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在wifi下觀看)
食與慧的融合,我和你的故事。
素和慧,代表素食和智慧,素食是餐廳的主營品類,智慧代表有智慧的客人。
高端素食料理,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大城市近些年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影響,但由於高端素食選材的苛刻和製作工藝的困難。
2018年1月1日開門迎客,自此「素和慧」填補了溫州餐飲酒店市場高端素食板塊的空白,也解決了眾多溫州高端素食需求客戶的消費痛點。
80後的李豪,是 「素和慧」素食餐廳的創始人。在2012年的時候,李豪就有了做素食餐飲的想法,因為我們國家,從60年代的,吃不飽,發展到現在的,要吃得好,還要吃得健康,吃得綠色化、生態化。那時候的萌想和看到的,我並不是覺得那是一種商機,我想,更應該是一個地域文化,那時候溫州地區也沒有高端的素食餐廳,我也並沒有馬上著急著選址開店,而是去了不同的地方,去考察一些高端的,素食料理和素食餐廳。因為我覺得素食不只是吃素,而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開素食店也不僅只是開店,更應該要結合當地一種生活文化的氣息。
素和慧的選址、布置和菜品設計都是我花了很多心血完成的。一般,大家可能會覺得,一家這樣風格的素食餐廳,就算不是在深山老林,也至少在郊外吧,怎麼會是在市中心的一條大馬路邊上。但是,所有只要,來過素和慧的朋友,就能感受到我的用意,萬物大千,皆在融合,素和慧的融合,就如同「金木水火土」,好似,食材與食器、意境與環境,思想與顧客的結合。大隱隱於市,我希望有這麼一個,能讓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之後,找回自己心靈的地方。
從2012年開始,我花了5年時間,帶團隊去日本、北京、臺灣、香港等地方進行實地考察,與各個地方素食料理的大師交流、學習。還特地去了一趟普陀山,體會了佛教大師,對素食一種靈魂上的點教。素食重要的是食材的產地和時節,所以我們的所有原材料都是採自雲南等各地,而且必須是適時節的蔬菜與水果。還有更為重要的,就是食器的重要,常常聽到,美食不如美器,每一道菜品的設計,使用的食器,我都要把關和定位,從原料的選擇,到烹飪方式,再到成品的展現,每一個細節我都不願意放過,要讓每一份素食完美地呈現出來。
素和慧的裝修風格,也是我結合了,食器的風骨,結合了菜品的意境,而融合我想要的風格。在接待和管理上,我們是以招呼朋友的想法,來歡迎每一位顧客的。一進門就能看到流水映牆,竹木繁密茂盛,竹木流水,代表著人生如逆水行舟一樣,不進則退,也代表著我們,一直在努力前行。然後,水,更代表著,上善若水,我覺得做人做事都應該堅持向善,才是人生的向上。素和慧的一樓同一廳內,只布置了6張桌子,其餘都是以木、流水等簡單的自然元素進行設計,沒有任何多餘的空間擺設,希望能讓來到這裡的朋友感受到一份簡單與純粹。而二樓則是以二十四節氣命名的雅間,用天然的細草蓆代替桌布和地毯,更適合三五好友在此小聚。三樓是日式榻榻米的雅座,四周都是落地玻璃窗,透過玻璃窗,窗外的中央綠軸好風景,更是一覽無餘。
其實很多餐飲界的同僚,一開始並不看好我們,說做這個能賺錢嗎?說實話,光從商業角度來說,確實有很大的投資風險,但我想說,素和慧是我們用心打造嚮往人們心靈的一個家,而不僅僅只是一家素食餐廳。來過店裡的顧客對我們都有很好的評價,有很幾位明星來過,有多位佛教大師來過,還有很多時尚青年來體驗,上次還有來自歐美的,一位顧客也都很詫異,竟然在溫州這樣一座商業氛圍很重的城市,有如此「市中桃源」的地方。這些對我來說都是最大的肯定與鼓勵,更加堅定了我要繼續將素和慧做下去的決心。最後我想說,開這家素和慧,商業只是能維持我們的生存,養生養性才能給,顧客帶來心靈的棲身之處,能融入到我們溫州人,城市生活文化當中,才是我持之以恆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