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創下兩個「廣州之最」,這座陪伴廣州街坊26年的天橋,開拆了

2020-12-23 廣州日報

10月3日,

伴隨轟隆隆的巨響,

德政北路過街天橋已開始拆除

記者在現場看到,

目前天橋上橋坡道和樓梯已被拆除,

主體橋面正在施工。

航拍正在拆除的德政北路與東風路交界的人行天橋。本文攝影:信息時報記者 胡瀛斌

現場有2輛吊車和多輛挖掘機正在作業,

期間還有噴淋設備鎮塵清灰。

航拍正在拆除的德政北路與東風路交界的人行天橋。

日前,廣州地鐵通報,從10月2日凌晨起,德政北路(豪賢路至東風路路段、法政路至東風路路段)將實施圍蔽施工,拆除德政北路過街天橋,並新建過街通道。其中特別提到,2號凌晨開始至今日,在進行圍蔽、引橋拆除及其他前期準備工作。4日夜間至5日早晨進行人行天橋主橋的拆除作業。

現場:行人與兩輪車需繞行

當前,車流人流較大的東風中路圍蔽範圍從13號線倉邊路站施工處向東約一公裡處,該路段4車道縮減為2車道,兩輪車和行人不得通行,需在倉邊路或豪賢路繞行。圍蔽處有交通協管員為市民繞行提供指引。此外,圍蔽範圍內還有正骨醫院公交站,一名交通協管員告訴記者,該站停靠的車輛暫時在正骨醫院①號站停靠。

受德政北路與東風路交界的人行天橋圍蔽拆除影響,東風路東西方向雙向10車道變為雙向4車道。

受德政北路與東風路交界的人行天橋圍蔽拆除影響,東風路東西方向雙向10車道變為雙向4車道。

現場執勤的交通協警告訴記者,這一路段的圍蔽將會持續到10月8日,最遲10月8日恢復路面4車道,車輛可以正常通行,行人則還需繞行。

現場交通疏導員正在疏導交通。

正在拆除的德政北路與東風路交界的人行天橋附近,工人正在作業。

工程持續到2021年底,未來將改成地下通道

記者29日在現場看到,13號線倉邊路站已經開始分期圍蔽施工,東風路與小北路、倉邊路交界處都有工地,工地緊挨著就是一座跨越東風路的天橋,80米外的馬路另一側還有一座天橋。為什麼工地旁邊兩座「肩並肩」的天橋都保留,反而拆除遠離倉邊路、在250米外的德政北天橋?

廣州地鐵解釋,本次圍蔽施工的原因有兩個,一是13號線倉邊路站施工,二是德政北路過街通道優化需要。記者了解到,相關部門已有計劃拆除德政北天橋,正好遇上地鐵施工的契機,因此一同打包實施。

記者從建設單位了解到,未來的地下通道將採用頂管法施工。該工法對周邊交通的影響較小,不用「開膛破肚」,相應地施工期可能長一些,地鐵的公告也顯示,圍蔽要持續至2021年12月31日。

記者29日在現場看到,由於地理位置優越,橋面設計寬敞,德政北天橋非常繁忙,通行量明顯大於周邊的天橋。「從農講所地鐵站出來,到市委、粵財大廈、東建大廈等辦公地,走德政北路最近。」市民陳小姐說。除了行人多,由於天橋南北兩邊都設計了坡道,不必走樓梯,因此送外賣和快遞的車輛也特別多。

拆橋之后街坊如何出行?廣州地鐵表示,10月2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將對德政北路(豪賢路至東風路路段、法政路至東風路路段)圍蔽施工。原需通過德政北路人行天橋過街的市民,需繞行西側小北路或東側越秀北路人行天橋。記者現場實測,繞行西側的小北路天橋比較近,比現在大約多走500米。

值得慶幸的是,未來德政北跨東風路的過街功能還會「回來」,形式將從天橋改成地下通道。廣州地鐵表示,將在此建設地下過街通道,與13號線倉邊路站的出入口連通。

天橋「故事多」:曾創下兩個「廣州之最」

德政北天橋曾經創下兩個廣州之最——投資最高、寬度最大。根據廣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公布的消息,1994年5月1日,東風路—德政北路人行天橋落成並交付使用。該天橋總投資1000萬元,跨度54米,最寬處33米,面積2000平方米,是廣州市第一座投資超過1000萬元的人行天橋,也是廣州市當時最寬的人行天橋。

除了「威水史」,這還是一座「有故事」的天橋。2009年7月,德政北天橋西北角的兩處橋腳忽然「被砍」,將靠近粵財大廈的兩條步梯精簡為一條,並縮減體量,由「豪放」的直通式改為相對「婉約」的摺尺式。

盤點這些年拆除的天橋

2019年7月,解放北路和應元路交界的人行天橋啟動拆除。這條天橋自1988年10月興建始,陪伴市民31年。拆除公告指,經調研此天橋使用效率低,缺少無障礙通行設施,通行環境較差。天橋拆除後恢復地面過街人行道。

2017年8月,被稱為廣州「最悲催天橋」的福今路天橋終於拆除。這座建成將近20年的天橋位於東風東路和福今路路口,兩個橋墩正好在馬路中間,僅媒體報導,11年來這兩個橋墩就被撞了7次。最後由於損毀嚴重,被迫拆除重建。

2011年6月拆除的「藍色八爪魚」天橋也讓廣州人印象深刻。這座造型奇特的鋼結構天橋建於1983年2月,最初位於中山五路與起義路交界,被廣州街坊戲稱為「八爪魚」。1995年年底地鐵1號線建設,天橋的鋼結構材料「異地安置」在文明路與文德路交界處。由於種種原因,2011年6月下旬「八爪魚」被拆除,市民紛紛拍照留念。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李天研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駱昌威

部分來源綜合信息時報、新快報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廖嘉明

相關焦點

  • 瞬間敞亮,成都一環路26歲「最老」天橋拆了
    瞬間敞亮,成都一環路26歲「最老」天橋拆了 2020-12-04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廣州這座新落成的天橋將按原設計加裝垂直電梯
    廣州這座新落成的天橋將按原設計加裝垂直電梯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2020-03-30 目前情況和雲凱人行天橋基本相同,待徵地工作完成
  • 真的要說再見了,陪伴街坊20年的廣州花鳥魚蟲市場……
    真的要說再見了,陪伴街坊20年的廣州花鳥魚蟲市場…… 2020-09-18 2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州頗負盛名的藝苑歌舞廳所開拆,街坊:不舍和留戀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攝曾是城中老大記者從市二宮地鐵站一出來,便看到被圍蔽的市二宮,沿著圍蔽幕布一路往內走,一座二層高的圓弧頂建築躍然眼前,這便是藝苑歌舞廳。據介紹,藝苑歌舞廳佔地面積1003平方米,是廣州市最大型多功能歌舞廳,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是當時年輕人晚上愛去的消遣場所,在「河南」(珠江以南俗稱「河南」)一帶久負盛名,之後逐漸變成中老年人聯誼交友舞會的舉辦地。市二宮的整體改造為市重點項目工程,去年年底市二宮從電影院開始逐步清拆,今年2月受清拆進度和疫情影響,藝苑歌舞廳暫停營業,並於日前進入清拆階段。
  • 廣州頗負盛名娛樂場所開拆,街坊:不舍和留戀
    這座開業於上世紀80年代初,至今仍保留著原始風格的傳統歌舞廳,成了很多人的青春回憶。而隨著市二宮的整體改造,這座名噪一時的歌舞廳也進入拆除階段,未來將以新的形象出現。藝苑歌舞廳。受訪者提供昨天,記者來到市二宮看到,現場正在圍蔽施工,沿著圍蔽幕布一路往內走,原本的市二宮電影院已經拆除完畢,藝苑歌舞廳正在清拆,其標誌的圓弧頂已經拆掉,只剩下部分牆面,而居民「大眾樂」舞臺目前還沒有開拆。廣州市市二宮改造拆遷。蔡曉素 攝現場已經進行圍蔽施工。蔡曉素 攝藝苑歌舞廳正在拆除。
  • 再見了,廣州汽車客運站!
    這一切好像在上演著一場無聲的告別!35年的陪伴,廣州汽車客運站,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地標,更像是一個精神地標,指引著無數旅客的出發與歸來!由此,它關停的消息公布出來後,很多夥伴紛紛表示不舍!2004年,車站進行了一番改造,並建成了面積達4萬平方米的國家一級公路客運站場,當時堪稱可媲美機場。2007,廣州汽車客運站更是創下了日運送旅客17.4萬人次的全國單站配客最高記錄。
  • 「服役」26年,成都一環路「最老」天橋被拆除
    「天橋怎麼不見了?」「20多年的老建築了……」12月2日,不少經過一環路建設路口的市民,都將目光投向了路口被拆除的天橋處,有的甚至停下腳步,拿出手機拍攝「消失了的天橋」。▲已拆的天橋12月2日凌晨,在建設路和一環路東二段交界的十字路口,這座服務了26年的一環路「最老」天橋,因年久失修,影響交通,不得不進行拆除。
  • 廣清、廣州東環城際今天開通,街坊搶飲頭啖湯
    不過,城際花都站和國鐵廣州北站的換乘還有待優化,兩個車站就在同一個地方,現在換乘卻要出站搭地鐵折騰20分鐘,而從南站到北站也就17分鐘。對於深圳、東莞、珠海、中山、廣州番禺等地過來的旅客來說,如果這個痛點能夠解決,城際的吸引力將更加突出。
  • 廣州出現「最牛釘子戶」,大橋都要繞道!涉事屋主回應了……
    最近,住在廣州環島路附近的 街坊們迎來一件大喜事 8月3日 廣州環島路海珠湧大橋 正式建成通車
  • 廣州「舊改加速度」,一個區要拆66個村
    「拆啦!」「開拆!」——從廣州主幹道黃埔大道往天河CBD方向行駛,道路兩旁鮮豔的紅底黃字橫幅將拆遷村民們喜滋滋的心情表露無疑。廣州黃埔區是近年來廣州推進舊改最轟轟烈烈的區域。2020年6月30日,黃埔區、高新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的規劃區域基本上都屬於黃埔區轄區範圍)召開決勝三年完成舊村拆遷任務工作推進大會,向各街鎮下達攻堅責任書,力爭到2022年底完成66個重點舊村改造項目的籤約拆遷。兩年時間,66個村完成籤約拆遷,這是廣州將要創下的舊改「加速度」。一般而言,一個舊改項目從引起合作方到進入開發階段,周期平均是6~8年。
  • 陪伴街坊近20年,芳村花鳥魚蟲市場今日正式落幕
    收到這一消息,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20日上午來到芳村花鳥魚蟲市場。越和花鳥魚藝大世界相關負責人屈偉強表示,20日的確是越和花鳥魚藝大世界結業前的最後一天。 2019年5月,位於荔灣區芳村龍溪大道廣州花卉博覽園(花博園)內的芳村花鳥魚蟲新世界開始營業,就有一些越和商戶搬遷過去。這個陪伴廣州街坊近20年的「大觀園」即將落幕,已是不爭的事實,街坊在且逛且珍惜中,終於迎來了最後一天。
  • 不要得罪廣州的阿姨
    這家米粉店登上2018年廣州米其林必比登推薦,人均17元的米其林水準小吃,廣州不多見。生榨米粉是壯族美食,在廣西南寧蒲廟最為著名。還特意在門口擺放一隻使用超過15年的老瓦煲,以證明本店歷史之久。瓦煲結著厚厚黑塊,是煮過無數豬腳姜的見證,豬腳姜
  • 疫線上的「廣州街坊」:如果當逃兵,都對不起衣服上這幾個字
    他們是「廣州街坊·獅嶺一家人」的兩名群防共治隊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從大年初二開始,他們就加入了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獅嶺鎮是馳名中外的「皮具之都」,轄區136平方公裡,本地戶籍居民6.8萬人,來穗務工人員卻高達30多萬人,其中,2019年登記在冊的湖北籍人員2.8萬餘人。「外來人員多、流動性強,疫情防控風險、壓力都很大。」獅嶺鎮兩新組織綜合黨委副書記林培元告訴記者。
  • 廣州這些老牌早餐店,不應該只有周邊街坊知道……
    via 廣州吃貨地址:荔灣區芳村東漖北街湧岸街自編15號陳姨大德路豬腸粉說到腸粉不得不提的還有這家28年老字號陳姨大德路豬腸粉自從搬到中山八路之後許多大德路的街坊都追著過來只為這一碟豬腸粉via 吃喝玩樂IN廣州獨家秘方滷煮的豬腸光看著就讓人直流口水
  • 來廣州這座微風不燥的城市,伴著粉色花海,提早過春天!
    這兩周,南方冷空氣一波接一波的降臨,小飛君和棉被的感情也一天比一天深厚。  最近,大家不是為了避寒飛三亞過夏天,就是為了滑雪飛長白山過深冬。  而小飛君,卻想來廣州這座繁花似錦、微風不燥的城市「過春天」。
  • 10月26日是他們的節日,看看為「扮靚」廣州努力的他們有啥願望?
    10月26日是他們的節日,看看為「扮靚」廣州努力的他們有啥願望?,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引起全社會對環衛工作的尊重和支持。國內不少省份和城市,將10月26日設為「環衛工人節」,引導全社會向環衛工人致以慰問。2020年10月26日,將是廣東省第27個和廣州市第33個環衛工人節。記者在第33個環衛工人節到來前的廣州走訪發現,隨著城市管理愈加精細化,當下環衛工人的工種及工作時間也多樣化。為「扮靚」廣州而努力,是環衛工群體的使命。全社會的關愛,讓環衛工人自身和家人感受到溫暖。
  • 廣州舊改"加速度":一個區要拆66條村 拆遷戶坐等2000萬賠償
    「拆啦!」「開拆!」——從廣州主幹道黃埔大道往天河CBD方向行駛,道路兩旁鮮豔的紅底黃字橫幅將拆遷村民們喜滋滋的心情表露無疑。廣州黃埔區是近年來廣州推進舊改最轟轟烈烈的區域。
  • 歷經18年,為何廣州橋梁的簕杜鵑繁花似錦?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高架橋,人行天橋,大街小巷,……如今走在廣州,隨時映入眼帘的當屬簕杜鵑。其中尤以橋梁綠化選用的的簕杜鵑最常見。廣州的橋梁綠化當初為什麼選擇簕杜鵑而不是其他?簕杜鵑的隊伍是如何壯大起來的?下一步要朝著什麼方向努力?本文為你一一揭秘。
  • 廣州仔「康天庥」:街坊濃濃情誼成就了我
    >廣州這塊福地,成就了「康天庥」這一位童星。在廣州土生土長的康天庥,對廣州這座城市有著數不盡溫暖且美好的回憶。春節即將來臨,這位「廣州仔」準備與老同學相約逛花市。實際上,康天庥對花的了解並不多。然而在結婚後,他時常挑選玫瑰花送給太太,以此表達甜蜜愛意。逐漸地,他對玫瑰花的了解又添幾分。
  • 廣州舊改「加速度」:一個區要拆66條村 拆遷戶坐等兩千萬賠償
    拆啦!」「開拆!」——從廣州主幹道黃埔大道往天河CBD方向行駛,道路兩旁鮮豔的紅底黃字橫幅將拆遷村民們喜滋滋的心情表露無疑。廣州黃埔區是近年來廣州推進舊改最轟轟烈烈的區域。2020年6月30日,黃埔區、高新區召開決勝三年完成舊村拆遷任務工作推進大會,向各街鎮下達攻堅責任書,力爭到2022年底完成66個重點舊村改造項目的籤約拆遷。兩年時間,66條村完成籤約拆遷,這是廣州將要創下的舊改「加速度」。一般而言,一個舊改項目從引起合作方到進入開發階段,周期平均是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