父母,所以要浣洗穿戴葛麻做的衣服,從衣物聯想到葛這個植物,所以開篇描寫葛在幽谷中茂密生長的樣子。採葛是辛勤的勞作,聽到黃鳥的叫聲說明在採摘過程中所閒暇。朱子在《詩集傳》中講「已貴而能勤,已富而能儉,已長而敬不馳於師傅,已嫁而孝不衰於父母」。歸寧父母要通告一聲師傅,而且要穿的正式,正式不一定要多華麗,而是將舊的禮服浣洗乾淨,穿戴整齊,回家探望父母。

本文來自趙楠老師於【巫娜古琴傳習】全國學員群內的《詩經》經典誦讀及解析系列分享。







首次由古琴藝術家巫娜個人主導創作,

對於「佛樂」的一次最直接的呈現。

 

跨界的概念一如既往的貫穿始終,

古琴與人聲、

大提琴、萊雅琴、電子音樂、大竹笛,

一次淋漓盡致的對話。

 

融入了多樣的實地採樣,

尼泊爾叢林、村莊、寺廟

和西方的教堂鐘聲、海浪、雨聲……,

描繪出了

一幅幅風光旖旎的音詩畫卷。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巫娜最新專輯「《江湖禪語》」。



點擊「閱讀原文」,來聽《江湖禪語》(巫娜最新專輯)

相關焦點

  • 歸寧父母
    再也沒了歸寧父母的期待與喜悅,只是多了對父母和自己身體的擔憂,只想健健康康活上幾十年,能有空多陪陪父母,送其百年;多陪陪兒子,助其成家。每念及此,頓覺肩頭的重量格外沉重,也倍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把生命裡的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度過,這還真不能算是一句空話了。
  • 「歸寧」的意思和用法-中新網
    「歸寧」的意思和用法 2014-05-26 16:22:32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責任編輯:範超 2014年05  廣東讀者 田辛墾  田辛墾先生:  「歸寧」是個來自文言的詞,較常見的意思有:  1、出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例如:  (1)害浣害否,歸寧父母。(《詩經·周南·葛覃》)  (2)妻防遠嫌疑,不肯歸寧。
  • 今日放映 古琴「李悅-莊周夢蝶」
    李悅南開大學古代文學碩士,南開大學古琴賞析課教師。天津醫科大學客座講師,中國民族器樂學會與中國古琴學術委員會認證第一職業高級古琴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考級考官、中國民族器樂學會理事、冬不拉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古琴學術委員會理事,多屆國家級琴箏賽事評委。
  • 【姿勢】"歸寧"="閨女"?你了解多少?
    漲姿勢:膠東方言釋義「歸寧」例句:他有兩個歸寧(閨女),兩個兒子。  現今青年男女結婚,如果雙方家庭不在一地,一般是先在男方家舉行婚禮,然後再去女方家,後者被稱為「歸寧」,如果擺筵席,便稱作「歸寧婚宴」。  歸寧一詞,出自《詩經》:「害(hé)澣(huǎn)害否,歸寧父母。」(《周南·葛覃》)是寫在貴族家中做活的婦女,正選擇洗些衣服,準備回家看望父母。寧,乃問安之意,歸寧,即回家向父母請安。
  • 每日經典國學《詩經》歸寧父母
    4.歸寧父母雞鳴三聲,英子翻了翻身。雞鳴第四聲,英子愣愣坐在了床邊。「我去燒水」英子將爐火燒的旺盛,往裡添水,水開了,英子將葛藤放進去煮,一股綠水冒得滾燙。雞鳴第六聲,二小起了身。「我回娘家,等下」「哦」二小打個哈欠,揉揉眼睛,吧唧著鞋,想去看看鍋裡有些什麼。
  • 結婚回門歸寧習俗你知道多少
    關於結婚回門又稱歸寧的習俗你知道多少?通常新娘在出嫁後首次回娘家,成為回門,一般都是在新婚後第二天或第三天。
  • 賞琴、鑑琴、斫琴……海珠嶺南古琴文化展等你來免費體驗
    除了古琴,現場還有許多書畫。據悉,展覽由《南風薰兮·稼軒古琴文化展》與《南風時兮·七木琴社琴銘展》兩個主題共同構成,稼軒琴坊以古琴斫制技藝的流程、古琴的形制、古琴與畫作的結合等多個方面,從技術和藝術兩個點進行深入挖掘,多維度地呈現古琴文化的豐富性與其深厚的歷史底蘊。
  • 【正月初二】歸寧之外,還有啥習俗?
    留在大家腦海裡的關於「大年初二」的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去姥姥家,這與傳統習俗「歸寧」相關。那麼,還有哪些特色的民俗,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準確來說,初二回娘家是「歸寧」婚俗的一部分。歸寧,是指已嫁的姑娘回家看望父母,通常在婚後的第三日,又稱「三朝回門」,這天娘家要辦「歸寧喜宴」。「歸寧」一詞出現得很早。
  • 南風中的聲聲歸寧,中谷間的維葉萋萋
    歸寧父母。葛草長長猶如藤蔓,延綿在山谷之中,藤葉碧綠又繁茂。一隻美麗的黃鸝鳥展開翅膀,即將飛翔起來,棲息在一片灌木之上,發出了婉轉動人宛如歌唱的聲音。葛草長長猶如藤蔓,延綿在山谷之中,藤葉碧綠又繁茂。輕柔地割下葛草,帶回家煮一煮,編織成或粗或細的葛布,穿上它的人沒有一個感到厭煩。
  • 【金百合貼士】結婚回門歸寧習俗你知道多少?
    ——回門又稱歸寧,是漢族的傳統婚俗。一般指女子出嫁後首次回娘家探親,新婚夫婦在新婚第三天後回嶽父母家,對於新娘來說,則是初為人婦後回到自己的娘家,也有的地方在新婚後第二天去。就餐時,新娘要陪著新郎,一一向父母、親友和鄰裡敬酒,感謝大家對自己新婚的祝福。飯後,不要急於回家,應再陪父母聊一會兒,聽聽他們的教誨,然後再告辭回家。
  • 鄂州市新增23個鄂州雕花剪紙傳習基地
    昨日,記者從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我市命名的民革鄂州市委辦公室、東方紅小學等23家單位為第3批鄂州雕花剪紙傳習基地。到目前,我市共命名了52個剪紙傳習基地,覆蓋全市20個村(社區)、16所學校。鄂州雕花剪紙傳習基地是由市群眾藝術館提供業務指導,依靠企事業單位或社會力量建立並進行自身管理,經常性開展鄂州雕花剪紙傳習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鄂州雕花剪紙傳習的主陣地。
  • 涪陵區曲藝傳習基地揭牌成立
    同時,涪陵區曲藝家協會和涪陵區浙涪學校聯合打造的「涪陵區曲藝傳習基地」正式揭牌成立。活動由涪陵區文聯主辦,旨在把「傳統藝術」進校園活動打造成普及與欣賞相結合、學習與興趣相培養、認知與傳承相輔助的推動學校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健康平臺,滿足廣大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搭建文化精神家園,打造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 快速了解不同形制的古琴種類大全:仲尼古琴伏羲古琴的異同點
    古琴琴友想要了解各種古琴形制的古琴比如伏羲式古琴和靈機式古琴的區別,我們整理了古琴種類形製圖,讓大家一次性了解不同形制之間細微的區別,古琴形制背後的小故事。混沌古琴、仲尼古琴、伏羲古琴、落霞式古琴、綠綺式古琴、列子式古琴、綠綺式古琴、大鵬古琴的相同點,有哪些不同;快速了解不同形制的古琴種類大全:仲尼古琴伏羲古琴的異同點。仔細看各個款式您比較喜歡的是哪一款歡迎評論!喜歡這篇古琴文章歡迎您收藏、分享!
  • 古琴|知名蕉葉古琴製作大師——蔡偉藝
    古琴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撥弦樂器,它的款式並不單一,有多種,比如仲尼式、伏羲式、連珠式、落霞式、鳳勢式、師曠式、神農式、靈機式、響泉式、亞額式、列子式等,當然還有知名的蕉葉式。蕉葉古琴像一片芭蕉葉,曲折的線條像流動的音符,優美的身姿表現著文人浪漫的情趣。不過蕉葉雖好,卻不易做。很多人把能否製作出良好的蕉葉古琴作為衡量斫琴大師的標準。那麼製作蕉葉古琴到底有哪些難點呢?其一是耗費的時間比較多。製作完一張蕉葉古琴差不多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比正常古琴要多三倍時間。
  • 市二幼雕花剪紙傳習工作獲肯定
    本網訊(通訊員廖幼群)10月20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驗收檢查組一行到市二幼,調研「鄂州雕花剪紙傳習基地」建設情況。檢查組首先參觀了該園文化建設,詳細了解了幼兒園辦園理念、園所發展情況以及常態化開展雕花剪紙傳習活動等內容。
  • 迅速光陰無幾日,姑娘滿月要回門——歸寧喜宴
    婚禮時間:2015年10月25日婚禮場地
  • 古琴專賣店(李沐萱)
    古琴專賣店(李沐萱)作者:李沐萱湖北學習平臺花瓣在幽靜的小路隨微風飄舞,宛如粉紅雪花,掉落、旋轉,時而急促,時而悠揚,仰望藍天徘徊,遲遲不肯落地。詩情畫意的小徑,不知何時浮現一家店鋪——古琴專賣店。店主姐姐優雅地走了過來:「歡迎,我給你們先做個簡單介紹,古琴又被人稱為瑤琴、玉琴、七弦琴,它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餘年呢。據《史記》記載,古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外國叔叔聽著店主姐姐介紹,連連稱讚,古琴,向來都有著神秘的氣息。店主姐姐微笑著看向古琴,繼續介紹:「古琴是至今還依然鳴響在書齋、舞臺上的古老樂器。
  • 讀歷代女子歸寧詩,可知出嫁女子回娘家有多不容易
    出嫁女子回娘家古時稱歸寧這一天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按傳統禮俗的說法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讀讀古代女才子的詩詞就可知出嫁女子回娘家有多麼不容易如夢令 小詞代柬,約妹歸寧(清·陳珍瑤)莫為離情消瘦。一束蒸豚一瓶水,歸寧不道婿家貧。送阿嫂歸寧二首其一(清末民國初·費墨娟)三載依依判袂難,那堪露重曉風寒。送君惟恐傷君意,有淚臨歧不敢彈。送阿嫂歸寧二首其二(清末民國初·費墨娟)秋風秋雨別離天,欲問歸期百感煎。
  • 「太行精武」形意拳傳習中心揭牌儀式在太原理工大學舉行
    12月18日上午,求實學院在學生活動中心325會議室舉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意拳發展論壇暨「太行精武」形意拳傳習中心揭牌儀式。劉潤祥在講話中指出,「太行精武」形意拳傳習中心的成立,是我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精神的一項具體舉措。
  • 「走近王陽明——首屆全國大學生知行合一傳習論壇」在我校舉辦
    10月31日,由2020陽明心學大會組委會和我校主辦的「走近王陽明——首屆全國大學生王陽明知行合一傳習論壇」在我校鐵城科教館報告廳舉行,會上舉行了全國大學生王陽明研究聯盟成立授牌儀式。丁如興希望,「全國大學生王陽明知行合一傳習論壇」作為「2020陽明心學大會」的分論壇之一,能讓探討以陽明文化遺產為代表的紹興優秀文化資源「活起來」,推動陽明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進陽明心學在當代青年大學生群體中的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