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治癒系食物,
餛飩一定可以上榜。
無論是早餐還是宵夜,
吃上一口熱乎乎的餛飩,
滑溜溜地吸下肚,超滿足。
不過餛飩還挺玄乎的,
江浙滬一帶叫餛飩,
往南到福建叫扁食,
在廣東叫雲吞,
在四川叫抄手,
它們的區別只是一個名字嗎?
上海大餛飩
上海餛飩鋪要是只賣一種餛飩,那麼非薺菜肉餛飩莫屬。餛飩的老式湯底裡,經常加紫菜、蛋皮和蝦皮,一勺清湯衝下去,幾隻透明蝦皮浮上來,幾口餛飩滑溜進嘴裡,神清氣爽。
蘇州泡泡餛飩
蘇州人包餛飩,一頭豬究竟能包多少個泡泡餛飩,這一直是個謎。泡泡餛飩的肉可以忽略不計,竹籤在滿滿一盤肉裡一挑,輕快地刮出指甲蓋大小的紅肉,手指捏合間包進形似氣球的極薄餛飩皮裡。
福建扁食
扁食是福建版的餛飩,沙縣小吃「鎮店三寶」之一。扁食的精髓是它的餡料,不是用刀剁的。做扁食餡,挑選上好的豬後腿瘦肉,用刀切成薄片,再用頭槌敲打,直至爛如綿、粘如糊,呈肉醬狀。這種歷經錘鍊的扁食,口感脆嫩,分外有嚼勁。
廣東雲吞
餛飩來到廣東,就變成了雲吞。廣東人叫的雲吞,其實是「餛飩「的粵語發音。廣東人吃雲吞,經常和面一起吃。
廣東人愛喝湯,雲吞的湯底自然也經過改良,大地魚、蝦子和豬骨,是廣東雲吞湯底的基本修養。每個廣東人心中都住著一碗雲吞麵。雲吞麵不僅是一份風雨無阻的早餐,更是廣東這方水土所養育出來的一種生活方式。
川渝抄手
在川渝,餛飩重獲新生叫抄手。因為包抄手的最後一步是兩邊往中間合攏,頗有包抄合攏的意思。
最熱門的紅油抄手,看著就透著股豪爽熱辣勁,是挑戰火鍋地位最有力的候選者。除了抄手皮比餛飩皮稍厚,抄手更大的秘密在調味。除了基本的花椒、辣椒、蔥姜蒜還有最要緊的紅油,每家抄手店的調味配方都有自己的小心機。
其他省份
江西的清湯小小一個,
薄如蟬翼,嫩如豆花,
關鍵在湯,
看著清淡,入口醇厚。
▽▽▽
湖北的包面,
很多人喜歡吃海鮮味道。
▽▽▽
新疆的曲曲是維族專屬,
餡兒用羊肉,湯底用鮮肉湯,
還要放一些肥羊尾油丁。
▽▽▽
可無論何地何名,
一碗用心的餛飩,
都有打動人心的味道。
近日好文
▼▼▼
聲明 :人民旅遊致力於智慧財產權保護,尊重權利人的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我們無法核實其出處,難以取得權利人的許可,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或溝通許可事宜。
出品:民生周刊新媒體事業部
圖片來自於網絡
責任編輯:昱縈
未經同意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