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茶也做茶,
做茶也喝茶,
太姥山茶農日常喝什麼茶?
這裡有一份老茶農的喝茶清單
文 | 小白
01
周末,北風呼呼地刮著,掛在衣櫥裡的爆款羽絨服,終於派上用!場!了!
這,才是冬天。
跟90後新茶友閒聊,跟70後大叔嘮嗑,跟爺爺輩的茶友寒暄。
再寫寫論文。
這小日子,也算是安逸吧,用我四川同學的話說,「巴適地狠」。
聊天的時候,茶友對我喝的茶很好奇。
「看你商城裡,白茶有不少,你自己平時都喝什麼茶呢?」
哎……你看小白茶,每天分享白茶知識,唯獨沒有給大家曬過我自己平時喝的茶,怪我,怪我。
周末大好時光,補上一份太姥山老茶農的喝茶清單~~僅供參考。
02
茶農喝什麼?粗茶婆!
聽到粗茶婆,是不是很陌生?
哈哈哈~~~
換個名稱,你們就知道啦。粗茶婆,就是壽眉。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爺爺奶奶都管壽眉叫粗茶婆。
粗茶淡飯,粗茶婆。
你們看現在壽眉的那個模樣,是不是覺得它粗枝大葉的?叫它粗茶婆,一點也不冤枉它。
我們茶農,喝的就是最最最常見的壽眉。
尤其是夏天的時候,家裡會請一些叔叔伯伯來幫忙壓餅,請嬸嬸們來挑茶。這個時候,粗茶婆就派上用場了。
我們茶農喝粗茶婆,沒那麼精細,要是讓叔叔嬸嬸們拿蓋碗泡茶,估計會嫌棄。
「太慢暱(我們福鼎普通話,都會帶一個暱字結尾)。」
嫌麻煩,喝粗茶婆有一套老一輩的泡茶方法。
就是拿搪瓷缸泡,搪瓷缸,是我們結婚的時候,必備的物件,上面還有非常豔麗的牡丹花,薑黃色的一層搪瓷,別提多復古。
抓一把粗茶婆,燒一大鍋開水,倒進搪瓷缸裡面,就放在大廳的桌子上,再配一個舀水喝的杯子,完事兒。要喝的時候,自助。
多簡單啊~~
我們是把粗茶婆,當做涼茶喝的,夏天降暑。
03
茶農喝什麼?
白毫銀針、白牡丹那是招待貴客的!
我們也喝白毫銀針和白牡丹,只是相比之下,喝白毫銀針、白牡丹的頻率低。
那是貴客級別的才喝。
賣油的娘子水梳頭。
這是我們茶農的本質啊,淳樸,質樸,家裡來客人了,要拿出像樣的東西招待啊。
我奶奶現在還會和我說呢,在她小的時候,逢年過節有客人來了,就會宰一隻雞或者是鴨,還有兔子之類的家禽來招待客人。
在這個時候,小孩子也是能沾光吃上肉的。
所以啊,就習慣了,家裡來客人,要拿出最好的東西招待客人。
耳濡目染,老白和小白,都有這個習慣。
平時自己喝壽眉,一旦來了重要的客人,都會拿出白毫銀針、白牡丹招待的。
我覺得,這是我家的好東西,是誠意。
當然啦,客人看到我們用白毫銀針、白牡丹招待,心裡也覺得開心呢,畢竟白茶中的白毫銀針,是最貴的茶啦~~~
不能免俗,不能免俗啊。
04
茶農喝什麼?
冬天習慣喝老白茶。
太姥山的冬天,是真的冷,連老白這種身強體壯的漢子,一到冬天也是要穿一件大棉襖,羽絨服不離身。
晚上睡覺,被子都是十斤重的棉花,三九天氣的時候,還要加一床五斤重的被子。
沒暖氣,靠被子取暖。
不下雨還好,一下雨,白天基本都不願意出門。
這時候,就喜歡喝老白茶,特別是煮老白茶。尤其是這幾年,煮老白茶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了。冬天不煮茶,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煮老白茶呢,年份沒有講究。
煮三年的,也煮五年的,有時候奢侈點,也會搬出一點八年的茶來煮。當然,次數非常少,難得幾回。
一般煮3-5年的老白茶居多,因為量大,哈哈哈哈~~~
煮老白茶,我們喜歡煮壽眉。特別是老白,他喜歡煮秋壽眉,茶餅。
因為老白煮茶技術特別爛,哈哈哈,原諒我無情地取笑了我爸爸。
秋壽眉,成功地拯救了老白的煮茶技術,不容易煮苦,煮澀。
05
茶農喝什麼茶?
貴的、便宜的,多的,稀缺的,我們都喝。
為了試茶,各類茶都是要喝一遍的,隔三差五,有規律地試喝一些老白茶,看有沒有存壞,它轉化成什麼樣了。
這是一種記錄,是對白茶負責。
如果是口糧茶,我們選擇的,都是一些價格不貴的茶。
勤儉節約,這是刻在國人骨子裡的習慣。
哪怕小白是90後,也懂得不能浪費的道理。
喝茶,豐儉由人。
您平時,又喝什麼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