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明式家具為什麼這麼出名,可能離不開當時的一個時代背景。明代初期朱元璋開國,興修水利,鼓勵開墾荒地,經濟逐漸好轉,雖然明代正德到正統這七八十年間,宦官專政,北方部落入侵,農民賦稅徭役過重起義等歷史事件頻發,可以說是當時工藝生產的黑暗時期。
明式家具是到嘉靖以後才迎來一波爆發,隨著明朝嘉靖時期的到來,明朝開始逐漸穩定,雖有倭寇和一些自然災害,相對於之前幾十年算是較為平穩的一個時代,農業和生產水平迅速恢復和發展起來,這時的人們開始逐漸追求更多的精神與物質文化,當時的家具與建築都是代表一個家庭的經濟實力,很多時候當時富人官宦不僅要有豪宅更是要有與豪宅相匹配的家具,家具與房子就有了更為緊密的聯繫,舉個例子,明朝嘉靖時期的大貪官嚴嵩父子在被抄家後,整理了一本抄家名冊《天水冰山錄》,其中最出名的不是古玩字畫或者金銀財寶,而是多達8000多件的家具!(屏風389件、床657張、桌椅櫥櫃杌凳幾架7444件)這數字放到現在都太誇張了!因為當時像床之類的家具並不只是單純的睡覺用途,更是一種財富的象徵,所以會收納數百張名貴床具。這也從側面反應出當時對於家具的看重。
時間一轉,嘉靖以後的隆慶時期,海禁的開放直接促成了家具生產,南洋貴重進口木材流入,如花梨,酸枝,紫檀等,並且被做成明式硬木家具,直接推動當時家具業的蓬勃發展。這些明式家具一部分自用,另一部分則跟瓷器,漆器一樣,成為遠銷海外的外銷產品,更是對歐洲家具風格產生了巨大影響,被譽為「歐洲家具之父」的十八世紀英國家具大師託馬斯·齊彭代爾Thomas Chippendale(1718-1779)在其《家具指南》中對明式家具倍加推崇,可見中國明式家具的名聲早已林立於世界家具之巔。
大紅酸枝明式素麵圈椅
話回正題,到了明後期,很多木工匠不再受到職業的限制,有了更為寬廣的人身自由,再加上晚明的文人對於工匠的認可,如「百姓日用是道」等觀點的出現,促成了新的社會結構和觀念認知。這裡還不得不提這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木匠皇帝,也就是天啟皇帝,一生鍾愛製作家具,結果使得上效下行,百官富人爭相追求家具,明中期以後的一百多年時間,明式家具的質和量達到頂峰,雖然有中國文化底蘊與家具經驗的積累,但主要的原因還是離不開這些時代背景的促成。