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智慧

2020-12-17 小段給你說娛樂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原話是"大房簷水滴小房,小房就叫淚滴房。建房若叫滴淚房,主傷兒女痛斷腸。爹哭兒來兒哭娘。"

家有滴淚屋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滴淚屋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說白了,滴淚屋就是在正屋旁邊,比正屋矮的房子。古時候房子的房頂都是用瓦片鋪蓋的,每逢下雨的時候,雨水就順著瓦片從高到低流下來。

所以矮屋才被叫做滴淚屋,若是有人住在這樣的房子裡,是不好的。大部分的農村地區對於滴淚房是非常忌諱的,他們直接管這種房子叫滴淚煞

因此具有不吉利的意思。往往這個時候,人們為了規避這種不好的寓意,在建造房屋之時,都會讓主屋與側屋,操持一定的距離,以免形成"滴淚煞"的場景。

三年一場哭

先說結論,這就是封建迷信,就是扯淡。

古代人建房子,大多都是大屋疊小屋,要真的是三年哭一場,那麼就沒有正常的家庭了。

但要是強行解釋的話,也不是說不通的,就比如大屋的窗口處連接著小屋,那麼小屋的屋頂必然會對大屋窗口有一定程度的遮擋,那麼採光、通風等都會受到影響,讓人住著不那麼舒適,特別是通風情況不好的房間,長期居住很容易生病。

從根本上來說,我們可以把這句話歸納為:在建造房子時,對房屋結構、採光通風等條件的一句總結。

另一種理解

拋去風水這種說法,還可以有另一種理解。

對於古代很多普通家庭來說,屋頂的瓦片並沒有非常合理的固定方式,因此在下雨的時候,瓦片容易被掀翻,落下的瓦片砸到人自不用說,肯定要哭一場。

就算是沒有砸到人,也要從新添磚加瓦,破財了能不哭嗎。

有一些窮苦人家根本沒有錢去添磚加瓦,於是就有一句俗語說"屋漏偏逢連夜雨",外面大雨,屋裡中雨,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杜甫老先生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就形象地描寫了這種"滴淚屋"帶來的困擾: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俗語雖然帶有很濃的迷信色彩,但是經過深度剖析之後,發現也不無道理,而是古人長期觀察生活的一種總結。所以就今天來說,這句俗語其實並不適用,我們也只當做是對民俗文化的一種了解吧。

但是,老人的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所以對於我們來說,老一輩人總結出的生活經驗,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為什麼老人言值得聽?因為老人的老,不光體現在年齡的衰老,更體現在智慧的古老、經驗的老道、洞察世事的深刻。

古人們雖然簡單的句話裡可以蘊含大智慧,但無論是哪種文化,都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時代是不斷在發展的,跟不上時代就要及時拋棄,值得學習的我們就要潛心研究。

這是一本記錄俗語智慧的書籍,裡面有俗語上千則,在俗語的背後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看了之後哈哈大笑還能學到很多智慧!

《老人言》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老人言》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堪稱《毒雞湯大全》,裡面講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非常直白,十分露骨。

《老人言》這本書中就收錄了這些俗語,俗語是口耳相傳的智慧,洞察世事的箴言,源遠流長的文化。

讀《老人言》就像是在和一位長者對話,他會教給你他的畢生所學,幫你指引人生航向,讓你更快適應社會,教會你立身處世的法則。

這套是白話文版本的,因為文言文一般人真的很難讀懂!這個版本的讀起來實在是有趣!

積錢不如教子,閒坐不如看書。多見多聞,借古鑑今。想要閱讀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購買正版。

相關焦點

  • 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滴淚屋有何講究?
    前幾年中不少人搬到城市中的高樓大廈裡,也有一些人在農村老家自建漂亮的房子,在古時,家家戶戶都是低矮的房子,並不存在一棟樓裡住上十幾戶人家的情況,俗話說:「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滴淚屋有何講究?
  • 俗話說:「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滴淚屋」指的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農村人在蓋房子的時候有很多講究,比如門和門不能相對,門和窗戶不能相對,不能建在丁字路口,不能背靠水塘等,也有很多農村俗語都與蓋房子有關,其中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滴淚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那麼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俗語吧,正好也能體現老一輩人對蓋房子的講究,不是迷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古人家裡條件好的建房子都有主房和次房,主人住的就是主屋,家僕住的就是次屋,這也能體現當時的地位差距明顯。如果主屋的高度要比次屋的低,一到下雨天,雨水就會順著次屋的房頂滑落到主屋的房頂上,這樣滴淚屋就形成了。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呢?看完明白了
    房屋的高低和走向,都有各種各樣的說法。這樣無可厚非,作為居住使用的民宅,蓋上一次,是要居住很多年的。不但耐久,適宜居住,房屋還關乎到家庭的運勢,在農村習慣稱之為:一命二運三風水,房屋就是關乎到第三項,所以大家對於自建房要求諸多,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 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什麼是「滴淚屋」,真長見識
    在農村有句俗話,「家裡有滴淚屋,三年哭一場」,代表什麼意思呢?這句話實際上,便是老祖先對鄉村修建房子得出的一個警告。那什麼叫「滴淚屋」呢?大屋簷水珠小屋,小屋就叫」滴淚屋「。建房子若叫滴淚房,「主傷子女痛肝腸寸斷,爹哭兒來兒哭娘」,從這句話風水學中演變成了如今的「滴淚屋」。
  • 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適合北方農村麼?
    昨天去了村裡的王工匠家裡,商討房子修繕的時候,他突然對我說,你這房子如果在原地基上蓋的話,屋頂一定要設計好,咱農村有句老話「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你們家正好是這個情況,所以一定要找一個好的辦法把屋頂處理一下。經過王工匠後來的解釋筆者才明白,原來我們家房子以前之所以壞的快,原來都是有原因的。
  • 農村俗語「大房門前小破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房門前小破屋,三年一場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建房不建滴淚屋,住屋不住五穀蟲」,啥意思?看完便知
    同時在農村,老人們常認為「建房不建滴淚屋,住屋不住五穀蟲」,這俗語到底是指什麼呢?建房不建滴淚屋我們建設房子最基本的就是採光要好,其次房子居住安全,周圍沒有影響房屋安全的因素存在。而農村老人常告訴我們「建房不建滴淚屋」,這就是指房子的建設不在建設滴淚屋來居住。
  • 俗語「久病孝子離,家敗有邪人」是什麼意思?老祖宗說的很現實!
    民間的俗語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俗語佔據了我們生活中交流的很大一部分!當我聊起某件事情,總會找到幾句俗語與之對應!「久病孝子離,家敗有邪人」就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那麼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仔細看來,這句話其實說的很現實!
  • 俗語「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什麼意思?蘊含祖宗智慧
    在中華文化中,俗語算是比較特殊的存在了,它與其他種類文化不同的是,它並不是文人騷客的經典名作,而是由普通老百姓們對生活經驗的積累總結所得,並且口口相傳到如今,而且內容涉及廣泛,讀來通俗易懂,算是草根文化的經典了。有句話叫,相由心生。
  • 俗語「一喪三年時運衰,一婚十年人丁旺」什麼意思?
    俗語「一喪三年時運衰,一婚十年人丁旺」什麼意思?
  • 俗語中有「四大急」,究竟有哪些急事?老祖宗的智慧之談不可不知
    我國有著很深的歷史文化底蘊,特別是流傳在民間的俗語文化,更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最接地氣的一種文化形式。俗語,又稱老話或者民間諺語,俗語本身都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雖然看上去粗糙簡陋,但是細細品讀卻能感悟出很多人生道理。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對於蓋房子這件事有多重視,想必經常聽村裡老人說的這些俗話就知道了,什麼「做屋不斷層,斷層無後人」,什麼「前山要遠,後山要近」,等等等等,人們在蓋房子前不僅要選擇好打地基的時間,就連房子上梁時間、房屋的布局都格外重視。
  • 俗語:「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老祖宗的智慧,教你辨識人!
    我們的老祖宗不僅僅留下四大發明和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還留給我們眾多民間俗語,如「兩腮無肉不可交」,「眉上一根長,能敵萬擔糧」,「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等等,這些俗語都飽含了智慧,但大道至簡,雖略有晦澀,單能夠流傳千載而經久不衰。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是無限的。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民間俗語就是我們了解古人人生經驗的重要渠道,在農村老人的口中,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這句俗語傳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尤其是對於如今的年輕人來說,越來越不重視自己的身體,憑藉著自己年輕就為所欲為,胡吃海喝,這樣的心態是相當有問題的,最終只會「自取其禍」。其實這句俗語是在告訴我們,人要學會控制自己欲望,一旦有了貪慾,那就會很容易犯錯誤。
  • 俗語「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告誡(深刻)
    很多人說,「有國才有家」,這句話沒錯。可是,國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家庭組成的,連家沒有,卻妄談國,這不是空話嗎?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家注意到沒有,齊家是排在治國前面的。這就是老祖宗在告誡人們,要先把自己的小家給經營好,才可以談後面的「治國平天下」。
  • 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它們言簡意賅,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既然能夠歷盡千年歲月滄桑而長盛不衰,肯定有它的道理。老子曰:「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那「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這句俗語該怎麼解釋呢?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
    中華文化傳承了幾千年,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文化瑰寶和智慧,而其中不乏很多流傳在民間的俗語和諺語。說到俗語,或許很多人覺得這些已經過時了,甚至看起來很土,而如果這樣理解就錯了。字面意思是,上了年紀的人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不能過度縱慾;而年輕人不要吃太多上火的食物。那老祖宗說這句話的依據是什麼呢?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忠告你聽不聽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當中,我們的老祖宗憑藉自己的辛勤耕耘和卓越智慧,總結出了很多會實用經典的俗語,它們言簡意賅,生動有趣,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是老祖宗們留給我們的寶藏。因此,很多的俗語在民間流傳的非常廣泛,雖然看似粗俗,卻蘊含著至真至理,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 農村俗語「大屋摞小屋,三年兩遍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中國古代,普通人家蓋房子多是自己家族人幫忙,三五兩下搭個住處,有個兩三層就算高樓大廈了,如果真是大戶人家修宅邸,那還是要專業人員來做。其實就現在一些農村地區,還有許多人是自己蓋房子的,像我老家就有許多人在城裡賺了錢,回家翻蓋自家老屋,號稱小別墅,還挺漂亮挺氣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