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樂縣朱劉街道東南莊子村,村居錯落有致,街道寬敞整潔。走進村民魏福蓮家,院子裡綠植叢叢、鮮花朵朵。室內陽臺通透,客廳敞亮,溫馨的臥室,知性的書房,無不彰顯著主人對生活的熱愛。
魏福蓮家是村裡的「美麗庭院」示範戶,更是今年濰坊市「美麗庭院」示範戶擂臺賽和工作經驗亮點擂臺賽第一期「雙擂臺」的周明星。「我們積極發揮部門職能和工作優勢,在創建『美麗庭院』工作中,凝聚『她』力量助力鄉村振興。」昌樂縣婦聯主席吳傳平說。目前,昌樂縣已建成美麗庭院示範戶9000餘戶,在今年6月份的濰坊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庭院」專項督導中,昌樂縣排名第一。
「美麗庭院」不僅「面子」好看,更要「裡子」美麗。為達到實效,昌樂縣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陣地作用,將移風易俗、智慧教子、孝老愛親、鄰裡和睦等文明新風融入村民道德建設中,深入挖掘「美麗庭院」的文化內涵,實現家居美、庭院美、廚廁美、家風美。
打開「齊魯工惠」App,「黃金籽西紅柿、黃金籽貝貝南瓜、時馬山黑臉豬肉、火山飛雞……」一串昌樂縣知名的農產品名單躍入眼帘。為提振消費者信心,7月21日,該縣總工會藉助「齊魯工惠」App普惠活動平臺,舉辦「工會助力消費」系列活動,活動期間拿出30萬元,派送1萬張惠民消費券,用於購買昌樂縣消費扶貧產品、縣級以上工友創業園農產品以及到餐飲行業聯合會成員單位消費。
據昌樂縣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劉志敏介紹,總工會發揮直通基層的優勢,加強涉農經濟組織工會組建和會員發展工作,採用組建聯盟新模式,相繼成立火山農業產業聯盟、榮華環水嶺田園綜合體、商場信息員工會聯合會,涵蓋新型農民組織、企業、家庭農場103家,新發展農民工會員1300餘人。
「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在乾淨整潔的「希望小屋」中,高崖水庫庫區西窩鋪村張國營11歲的女兒正在誦讀散文《白鷺》。這個「希望小屋」是由山東夢金園珠寶首飾有限公司捐贈的,書桌、書櫥、衣櫥、床鋪都是全新實木家具。
從今年6月份以來,昌樂團縣委開展了「青春扶貧·益暖昌樂」行動,通過發動10個鎮(街、區)的團幹部及青年志願者力量,完成全縣236戶8-14周歲建檔立卡困境學生的入戶調研,通過線上宣傳、線下募資,累計募集資金15萬元,認領完成13個「希望小屋」。
「群團組織是黨聯繫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鄉村振興中,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殘聯等群團組織發揮自身工作優勢、人才優勢,通過惠殘助殘、消費扶貧、愛心幫扶、創業就業等不斷整合資源,吸引各行各業人士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作用日益凸顯。鄉村振興,群團組織大有作為。」昌樂縣委副書記徐瑩說。
(文章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