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特產傳說(299) | 抄手、雲吞、餛飩……只有在雲陽,才能叫包面

2021-01-07 上遊新聞

包面,對雲陽人來說是具有深厚感情的,對它的喜愛如同戀人間的情愛一般刻骨銘心時時憶起而離別不得。當你離開家鄉一段時間試試,隨便你在哪個城市喊一碗包面,真還很難合你胃口。要不麵皮寬大厚實像是在吃麵皮,要不肉餡太硬無味難以下咽,要不那寡色麵湯讓你看起都沒食慾。

但云陽本地的包面就不一樣了,先不說那碗皮薄餡嫩的一個個包面,就此時擺在你面前撒著蔥花五彩斑斕的麵湯,就讓你垂涎三尺可大喝幾碗。

在雲陽各鄉鎮上,各自都有那麼一兩家在當地比較出名的包麵店。除了知名的包麵店,各街角旮旯都散落著包麵店,味道各有千秋,但味道再差也比其他地方的包面好吃。

何為包面?包面,是一道極美的家鄉美食,雲陽人包面,根據做法來看,各地叫法不同,分別有抄手、雲吞、餛飩、扁食等。雖然都是有皮有肉有湯的食物,但云陽包面不同於抄手、雲吞、餛飩和扁食,在個頭大小、麵皮厚薄程度、調湯底的調料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區別。

雲陽包面有其獨特傲人的做法:

一為餡料精良。上等的包面餡料系優質地方老品種糧食豬,取其肥瘦相間嫩度較高的前腿,反覆人工剁細,伴之以精鹽、姜粒、小香蔥花等。

二為麵皮精製。雲陽包面麵皮獨特,系優質麵粉手工加工,多道工序幹制而成,皮薄韌強,大小適度,吞勁十足,久煮不爛。

三為調料精心。雲陽包面味在湯料,重在調料。上等優質的小磨芝麻油、醬油、香醋、生薑米、大蒜蓉、花椒油、胡椒粉、渝東地方山貨調料山胡椒油、油炸辣子、炒芝麻、芫荽、小香蔥花、嫩葉菜是不可或缺的必用品。且調料的品種、產地、調製也是極為講究不可馬虎隨意的。這裡不說其他調料,單就其中三種調料就是其他地方不可多得的,如油炸辣子要選辣度適中的品種,且要優選人工炒,才能做到辣而不燥,辣而生香。香蔥各地皆有,粗大的不香,要用老品種小香蔥,才鮮香誘人。

此外,一碗絕美的雲陽包面還少不了來一勺正宗的山胡椒油,那個香,那個獨特的味道,才叫一個巴適!

當然,包面的靈魂非油辣子莫屬,沒有它,對於好吃辣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折磨。

由此看來,雲陽人吃東西很講究,要色、香、味俱全。綠色的蔥花,紅色的辣椒油,白色的麵皮,一碗五顏六色的包面才會誘人。再配上酥脆的麻花,美咧!

對於不吃辣的老人和孩子來說,一碗清湯包面鹹鮮適口,也能叫人胃口大開。

吃包面,吃的是享受,更是一份滿足,尤其困難年代,就是打牙祭。尋常人家除非逢年過節或家有喜事,才捨得稱上斤把肉,一家大小高高興興地剁肉包包面,嗨上一頓美美的包面,小孩子吃了一碗又一碗,肚兒撐得滾圓吃不下去了,但心裡卻還想吃。

來源:雲陽土特產網微信公眾號、梯城雲陽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餛飩,抄手,扁食,雲吞的區別
    接下來我們就看一看,餛飩,抄手,扁食,雲吞的區別吧。 紅油抄手 是四川和重慶著名的特色小吃。 雲吞 雲吞又稱扁食,是兩廣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的一種,屬於粵菜系。 不同於大部分南方地區的「餛飩」,初期被歸類為餅類之中。 之所以叫雲吞, 是因為粵語中餛飩的發音類似於雲吞。
  • 餛飩、雲吞、包面、抄手、扁食、清湯、肉燕一樣嗎?家鄉味最好吃
    餛飩、雲吞、包面、抄手、扁食、清湯、肉燕一樣嗎?家鄉味最好吃。我們國家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有56個民族,人口眾多。都說「眾口難調」,這麼多人吃飯,即使是同一種食物,地域不同,做法和叫法也不相同。所以美食也在以人為本,根據當地的風俗和生活習慣,慢慢的在演化轉變中。
  • 餛飩、抄手、包面、扁食……我不信你分得清!
    、抄手、扁肉、包面……究竟是什麼樣的,好料菌也一直沒區分清楚,今天,好好了解一下?四川的餛飩叫抄手,因為四川喜辣,印象裡聽到的多是「紅油抄手」,其實仔細一想,也是有清湯的啦。抄手的餡料比較簡單,主要是肉末,皮也是各地餛飩中最厚的,不過麻辣鮮香的紅油會讓它吃過難忘。
  • 餛飩、抄手、扁食和雲吞,你分得清嗎?
    餛飩在中國各地有許多稱呼, 在北方叫餛飩,在四川叫抄手,在湖北又叫水餃包面,安徽叫包袱,江西叫清湯,廣東叫雲吞,福建叫扁食......而新疆的維吾爾人稱餛飩為「曲曲」。 在川渝,餛飩重獲新生叫了抄手,也叫包面。無論是湯的還是幹的,是清湯是紅油,抄手都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 餛飩、雲吞、抄手都是一個東西嗎?90%中國人都分不清!
    它們形式樣貌都差不多,名字卻不一樣,這就是餛飩、雲吞、包面、抄手,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相似之處,又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糊塗的餛飩一家。其實,餛飩、雲吞和抄手是同一種食物,它們分布廣泛,受到人們的喜愛,所以各地另取芳名。
  • 你清楚餃子、餛飩、抄手和雲吞的區別嗎?
    便從五湖四海爭議不斷的餃子、餛飩、雲吞、抄手等水煮麵食包餡兒說起。 >雲吞、抄手、扁肉、包面各自割據一方鄉土 /人間風味各不同/ 02 正所謂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 水餃和餛飩作為自古由來的名號 試問江南、江北,誰人不知
  • 新疆「曲曲」,廣東雲吞,四川抄手,中國到底哪裡的餛飩最好吃
    發展至今,它已成為了全國各地的重要美食之一,一日三餐都可以品嘗到,而且每個地區的叫法不同,例如抄手,雲吞,包面,扁食等等,各有風味。那麼,中國到底哪裡的餛飩最好吃呢?每個人心中都有答案。1.新疆「曲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吃到的餛飩以豬肉餡居多,牛羊肉餡兒的極少見到。
  • 雲吞、抄手、扁食…餛飩有多少個名字?
    不過餛飩還挺玄乎的, 江浙滬一帶叫餛飩, 往南到福建叫扁食, 在廣東叫雲吞, 在四川叫抄手, 它們的區別只是一個名字嗎?
  • 抄手、餛飩和雲吞,一招教您簡單區別開
    總有不少相似的美食讓人傻傻分不清,長相相似,嘗起來好像也差不多,比如餛飩、雲吞和抄手,光聽名字覺得是三種不同的東西,但是當看到實物之後才覺得簡直長得一模一樣,小編之前也是分不清它們的區別,鬧了不少笑話,但是經過了解之後也終於弄明白了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今天就跟大家來聊聊這個話題吧。
  • 餛飩、抄手、雲吞……全國最經典的十大包法全在這裡……
    餛飩又叫扁肉、抄手、清湯、雲吞、包面等。餛飩包法多樣,味道鮮美~你最喜歡那種了?餛飩最經典的十種花式包法餛飩作為老少皆宜的美食,包法多種多樣,方便又好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餛飩的製作過程,這樣包,不但迅速,皮薄餡大,不散餡不破皮還好看,簡單三秒就包好。一、團圓餛飩顧名思義,就是餛飩圓滾滾,怎麼煮都不散餡!過年十五和節假日包團圓餛飩最好了!
  • 餛飩與,抄手還有雲吞有什麼區別,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這些都是同一種相似的食物,但是比你們叫的不同的名字呢,還有的就是餛飩與雲吞還有抄手。本身長得都一樣,為什麼起這麼多名字讓人傻傻分不清楚的,下面讓我們來分析下這些,食物的區別。在東北,我們都特別的喜歡吃餛飩,餛飩對我們來說就是,非常典型的食物了。因為它皮薄餡兒大,並且,湯也非常的鮮美,加上一點紫菜,味道好極了。所以我們也非常的喜歡它。
  • 廚房經驗| 6種餛飩包法(視頻)
    】中國北方等地通常稱為餛飩。【四川】俗稱抄手,川人嗜辣,有道名菜叫做「紅油抄手」。(「抄手」有「牽起你的手」之意)【重慶】重慶稱抄手,重慶東北部的開州區、萬州、雲陽等地稱包面。 【湖北】有人也稱為水餃(武漢地區稱呼)、包面(湖北其他地區稱呼)。【安徽】皖南稱為「包袱」。
  • 餛飩抄手扁食…到底神馬不同!
    所以,勤勞的味小庫特整理了一份區別各種餛飩的普及帖,希望大家看完這些餛飩就可以不再「混沌」啦~其實呢,最早只有餛飩,所有這些類似的食物都是由以前的餛飩演變而來,但各地又融入了各地的特色。再後來經過長期的發展,南方的「雲吞」亦有了自己獨立的風格,跟目前北方的餛飩有一定區別。雲吞與四川人叫的「抄手」相類似,不過用料、外形略有不同。雲吞與蛋面一起煮成的雲吞麵是地道的廣東小吃之一。雲吞的製法是以雲吞皮包裹著剁碎的餡料。廣東雲吞的雲吞皮以雞蛋及麵粉製成,切成約8cm乘8cm的正方形。
  • 湖北包面的做法,和餛飩一樣嗎?官話和方言的碰撞
    我是做手工餃子餛飩的三姐,包面、雲吞、抄手都是餛飩,只是叫法不同而已。請「關注」我了解更多。湖北包面其實就是餛飩,一個是地方的方言,一個是全國統一的書面官話。餛飩在各個地方的叫法各不相同:在四川叫抄手;在廣東叫雲吞;在湖北叫包面;在我的家鄉大餛飩叫扁食,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方言叫法,但總的來說,書面語即官話都可以叫做餛飩。湖南湖北兩省相鄰,所以在湖南也有人把餛飩叫做包面。這中間還有我鬧出來的一個笑話。我是開餃子餛飩店的,剛開店時,有人到店吃「包面」,我說沒有,我店不做包面。那人說你做的不就是包面嗎?
  • 【懷寧·涼亭】一副擔子走天下,餛飩香飄千萬家
    【北京】中國北方等地通常稱為餛飩。 【四川】俗稱抄手,川人嗜辣,有道名菜叫做「紅油抄手」。【重慶】重慶稱抄手,重慶東北部的開縣、萬州、雲陽等地稱包面。【湖北】有人也稱為水餃(武漢地區稱呼)、包面(湖北其他地區稱呼)。【安徽】皖南稱為「包袱」。【江南】上海、蘇南、浙江等地的吳方言「餛飩」與粵語發音頗為近似。上海餛飩一般用白開水煮熟,隨後放入雞湯、肉湯或者骨頭湯做成的湯料中,食用時還會根據個人喜好滴入香油或者醬油。在上海餛飩中有時還會裹入香菜或者芹菜。【江西】俗稱清湯,也有地方稱為包面和雲吞。
  • 餛飩、抄手、南方餛飩、清湯餛飩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前幾天一個喜愛美食的朋友跟我暢談了一下淄博的野餛飩,說了他對餛飩的認知,並對我細數了餛飩、抄手、南方餛飩、清湯餛飩等好多種餛飩的區別和不同。這引起了我的興趣。在我經過多方查驗和證實以後我得出的結論是餛飩、抄手、南方餛飩、清湯餛飩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只是各地的叫法不同,以及還有各地的飲食口味習慣不同而略有改變而已。餛飩是一道中國民間的傳統美食,發展至今,名號繁多,製作各異,鮮香味美,遍布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和好評。一般用清水和面做皮,也有用骨頭湯和面的,麵皮極薄。
  • 餛飩、抄手、扁食和雲吞,90%中國人都分不清!
    江浙滬一帶喜歡叫它本名「餛飩」,再往南到福建叫「扁食」,在四川叫「抄手」,在廣東叫「雲吞」。你以為只有名字的差異嗎?那你太天真了。在上海,餛飩按個頭分大小,大餛飩重餡,小餛飩重皮。這些年來,「老上海」和「千裡香」從長三角南下至珠三角。如今,廣州城裡一條街就有兩家賣餛飩的。第一次吃上海大餛飩,突然感到上海人也有豪氣的一面。
  • 雲吞、抄手、扁食和餛飩,90%中國人都分不清
    江浙滬一帶喜歡叫它本名「餛飩」,再往南到福建叫「扁食」,在四川叫「抄手」,在廣東叫「雲吞」。你以為只有名字的差異嗎?那你太天真了。在上海,餛飩按個頭分大小,大餛飩重餡,小餛飩重皮。這些年來,「老上海」和「千裡香」從長三角南下至珠三角。如今,廣州城裡一條街就有兩家賣餛飩的。第一次吃上海大餛飩,突然感到上海人也有豪氣的一面。
  • 你知道餛飩、抄手、雲吞、扁食、肉燕的區別嗎?
    時常想,你看全國各地,菜系那麼多,口味也截然不一樣,但卻還是可以找到不少相似的地方,比如你說這餛飩吧,放在四川叫做抄手,放在廣東叫做雲吞,在福建那一代,又被喚作扁食,而在國外,叫做錦滷雲吞,但其實長相都差不多。於是這篇推送,我試著探索他們的區別,以及全國都愛吃的原因。
  • 餛飩、抄手、扁食和雲吞,連很多餐廳都分不清!
    古人認為它是一種密封的包子,沒有七竅,所以叫「混沌」,後來根據造字規則,改作「餛飩」。究竟是什麼人發明餛飩?這事情誰都說不準。只要產麥子的地方,貌似都有這種用麵皮包著肉、連湯帶水吃下去的食物。由於歷史悠久、地域廣泛,餛飩的暱稱多得讓人頭疼。江浙滬一帶喜歡叫它本名「餛飩」,再往南到福建叫「扁食」,在四川叫「抄手」,在廣東叫「雲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